“趙國公,下官鬥膽問一句。”


    張柬之也是寒門出身,對於豪門望子也沒有什麽好臉色,“平西侯爺的初衷是救災,是大義,為何要摻雜其餘的利益在裏麵呢?大是大非麵前,自己人本應該同仇敵愾的!”


    張柬之,等同於對所有人致命一擊!


    他說的沒毛病,也是給所有人套上了枷鎖,逼著所有人放下利益,同意秦長青的提案。不同意,就是豪門不想放棄各大折衝府兵權。


    就在這時候,公正廉明剛毅果敢的盧俊義緩緩站出來,對著李世民一躬身:


    “陛下,臣覺得秦侯爺提案,功在千秋。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陛下也經常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災之年,百姓們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如果在絕望的時候,見到大唐的軍隊,絕對能讓萬民歸心。蘇喲有百姓都會發自肺腑的稱讚陛下,稱讚朝廷!”


    一瞬間,老李的心癢了,他最在乎的就是名聲。


    相對於,百姓對他的稱頌,潛在的小威脅又算得了什麽呢?


    “陛下!”常樂緩緩走近大殿。


    “樂兒,可發生什麽大事了?”李世民心裏一驚,不是大事,常樂不會在這個時候進宮。


    “陛下,解縣百姓送來萬民傘,百名長者在承德門外,請求覲見真武佑民天君!”


    “萬民傘?”李世民一臉疑惑,“怎麽回事?”


    “解縣風陵渡書院發生命案,解縣縣令長孫無不作為,雲麾將軍李銀環前往青州賑災恰好路過。經過詳細的盤查,斬了解縣縣令長孫武,並斬首了柳袁浩等六名涉案同夥!”


    “與此同時,解縣發生小規模的地龍翻身,雲麾將軍帶領軍卒就地救災,帶領百姓們自救。”


    “陛下,這是萬民書!”


    常樂遞上萬民書,開篇的第一句話:有大唐子弟兵在,天下百姓就能活!


    “秦長青!”


    柳奭怒吼一聲,伸手一指秦長青,“殺我侄兒這件事,是不是你做的?”


    “你侄子在風陵渡書院,夥同其他人打死一名學生,證據確鑿,理應國法從事。”秦長青眯起眼睛,寒芒四射,“我媳婦有陛下禦賜天子劍,有先斬後奏的權利,你反對我媳婦,就是反對陛下,反對大唐律疏!”


    “你……我……”柳奭雙目赤紅的看向長孫無忌,“趙國公,李銀環也砍了你侄子!”


    “……”長孫無忌臉色一沉,“柳奭,你這話什麽意思?長孫武縱容包庇,死也是理所應當。如果李銀環不斬了他,大唐法度何在?”


    “樂兒,帶著百名仗著去燕匯殿,並準備百叟宴!”李世民頓了頓,“馬愛卿、褚愛卿、岑愛卿、輔機、誌玄、君集、敬德、道宗……朝會散去,你們陪朕去參加百叟宴!”


    “喏!”


    褚遂良等人對著李世民一躬身。


    “萬民書上說,見到了大唐子弟兵,他們就知道,自己能活!”


    李世民站起身環視全場,“就衝百姓對我大唐軍隊的這份信任,朕決定通過兵部左侍郎秦長青的提案。崔敦禮……”


    “臣在!”


    “長青這個人慵懶,這件事你聯合禮部、民部去辦,此乃曆朝曆代都沒有的舉措,盡量避免出現疏漏,先從右武衛抽調五千人試行。盡量彌補疏漏,也給後人留下這種製度,用以效仿。”


    李世民都拍板定釘了,自然不會有人在反對了。


    李世民隨後看了看張柬之,“柬之,你也隨朕去參加百叟宴。”


    “謝陛下!”


    隨即,李世民一揮手,內侍給所有人送上茶水。


    大唐的朝會就是這樣,十分接地氣,罵的累了,還有茶水潤喉,以免待會對罵失敗。


    “諸位愛卿,還有什麽事兒啟奏嗎?”李世民又問。


    許敬宗這時站了出來,“陛下,臣有本奏!”


    “敬宗,何事?”李世民笑眯眯的看著許敬宗。


    “陛下,坊間傳聞鬧得沸沸揚揚,已經損害了皇族和秦侯爺的聲……”


    “嗯?”李世民一皺眉。


    許敬宗急忙改口,“陛下,坊間傳聞已經嚴重損害了皇族的聲譽。故此,臣以為應該徹查下去,無比將流言蜚語打壓與無形。”


    李世民愣了一下,流言蜚語關你什麽事兒?那是罵他秦長青的,又不是罵朕的。


    更何況,朕已經下了密旨,輕則發配,重則秦長青監斬!


    許敬宗話音剛落,整個大殿針落可聞。


    “他們再說你!”侯君集提醒道。


    秦長青看看許敬宗又看看其餘人,沒有做聲。


    略微沉思了一下,秦長青拉了拉段誌玄的衣角,“伯伯,小子沒看懂!”


    段誌玄半眯著眼睛,口吐兩個字:攪屎!


    “……”秦長青瞪大了眼睛看著段誌玄:“伯伯,許敬宗是棍,咱們是什麽?”


    “不是咱們!”段誌玄一臉嫌棄,“是你和關隴豪門、山東士族!”


    “不是……”秦長青懵逼了,徹底懵逼了!


    坊間傳聞,無非就是把一件事實,拿到台麵上去說了。


    甚至有人已經開始傳送,秦長青和李麗質兩個人,不應該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該去浸豬籠。


    如果說,李麗質離婚之後未嫁,倒也沒什麽,關鍵李麗質現在是道姑,秦長青是道家長者,倆人損害了道家的聲譽,那就不一樣了。


    宗正寺卿李孝林,沒有理會任何人,甚至看都沒看許敬宗,目光犀利的看向諸葛瞻,“諸葛大人,是不是要給老夫一個說法啊?”


    諸葛瞻一臉懵逼:找我要啥說法?你去找秦長青要說法,找我作甚?


    略微沉思了一下,諸葛瞻開口,“流言蜚語罷了,何必小題大做?時間久了自然就沒人說了。既然李大人說流言蜚語對皇室的聲譽損害很大,那涉及到誰找誰去,你問問平西侯爺不就完了?老夫隻是代表煮個雞給你們宗正寺送聘禮罷了。諸葛家都沒嫌棄公主殿下,你這老匹夫居然……”


    “放肆!”


    李孝林抄起笏板,對著諸葛瞻的臉狠狠就是一下,打得劈啪作響。


    “你,給老夫重新說話!”李孝林怒目而視,“嫌棄?你倒是真用來一個好詞!在座的人裏麵十幾位皇室宗親,說不好,你看老夫打不打死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開局成了公主駙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長青李喚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長青李喚兒並收藏大唐:開局成了公主駙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