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劉玄靖有此堅持,常昆便也不勉強他。


    左右也是個真修,非是手無縛雞之力。且既為男人,做事便做事,不退縮有堅持,這應當是好的品質,成全才是道理。


    穎王李瀍先把計劃的框架一一道來。


    “三日後入夜,宮中大宴,我與文饒公兵分兩路,我自引兵入宮斬盡閹宦、看禁群臣;文饒公奪四門、收兵權...”


    計略早已周全。


    三天後的夜裏,正逢宮中大宴。說是天子為丞相李宗閔慶生,以謝他柱國之力雲雲。實則李天子早被軟禁,大權把持在閹人宦官與李宗閔一黨手中,宴會不過是權臣跋扈,踩著李天子宣示權威而已!


    這是侮辱,但對李瀍來說,卻也是個良好的機會。正好趁著大宴,群臣匯聚,不備之時發難。又可將之一網打盡。


    他把大略說罷,換李德裕敘說詳細計劃。


    從何時發兵,何時入宮,如何奪取四門,如何彈壓混亂,事無巨細,皆如掌上觀紋。


    其條例清晰,分辨明了,最細節之處都考慮的分毫不差,對人心、時局的把握,令人歎為觀止——這是個極其厲害的人物。


    常昆聽罷,點頭道:“計略周全,大事必成。然還有三日,須得不能走漏風聲。否則一旦有防備,你們的事便不好辦。”


    李瀍道:“仙長所言極是。此事止在座諸位知曉,不曾對外人泄露分毫,必不致有疏漏。”


    又道:“小王所憂者,非朝中群臣。群臣蠅營狗苟,皆酒囊飯袋,不足為慮。所慮者,乃佛門等教派的首腦仙人。此間皆要靠仙長能為,否則事不可期。”


    李瀍非常清楚這裏麵至關重要之處。


    朝中閹宦、李宗閔等權臣,皆與佛門等教派關聯緊密。其所行所為,常有違背漢家故風之舉,甚至流露出****的想法。


    便是引教派入朝,改風易俗,來一手真正的君權神授。


    諸夏自古以來,雖有君權天授的說法,但天是天,神是神。天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是天空是大地是山川河流,是自然法則,是道。而各教派的神,則是區別於天的更具體的東西。


    具體的東西延伸出勢力,一旦改為君權神授,皇帝便不再是天子,而是神子!是真要給人當兒子了!


    那神靈的信徒,便可順勢指手畫腳,掌控天下權柄。


    這對皇權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同時,也是天下讀書人的死敵!


    所以李德裕這一批人,早就在計劃掀翻桌子,重造乾坤了。


    但要掀桌子重新洗牌,首當其衝的,是各個教派的真修。這些人身具神通,凡人不可力敵,便是千軍萬馬,也拿不住他們。


    所以必須要求常昆能幹飯這些人,否則事不可期。


    李瀍道:“趙真人將各教派的情況摸清七八分。時間一到,便請趙真人帶仙長直撲敵巢,剿滅邪魔妖道!”


    此言一出,常昆不免對李瀍更刮目相看了。


    李瀍明明知道邪魔外道厲害,卻還把身邊唯一一個拿得出手的趙歸真派出來,難道不怕被人斬首?


    他要是一死,這事便是群龍無首。


    於是李德裕和趙歸真齊齊反對。


    李德裕道:“穎王不可!趙真人須得隨時留在穎王身邊,保護穎王安危。”


    趙歸真也道:“就怕邪魔外道狗急跳牆。穎王身邊若無人看護,出了意外,當如何是好?”


    常昆擺手道:“都不必說了。趙歸真就留在穎王身邊。區區邪魔外道,何足道哉?至於其巢穴藏身之處,我一念早知,不需人帶路。”


    李瀍聞言,沉吟片刻:“仙長有幾分把握?”


    常昆道:“十分。”


    他這才點頭:“好,一切便拜托仙長了。”


    至於劉玄靖怎麽安排,都沒說。


    等一幹人走後,常昆對劉玄靖道:“你把小丫喚來,我送她去柳州她二姐家。”


    劉玄靖也不猶豫,轉身把小丫帶來。


    常昆道:“這裏即將兵荒馬亂,我送你去你二姐家。等事畢,玄靖再來尋你。”


    不由分說,抓起小丫縱身消失於無形。倏忽已抵柳州二丫家,叮囑一句,將小丫放下,又從玄冥珠中把祁六子、劉敢等從神、神兵喚出來,吩咐保護此地安危,轉身又回了長安去。


    隻不到盞茶的功夫,常昆便一去一回。中間還作了安排、吩咐。


    而今他已跨越仙凡,成就七階真仙。雖隻能運用四階手段,但同是運用四階手段,七階底子與六階五階又大不相同。


    在不使用超出限製的力量的前提下,七階真仙的道行,微妙之處,比六階五階強的不可以道理計。


    七階之前,常昆不便行走虛空,害怕控製不住,影響到這片天地的穩定,從而遭致天地反噬。但七階之後,則能控製完美,行走虛空無不如意,不會有絲毫影響。


    劉玄靖一杯茶沒喝完,常昆又回來了。


    道:“我已將小丫送去柳州,留下從神、神兵護衛,必無礙。你為我準備一間靜室,三日後入夜前,你來喚我。”


    正此時,李德裕去而複返。


    道:“我要與仙長單獨談一談。”


    劉玄靖看常昆。


    常昆擺了擺手:“你先出去。”


    留下常昆與李德裕兩人相對而坐。


    李德裕須發斑白,年紀已然不輕。他閑適的坐在常昆對麵,拿起茶壺,給常昆和自己各自添滿。


    一邊道:“我對常君亦早有耳聞。當初河北諸節度使接連叛亂,朝廷與之相持不下,正是高縣之變,令事情有了轉機。劉昌裔的文書中,有所提及,我曾閱覽過。”


    說著又道:“我雖知以常君非凡之人,不會為朝廷所用,卻也曾感歎惋惜。沒想到今日卻能共事,料來也是緣分。”


    常昆道:“我不喜權勢浮華。”


    “看得出來。”李德裕笑道:“常君獨善其身,說來也是一件好事。若真教常君入了朝堂,我恐怕又要忌憚了——正如我忌憚諸教派所行所為一般。”


    常昆笑道:“你是個明白人。凡人的事歸凡人。若幾個異類入朝掌權,便則做了多少好事,也難免遭到忌憚。因為已經不是同類。而今這些教派,好事沒一樁,壞事一大堆,自然更遭排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行走曆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九代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九代目並收藏行走曆史神話:從呂洞賓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