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三,朝會日。延綏鎮總兵官,征西將軍楊肇基一千二百裏加急求援公函抵京,跑廢了好幾匹馬。
右庫,朱延平正翻著東南檔案,找著台灣地圖和相關資料。
“朱中書,閣老們回來了,崔閣老正要尋你問話。”
一名穿著綠色常服的中年文官找到朱延平拱手,朱延平收著桌上書冊,問:“周行人,怎麽朝會這麽快?”
“河套賊作亂,傾巢出動,楊征西求援。用的是一千二百裏加急,恐怕不是小事情。”
周時行苦著臉,就怕西北再亂成一團,那國朝就要三麵作戰,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朱延平臉色一緊,可能是塞外事件的升級,什麽都不說收好書冊,將自己名帖壓上去,跟著周時行匆匆來到文淵閣二樓的東閣裏。
這裏,五名內閣齊聚,五名中書舍人還有五名行人站在一旁,這些舍人、行人就是活資料,內閣們不清楚的地方,就由這些人補充,是人形百度,是內閣智囊團。“詔書抵達,宣大三日內就能湊集七千騎軍。十日內,可再出一萬兵馬。”
崔景榮非常了解宣大軍,本人又是兵部尚書,這種打仗的事情,內閣中由他主持,能不能施行,由閣老們投票。
老頭兒揮舞著右臂,語氣帶著無奈:“可今年宣大歉收,糧秣不足,九月份朝廷撥付宣大的米祿才能抵達。所以,宣大方麵的糧秣要加快補充,從天津鎮走桑幹河,直接運輸,現在運輸,不能延遲一日。”
次輔朱國楨搖頭道:“如今各地漕糧正在北運,天津鎮囤積的米糧不能輕動,這是補充京師所需,及薊遼二鎮的。半月後,可以運輸五萬石糧食到宣府鎮。”
崔景榮一瞪:“我不管,兒郎們要去拚命,必須要吃飽肚子。薊遼軍又無戰事,拖拖無妨。一旦延綏鎮被破,寧夏鎮孤立無援,賊虜必然勢大,到時候如何能治?”
首輔韓爌看著崔景榮非常頭疼,果然不出孫承宗所料,崔景榮執掌兵部入閣後,會給宣大軍爭取物資。
成基命輕咳兩聲道:“遼鎮糧秣不能動,朝廷有一粒糧食,就不能動遼鎮的。先由宣大兩鎮墊付,不妨從天津先擠出兩萬石運到宣府鎮。延綏鎮兵微,救援延綏鎮才是首要大事。”
“宣大拿什麽墊付?屯留糧秣搭進去,朝廷補充的糧食遲上幾天,宣大留守軍兵吃什麽?”
崔景榮瞪一眼成基命,誰的麵子都不給,想要宣大軍出動,先把糧食的事情解決了。否則一旦出兵,這糧食的事情就不好說了。朝廷就是這麽的無賴,沒辦法,太窮了。
宣大真的沒多餘糧食?有,盧象升手裏就握著五萬石從晉商手裏搶來的糧食。可戰事一起,處處缺糧食,五萬石才能吃多久?成基命被崔景榮的胡攪蠻纏弄得臉上抹不開,崔景榮是反對遼鎮步步為營策略的,這回擺明了要借出兵的機會,從遼鎮的虎口裏拔牙。
見朱延平來了,就說:“延平去過宣大,不妨說說。”
內閣們扭頭看過來,顧秉謙這個不懂兵事的閣老開口了:“年輕人有想法就說說,我們這些老頭子,還是能為你們把把關的。”
崔景榮瞪一眼朱延平,威脅的意思很明顯,你小子最好說咱喜歡聽的,否則別怪老頭我收拾你。
現在隻有宣大軍能第一時間救援延綏鎮,陝西三鎮抽了不少部隊去西南平叛,隻能自保,無法相互支援。宣大軍要動,就要糧食,可急切間擠不出糧食。
至於戰力充足的寧夏鎮,近在咫尺的太原鎮,直接被內閣們忽視了,他們不是傻子。楊肇基能得到這兩鎮的支援,也不會發一千二百裏加急。
朱延平想了想,踏前兩步拱手道:“諸位閣老,此時當務之急是支援延綏鎮。長城防線不能丟,一切問題都可以先放下,出兵要緊。可糧草至關重要,沒有充足糧草,出征的將士,也無法安心打仗。故而,卑職支持崔閣老,先定下糧草,再談出兵。”
成基命老臉一僵,問:“可無糧可調,又該如何?難道放著延綏鎮不管,任由套賊入關,殺我百姓,搶我妻女?”
朱延平拱手不動:“崔閣老的意思是宣大軍能擠出出征的糧草,可這隻能解決燃眉之急。套賊勢大,此戰非急切可下。所以宣大軍需要後續的糧草,還要填上宣大支付糧草所造成的虧空。隻要閣老們定下撥付宣大的糧草數額、時期,我想崔閣老會同意宣大立刻出軍的。”
首輔韓爌揉著眉頭,說的好聽,答應將來給宣大糧草,可這糧草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國庫吃緊,處處都缺糧食,給了宣大多一些,其他地方就少一些。
顧秉謙笑嗬嗬道:“出兵要緊,半月內撥付五萬石,過半月再撥付五萬石。到時秋糧抵京,按宣大軍所缺補充所需糧秣。宣大軍的將士在前線作戰,我們也不能讓他們吃虧。諸位說說,可行否?”
崔景榮得到了糧食,哈哈一笑:“成,有朝廷的擔保,宣大軍就能出動。韓首輔,您覺得如何?”
韓爌緩緩點頭:“如此可行。既然宣大出兵,該出多少?何人領兵?”
崔景榮看一眼顧秉謙這個士林之恥,顧秉謙隻是點頭笑笑,態度很低。崔景榮看不起這個人,隻是沒想到這人會支持朱延平,還為他得罪了其他人。
扭頭看向韓爌,崔景榮自傲道:“出兵七千騎,輔兵三千。宣府總兵,鎮朔將軍馬祥麟為主將,宣大巡按盧象升為監軍。大同總兵楊國棟留守,總領宣大防務,並準備第二批援軍,步騎一萬。”
“如此可行,但宣大防務不可鬆懈。一萬援軍,少了些。諸位說說,何處還能湊些兵馬?”
韓爌點頭應下,可宣大軍也是杯水車薪,無法解決延綏鎮的困境。老頭撫須,左右看著。
成基命道:“廣義營可堪一用,可為第二批援軍。”
顧秉謙道:“密雲守將,統率山東班軍的遊擊將軍周世錫部,所部兩千悍卒乃是山東精銳,可隨廣義營同行。”
朱國楨想了想,也說:“盧溝橋浙軍新勇營亦有戰力,可為第三批援軍。”
新勇營是浙軍新建部隊,兵員多是渾河血戰的陳策。戚金部烈士子弟。
崔景榮像個兵痞子一樣,側臉斜眼看著韓爌,飲一口茶慢悠悠道:“昌平尤世威出身延綏鎮,所部八千關寧鐵騎可堪大用。可交接修陵事務,整訓半月後支援延綏鎮。”
韓爌頭皮發麻,這崔景榮夠狠的,成基命將廣義營派出去,就是存了將這夥人拉出火坑,讓祖大樂立功贖罪的意思。崔景榮純粹就是給孫承宗添堵,要吞掉這八千關寧鐵騎。
一旦尤世威帶著這批關寧鐵騎到延綏鎮,兵部再將這夥騎軍分拆,補充到延綏鎮,尤世威隻能苦哈哈跑回遼東。
楊肇基是個狠人,最擅長的就是練軍,更準確的說法就是吞並別人的部隊。
山東平叛時,楊肇基隻有五百家丁,一口氣吞了七千人,邊打邊練,然後就姓楊了。
朱延平將腦袋埋的低低的,生怕這些老頭兒將他的鎮虜軍拉走。如果不是鄉試就在眼前,他早就自告奮勇,要帶兵過去漲漲經驗。
可現在不行,把部隊交出去,鬼知道還回來時還能剩幾個?反正又不是前線主將的嫡係,鎮虜軍不當炮灰都不可能。
他的鎮虜軍行軍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真怕被選為第一批援軍。到時候,恐怕盧象升也幫不了他多少。盧象升這個人太正,他的鎮虜軍披著強軍的皮,保準被盧象升用來打頭陣。
韓爌看向朱延平道:“朱中書麾下鎮虜軍乃是天下強軍,可為第三批援軍。另,尤世威部修陵乃是國朝大事,抽調兩千騎自成一部,為第三批右軍,新勇營可為左軍,鎮虜軍為中軍。交由朱中書統率,三部將士並營合練,九月中旬出發。”
一聽給朱延平擴充兵權,顧秉謙笑吟吟道:“如此也好,邊塞出良將。出幾個南直隸大將,也是極好的。”
朱國楨打量朱延平,他連顧秉謙都懶得去看,看了看崔景榮和成基命,見兩人沒什麽反對的意思,就說:“附議。不過朱中書缺乏資曆,恐怕鎮不住六千兵馬。”
崔景榮直接說:“不聽話的砍了就是,再說河套賊能有幾個有出息的?將這條惡狗打斷脊梁骨,我看塞外哪個還敢攪風攪雨?”
這老頭一考中進士,就在兵營裏混,一談到軍兵事,完全就是個兵痞子。
其他閣老們眉頭一皺,這就是清河崔氏的門風?
旁聽候立的舍人、行人們低著頭,一點反應都沒有。這裏沒有一個實習曆練的翰林官,他們不夠格。哪怕他們前途遠大,扯到軍事調動,別說插嘴提議,他們旁聽都不許,隻能出去。
四個閣老看向成基命,這裏朱延平去不去,他本人沒有選擇。而成基命是朱延平的師尊,他的意見就是朱延平的意見。
成基命撫須沉吟,道:“延平初次帶兵,恐有不妥。諸位,可有合適的人選替延平參讚軍機?”
崔景榮搖頭道:“這小子天生就是個打仗的,我看這是多此一舉,畫蛇添足。”
成基命臉又是一僵,兩個人合作挺愉快的,怎麽扯到軍事,這個崔老頭兒就翻臉不認人呢?
顧秉謙道:“謹慎無大錯,我舉薦徐大相。這人雖狂了點,也是個有本事的。如今賦閑在京,不如起用為禦史,下派監軍。”
徐大相是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齡不高,屢曆可是非常的豐富。天啟皇帝很看重這家夥,結果有陣子很生氣,偏偏有人見徐大相前途一片光明,就在年初上疏,薛邦瑞請天啟追封徐大相父祖三代。
偏偏請封的是個東林人,於是徐大相倒黴了。
朱國楨道:“徐大相可以大用,就是性子桀驁還需磨練。就怕原本軍中無事,增加徐大相會平白生出紛爭禍端來的。”
徐大相有本事,就怕和朱延平搶兵權,別看一個文官監軍光杆一個,最擅長的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
韓爌輕咳兩聲,看看成基命和崔景榮,兩人沒有反對的意思就說:“啟用徐大相為朱延平部監軍,這事沒人反對就定下了。朱中書?”
“卑職在。”
“你部增設新勇營、還有兩千關寧鐵騎,軍號依舊為鎮虜。而你官職低微,統率大軍多有不便。待老夫稟明天子,向你討一方將印用以鎮軍。你是我們內閣出去的人,老夫與諸位對你也是期望深厚,希望你出征後,好好打,別讓九邊的軍將們,笑話我內閣無人。”
韓爌笑容和煦,仿佛看著自家後輩子侄:“出征是大事,朱中書有什麽需要可以說說。”
朱延平沉默一會兒,說出了自己的要求,整個東閣愣了,良久崔景榮說:“不好辦。”
不顧崔景榮的意見,朱延平看著韓爌:“別無所需,隻此一個要求。”
右庫,朱延平正翻著東南檔案,找著台灣地圖和相關資料。
“朱中書,閣老們回來了,崔閣老正要尋你問話。”
一名穿著綠色常服的中年文官找到朱延平拱手,朱延平收著桌上書冊,問:“周行人,怎麽朝會這麽快?”
“河套賊作亂,傾巢出動,楊征西求援。用的是一千二百裏加急,恐怕不是小事情。”
周時行苦著臉,就怕西北再亂成一團,那國朝就要三麵作戰,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朱延平臉色一緊,可能是塞外事件的升級,什麽都不說收好書冊,將自己名帖壓上去,跟著周時行匆匆來到文淵閣二樓的東閣裏。
這裏,五名內閣齊聚,五名中書舍人還有五名行人站在一旁,這些舍人、行人就是活資料,內閣們不清楚的地方,就由這些人補充,是人形百度,是內閣智囊團。“詔書抵達,宣大三日內就能湊集七千騎軍。十日內,可再出一萬兵馬。”
崔景榮非常了解宣大軍,本人又是兵部尚書,這種打仗的事情,內閣中由他主持,能不能施行,由閣老們投票。
老頭兒揮舞著右臂,語氣帶著無奈:“可今年宣大歉收,糧秣不足,九月份朝廷撥付宣大的米祿才能抵達。所以,宣大方麵的糧秣要加快補充,從天津鎮走桑幹河,直接運輸,現在運輸,不能延遲一日。”
次輔朱國楨搖頭道:“如今各地漕糧正在北運,天津鎮囤積的米糧不能輕動,這是補充京師所需,及薊遼二鎮的。半月後,可以運輸五萬石糧食到宣府鎮。”
崔景榮一瞪:“我不管,兒郎們要去拚命,必須要吃飽肚子。薊遼軍又無戰事,拖拖無妨。一旦延綏鎮被破,寧夏鎮孤立無援,賊虜必然勢大,到時候如何能治?”
首輔韓爌看著崔景榮非常頭疼,果然不出孫承宗所料,崔景榮執掌兵部入閣後,會給宣大軍爭取物資。
成基命輕咳兩聲道:“遼鎮糧秣不能動,朝廷有一粒糧食,就不能動遼鎮的。先由宣大兩鎮墊付,不妨從天津先擠出兩萬石運到宣府鎮。延綏鎮兵微,救援延綏鎮才是首要大事。”
“宣大拿什麽墊付?屯留糧秣搭進去,朝廷補充的糧食遲上幾天,宣大留守軍兵吃什麽?”
崔景榮瞪一眼成基命,誰的麵子都不給,想要宣大軍出動,先把糧食的事情解決了。否則一旦出兵,這糧食的事情就不好說了。朝廷就是這麽的無賴,沒辦法,太窮了。
宣大真的沒多餘糧食?有,盧象升手裏就握著五萬石從晉商手裏搶來的糧食。可戰事一起,處處缺糧食,五萬石才能吃多久?成基命被崔景榮的胡攪蠻纏弄得臉上抹不開,崔景榮是反對遼鎮步步為營策略的,這回擺明了要借出兵的機會,從遼鎮的虎口裏拔牙。
見朱延平來了,就說:“延平去過宣大,不妨說說。”
內閣們扭頭看過來,顧秉謙這個不懂兵事的閣老開口了:“年輕人有想法就說說,我們這些老頭子,還是能為你們把把關的。”
崔景榮瞪一眼朱延平,威脅的意思很明顯,你小子最好說咱喜歡聽的,否則別怪老頭我收拾你。
現在隻有宣大軍能第一時間救援延綏鎮,陝西三鎮抽了不少部隊去西南平叛,隻能自保,無法相互支援。宣大軍要動,就要糧食,可急切間擠不出糧食。
至於戰力充足的寧夏鎮,近在咫尺的太原鎮,直接被內閣們忽視了,他們不是傻子。楊肇基能得到這兩鎮的支援,也不會發一千二百裏加急。
朱延平想了想,踏前兩步拱手道:“諸位閣老,此時當務之急是支援延綏鎮。長城防線不能丟,一切問題都可以先放下,出兵要緊。可糧草至關重要,沒有充足糧草,出征的將士,也無法安心打仗。故而,卑職支持崔閣老,先定下糧草,再談出兵。”
成基命老臉一僵,問:“可無糧可調,又該如何?難道放著延綏鎮不管,任由套賊入關,殺我百姓,搶我妻女?”
朱延平拱手不動:“崔閣老的意思是宣大軍能擠出出征的糧草,可這隻能解決燃眉之急。套賊勢大,此戰非急切可下。所以宣大軍需要後續的糧草,還要填上宣大支付糧草所造成的虧空。隻要閣老們定下撥付宣大的糧草數額、時期,我想崔閣老會同意宣大立刻出軍的。”
首輔韓爌揉著眉頭,說的好聽,答應將來給宣大糧草,可這糧草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國庫吃緊,處處都缺糧食,給了宣大多一些,其他地方就少一些。
顧秉謙笑嗬嗬道:“出兵要緊,半月內撥付五萬石,過半月再撥付五萬石。到時秋糧抵京,按宣大軍所缺補充所需糧秣。宣大軍的將士在前線作戰,我們也不能讓他們吃虧。諸位說說,可行否?”
崔景榮得到了糧食,哈哈一笑:“成,有朝廷的擔保,宣大軍就能出動。韓首輔,您覺得如何?”
韓爌緩緩點頭:“如此可行。既然宣大出兵,該出多少?何人領兵?”
崔景榮看一眼顧秉謙這個士林之恥,顧秉謙隻是點頭笑笑,態度很低。崔景榮看不起這個人,隻是沒想到這人會支持朱延平,還為他得罪了其他人。
扭頭看向韓爌,崔景榮自傲道:“出兵七千騎,輔兵三千。宣府總兵,鎮朔將軍馬祥麟為主將,宣大巡按盧象升為監軍。大同總兵楊國棟留守,總領宣大防務,並準備第二批援軍,步騎一萬。”
“如此可行,但宣大防務不可鬆懈。一萬援軍,少了些。諸位說說,何處還能湊些兵馬?”
韓爌點頭應下,可宣大軍也是杯水車薪,無法解決延綏鎮的困境。老頭撫須,左右看著。
成基命道:“廣義營可堪一用,可為第二批援軍。”
顧秉謙道:“密雲守將,統率山東班軍的遊擊將軍周世錫部,所部兩千悍卒乃是山東精銳,可隨廣義營同行。”
朱國楨想了想,也說:“盧溝橋浙軍新勇營亦有戰力,可為第三批援軍。”
新勇營是浙軍新建部隊,兵員多是渾河血戰的陳策。戚金部烈士子弟。
崔景榮像個兵痞子一樣,側臉斜眼看著韓爌,飲一口茶慢悠悠道:“昌平尤世威出身延綏鎮,所部八千關寧鐵騎可堪大用。可交接修陵事務,整訓半月後支援延綏鎮。”
韓爌頭皮發麻,這崔景榮夠狠的,成基命將廣義營派出去,就是存了將這夥人拉出火坑,讓祖大樂立功贖罪的意思。崔景榮純粹就是給孫承宗添堵,要吞掉這八千關寧鐵騎。
一旦尤世威帶著這批關寧鐵騎到延綏鎮,兵部再將這夥騎軍分拆,補充到延綏鎮,尤世威隻能苦哈哈跑回遼東。
楊肇基是個狠人,最擅長的就是練軍,更準確的說法就是吞並別人的部隊。
山東平叛時,楊肇基隻有五百家丁,一口氣吞了七千人,邊打邊練,然後就姓楊了。
朱延平將腦袋埋的低低的,生怕這些老頭兒將他的鎮虜軍拉走。如果不是鄉試就在眼前,他早就自告奮勇,要帶兵過去漲漲經驗。
可現在不行,把部隊交出去,鬼知道還回來時還能剩幾個?反正又不是前線主將的嫡係,鎮虜軍不當炮灰都不可能。
他的鎮虜軍行軍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真怕被選為第一批援軍。到時候,恐怕盧象升也幫不了他多少。盧象升這個人太正,他的鎮虜軍披著強軍的皮,保準被盧象升用來打頭陣。
韓爌看向朱延平道:“朱中書麾下鎮虜軍乃是天下強軍,可為第三批援軍。另,尤世威部修陵乃是國朝大事,抽調兩千騎自成一部,為第三批右軍,新勇營可為左軍,鎮虜軍為中軍。交由朱中書統率,三部將士並營合練,九月中旬出發。”
一聽給朱延平擴充兵權,顧秉謙笑吟吟道:“如此也好,邊塞出良將。出幾個南直隸大將,也是極好的。”
朱國楨打量朱延平,他連顧秉謙都懶得去看,看了看崔景榮和成基命,見兩人沒什麽反對的意思,就說:“附議。不過朱中書缺乏資曆,恐怕鎮不住六千兵馬。”
崔景榮直接說:“不聽話的砍了就是,再說河套賊能有幾個有出息的?將這條惡狗打斷脊梁骨,我看塞外哪個還敢攪風攪雨?”
這老頭一考中進士,就在兵營裏混,一談到軍兵事,完全就是個兵痞子。
其他閣老們眉頭一皺,這就是清河崔氏的門風?
旁聽候立的舍人、行人們低著頭,一點反應都沒有。這裏沒有一個實習曆練的翰林官,他們不夠格。哪怕他們前途遠大,扯到軍事調動,別說插嘴提議,他們旁聽都不許,隻能出去。
四個閣老看向成基命,這裏朱延平去不去,他本人沒有選擇。而成基命是朱延平的師尊,他的意見就是朱延平的意見。
成基命撫須沉吟,道:“延平初次帶兵,恐有不妥。諸位,可有合適的人選替延平參讚軍機?”
崔景榮搖頭道:“這小子天生就是個打仗的,我看這是多此一舉,畫蛇添足。”
成基命臉又是一僵,兩個人合作挺愉快的,怎麽扯到軍事,這個崔老頭兒就翻臉不認人呢?
顧秉謙道:“謹慎無大錯,我舉薦徐大相。這人雖狂了點,也是個有本事的。如今賦閑在京,不如起用為禦史,下派監軍。”
徐大相是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官齡不高,屢曆可是非常的豐富。天啟皇帝很看重這家夥,結果有陣子很生氣,偏偏有人見徐大相前途一片光明,就在年初上疏,薛邦瑞請天啟追封徐大相父祖三代。
偏偏請封的是個東林人,於是徐大相倒黴了。
朱國楨道:“徐大相可以大用,就是性子桀驁還需磨練。就怕原本軍中無事,增加徐大相會平白生出紛爭禍端來的。”
徐大相有本事,就怕和朱延平搶兵權,別看一個文官監軍光杆一個,最擅長的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
韓爌輕咳兩聲,看看成基命和崔景榮,兩人沒有反對的意思就說:“啟用徐大相為朱延平部監軍,這事沒人反對就定下了。朱中書?”
“卑職在。”
“你部增設新勇營、還有兩千關寧鐵騎,軍號依舊為鎮虜。而你官職低微,統率大軍多有不便。待老夫稟明天子,向你討一方將印用以鎮軍。你是我們內閣出去的人,老夫與諸位對你也是期望深厚,希望你出征後,好好打,別讓九邊的軍將們,笑話我內閣無人。”
韓爌笑容和煦,仿佛看著自家後輩子侄:“出征是大事,朱中書有什麽需要可以說說。”
朱延平沉默一會兒,說出了自己的要求,整個東閣愣了,良久崔景榮說:“不好辦。”
不顧崔景榮的意見,朱延平看著韓爌:“別無所需,隻此一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