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白色的雲朵鋪滿天際,侵沒了懨懨的紅日,天空中又飄起了雪花。
沈榮華抱著手爐坐在臨窗的大炕上,不時向窗外張望,麵帶蔑笑。沈家三位老爺聚在籬園,本該很熱鬧,可此時籬園卻寂靜無聲,沉默得讓人心悸。
“姑娘,你該去前麵看看,問個安。”周嬤嬤意有所指。
“不去。”沈榮華堅定搖頭,又說:“四老爺栽了這麽大的跟鬥,大老爺肯定憋了一肚子氣,二老爺也會尷尬。我要是去問安,就說明我知道了靈源寺發生的事。他們為我的事才弄成這樣,肯定會拿我做伐子,把我當出氣筒。我不去礙他們的眼,就當做什麽也不知道,擺出一副任他們擺布的樣子,不是更好?”
“姑娘說得也有道理,可……”周嬤嬤想勸勸沈榮華,又不知該怎麽說。此時去討好他們,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還真不好說。尋死被救之後,沈榮華不再象前幾個月,倒比老太爺在的時候更有主見了,她應該高興,不是嗎?
沈榮華笑著轉移了話題,“今天臘月二十三,小年兒,嬤嬤是不是忘了什麽?”
“沒忘沒忘,老奴一早就做好了麻糖,這就給姑娘拿去。”
“太好了,我最愛吃麻糖,嬤嬤有時間教我做。”
周嬤嬤一陣風一樣出去,很快就回來了,端來了兩碟麻糖、四碟點心,“莊子裏材料少,老奴隻做了芝麻味和紅棗味兩種麻糖,這幾樣小點心是宋嬤嬤剛讓人送來的。今天過小年兒,幾位老爺又都在,廚上加了不少菜,可現在……”
“他們沒胃口吃,正好便宜我們。”沈榮華挑了幾塊麻糖、幾樣點心給雁鳴和鸝語吃,兩丫頭打探到讓她開懷的消息,就是大功一件。
到了掌燈時分,籬園仍很安靜,吃喝都很豐盛,可這小年兒去過得索然無味。
第二天一大早,沈慷和沈愷就護送沈惟回了內閣大學士府,宋嬤嬤也跟著回去了。這些人,包括沈愷回津州城都沒知會沈榮華,看來都顧不上搭理她了。
看門的小廝傳話進來說沈慷等人都走遠了,沈榮華才鬆了一口氣,懸著的心也放下了。她叫來雁鳴和鸝語,仔細交待了一番,讓她們去敲打留在籬園的丫頭婆子。宋嬤嬤這個“大王”下山了,她可不想看到猴子跳出來,影響她的心情。
沈榮華把抄好的佛經供奉在沈遜的牌位前,又親手打掃了祭桌,更換了祭桌上的果實香燭,再上香祭拜。之後,她靜靜坐在祭堂裏,看著祖父的牌位出神。
祖父在天有靈,看到她重生之後的蛻變,看到沈家現在的樣子,又該做何感想呢。沈家能有今日,是祖父心血精神澆鑄的結果,付出之多可想而知。她重生歸來,要報複某些人,為自己、為母親和弟弟討個公道,難免會動搖沈家的根基。
身處兩難之境,何去何從還需仔細斟酌。
和祖父訴完滿腹心事,沈榮華感覺很疲累,回到臥房,她倒頭便睡。一覺醒來,已是第二天的辰時初刻,外麵已是天光大亮,紅日從白雪盡頭冉冉升起。
她穿好衣服,簡單洗漱梳妝,披上棉衣,來到院子裏,並沒有驚動周嬤嬤等人。前生,她吃盡了苦頭,也練出了一些本事,比如自己動手照顧自己。
初升的紅日灑下桔黃色的光芒,照在白雪上,耀眼迷離,絲絲暖意飄在濕寒的空氣中。遠山的紅梅星星點點,點綴冰雪,散發出凜冽的寒香。
籬園位於鳳鳴山角下,建在一塊低緩的坡地上,坡地四周種植著四季長青的花樹。厚厚的冰雪覆蓋大地,壓迫花樹,那一道蒼翠依舊綠意如春。
距離籬園大門二十丈的地方有一條小路,南北而開,連接了鳳鳴山的兩座山峰。向南的山峰偏矮,距離籬園有十幾裏,正是靈源寺所在之處。向北的山峰距離籬園有七八裏,與鳳鳴山主峰相連,半山腰上有一座庵堂,名攬月庵。
攬月庵因盛月皇朝的開國皇後洛滄月曾在此修行,後起兵而得名。開國近百年,攬月庵一直享受皇家供奉,並不對外接待香客,也不許閑雜人等靠近。
洛滄月晚年一直在攬月庵修心養性,且薨逝於此地,靈堂就建在鳳鳴山的主峰上。前幾年,聖勇大長公主也住進了攬月庵,在此靜思己過。
沈榮華沿著籬園門口的小路向攬月庵方向慢步而行,不時仰望攬月庵,歎息寧思。之前,她常聽祖父講聖賢皇太後(洛滄月薨逝後諡聖賢皇太後)和聖勇大長公主的事跡。以前,她隻當成聽故事,兩世為人,她才明白其中的深意。
腳步聲打斷沈榮華的思路,她趕緊抬起頭,看到距離她一丈遠的地方站著一個老婦人,正衝她微笑。老婦人個子很高,身體看上去很硬朗,精神也不錯。她臉上布滿細密的紋路,滿頭白發用竹簪盤得很整齊,棉布衣服穿在身上幹淨簡單。
“小丫頭,幫老婆子抬一下筐吧!”老婦人指了指身後的竹筐,又雙手捶腰說:“人老了,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疼,這天寒地凍的時候,腰都彎不下了。”
沈榮華看著那隻大大的竹筐,很猶豫。這種用整根竹子編成的竹筐很重,尤其受了潮,一隻筐少說也有二十多斤重。前世,她被關在莊子裏幹粗活,常背這種筐,壓得腰酸背痛。現在讓她抬這種筐,她還真擔心自己抬不起來。
“老婆婆,我……”沈榮華很想幫老婦人,又不願意自己動手,她四處張望,想找一個路人幫忙。可大冬天的,又是早晨,佃農不下地,根本沒人。
看到竹筐裏有一把明晃晃的鐮刀,還有幾把幹豆角、幾塊幹蘑菇,沈榮華長歎一聲,心中酸澀。她認為自己活得很痛苦,其實比她生存不易的大有人在。
沈榮華摘下耳環和手鐲遞給老婦人,“老婆婆,這些你先收下,多少可以賣幾兩銀子,先應急過年。天這麽冷,就不要出來拾這些了,我在籬園……”
一陣疾風突然吹過,曠野的樹木嘩嘩直響,雪沫紛落,地上雪片卷起,朝沈榮華和老婦人飛來。老婦人急速轉身,提起筐罩住沈榮華,一把鐮刀應聲而出。
鮮血濺到地上,染紅了白雪,熱熱的濃濃的血腥氣隨風彌散。
沈榮華抱著手爐坐在臨窗的大炕上,不時向窗外張望,麵帶蔑笑。沈家三位老爺聚在籬園,本該很熱鬧,可此時籬園卻寂靜無聲,沉默得讓人心悸。
“姑娘,你該去前麵看看,問個安。”周嬤嬤意有所指。
“不去。”沈榮華堅定搖頭,又說:“四老爺栽了這麽大的跟鬥,大老爺肯定憋了一肚子氣,二老爺也會尷尬。我要是去問安,就說明我知道了靈源寺發生的事。他們為我的事才弄成這樣,肯定會拿我做伐子,把我當出氣筒。我不去礙他們的眼,就當做什麽也不知道,擺出一副任他們擺布的樣子,不是更好?”
“姑娘說得也有道理,可……”周嬤嬤想勸勸沈榮華,又不知該怎麽說。此時去討好他們,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還真不好說。尋死被救之後,沈榮華不再象前幾個月,倒比老太爺在的時候更有主見了,她應該高興,不是嗎?
沈榮華笑著轉移了話題,“今天臘月二十三,小年兒,嬤嬤是不是忘了什麽?”
“沒忘沒忘,老奴一早就做好了麻糖,這就給姑娘拿去。”
“太好了,我最愛吃麻糖,嬤嬤有時間教我做。”
周嬤嬤一陣風一樣出去,很快就回來了,端來了兩碟麻糖、四碟點心,“莊子裏材料少,老奴隻做了芝麻味和紅棗味兩種麻糖,這幾樣小點心是宋嬤嬤剛讓人送來的。今天過小年兒,幾位老爺又都在,廚上加了不少菜,可現在……”
“他們沒胃口吃,正好便宜我們。”沈榮華挑了幾塊麻糖、幾樣點心給雁鳴和鸝語吃,兩丫頭打探到讓她開懷的消息,就是大功一件。
到了掌燈時分,籬園仍很安靜,吃喝都很豐盛,可這小年兒去過得索然無味。
第二天一大早,沈慷和沈愷就護送沈惟回了內閣大學士府,宋嬤嬤也跟著回去了。這些人,包括沈愷回津州城都沒知會沈榮華,看來都顧不上搭理她了。
看門的小廝傳話進來說沈慷等人都走遠了,沈榮華才鬆了一口氣,懸著的心也放下了。她叫來雁鳴和鸝語,仔細交待了一番,讓她們去敲打留在籬園的丫頭婆子。宋嬤嬤這個“大王”下山了,她可不想看到猴子跳出來,影響她的心情。
沈榮華把抄好的佛經供奉在沈遜的牌位前,又親手打掃了祭桌,更換了祭桌上的果實香燭,再上香祭拜。之後,她靜靜坐在祭堂裏,看著祖父的牌位出神。
祖父在天有靈,看到她重生之後的蛻變,看到沈家現在的樣子,又該做何感想呢。沈家能有今日,是祖父心血精神澆鑄的結果,付出之多可想而知。她重生歸來,要報複某些人,為自己、為母親和弟弟討個公道,難免會動搖沈家的根基。
身處兩難之境,何去何從還需仔細斟酌。
和祖父訴完滿腹心事,沈榮華感覺很疲累,回到臥房,她倒頭便睡。一覺醒來,已是第二天的辰時初刻,外麵已是天光大亮,紅日從白雪盡頭冉冉升起。
她穿好衣服,簡單洗漱梳妝,披上棉衣,來到院子裏,並沒有驚動周嬤嬤等人。前生,她吃盡了苦頭,也練出了一些本事,比如自己動手照顧自己。
初升的紅日灑下桔黃色的光芒,照在白雪上,耀眼迷離,絲絲暖意飄在濕寒的空氣中。遠山的紅梅星星點點,點綴冰雪,散發出凜冽的寒香。
籬園位於鳳鳴山角下,建在一塊低緩的坡地上,坡地四周種植著四季長青的花樹。厚厚的冰雪覆蓋大地,壓迫花樹,那一道蒼翠依舊綠意如春。
距離籬園大門二十丈的地方有一條小路,南北而開,連接了鳳鳴山的兩座山峰。向南的山峰偏矮,距離籬園有十幾裏,正是靈源寺所在之處。向北的山峰距離籬園有七八裏,與鳳鳴山主峰相連,半山腰上有一座庵堂,名攬月庵。
攬月庵因盛月皇朝的開國皇後洛滄月曾在此修行,後起兵而得名。開國近百年,攬月庵一直享受皇家供奉,並不對外接待香客,也不許閑雜人等靠近。
洛滄月晚年一直在攬月庵修心養性,且薨逝於此地,靈堂就建在鳳鳴山的主峰上。前幾年,聖勇大長公主也住進了攬月庵,在此靜思己過。
沈榮華沿著籬園門口的小路向攬月庵方向慢步而行,不時仰望攬月庵,歎息寧思。之前,她常聽祖父講聖賢皇太後(洛滄月薨逝後諡聖賢皇太後)和聖勇大長公主的事跡。以前,她隻當成聽故事,兩世為人,她才明白其中的深意。
腳步聲打斷沈榮華的思路,她趕緊抬起頭,看到距離她一丈遠的地方站著一個老婦人,正衝她微笑。老婦人個子很高,身體看上去很硬朗,精神也不錯。她臉上布滿細密的紋路,滿頭白發用竹簪盤得很整齊,棉布衣服穿在身上幹淨簡單。
“小丫頭,幫老婆子抬一下筐吧!”老婦人指了指身後的竹筐,又雙手捶腰說:“人老了,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疼,這天寒地凍的時候,腰都彎不下了。”
沈榮華看著那隻大大的竹筐,很猶豫。這種用整根竹子編成的竹筐很重,尤其受了潮,一隻筐少說也有二十多斤重。前世,她被關在莊子裏幹粗活,常背這種筐,壓得腰酸背痛。現在讓她抬這種筐,她還真擔心自己抬不起來。
“老婆婆,我……”沈榮華很想幫老婦人,又不願意自己動手,她四處張望,想找一個路人幫忙。可大冬天的,又是早晨,佃農不下地,根本沒人。
看到竹筐裏有一把明晃晃的鐮刀,還有幾把幹豆角、幾塊幹蘑菇,沈榮華長歎一聲,心中酸澀。她認為自己活得很痛苦,其實比她生存不易的大有人在。
沈榮華摘下耳環和手鐲遞給老婦人,“老婆婆,這些你先收下,多少可以賣幾兩銀子,先應急過年。天這麽冷,就不要出來拾這些了,我在籬園……”
一陣疾風突然吹過,曠野的樹木嘩嘩直響,雪沫紛落,地上雪片卷起,朝沈榮華和老婦人飛來。老婦人急速轉身,提起筐罩住沈榮華,一把鐮刀應聲而出。
鮮血濺到地上,染紅了白雪,熱熱的濃濃的血腥氣隨風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