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這可不是小事,要知道這可是關係到一個國家興亡大事啊!曆史上關於遷都雖然也有著眾多的記載,但是不管怎麽樣,國都乃是一國之本,動一發而牽全身。因而許多臣子都不讚成皇上的這個決定,甚至幾個托孤老(昹)臣,更是激動得幾乎要以死相諫。
尋作為皇上,麵對著這樣的局麵,心裏當然也是不爽至極。因為他知道這是憶昭所提出來的,而她又是來自未來且熟悉南詔曆史的,在她的世界裏,這一切都隻是曆史,為何這原本順天應命之事,在這幫老昹的眼裏就是對“祖宗地不敬,對天命的不尊”呢?
“皇上,您要三思啊!”一名老清平(丞相)跪倒在地,臉上滿麵淚痕,抬頭凝視著鑾台之上的皇上,顯得格外的傷心,“南詔立都太和乃是先帝順天應命之選,此處為龍脈所在,倘若如今咱們要拋下此地而另求其他,隻怕會動搖國本,這並非是社稷之福啊!”
“是呀!高清平所言極是!”旁邊一名老昹也應聲著,隨即又有幾名老昹跪下在鑾台之下,都在勸說著尋不要遷都。然而尋早已決定之事又怎會隨便更改?可是這麽多人反對,身為一國之主的他也覺得這壓力大得好比五嶽三山。
“眾愛卿難道就沒有人讚成嗎?”局促著眉頭,尋心裏格外鬱悶,掃視著鑾台之下的眾卿,他的心焦躁而不安。
“皇上請三思!!!”異口同聲的回應更是氣得尋差點兒七孔流血,緊握著衣角上的玉佩,凝視著眾昹,啞口無言。
“帝師,不知您對此事有何高見嗎?”良久,尋才從那鬱憤之中清醒過來,將目光移到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帝師鄭回的身上,想要聽一聽他見解。
而說起這帝師鄭回,那還真得好好地提一提此人。別看他如今已然年近花甲,須發斑白,要知道此人來曆非凡。當年安史之亂時,他正巧任職於大唐的巂州,南詔將巂州攻陷之後將他俘回。先帝見他博學多才,精通儒學之道而對他格外的器重,並任命他為王室教師。(《貓妖寵妃》裏有提過此人)而此人也的確是知恩圖報之人,在漢唐得不到器重的他,想不到來到南詔身為俘虜卻並沒有被其王都有當成俘虜來對待,反而尊其為上賓,而深深地感動了他。
更讓他想不到的是,這些年來,雖然身為漢人,而漢唐與南詔之間又曾經有過過節,可是自己在南詔卻並沒有被他們所排斥,甚至無論是先帝也好,當今皇上也罷,都對自己禮尚有佳,他又怎麽能不為了他們,不為了南詔而鞠躬盡瘁呢?
可是如今這事兒,在他看來也的確是有些倉促了。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要知南詔遷都,這可是國中如今第一大事,西川之行歸來之後,皇上仿佛像換了個似的,雖然從前的他也同樣勤政愛民,然而這愛民卻並不像如今這樣。一條條法令的頒布,仿佛都是信手而來,根本就沒有與三思匯首,更沒有與眾昹商量,一意孤行得讓人不禁感覺有些害怕。
而如今他問起自己,鄭回也不禁眉頭一緊,抬手撚著胡須,略思片刻之後才回應道:“皇上,您這遷都是為何?此計又是誰所提出?您覺得此提議可行度有多少層?”
尋微微一怔,沒有想到他會這麽反問自己,但是不管怎麽說,此事既然是憶昭所提出,那麽在他看來,她所說的東西都是曆史上應該有的。於是他張口便回道:“遷都之計是為了防禦。眾卿應該都知道此次大詔北征,並非朕意,(因憶昭所提,此時的他已然接受了她的提議,將帝王的自稱改為了‘朕’)而是那吐蕃咄咄逼人。此行北征慘敗而歸,朕亦是有著不可推脫之責。然而當初在北征歸來之時,在那七盤一役時,我軍為了自保而無奈放棄前往救援,固而得罪吐蕃眾將。當時那尼牟世子便已然放出話來,說今生定然要與我南詔恩斷義絕。朕毅然想過,南詔與吐蕃之前數年交好,相互之間都城的防禦對方幾乎都是了如指掌的,如今若是他們翻臉不認,前來侵襲,我軍太和部署在他們的眼裏不是形同虛設嗎?到時長驅直入,那我南詔不是險危了嗎?”
“是嗎?”鄭回聽罷此言,抬頭注視著鑾台之上的君王,嘴角似笑非笑,“皇上所言即是,吐蕃雖說當年對大詔有著救國之恩,然而如今的吐蕃卻又與從前有異,居安思危的確無可厚非。可是皇上有沒有想過,這遷都乃是國之大事,倘若隻是為了防禦,為何不先考慮改變城中部署?”
“這……”尋聽到此言,不禁啞然。他的確是沒有考慮過這麽多,而那遷都也並非是他所提出來的,至於為什麽要遷都,他所考慮到的,隻不過是她知道未來,那麽從她嘴裏提出來的提議,一定也是順天應命的,而其他的事情他卻並沒有去多作考慮。
“皇上,聽說最近您把小龍公主給寵壞了是不是?”鄭回並沒有給他多餘的時間卻編一個合理的理由出來,而是如先帝在世時一般直言不諱,這是先帝賜予他的特權。
“沒……沒……沒有啊……她……她最近一直在療傷……”突如其來的問詢讓他不由大驚,想不到帝師如此精明,就連這事兒也無法瞞住他。尋有些驚惶失措,目光閃爍著,習慣向著自己鑾座旁邊掃了一眼,卻陡然發現小亦子不知何時竟然擅自離開,不知去了何方。
尋更加的局促了,在麵對著出了名的耿直帝師的詢問下,他的臉在瞬間被憋得通紅。
“療傷?”鄭回卻微微一笑,“皇上,昹不得不提醒皇上,她可是皇上您的親妹妹啊!既然是傷好了,您也不能如那些昏君一樣……”
“喂,尼瑪!奶媽個凶的老頭子,你說什麽啊?你當公主是神馬?”一隻木屐不知從何處飛了出來,雖然沒有直接砸在那帝師鄭回的身上,卻也著實讓滿朝文武一陣驚愕。齊齊將目光投向了那罵聲的來源,果然見那小龍公主殿下正一臉怒容地從後堂而來。
尋作為皇上,麵對著這樣的局麵,心裏當然也是不爽至極。因為他知道這是憶昭所提出來的,而她又是來自未來且熟悉南詔曆史的,在她的世界裏,這一切都隻是曆史,為何這原本順天應命之事,在這幫老昹的眼裏就是對“祖宗地不敬,對天命的不尊”呢?
“皇上,您要三思啊!”一名老清平(丞相)跪倒在地,臉上滿麵淚痕,抬頭凝視著鑾台之上的皇上,顯得格外的傷心,“南詔立都太和乃是先帝順天應命之選,此處為龍脈所在,倘若如今咱們要拋下此地而另求其他,隻怕會動搖國本,這並非是社稷之福啊!”
“是呀!高清平所言極是!”旁邊一名老昹也應聲著,隨即又有幾名老昹跪下在鑾台之下,都在勸說著尋不要遷都。然而尋早已決定之事又怎會隨便更改?可是這麽多人反對,身為一國之主的他也覺得這壓力大得好比五嶽三山。
“眾愛卿難道就沒有人讚成嗎?”局促著眉頭,尋心裏格外鬱悶,掃視著鑾台之下的眾卿,他的心焦躁而不安。
“皇上請三思!!!”異口同聲的回應更是氣得尋差點兒七孔流血,緊握著衣角上的玉佩,凝視著眾昹,啞口無言。
“帝師,不知您對此事有何高見嗎?”良久,尋才從那鬱憤之中清醒過來,將目光移到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帝師鄭回的身上,想要聽一聽他見解。
而說起這帝師鄭回,那還真得好好地提一提此人。別看他如今已然年近花甲,須發斑白,要知道此人來曆非凡。當年安史之亂時,他正巧任職於大唐的巂州,南詔將巂州攻陷之後將他俘回。先帝見他博學多才,精通儒學之道而對他格外的器重,並任命他為王室教師。(《貓妖寵妃》裏有提過此人)而此人也的確是知恩圖報之人,在漢唐得不到器重的他,想不到來到南詔身為俘虜卻並沒有被其王都有當成俘虜來對待,反而尊其為上賓,而深深地感動了他。
更讓他想不到的是,這些年來,雖然身為漢人,而漢唐與南詔之間又曾經有過過節,可是自己在南詔卻並沒有被他們所排斥,甚至無論是先帝也好,當今皇上也罷,都對自己禮尚有佳,他又怎麽能不為了他們,不為了南詔而鞠躬盡瘁呢?
可是如今這事兒,在他看來也的確是有些倉促了。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要知南詔遷都,這可是國中如今第一大事,西川之行歸來之後,皇上仿佛像換了個似的,雖然從前的他也同樣勤政愛民,然而這愛民卻並不像如今這樣。一條條法令的頒布,仿佛都是信手而來,根本就沒有與三思匯首,更沒有與眾昹商量,一意孤行得讓人不禁感覺有些害怕。
而如今他問起自己,鄭回也不禁眉頭一緊,抬手撚著胡須,略思片刻之後才回應道:“皇上,您這遷都是為何?此計又是誰所提出?您覺得此提議可行度有多少層?”
尋微微一怔,沒有想到他會這麽反問自己,但是不管怎麽說,此事既然是憶昭所提出,那麽在他看來,她所說的東西都是曆史上應該有的。於是他張口便回道:“遷都之計是為了防禦。眾卿應該都知道此次大詔北征,並非朕意,(因憶昭所提,此時的他已然接受了她的提議,將帝王的自稱改為了‘朕’)而是那吐蕃咄咄逼人。此行北征慘敗而歸,朕亦是有著不可推脫之責。然而當初在北征歸來之時,在那七盤一役時,我軍為了自保而無奈放棄前往救援,固而得罪吐蕃眾將。當時那尼牟世子便已然放出話來,說今生定然要與我南詔恩斷義絕。朕毅然想過,南詔與吐蕃之前數年交好,相互之間都城的防禦對方幾乎都是了如指掌的,如今若是他們翻臉不認,前來侵襲,我軍太和部署在他們的眼裏不是形同虛設嗎?到時長驅直入,那我南詔不是險危了嗎?”
“是嗎?”鄭回聽罷此言,抬頭注視著鑾台之上的君王,嘴角似笑非笑,“皇上所言即是,吐蕃雖說當年對大詔有著救國之恩,然而如今的吐蕃卻又與從前有異,居安思危的確無可厚非。可是皇上有沒有想過,這遷都乃是國之大事,倘若隻是為了防禦,為何不先考慮改變城中部署?”
“這……”尋聽到此言,不禁啞然。他的確是沒有考慮過這麽多,而那遷都也並非是他所提出來的,至於為什麽要遷都,他所考慮到的,隻不過是她知道未來,那麽從她嘴裏提出來的提議,一定也是順天應命的,而其他的事情他卻並沒有去多作考慮。
“皇上,聽說最近您把小龍公主給寵壞了是不是?”鄭回並沒有給他多餘的時間卻編一個合理的理由出來,而是如先帝在世時一般直言不諱,這是先帝賜予他的特權。
“沒……沒……沒有啊……她……她最近一直在療傷……”突如其來的問詢讓他不由大驚,想不到帝師如此精明,就連這事兒也無法瞞住他。尋有些驚惶失措,目光閃爍著,習慣向著自己鑾座旁邊掃了一眼,卻陡然發現小亦子不知何時竟然擅自離開,不知去了何方。
尋更加的局促了,在麵對著出了名的耿直帝師的詢問下,他的臉在瞬間被憋得通紅。
“療傷?”鄭回卻微微一笑,“皇上,昹不得不提醒皇上,她可是皇上您的親妹妹啊!既然是傷好了,您也不能如那些昏君一樣……”
“喂,尼瑪!奶媽個凶的老頭子,你說什麽啊?你當公主是神馬?”一隻木屐不知從何處飛了出來,雖然沒有直接砸在那帝師鄭回的身上,卻也著實讓滿朝文武一陣驚愕。齊齊將目光投向了那罵聲的來源,果然見那小龍公主殿下正一臉怒容地從後堂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