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老謝家的軍力構成不止這三方麵。


    論數量,還有個外星種族蜂族,而且基於絕對忠於“蜂後”的習性,更加不用擔心背叛的問題。


    可問題也在這裏,蜂族唯一的溝通方式,就是冒充蜂後假傳聖旨,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那麽也就證明了,跟這個種族,壓根沒有講道理的餘地。


    事實上,蜂族的三觀不僅跟人類有別,跟普遍的宇宙智慧生命也決然不同,在性情上其實和先驅族沒太大區別,摧毀一切非本族生命,它們不但認為理所應當,而且樂此不疲。


    所以麵對樣的禍害型生命,滅絕了才是積德行善。


    而俘虜的蜂族部隊,老謝家就是徹底壓榨利用的打算,完全沒有讓它們可持續發展的意思,啥時候用光了啥時候算完。


    自然,也就不存在期許。


    但說到各方麵都近乎完美的,還得說是變形金剛,無論是數量還是實力。


    妥妥的高端戰力!可也正因為太高端了,反而不適合弄成個種族。


    不是高端就一定好的,就像氪星人娃娃,那更高端,但老謝家真心不想養,最強熊孩子太特麽嚇人了!


    而變形金剛的性情五花八門,並非一個模子摳出來的,這點和普遍的智慧生命沒區別。


    可這也證明了,他們不是合適的自己人,少量合得來的有可能,但人口多了肯定不一樣。


    更可能發生的是三種情況,要麽是合作方,要麽是敵對方,要麽就是純路人。


    所以老謝家以火種源創造出來的變形金剛,隻有一種,無意識的軀殼,或者當裝備用,或者交給矩陣數字生命作為進入現實的軀體。


    而變形金剛部隊的數量,完全取決於矩陣世界有多少數字生命。(上一章沒有寫構成的賦予字數了,這裏補上。)


    ……


    無聲無息,一支龐大的艦隊完成了躍遷,接二連三的現身星空。


    大小戰艦,多達九十八艘!


    這完全是星際戰爭的頂級配置了,隻要不是大決戰規模的戰役,這樣一支艦隊,到哪裏,都是滅國無數的存在。


    要知道,很多不夠檔次的國家,連這艦隊的零頭都湊不出來。


    而艦隊清一色的帝國標配戰艦,尤其醒目的,則是三艘最龐大的殲星艦,旗艦應該就在這三艘中。


    也正是這支第一軍團的艦隊,引發了東風快遞由靜變動。


    是的,埋伏在此地,等的就是這支艦隊。


    而且這次戰局預判,謝知也沒有插手,當然,手頭關於第一軍團的情報,還是全交給了將領們。


    畢竟考核連情報都不給的話,那就不是考核了,而是找茬。


    所以第一軍團艦隊出現在哪裏,完全是憑借軍事素養,從戰略、戰術的角度,結合情報分析出來的。


    而敵人出現的第一時間,謝知就非常滿意,初考滿分!


    因為這彰顯了指揮層的專業,以及……才華!


    沒錯,隻有才華才能形容,因為軍事層麵的判斷,可不是靠概率大小來判別的。


    無論任何世界的戰爭史,都一再證明了,概率低,甚至不可能,都不能作為判定敵人作戰意圖的絕對依據。


    軍事,玩的就是出其不意,覺得不可能就不會發生了?戰爭史會把這麽想的人臉抽成豬頭。


    事實上別看謝知身經無數戰,可他實際上還是戰士的層次,別說軍事家了,真從軍的話,他最多做個連長。


    不依靠黑科技和原力作弊的話,這種分析他可做不出來。


    當然了,他一個人就能吊打集團軍的戰鬥力,那是另一碼事。


    事實上謝知當今的層次,幾乎很少需要考慮戰略、戰術層麵,他什麽層次?掀棋盤不跟你玩的層次~


    不過他也並非不能學,隻是把這個機會給了曼達洛人,因為學習軍事學,其實老謝家也有加速器。


    沒錯,入夢設備。


    這種技術如果僅僅是用在訓練士兵的戰術素養,那才是大材小用。


    真正的選擇,應該是在夢境中模擬最真實的大戰役!


    用在培養高級指揮官上,才算物盡其用。


    所以現在就是收獲果實的時刻,開門紅,有驚喜。


    而隨著指揮部一個個指令的有條不紊的下達,早已做好準備的戰艦,從東風快遞中無聲飛出。


    一艘接著一艘,井然有序,且毫不拖泥帶水。


    短時間內,就依托著星球暗麵,形成了戰鬥隊形。


    死星本就是個大本營,原本在帝國手裏的時候,就內藏大量戰艦、戰機,可謂真正的戰爭之神。


    而被謝知卷包帶走後,自然也成了他的家當。


    但是當下曼達洛軍操作的這些巨艦,卻不是銀河係任何一個勢力的風格,全新型號。


    造型方麵風格相近,一看就是係出同源。


    且足夠漂亮,那是科學設計的獨到美感,又將硬線條的鋼鐵軍伍氣質凸顯無疑,沒人會懷疑那些戰艦擁有的戰鬥力。


    而之所以全是新型戰艦,還是因為謝知接受了曼達洛人的建議。


    謝知這趟時空之旅獲取了無數設備,是不假,原本他也隻是打算換個塗裝就用的,甚至不換塗裝又能咋地,好使就行。


    可曼達洛人說的也有道理,任何一支軍隊,都應該有自己的風格。


    條件不允許的時候,萬國造是無奈之舉,但有了條件,就必須統一化,否則不僅僅是對後勤的壓力太大,也會影響到戰鬥力,甚至是影響士氣。


    這話提醒了謝知,自家這情況,既不是老美的殖民國家,又不是阿三,搞什麽萬國牌啊,統一哈!


    所以很多年以前,確立自家軍隊裝備標準的工作,就展開了。


    而即便是曼達洛人沒有全麵的人才結構,這問題也不算太難,沒別的,銀河係人多了去了,專家多了去了,何況還不止一個銀河係!


    謝知又何止是不差錢,打劫多少次帝國了,唯一能跟他比財富的,也隻有帕爾帕廷了。


    所以當成懸賞項目,那麽專業院校,或者是想賺外快的民間高手,都可以提供有價值的創意。


    匯總後,再由人類、超算進行雙重篩選工作,就像競標一樣,最終獲得了不少高價值方案。


    之後就是曼達洛人開會,優中選優,上交謝知,有他最終拍板,標準就定下了。


    而搜刮到的海量飛船,也不浪費,完全可以拆解改造,因為很多零部件,都是通用的。


    事實上這也是競標方案中的要求之一,畢竟浪費是可恥的。


    加上謝知提供的機器人工業,以及技術儲備,隨著時間推移,裝備列裝完成了。


    於是乎,當下曼達洛軍的裝備,從上到下都是全新風格。


    但這還不是最尖端的軍備,因為老謝家儲備的尖端技術足夠黑、足夠多,跨越多個不同世界的科技體係,真的全砸下去,成本是絕對接受不了。


    所以夠用、好用就行,而且軍備這東西,最佳選擇當然是列裝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要保持延續性,將來可以再換裝嘛。


    卻說此刻,艦隊列陣後,就不再行動,靜靜藏身於黑暗中,仿若暗影中的刺客。


    是的,艦隊塗裝完全是漆黑如墨,其實這並不符合星際飛行器的塗裝標準。(注1)


    不過新軍戰艦的外殼塗裝,是可變色的,問題解決。


    至於等待的,自然是第一軍團艦隊飛到最佳伏擊點。


    而星際中的埋伏,跟地麵戰完全是兩碼事。


    因為在宇宙中,幾乎不存在死角,哪個角度不能走?想真的形成包圍,軍隊數量起碼是敵軍的萬倍以上才有可能。


    而絕殺地形並非沒有,就如謝知之前雖漢·索羅經曆的大漩渦,可問題是,有幾個吃飽了撐的會把艦隊開到那種鬼地方去。


    所以星際戰爭的埋伏,往往強調的是角度,讓敵軍陣型最別扭的角度。


    至於全殲,很難。


    不過謝知很欣賞曼達洛軍參謀部的計劃,夢境演習,不是白忙的……


    隻是真如謝知引用的陳老總的話,槍聲一響,計劃廢一半。


    敵軍艦隊的航行路線,並不是最理想攻擊範圍的。


    理想狀態,當然是跟埋伏的星球越近越好,殺個措手不及的成功率更高,可惜現實不隨人願,敵軍艦隊選擇了最寬敞的航行路徑,距離遠著呢。


    即便如此,卓雅也當機立斷:“行動!火箭團,開始攻擊!三團、五團、六團、八團,按信號突擊!”


    第一波攻擊開始了,所謂的火箭連,是類似基建火箭軍的存在,他們在東風快遞上,將預設好坐標的武器發射了出去。


    那東西就像一枚枚魚雷般猝然出倉,但看造型,怎麽瞅都像是常規飛船,屬於中型運輸船的體積規格。


    一艘艘的發射出去後,卻是奔著星球暗麵的前方繼續狂飆,壓根沒有回頭的趨勢,貌似距離戰場越來越遠了。


    但匯報聲接連不斷的出現在指揮部。


    “一連躍遷彈發射完畢!進入預定軌道!”


    “二連躍遷彈發射完畢……”


    內容都是同樣的,卻別也僅在發射單位。


    卓雅下令:“開始攻擊!”


    隨著通訊命令跨越空間,六支戰艦編隊從星球背後飛了出來,現身了。


    而即便現身,依舊沒有改換塗裝,視覺上依舊是無法靠觀測設備發現的。


    至於類似雷達的觀測設備,也沒察覺到異常。


    是的,隱形。


    這是軍備發展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永遠不過時。


    雖然大刀改的隱身技術,目前老謝家依舊沒有徹底掌握,難以量產化的複製,最多讓變形金剛掃描複刻。


    但這不等於老謝家就沒有相關技術積累,比不了大刀改,但用在戰艦上,在目前的銀河係,依舊屬於星際最先進的水平。


    所以雖然做不到徹底隱形,可讓敵人的有效探測距離縮短,還是可以做到的。


    結果戰艦編隊從敵軍陣型的上下兩個角度高速接近的時候,依舊沒被發現。


    艦炮已經鎖定了敵艦,進入射程,卻沒有開火。


    同時間,編隊最大號的航母級戰艦,也正在接連不斷的飛出戰機……


    直到收到通訊:“躍遷彈就位,已掉頭,隨時可以開始躍遷!”


    是的,這工夫飆出老遠的所謂躍遷彈,終於轉向了,但不再飛行,懸停於太空中,待命。


    “開火!”


    這是最上層的命令。


    “開火!給我把敵軍注意力徹底鎖住!”


    這是戰艦指揮官的命令。


    “開火!炸他媽的!都別特麽給老子省炮彈!現在不是過日子的時候!”


    這是炮兵大頭頭的呐喊。


    “開火開火!不許停!速度走起!誰掉鏈子我特麽抽死他!”


    這是炮兵小頭頭的興奮吆喝。


    炮火齊射,驟然劃破了星幕,爆射在敵軍艦隊身上,火球密密麻麻不斷乍現!


    第一波和第二波已經沒有間隔,更不要說第三波,火力持續不斷!


    麵對突如其來的炮火洗禮,第一軍團艦隊中的警報聲瘋狂鳴奏。


    “敵襲!敵襲!”


    “哪來的敵人!?”


    “炮塔自由還擊!馬上!”


    “匯報毀傷情況!”


    “護盾能量指數!問你話呢!再磨蹭斃了你!”


    雖然突襲造成了一時的混亂,但終歸是正規軍,加上護盾科技足夠給力,並沒有任何戰艦被重創,更不要說摧毀,也就導致艦隊迅速恢複冷靜。


    隨之第一軍團也反應過來了,敵人選擇的攻擊角度太惡心了,導致艦隊陣型根本無法發揮出應有的火力,處於極度被動的狀態。


    而變向,勢必導致艦隊陣型被打亂,這將進一步影響戰鬥力。


    如果不想陣型亂了的話,那就要耗費更多時間,可敵人這段時間可不會閑著,將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狀態。


    所以……這就尷尬了。


    最終,敵軍總指揮做了一個他很快就會後悔的決定,那就是硬抗,哪怕多花時間,也要保證艦隊陣型不亂。


    照說這個決定沒毛病,因為星際戰爭,艦隊的陣型非常重要,輕則會擋住同僚戰艦的射界,影響戰鬥,重則……那可就要命了!


    真以為太空中夠寬敞就不會發生交通事故?在編隊裏瞎特麽亂飛,以戰艦的速度和噸位,和自己人撞在一塊就是共同火化的節奏,連骨灰盒都省了。


    所以隻要編隊不亂,有護盾抗著,搬回劣勢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因為襲擊雖然突然,可現在已經搞清了對方的規模,四個戰艦編隊,規模完全不夠看。


    對此,第一軍團艦隊上上下下想法都差不多,對方要是夠聰明的話,應該占了便宜趕緊跑才對,否則等騰出手來,倒黴的就是他們了。


    但緊跟著發生的變化,讓指揮層不禁產生了不祥的預感,這場突然襲擊,貌似沒那麽簡單。


    原因是……躍遷彈發揮作用了。


    當襲擾戰艦吸引了敵軍注意力的同時,所有的躍遷彈突然化作流光消失不見,沒錯,正是超空間躍遷。


    不過別看叫“彈”,但這一波躍遷並非是超光速撞擊,太遠了,超出射程了。


    而大量躍遷彈脫出躍遷後的位置,卻非常的分散。


    如果從全局視角看的話,那就會發現,其分布完全構成了一個球,球的中心,正是戰場所在。


    隨後,躍遷彈並沒有爆炸,但是機體完全分裂開來,隨之密密麻麻的小飛行物蜂擁而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失憶在電影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祥子紋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祥子紋身並收藏失憶在電影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