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驚天地,神官泣鬼神,修士煉縹緲,士族皆凡人!
士族和武者,張軒很容易理解,就算武者有驚天地之說,就是能打唄。
神官泣鬼神就不那麽容易接受了,傳聞神官是有許多種的,各種族的稱呼各不相同。周稱儒、獸稱聖、蠻稱神、牧稱知、山民有薩滿。反正都是些神神怪怪的東西。以張默能收集到的信息,基本上和鬼怪差不多。唯有大周的儒道,能多知道一點兒。
修士最為神秘,假多真少,不分種族,有煉氣、煉丹、煉神之說。煉氣與武者相似,又有很大不同,煉丹是弄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唯有煉神最為神秘。
張軒提起六年前的風修士,張默就有些遲疑,在他為兒子找的眾多老師之中,這位風修士最為神秘。其實他本人並不承認自己是修士,隻不過他的語言、行為,有別人眾,偶爾還提到過不少關於修士的東西,張默隻是一個八品小縣丞,哪怕對方看上去象瘋子,也不敢怠慢。
至於最後一句士族皆凡人,張軒也不同意這種說法,傳聞中的周太祖,就是一品武者,有開天辟地之能,就算傳聞有誤,隻沾一點邊兒,也絕對不能說是凡人。
今天看到魏十九那異於常人的力量和飯量,張軒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武者。
藍縣有武者嗎?
答案是肯定的,不僅有,而且還不少。
家中的麻叔,就是一位九品武者。除了麻叔之外,張軒還知道,藍縣刑房主事張濤是八品武者,捕頭錢三是九品武者。據說縣裏還有十幾位武者,都是九品,全縣最強的就是八品張濤。
從記憶中,以及最近幾天看到的,麻叔和普通人沒什麽區別。最特殊的自然是那柄銅劍,張軒私下按照銅劍的外觀粗略的計算過,那柄銅劍的重量應該在二十到三十公斤之間,畢竟沒拿到手中,也不知道是哪種合金,是全金屬還是半金屬,有沒有木質材料,什麽都不知道,沒辦法計算的更準確。
從銅劍上,可以看出麻叔的力量應該不小,就算隻有二十公斤,那也相當於全天負重四十斤,就算不作劇烈運動,也是很累人的。
他也猜想過,那巨銅劍會不會是特殊金屬,重量驚人?
這個猜想在上次去鐵礦的時候就否決了,落霞驢的確很不錯,可驢就是驢,不能和馬比。小毛驢馱著麻叔走了一個來回,也沒見它有多吃力,從這一點就可以證明銅劍的重量不可以超出太多。
“小爺,老爺請你去一趟。”正想著麻叔呢,麻叔悄無聲息的站在張軒身後說道。
“嗯,好。麻叔,你看……”張軒邊走邊說。
沒等他說完,麻叔打斷了他的話:“是,不好問的。”
“為什麽?”張軒知道,麻叔知道他說的是什麽。
“武者的名份,有時候很麻煩,特別是平民,如果不是生活過於艱難,九品武者的那點額外收益,還不如平平安安的生活。”麻叔自然不介意指點張軒,平時都是張默教導,畢竟走的路不同。
很多東西,在原張軒的記憶之中是沒有的。比如說在張軒很小的時候,麻叔就試過,事實證明,遺傳的力量還是挺強大的,和老爹一樣,張軒的體質並不適合習武,強行修煉,對身體的損害極大。修行不得法,強行修煉的武者,即便有些成就,也是用命換來的,那樣的武者通常都很短命。
別說普通的武者,強如周太祖,為了衝擊一品,不僅消耗了無數的財物,最終也落了個身死道消。人們隻聽說太祖是一品武者,業內人士卻知道,周太祖開國之前,卡在二品階三十年,他是以二品武者,得到十九位兄弟的幫助,才開創了大周。
之後借大周皇帝之位,號令天下,集五百縣之財,強衝一品。倒是勉強衝過去了,結果損了武道根基,五年之後,無疾而終。
據說別有內情,那種帝王家之事,張默和麻叔合在一起,知道的也很少,不過太祖強衝一品的事情,應該是真的。
張軒的信息更少,否則以他的智力和見識,能猜到更多的東西。在此之前,他就懷疑過,哪位君王這麽守信用,說共享天下,就真的共享?直接分出一半的天下給兄弟們,這位老大不是一般的講義氣啊。
當老大的講義氣是好事兒,當皇帝的講義氣,張軒隻會,嗬嗬……
騙鬼呢?
見他似乎還不懂,麻叔接著說道:“武者會被抽調服兵事,低品武者享受的權力,遠不如他們的付出。”
大周平民在戶籍上,大約有兩千萬左右,再加上隱戶、奴隸、逃戶,數量至少翻一倍,甚至兩倍都有可能。擁有習武天份的人並不少,問題是習武消耗的糧食太多,因此低階武者不少,中高階的難得一見。
“別想了,魏家是民,不能強要,也不能買。”似乎看出張軒的不舍,麻叔輕聲勸道。
大周三階,士、農、商,士為領導階級,農和商並行,不存在誰高住低。分類也是一貫的簡單粗暴。住在村中靠種地為生的,統統是農;住在城中的,除士之外皆是商。
農比較純粹,商很混亂,不僅包含行商、居商、匠戶,也包括服務行業、建築行業,甚至包括吏這個階層。總之,除了士和農,其他人統統都是商,並不特指作生意的人。
不管是哪一種,在大周都是正民,擁有很高的地位,即使他們的工作看似卑賤,當官的也會客氣幾分,人家是正經的大周百姓。
大周律中,有明確的規則,本國百姓,禁止任何形式的人口買賣。大致是這個意思,如果把大周律放在眼前,用前世人的眼光看,其中的疏漏多的讓人無語。
你還別想鑽空子,士族可沒有和你講理的習慣,認為你錯了,直接按大周律辦你沒商量,別跟爺咬字眼兒,沒人理你的。至於判的輕重,隻能隨緣,心情好就輕點,看你不順眼兒,重判幾倍都很平常。
你搶了件衣服判你斬立決的都有過,人家全家就一件麻衣,你搶了,讓人家以後怎麽活兒?
大周的律法和行為準繩,就算張軒有之前的記憶,依然覺得不可思議。
“父親。”張府就前後兩個院落,距離不遠,和麻叔聊幾句話兒的功夫,張軒就看到正等在正門處的張默,張默身邊還有四名縣丁,幾頭落霞驢,張軒看不出這是剛回來,還是想出門。
“走,你要的東西齊了。”張默說道。
“八百刀?”張軒詫異的問道,他來到這裏的時間不長,幾天時間,再加上之前的記憶,對大周的了解已經不算少了。大周縣衙行事的速度不是一般的慢,整個大周都生活在一種極慢的生活節奏之中,慢的連夢想做鹹魚的張軒都無法適應。
“嗯,是一千刀。”張默翻身上驢,頭也不回的說道。
有意思,老爹也喜歡過手扒層皮啊!
張軒年輕的時候,還真不這樣,直到開始搞材料研究,有些錢不方便報銷,時間長就養成過手扒皮的習慣。
“這個……”張軒突然發現一個問題,之前他沒仔細考慮過,畢竟祭祀這種能力來的挺突然的,他手頭緊,除第一次免費,也沒機會研究。
“有問題?”眼角餘光看到兒子的遲疑,張默心中咯噔一下,忽又放鬆下來,有問題就有問題,隻要那些財物沒有損失,他最多向會泉低頭就是了,以前又不是沒退讓過。何況眼下最急的是春稅問題,如果過不了這一關,低不低頭的也沒多大意思。
會泉身後有名門撐腰,若是會氏肯出力,保下會泉一條命不難。張氏不過剛剛崛起二十年的寒門,除非馬上跑路,否則張默死定了。好在這種案子,應該不會禍及家人,張軒不用死。
“父親,我的祭祀之術,是天之祭,祭品會被上蒼收走。”張軒說的自己都懷疑,這可能嗎?
“哦?憑空消失?”說起來,這件事兒張默比張軒更信,畢竟張默對修士的一些神奇,聽到的比張軒多。
“這個……應該是吧。”張軒更心虛了,沒試過啊,第一次免費沒收東西。
“吾兒莫慌,一試便知。”張默反倒不在意了,他看出張軒有點慌了,二十年的縣丞還是很有擔當的,反正一千刀的貨就放在那裏,若是兒子有本事把它們憑空弄沒了,就算賠上家產,張默覺得也值了。
萬一成了呢?若是真的祭祀出春稅的地點,並且成功追回春稅,不僅無過,反而是大功,會泉在考評上,一個上等是沒跑的,張默的能吏之名,也會傳遍落霞。這次的一千刀祭品,他和會泉就敢名正言順的上報,讓上級給他們報銷。
唯一不能暴露的是兒子,隻說是路過的修士,連身份張默都想好了。六年前給兒子請過一位路過的風修士,六年後的今天,風修士的師弟路過此地,記起師兄有位記名弟子,見張府有難,順手為之,隨後飄然而去……
士族和武者,張軒很容易理解,就算武者有驚天地之說,就是能打唄。
神官泣鬼神就不那麽容易接受了,傳聞神官是有許多種的,各種族的稱呼各不相同。周稱儒、獸稱聖、蠻稱神、牧稱知、山民有薩滿。反正都是些神神怪怪的東西。以張默能收集到的信息,基本上和鬼怪差不多。唯有大周的儒道,能多知道一點兒。
修士最為神秘,假多真少,不分種族,有煉氣、煉丹、煉神之說。煉氣與武者相似,又有很大不同,煉丹是弄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唯有煉神最為神秘。
張軒提起六年前的風修士,張默就有些遲疑,在他為兒子找的眾多老師之中,這位風修士最為神秘。其實他本人並不承認自己是修士,隻不過他的語言、行為,有別人眾,偶爾還提到過不少關於修士的東西,張默隻是一個八品小縣丞,哪怕對方看上去象瘋子,也不敢怠慢。
至於最後一句士族皆凡人,張軒也不同意這種說法,傳聞中的周太祖,就是一品武者,有開天辟地之能,就算傳聞有誤,隻沾一點邊兒,也絕對不能說是凡人。
今天看到魏十九那異於常人的力量和飯量,張軒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武者。
藍縣有武者嗎?
答案是肯定的,不僅有,而且還不少。
家中的麻叔,就是一位九品武者。除了麻叔之外,張軒還知道,藍縣刑房主事張濤是八品武者,捕頭錢三是九品武者。據說縣裏還有十幾位武者,都是九品,全縣最強的就是八品張濤。
從記憶中,以及最近幾天看到的,麻叔和普通人沒什麽區別。最特殊的自然是那柄銅劍,張軒私下按照銅劍的外觀粗略的計算過,那柄銅劍的重量應該在二十到三十公斤之間,畢竟沒拿到手中,也不知道是哪種合金,是全金屬還是半金屬,有沒有木質材料,什麽都不知道,沒辦法計算的更準確。
從銅劍上,可以看出麻叔的力量應該不小,就算隻有二十公斤,那也相當於全天負重四十斤,就算不作劇烈運動,也是很累人的。
他也猜想過,那巨銅劍會不會是特殊金屬,重量驚人?
這個猜想在上次去鐵礦的時候就否決了,落霞驢的確很不錯,可驢就是驢,不能和馬比。小毛驢馱著麻叔走了一個來回,也沒見它有多吃力,從這一點就可以證明銅劍的重量不可以超出太多。
“小爺,老爺請你去一趟。”正想著麻叔呢,麻叔悄無聲息的站在張軒身後說道。
“嗯,好。麻叔,你看……”張軒邊走邊說。
沒等他說完,麻叔打斷了他的話:“是,不好問的。”
“為什麽?”張軒知道,麻叔知道他說的是什麽。
“武者的名份,有時候很麻煩,特別是平民,如果不是生活過於艱難,九品武者的那點額外收益,還不如平平安安的生活。”麻叔自然不介意指點張軒,平時都是張默教導,畢竟走的路不同。
很多東西,在原張軒的記憶之中是沒有的。比如說在張軒很小的時候,麻叔就試過,事實證明,遺傳的力量還是挺強大的,和老爹一樣,張軒的體質並不適合習武,強行修煉,對身體的損害極大。修行不得法,強行修煉的武者,即便有些成就,也是用命換來的,那樣的武者通常都很短命。
別說普通的武者,強如周太祖,為了衝擊一品,不僅消耗了無數的財物,最終也落了個身死道消。人們隻聽說太祖是一品武者,業內人士卻知道,周太祖開國之前,卡在二品階三十年,他是以二品武者,得到十九位兄弟的幫助,才開創了大周。
之後借大周皇帝之位,號令天下,集五百縣之財,強衝一品。倒是勉強衝過去了,結果損了武道根基,五年之後,無疾而終。
據說別有內情,那種帝王家之事,張默和麻叔合在一起,知道的也很少,不過太祖強衝一品的事情,應該是真的。
張軒的信息更少,否則以他的智力和見識,能猜到更多的東西。在此之前,他就懷疑過,哪位君王這麽守信用,說共享天下,就真的共享?直接分出一半的天下給兄弟們,這位老大不是一般的講義氣啊。
當老大的講義氣是好事兒,當皇帝的講義氣,張軒隻會,嗬嗬……
騙鬼呢?
見他似乎還不懂,麻叔接著說道:“武者會被抽調服兵事,低品武者享受的權力,遠不如他們的付出。”
大周平民在戶籍上,大約有兩千萬左右,再加上隱戶、奴隸、逃戶,數量至少翻一倍,甚至兩倍都有可能。擁有習武天份的人並不少,問題是習武消耗的糧食太多,因此低階武者不少,中高階的難得一見。
“別想了,魏家是民,不能強要,也不能買。”似乎看出張軒的不舍,麻叔輕聲勸道。
大周三階,士、農、商,士為領導階級,農和商並行,不存在誰高住低。分類也是一貫的簡單粗暴。住在村中靠種地為生的,統統是農;住在城中的,除士之外皆是商。
農比較純粹,商很混亂,不僅包含行商、居商、匠戶,也包括服務行業、建築行業,甚至包括吏這個階層。總之,除了士和農,其他人統統都是商,並不特指作生意的人。
不管是哪一種,在大周都是正民,擁有很高的地位,即使他們的工作看似卑賤,當官的也會客氣幾分,人家是正經的大周百姓。
大周律中,有明確的規則,本國百姓,禁止任何形式的人口買賣。大致是這個意思,如果把大周律放在眼前,用前世人的眼光看,其中的疏漏多的讓人無語。
你還別想鑽空子,士族可沒有和你講理的習慣,認為你錯了,直接按大周律辦你沒商量,別跟爺咬字眼兒,沒人理你的。至於判的輕重,隻能隨緣,心情好就輕點,看你不順眼兒,重判幾倍都很平常。
你搶了件衣服判你斬立決的都有過,人家全家就一件麻衣,你搶了,讓人家以後怎麽活兒?
大周的律法和行為準繩,就算張軒有之前的記憶,依然覺得不可思議。
“父親。”張府就前後兩個院落,距離不遠,和麻叔聊幾句話兒的功夫,張軒就看到正等在正門處的張默,張默身邊還有四名縣丁,幾頭落霞驢,張軒看不出這是剛回來,還是想出門。
“走,你要的東西齊了。”張默說道。
“八百刀?”張軒詫異的問道,他來到這裏的時間不長,幾天時間,再加上之前的記憶,對大周的了解已經不算少了。大周縣衙行事的速度不是一般的慢,整個大周都生活在一種極慢的生活節奏之中,慢的連夢想做鹹魚的張軒都無法適應。
“嗯,是一千刀。”張默翻身上驢,頭也不回的說道。
有意思,老爹也喜歡過手扒層皮啊!
張軒年輕的時候,還真不這樣,直到開始搞材料研究,有些錢不方便報銷,時間長就養成過手扒皮的習慣。
“這個……”張軒突然發現一個問題,之前他沒仔細考慮過,畢竟祭祀這種能力來的挺突然的,他手頭緊,除第一次免費,也沒機會研究。
“有問題?”眼角餘光看到兒子的遲疑,張默心中咯噔一下,忽又放鬆下來,有問題就有問題,隻要那些財物沒有損失,他最多向會泉低頭就是了,以前又不是沒退讓過。何況眼下最急的是春稅問題,如果過不了這一關,低不低頭的也沒多大意思。
會泉身後有名門撐腰,若是會氏肯出力,保下會泉一條命不難。張氏不過剛剛崛起二十年的寒門,除非馬上跑路,否則張默死定了。好在這種案子,應該不會禍及家人,張軒不用死。
“父親,我的祭祀之術,是天之祭,祭品會被上蒼收走。”張軒說的自己都懷疑,這可能嗎?
“哦?憑空消失?”說起來,這件事兒張默比張軒更信,畢竟張默對修士的一些神奇,聽到的比張軒多。
“這個……應該是吧。”張軒更心虛了,沒試過啊,第一次免費沒收東西。
“吾兒莫慌,一試便知。”張默反倒不在意了,他看出張軒有點慌了,二十年的縣丞還是很有擔當的,反正一千刀的貨就放在那裏,若是兒子有本事把它們憑空弄沒了,就算賠上家產,張默覺得也值了。
萬一成了呢?若是真的祭祀出春稅的地點,並且成功追回春稅,不僅無過,反而是大功,會泉在考評上,一個上等是沒跑的,張默的能吏之名,也會傳遍落霞。這次的一千刀祭品,他和會泉就敢名正言順的上報,讓上級給他們報銷。
唯一不能暴露的是兒子,隻說是路過的修士,連身份張默都想好了。六年前給兒子請過一位路過的風修士,六年後的今天,風修士的師弟路過此地,記起師兄有位記名弟子,見張府有難,順手為之,隨後飄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