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遠處騰起的黃塵,準格爾的後陣立刻慌亂,所有的蒙古兵都知道,金軍追殺上來了。


    年邁的巴圖爾琿汗,一夾馬腹,揮動馬鞭,領著親軍衝鋒,加入了衝擊清軍的陣列。


    意識到時間不多的蒙古兵,立時爆發出了最後的瘋狂,想要在金軍殺到之前,突破清軍的阻攔。


    一時間,蒙古兵拚命的往前湧,攻勢比之方才,居然猛烈一倍不止。


    在遠處,金軍騎兵卷起的黃塵,已經到了蒙古軍陣的尾部,一支精悍的金國騎兵,飛馳著從矮丘間的道路衝出,如滔天巨浪一樣,向蒙古軍陣撞擊過去。


    一陣冷風吹過,代善白須飛揚,他已經嗅到了勝利的氣息,扭頭對身後的親軍喊道:“全軍突擊,擋住巴圖爾琿!”


    星星峽外,蜿蜒的戰場上,一聲聲低沉的號角聲,響徹大地,被蒙古人猛烈的撞擊,殺得後退的清軍,受到激勵,鼓足了勇氣,拚命砍殺著身前的蒙古兵。


    終於,一身金甲的豪格,在擊敗卓特巴巴圖爾的阻擊後,趕到了戰場。


    金軍如同一柄利劍,插入蒙古軍中,整個後軍立刻就被破開,無數蒙古人頓時就被撞飛。


    金軍騎槍平舉,槍頭突刺,借著戰馬的衝擊力,瞬間就將馬上的蒙古人捅飛。


    師潰如山倒,金軍從後殺入,準格爾蒙古被金、清兩軍夾擊,意識到失敗的蒙古人,不知所措的倉皇亂竄,不少人甚至丟棄戰馬,爬上道路兩側的山坡。


    激戰大半天的蒙古人再也支持不住,臣服於準格爾的輝特部率先投降,十多個大小部落緊隨其後。他們的行為,立刻加劇了準格爾部的潰敗。


    此時,蒙古人軍心動搖,再無戀戰之心,可是從後掩殺的金軍和在前麵阻擊的清軍,卻士氣高漲,蒙古兵紛紛往山上潰逃,蒙古將領全都陷入絕望。


    巴圖爾琿眼看這大軍崩潰,根本喝止不住,剛做可汗不久的他,竟然放生大哭起來。


    準格爾的牧場,準格爾的牛羊,準格爾的女人和孩子,以及數萬精銳勇士,全部都毀於一旦。


    圍在他周圍的蒙古人,看見族中勇士被金、清兩軍屠殺,屍橫遍野,也開始失聲痛哭,但此時,哭也晚了!


    幾名蒙古人,架著巴圖爾琿,拉著戰馬,便往山上攀爬。


    蒙古人在金軍和清軍的兩頭夾擊之下,終於全線瓦解。


    戰場上逐漸歸於平靜,逃生無望的蒙古軍全部繳械卸甲。


    十萬不可一世的準格爾鐵騎,在金清兩軍的夾擊之下,轟然倒塌,灰飛煙滅。


    駐立於山坡上的代善,口中呼出一口白氣,環首四望,在山坡腳下,是鮮血染紅的大地和堆積的屍首。


    放眼望去,在數裏長的山道上布滿了屍體,以及無主嘶鳴的戰馬,清軍士卒正出沒其間,收繳戰利品,牽走戰馬,清掃戰場。


    漫天的歡呼聲,從山下響起,經曆了大半天的血戰之後,清軍終於換來了這場大勝。山道上,山坡下,清軍士卒奮力的揮舞兵器,放肆的呼號,發泄著悲痛,揮舞著喜悅。


    在這歡呼聲中,一身金甲的豪格在金軍騎兵的簇擁下,出現在代善的視野之中。代善看見盔甲上沾滿血跡的金軍騎兵,來到山坡下,眼神裏不禁有些異樣,歡呼的清軍看見殺氣騰騰的兩萬多金軍,歡呼聲便也隨之停歇下來。


    兩方雖然聯盟,但實際上各有各的利益,麵和心不合。


    擊敗了準格爾,清就成了金國經略西域的對手,不過此時他們還是夥伴,至少要先瓜分了戰利品,消化了準格爾,再來想今後的打算。


    此戰,金清聯軍一舉擊敗了準格爾主力,斬殺三萬餘人,俘虜四萬,還有三萬多人遁入山林,獲得戰馬十八萬匹。


    一些遁入山林的蒙古人,沒有食物,沒有馬匹,不久又有兩萬多人從山中出來向兩軍投降。


    代善一麵讓瓦克達率領一萬騎兵,繼續追殺,一麵與豪格進行商談,瓜分戰利品,分配利益,並且確定勢力範圍。


    這次是金國向清求救,所以清國理應多分,就算代善對北京之變時突然離開豪格大營,擺了豪格一道感到十分愧疚,他也不能因為私人的感情,而損害大清的利益,否則他無法向清廷交代。


    在星星峽戰役之前,清軍掃蕩準格爾諸部所獲得的牧民和牛羊,金國想都不要想,代善隻和豪格談星星峽一戰的戰利品分配。


    豪格提出俘虜和馬匹六四分配,因為金國在長城和瓜州苦戰了一個多月,損失巨大,而這次夾擊,也是金國關鍵時刻殺到,才擊敗了準格爾,否則清軍未必能夠取勝,所以金國要多分一些,但是代善卻隻同意五五分。


    他提出如果大清不出兵,金國連這五成都拿不到,大清沒有多要,便已經很厚道了。


    其實代善出於情麵,已經給豪格讓利,要是多爾袞來,多半一成也不願意分給豪格。他必然認為大清幫助金國解圍,沒有讓金國出軍資,金國怎麽還好意思來分戰利品。


    代善堅持五成,豪格隻能接受,分得戰馬九萬匹,俘虜先分兩萬人,後來鑽山的蒙古人因為饑餓和寒冷出來投降,他又分得一萬,共計三萬多俘虜。


    在商議戰利品的分割之後,金清兩國又商定了兩國在西北邊界。


    兩國東部以黃河為界限,西部以馬鬃山、天山為界,兩山之北,是清的勢力範圍,兩山之南,則是金的勢力範圍,也就是說準格爾部的牧場,成了清的版圖,而天山南麓的葉爾羌汗國,則劃分到了金國的勢力之內。


    雙方迅速分配了戰利品,劃分了疆域,接下來就是追殺準格爾,以及圍堵從寧夏附近撤退的僧格大軍。


    代善要求豪格配合他,將準格爾的這支偏師,也殲滅在草原上,徹底消滅準格爾,但豪格表麵應下,實際上卻已經意興闌珊。


    僧格還有六萬鐵騎,他的撤退路線還不確定,豪格幫助代善,是給清國解決麻煩。


    北京之變時,代善突然變卦,坑了豪格,就使得豪格恨死了代善。


    這次金國出那麽大的力,代善卻不給他多分些俘虜和馬匹,豪格對他的恨意,便更甚了。


    在金國與準格爾交戰時,明軍已經出兵青海南部,控製了原本臣服於金的一些部落,金國自己的麻煩還沒解決,怎麽可能去幫代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七年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崇禎十七年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