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大明帝國
武俠:開局獲得吸功大法 作者:若別離不相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玄幽帶著鐵木真的屍體飛了一圈,在東北深山老林找了一處依山傍水的地方,還給鐵木真特製了一方棺木。
處理完這些,陳玄幽在山上恢複了一夜力量,第二天清晨恢複了全盛狀態,隨後就離開了,重新回到元廷境內。
陳玄幽開始按照青翼蝠王提交的元廷重要人物名單開始東奔西走,挨個控製,花了兩天時間。
處理完元廷的事情,陳玄幽回歸中原,找到了正在金,清,遼三國攻城掠地的軍隊,坐鎮中軍,指揮明教的將領作戰。
關於領兵作戰,陳玄幽可不是愣頭青,是將兵道融於武道的存在。
雖然最開始指揮得並不太完美,不過有其他經驗豐富的將領查漏補缺,倒是沒有出什麽差錯。
漸漸適應後,陳玄幽的經驗飛速增加,開始迅速向一位名將蛻變,再加上各國的軍隊虛實了如指掌,還有大量高層秘密傳遞消息,推進速度大增,得到了明教將領的一致認可。
陳玄幽一邊指揮軍隊作戰,一邊關注著其他地方的戰事。
大理在大宋的猛攻以及吐蕃的趁火打劫下,節節敗退,領土大量丟失,北部的領土已經丟光了。
軍隊上大理不是對手,江湖上也不是對手。
大理國拿的出手的就是天龍寺的高手以及段智興了,但比起宋國和吐蕃的底蘊還是差遠了。
別的不說,吐蕃四大密宗流派隨便一個都能夠跟天龍寺抗衡了,更何況這樣的機會,四大密宗流派都派了高手。
再加上皇城司的高手,江湖和軍隊都不是對手,因此大理覆滅已經成了定局。
大理段氏如果投降還能夠落一個好下場,不投降要麽跟大理國陪葬,要麽亡命天涯。
陳玄幽已經安排好了人,如果大理段氏想要亡命天涯就幫一把。
如果負隅頑抗,就借宋國和吐蕃的手順手除了。
如果投降,那也不錯,以後滅掉宋國,就相當於得到了大理。
西夏方麵抵抗得非常激烈,金,清,遼三國的精銳軍隊損失不小,但實力方麵的差距是無法抹除的,西夏仍然在丟失城池土地。
陳玄幽沒過多久就收到了李諒祚的求救書信,希望明教的軍隊再進攻猛一些,迫使三國軍隊回師。
對於這樣的要求陳玄幽自然是滿足的,反正三國皇帝在沒有滅掉西夏是不可能回師,哪怕自家國都被攻占了也不可能。
陳玄幽命令全軍發起全力進攻,推進速度再度加快,三國南部三分之一的城池土地都丟失了。
三國國內劇烈震動,請求三國皇帝回師的消息如同雪花飛向西夏前線。
三國皇帝卻以馬上就要滅掉西夏,元廷已經撤軍為理由嚴令國內的將領官員拖住,等滅了西夏就立即回師。
鐵木真失蹤,元廷內部已經大亂了,自然無法履行與西夏的約定,大肆撤軍了。
天下的情況是瞞不過李諒祚的,沒有刻意針對的情況,一品堂還是相當給力的。
得知蒙古撤軍,李諒祚心情十分糟糕,得知明教軍隊的戰果又高興了起來。
都威脅到你們國內腹地了,不可能不回去吧?
三國皇帝用事實告訴李諒祚,回去是不可能回去,必定要滅了西夏,於是進攻更加迅猛,毫無保留!
西夏三線作戰,壓力已經大到了極點,本就指望著三國國內的情況能夠逼退他們回去,現在希望已經落空了。
李諒祚坐鎮的那一路勉強還撐得住,但其他路撐不住了,一個缺口崩潰進而引起連鎖反應,進而引起全局的崩潰。
耶律洪基那路率先突破,直接分兵兩路,一路直接進攻西夏國都,一路直接抄李諒祚的後路。
為了防止後路被抄,李諒祚隻能撤退,回防國都,李諒祚這一路被突破,最後一路也受到影響被突破了。
最後三國大軍圍攻西夏國都,堅守十幾天後,城破了。
李秋水帶著李諒祚等人逃了,由於事先有準備,再加上明教高手接應,順利活了下來。
人雖然活下來,但國卻亡了。
三國軍隊並沒有大肆屠殺,軍紀還過得去,當然死人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隻不過數量不多。
三國各自留下一部分軍隊後迅速返回國內,應對明教的軍隊。
等到三國軍隊返回國內,三國南部的領土已經被占據了大半,氣候已成,這讓無數三國的忠誠孝子可謂是痛心疾首!
好在希望還在,然而希望很快破滅了。
陳玄幽將遼國,金國的兵力抽調了大部分到了中間的清國,其他兩國采取防守態勢,直接猛攻清國。
清國的皇帝以及重臣名將都在陳玄幽的控製下,哪裏有什麽贏麵可言?
節節敗退,在最終的決戰中更是一敗塗地,國都險落,直接投降了。
另外兩國的軍隊硬是阻攔了兩國軍隊的猛攻,損失完全處於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這讓天下的人無不對明教軍隊的戰力感到震驚!
一對三,勝一場,平兩場,這也太誇張了吧?
對此,陳玄幽隻想說,開掛的能不誇張嗎?
馬上讓沒有見識的天下人見識更誇張的事情!
滅掉清國,整合軍隊後,陳玄幽直接兵分兩路支援遼,金兩國中的軍隊。
然後陳玄幽坐鎮清國國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直接將兩國的軍隊吃了一個大敗仗,隨後就是平推,兩國投降。
金,清,遼三國被滅,陳玄幽繼續整肅軍隊,三國都進行軍管。
事情繁雜,不過陳玄幽不需要操心太多,想要為他效力的人太多了,隻需要打仗就行了。
軍隊整肅完畢,陳玄幽直接集合最精銳的三十萬大軍攻入元廷這個軍力最強大的國家,隨著大軍進入的還有無數武道高手。
這些武道高手在之前的戰爭中也是出了大力的,畢竟隻是中樞高層被控製了,大量的中下層還是有許多人反抗。
這麽說吧,除了正式戰場上沒有他們廝殺的身影,其他地方都有他們的影子。
實際上戰場也受他們的影響,各種各樣的情報,各種斬首刺殺行動,甚至部分後勤都有他們調度,稱之為無處不在也不過分。
元廷群龍無首,誰也不服氣誰,各自為戰,中樞高層被陳玄幽控製,武道高手也被壓得死死的,結果自然是戰敗了。
三路大軍,三路皆敗!
元廷也被滅,大部分投降,隻有極少數死硬份子在廣闊的草原上搞遊擊,像狼一般,但也掀不起什麽風浪,行蹤一泄,直接被大量武道高手找上門滅掉。
至此,天下國家僅剩下宋廷,吐蕃,天下風雲變幻,大勢已經非常明顯了。
於是,陳玄幽還在整軍備戰,沒有動手,宋國內不少士大夫就來信了,委婉表示臣服,願意當帶路黨。
陳玄幽全盤照收,不過讓人暗中將帶路黨的名字全部記下,以後找個借口直接清算了。
叛徒什麽最可恨了,他都沒有兵臨城下就投降,未免骨頭太軟了!
押注?
押什麽注?大勢已成還算押注嗎?
明顯是想跟趟嘛!
等到陳玄幽整軍完成又開始進攻宋廷,依舊是一路勢如破竹的將宋國給滅了。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陳玄幽又多了兩個標簽,戰神,軍神,讓天下人為之狂熱,崇拜!
最後剩下一個地形極其惡劣的吐蕃,看似麻煩,實際上反而最簡單。
這次陳玄幽沒有帶領大軍,而是將麾下先天高手全部集合起來,大搖大擺的奔向了布達拉宮,吐蕃當場就投降了。
除了吐蕃的先天高手全部匯聚在了一起,那場麵太可怕了,一個人直接發出一擊就足以將布達拉宮轟成碎渣渣。
短短兩年時間,天下就一統了,戰爭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一半多的時間都用在趕路了。
戰爭從來都是陳玄幽的軍隊蛋單方麵勢如破竹,猶如開了掛似的,實際上也的確開了掛。
陳玄幽認為這掛開得值,非常值。
這短暫的統一進程使得天下老百姓不知道少吃了多少苦,少受了多少罪,很讓陳玄幽驕傲!
當然其他人並不知道陳玄幽開了掛,所以將大部分功勞都按在了陳玄幽頭上,再加上陳玄幽本來就是陸地神仙,天下絕大部分人都將陳玄幽視為降臨人間的神明!
人們覺得皇帝二字已經不足以形容陳玄幽就,紛紛給陳玄幽冠上聖皇,神皇,仙皇等稱號。
陳玄幽考慮了許多地方作為國都,最終因為長安寓意,選擇長安作為國都,國號大明,年號永平!
明教教主建立的帝國為大明,這絲毫沒有毛病。
國都長安,年號永平,這讓天下都知道了陳玄幽的心意,盡管帝國剛剛建立,還沒有開始施政,但樸素的民眾紛紛認為陳玄幽會是一個好皇帝。
身居天下至尊,受到萬民敬仰的陳玄幽沒有忘卻自己前世的出身,沒有忘卻本心,因此沒有讓老百姓失望。
輕徭薄賦,休養生息這是最基本的,最關鍵的是製定的政策九成九都是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
很多政策都是跨時代的改革,觸動了除老百姓以外所有階層的利益。
這種程度的改革其他人做隻有死路一條,隻有陳玄幽這個身負驚天威望的天下至尊敢動手,能夠承受住反噬。
反噬有,不過對於陳玄幽而言微不足道,隻有腦殘敢反抗他,但凡有點理智的都隻有通力配合。
利令智昏的人不論身份,地位,實力都被陳玄幽下旨鏟除了個幹淨,殺得那是血流成河,人頭滾滾,流血漂櫓。
這是因為無論哪個世界在龐大的人口基礎上都不少。
在陳玄強力鐵腕下,政策全部落實,三年時間統一之戰形成的創傷就完全恢複了。
十年時間,大明帝國已經超越了曆代國家達到了所謂繁榮的地步。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鰥寡孤獨皆有所養!
老百姓們稱之為盛世!
這樣的盛世已經很讓老百姓很滿意了。
對於陳玄幽這個皇帝無比的狂熱擁戴,誰敢說一句話壞話,老百姓便群情激憤,直接當場圍毆致死。
然而讓老百姓沒有想到的,這盛世不過是剛開始罷了,大明帝國一年比一年富強繁榮,老百姓腰包一年比一年鼓,物質條件得到了不敢想象的滿足,從追求物質轉變到了精神追求。
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家家戶戶的孩子,不分男女,都能上學,百姓搶著讓自己孩子去為陳玄幽效力,入為國家效力。
全民上學,讀書識字,這個過程用了五十年。
這樣的世界已經超越了盛世,老百姓開始將大明帝國稱之為大明天國,意思是隻有天上的國家才會有這樣的場景。
這五十年的時間除了內政,擴張也是在慢慢進行,大明周圍的國家全部被陳玄幽給滅了。
大明帝國的疆土擴大到了極致,用現代的話來概括就是東到日本,西到中亞,北到西伯利亞,南到南亞,疆土龐大無比!
其實還可以擴張,不過再擴張就有壞處了。
這是因為這個世界有武者的存在,擴張的極限能夠增加,否則向西最多控製西域就到極限了,距離太遠,信息傳遞不便。
當然這五十年,陳玄幽也不隻是忙著治國,廣納後宮,生兒育女,各種享受什麽的也沒有閑著。
老百姓是真的樸素啊,聽說陳玄幽要選秀,一個個爭先恐後給自家的漂亮女兒報名。
不為榮華富貴,一是為了感謝,二是覺得自己家的女兒能夠伺候陳玄幽是無以倫比的榮幸,是全家都光榮的事情!
陳玄幽第一次選秀挑選的主要是原著中有名有姓的女人,比如趙敏,嶽靈珊,後麵各階層都選得比較平均,經過了數次選秀最終湊齊了三千人。
按理來說頻繁的選秀早就要背上罵名了,但國家愈加富強使得陳玄幽根本沒有背上罵名,老百姓依舊踴躍報名。
值得一提的是皇後是邀月,皇貴妃是林朝英,貴妃是憐星,其他最先跟誰他的諸女封號也更高。
陳玄幽是一個念舊情的人,沒有有了新歡就忘記了舊愛。
後宮雖然有所爭鬥,但都維持在可控範圍內,陳玄幽光環太耀眼了,沒有人敢動小心思。
十年後等一切完全步入正軌,培養的太子也讓陳玄幽滿意了,正式退位成為太上皇,皇位由太子繼承。
太子是邀月所出,一出生就被立為太子,悉心培養,無比重視,奪嫡之爭不可能發生。
任何人都影響不到陳玄幽,所有事情都是一言而決,在這個帝國陳玄幽是真正的口含天憲,言出法隨!
陳玄幽退位引起了天下的震動,無數各種年齡段的百姓痛哭流涕的跪下陳玄幽的長生牌位,跪在大庭廣眾,求陳玄幽不要退位。
陳玄幽收到消息,非常感動,下達了一道昭告天下的旨意,震動立即就平息了。
沒有別的,隻因為陳玄幽說他太勞累,想休息了。
還說雖然退位了,但也會關注天下,關注子民,太子是明君,會像他一樣善待天下百姓的。
就那麽寥寥幾句簡單的大白話,老百姓就痛快的接受了,開始傾力支持太子!
陳玄幽不理國事,除非自己的太子犯了大嘴,才會出麵糾正,但這樣的情況並沒有出現過。
所以陳玄幽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世人麵前,但天下的百姓沒有忘記陳玄幽,始終牢記著陳玄幽。
雖然退位了,但大明帝國真正做主的人始終是陳玄幽,隻要他想。
陳玄幽一邊悠閑享受著美好的生活,一邊研究再進一步,破碎虛空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帝國已經不止陳玄幽一位陸地神仙了,但沒有誰敢炸刺,前所未有的盛世也使得晉升的陸地神仙無比的擁戴!
陸地神仙也是有差距的,坐擁係統和龐大的帝國,陳玄幽的武道底蘊深不可測,真有炸刺的也是死尋死路。
五十年後一夜,陳玄幽一夜禦女三千,攜帶自己龐大的後宮破碎虛空,進入了天界,由陸地神仙成為了真正的神仙!
歲月流轉,滄海桑田,大明帝國雖然途中經曆了重重劫難,卻始終不倒,在衰落和中興兩個過程輪轉,蔓延無盡。
陳玄幽這個遠古般的傳奇雖然早已經不在世間現身,但傳奇般的經曆始終在世間的各個角落流傳,永垂不朽,被無數人推崇備至,頂禮膜拜!
(全書完)
處理完這些,陳玄幽在山上恢複了一夜力量,第二天清晨恢複了全盛狀態,隨後就離開了,重新回到元廷境內。
陳玄幽開始按照青翼蝠王提交的元廷重要人物名單開始東奔西走,挨個控製,花了兩天時間。
處理完元廷的事情,陳玄幽回歸中原,找到了正在金,清,遼三國攻城掠地的軍隊,坐鎮中軍,指揮明教的將領作戰。
關於領兵作戰,陳玄幽可不是愣頭青,是將兵道融於武道的存在。
雖然最開始指揮得並不太完美,不過有其他經驗豐富的將領查漏補缺,倒是沒有出什麽差錯。
漸漸適應後,陳玄幽的經驗飛速增加,開始迅速向一位名將蛻變,再加上各國的軍隊虛實了如指掌,還有大量高層秘密傳遞消息,推進速度大增,得到了明教將領的一致認可。
陳玄幽一邊指揮軍隊作戰,一邊關注著其他地方的戰事。
大理在大宋的猛攻以及吐蕃的趁火打劫下,節節敗退,領土大量丟失,北部的領土已經丟光了。
軍隊上大理不是對手,江湖上也不是對手。
大理國拿的出手的就是天龍寺的高手以及段智興了,但比起宋國和吐蕃的底蘊還是差遠了。
別的不說,吐蕃四大密宗流派隨便一個都能夠跟天龍寺抗衡了,更何況這樣的機會,四大密宗流派都派了高手。
再加上皇城司的高手,江湖和軍隊都不是對手,因此大理覆滅已經成了定局。
大理段氏如果投降還能夠落一個好下場,不投降要麽跟大理國陪葬,要麽亡命天涯。
陳玄幽已經安排好了人,如果大理段氏想要亡命天涯就幫一把。
如果負隅頑抗,就借宋國和吐蕃的手順手除了。
如果投降,那也不錯,以後滅掉宋國,就相當於得到了大理。
西夏方麵抵抗得非常激烈,金,清,遼三國的精銳軍隊損失不小,但實力方麵的差距是無法抹除的,西夏仍然在丟失城池土地。
陳玄幽沒過多久就收到了李諒祚的求救書信,希望明教的軍隊再進攻猛一些,迫使三國軍隊回師。
對於這樣的要求陳玄幽自然是滿足的,反正三國皇帝在沒有滅掉西夏是不可能回師,哪怕自家國都被攻占了也不可能。
陳玄幽命令全軍發起全力進攻,推進速度再度加快,三國南部三分之一的城池土地都丟失了。
三國國內劇烈震動,請求三國皇帝回師的消息如同雪花飛向西夏前線。
三國皇帝卻以馬上就要滅掉西夏,元廷已經撤軍為理由嚴令國內的將領官員拖住,等滅了西夏就立即回師。
鐵木真失蹤,元廷內部已經大亂了,自然無法履行與西夏的約定,大肆撤軍了。
天下的情況是瞞不過李諒祚的,沒有刻意針對的情況,一品堂還是相當給力的。
得知蒙古撤軍,李諒祚心情十分糟糕,得知明教軍隊的戰果又高興了起來。
都威脅到你們國內腹地了,不可能不回去吧?
三國皇帝用事實告訴李諒祚,回去是不可能回去,必定要滅了西夏,於是進攻更加迅猛,毫無保留!
西夏三線作戰,壓力已經大到了極點,本就指望著三國國內的情況能夠逼退他們回去,現在希望已經落空了。
李諒祚坐鎮的那一路勉強還撐得住,但其他路撐不住了,一個缺口崩潰進而引起連鎖反應,進而引起全局的崩潰。
耶律洪基那路率先突破,直接分兵兩路,一路直接進攻西夏國都,一路直接抄李諒祚的後路。
為了防止後路被抄,李諒祚隻能撤退,回防國都,李諒祚這一路被突破,最後一路也受到影響被突破了。
最後三國大軍圍攻西夏國都,堅守十幾天後,城破了。
李秋水帶著李諒祚等人逃了,由於事先有準備,再加上明教高手接應,順利活了下來。
人雖然活下來,但國卻亡了。
三國軍隊並沒有大肆屠殺,軍紀還過得去,當然死人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隻不過數量不多。
三國各自留下一部分軍隊後迅速返回國內,應對明教的軍隊。
等到三國軍隊返回國內,三國南部的領土已經被占據了大半,氣候已成,這讓無數三國的忠誠孝子可謂是痛心疾首!
好在希望還在,然而希望很快破滅了。
陳玄幽將遼國,金國的兵力抽調了大部分到了中間的清國,其他兩國采取防守態勢,直接猛攻清國。
清國的皇帝以及重臣名將都在陳玄幽的控製下,哪裏有什麽贏麵可言?
節節敗退,在最終的決戰中更是一敗塗地,國都險落,直接投降了。
另外兩國的軍隊硬是阻攔了兩國軍隊的猛攻,損失完全處於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這讓天下的人無不對明教軍隊的戰力感到震驚!
一對三,勝一場,平兩場,這也太誇張了吧?
對此,陳玄幽隻想說,開掛的能不誇張嗎?
馬上讓沒有見識的天下人見識更誇張的事情!
滅掉清國,整合軍隊後,陳玄幽直接兵分兩路支援遼,金兩國中的軍隊。
然後陳玄幽坐鎮清國國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直接將兩國的軍隊吃了一個大敗仗,隨後就是平推,兩國投降。
金,清,遼三國被滅,陳玄幽繼續整肅軍隊,三國都進行軍管。
事情繁雜,不過陳玄幽不需要操心太多,想要為他效力的人太多了,隻需要打仗就行了。
軍隊整肅完畢,陳玄幽直接集合最精銳的三十萬大軍攻入元廷這個軍力最強大的國家,隨著大軍進入的還有無數武道高手。
這些武道高手在之前的戰爭中也是出了大力的,畢竟隻是中樞高層被控製了,大量的中下層還是有許多人反抗。
這麽說吧,除了正式戰場上沒有他們廝殺的身影,其他地方都有他們的影子。
實際上戰場也受他們的影響,各種各樣的情報,各種斬首刺殺行動,甚至部分後勤都有他們調度,稱之為無處不在也不過分。
元廷群龍無首,誰也不服氣誰,各自為戰,中樞高層被陳玄幽控製,武道高手也被壓得死死的,結果自然是戰敗了。
三路大軍,三路皆敗!
元廷也被滅,大部分投降,隻有極少數死硬份子在廣闊的草原上搞遊擊,像狼一般,但也掀不起什麽風浪,行蹤一泄,直接被大量武道高手找上門滅掉。
至此,天下國家僅剩下宋廷,吐蕃,天下風雲變幻,大勢已經非常明顯了。
於是,陳玄幽還在整軍備戰,沒有動手,宋國內不少士大夫就來信了,委婉表示臣服,願意當帶路黨。
陳玄幽全盤照收,不過讓人暗中將帶路黨的名字全部記下,以後找個借口直接清算了。
叛徒什麽最可恨了,他都沒有兵臨城下就投降,未免骨頭太軟了!
押注?
押什麽注?大勢已成還算押注嗎?
明顯是想跟趟嘛!
等到陳玄幽整軍完成又開始進攻宋廷,依舊是一路勢如破竹的將宋國給滅了。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陳玄幽又多了兩個標簽,戰神,軍神,讓天下人為之狂熱,崇拜!
最後剩下一個地形極其惡劣的吐蕃,看似麻煩,實際上反而最簡單。
這次陳玄幽沒有帶領大軍,而是將麾下先天高手全部集合起來,大搖大擺的奔向了布達拉宮,吐蕃當場就投降了。
除了吐蕃的先天高手全部匯聚在了一起,那場麵太可怕了,一個人直接發出一擊就足以將布達拉宮轟成碎渣渣。
短短兩年時間,天下就一統了,戰爭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一半多的時間都用在趕路了。
戰爭從來都是陳玄幽的軍隊蛋單方麵勢如破竹,猶如開了掛似的,實際上也的確開了掛。
陳玄幽認為這掛開得值,非常值。
這短暫的統一進程使得天下老百姓不知道少吃了多少苦,少受了多少罪,很讓陳玄幽驕傲!
當然其他人並不知道陳玄幽開了掛,所以將大部分功勞都按在了陳玄幽頭上,再加上陳玄幽本來就是陸地神仙,天下絕大部分人都將陳玄幽視為降臨人間的神明!
人們覺得皇帝二字已經不足以形容陳玄幽就,紛紛給陳玄幽冠上聖皇,神皇,仙皇等稱號。
陳玄幽考慮了許多地方作為國都,最終因為長安寓意,選擇長安作為國都,國號大明,年號永平!
明教教主建立的帝國為大明,這絲毫沒有毛病。
國都長安,年號永平,這讓天下都知道了陳玄幽的心意,盡管帝國剛剛建立,還沒有開始施政,但樸素的民眾紛紛認為陳玄幽會是一個好皇帝。
身居天下至尊,受到萬民敬仰的陳玄幽沒有忘卻自己前世的出身,沒有忘卻本心,因此沒有讓老百姓失望。
輕徭薄賦,休養生息這是最基本的,最關鍵的是製定的政策九成九都是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
很多政策都是跨時代的改革,觸動了除老百姓以外所有階層的利益。
這種程度的改革其他人做隻有死路一條,隻有陳玄幽這個身負驚天威望的天下至尊敢動手,能夠承受住反噬。
反噬有,不過對於陳玄幽而言微不足道,隻有腦殘敢反抗他,但凡有點理智的都隻有通力配合。
利令智昏的人不論身份,地位,實力都被陳玄幽下旨鏟除了個幹淨,殺得那是血流成河,人頭滾滾,流血漂櫓。
這是因為無論哪個世界在龐大的人口基礎上都不少。
在陳玄強力鐵腕下,政策全部落實,三年時間統一之戰形成的創傷就完全恢複了。
十年時間,大明帝國已經超越了曆代國家達到了所謂繁榮的地步。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鰥寡孤獨皆有所養!
老百姓們稱之為盛世!
這樣的盛世已經很讓老百姓很滿意了。
對於陳玄幽這個皇帝無比的狂熱擁戴,誰敢說一句話壞話,老百姓便群情激憤,直接當場圍毆致死。
然而讓老百姓沒有想到的,這盛世不過是剛開始罷了,大明帝國一年比一年富強繁榮,老百姓腰包一年比一年鼓,物質條件得到了不敢想象的滿足,從追求物質轉變到了精神追求。
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家家戶戶的孩子,不分男女,都能上學,百姓搶著讓自己孩子去為陳玄幽效力,入為國家效力。
全民上學,讀書識字,這個過程用了五十年。
這樣的世界已經超越了盛世,老百姓開始將大明帝國稱之為大明天國,意思是隻有天上的國家才會有這樣的場景。
這五十年的時間除了內政,擴張也是在慢慢進行,大明周圍的國家全部被陳玄幽給滅了。
大明帝國的疆土擴大到了極致,用現代的話來概括就是東到日本,西到中亞,北到西伯利亞,南到南亞,疆土龐大無比!
其實還可以擴張,不過再擴張就有壞處了。
這是因為這個世界有武者的存在,擴張的極限能夠增加,否則向西最多控製西域就到極限了,距離太遠,信息傳遞不便。
當然這五十年,陳玄幽也不隻是忙著治國,廣納後宮,生兒育女,各種享受什麽的也沒有閑著。
老百姓是真的樸素啊,聽說陳玄幽要選秀,一個個爭先恐後給自家的漂亮女兒報名。
不為榮華富貴,一是為了感謝,二是覺得自己家的女兒能夠伺候陳玄幽是無以倫比的榮幸,是全家都光榮的事情!
陳玄幽第一次選秀挑選的主要是原著中有名有姓的女人,比如趙敏,嶽靈珊,後麵各階層都選得比較平均,經過了數次選秀最終湊齊了三千人。
按理來說頻繁的選秀早就要背上罵名了,但國家愈加富強使得陳玄幽根本沒有背上罵名,老百姓依舊踴躍報名。
值得一提的是皇後是邀月,皇貴妃是林朝英,貴妃是憐星,其他最先跟誰他的諸女封號也更高。
陳玄幽是一個念舊情的人,沒有有了新歡就忘記了舊愛。
後宮雖然有所爭鬥,但都維持在可控範圍內,陳玄幽光環太耀眼了,沒有人敢動小心思。
十年後等一切完全步入正軌,培養的太子也讓陳玄幽滿意了,正式退位成為太上皇,皇位由太子繼承。
太子是邀月所出,一出生就被立為太子,悉心培養,無比重視,奪嫡之爭不可能發生。
任何人都影響不到陳玄幽,所有事情都是一言而決,在這個帝國陳玄幽是真正的口含天憲,言出法隨!
陳玄幽退位引起了天下的震動,無數各種年齡段的百姓痛哭流涕的跪下陳玄幽的長生牌位,跪在大庭廣眾,求陳玄幽不要退位。
陳玄幽收到消息,非常感動,下達了一道昭告天下的旨意,震動立即就平息了。
沒有別的,隻因為陳玄幽說他太勞累,想休息了。
還說雖然退位了,但也會關注天下,關注子民,太子是明君,會像他一樣善待天下百姓的。
就那麽寥寥幾句簡單的大白話,老百姓就痛快的接受了,開始傾力支持太子!
陳玄幽不理國事,除非自己的太子犯了大嘴,才會出麵糾正,但這樣的情況並沒有出現過。
所以陳玄幽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世人麵前,但天下的百姓沒有忘記陳玄幽,始終牢記著陳玄幽。
雖然退位了,但大明帝國真正做主的人始終是陳玄幽,隻要他想。
陳玄幽一邊悠閑享受著美好的生活,一邊研究再進一步,破碎虛空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帝國已經不止陳玄幽一位陸地神仙了,但沒有誰敢炸刺,前所未有的盛世也使得晉升的陸地神仙無比的擁戴!
陸地神仙也是有差距的,坐擁係統和龐大的帝國,陳玄幽的武道底蘊深不可測,真有炸刺的也是死尋死路。
五十年後一夜,陳玄幽一夜禦女三千,攜帶自己龐大的後宮破碎虛空,進入了天界,由陸地神仙成為了真正的神仙!
歲月流轉,滄海桑田,大明帝國雖然途中經曆了重重劫難,卻始終不倒,在衰落和中興兩個過程輪轉,蔓延無盡。
陳玄幽這個遠古般的傳奇雖然早已經不在世間現身,但傳奇般的經曆始終在世間的各個角落流傳,永垂不朽,被無數人推崇備至,頂禮膜拜!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