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道初進來,一個陰差走來,他手指著城隍殿的方向說道:“老爺讓你進去。”
“多謝。”
道初深吸一口氣,走向城隍殿。
城隍殿之中燭火通明,一個身穿黑色官袍的男子,斜坐在主位上,捧著一冊書卷。
“坐吧。”
他淡淡的說了一句,聲音透著一股和氣的味道。
道初沒有坐下,而是開始打量王都城隍。
半晌過後,他卻是發現此人身上有一股濃鬱的書卷氣,舉手投足之間都透著一股溫潤。
秦風發現他沒有坐下,便放下手中書卷看向了他。
“堂堂仁教天尊,為何畏首畏尾?”
善屍的氣質時時刻刻都很鮮明,所以從秦風身上很難看到惡意,他天然讓人親近,輕鬆,有著寬仁的胸懷。
道初見了,心裏放鬆許多,他暗自揣測,這王都城隍應當看起來不是那種嚴苛之人。
“非是畏首畏尾,而是門下弟子做了錯事,心中不安,請神君責罰。”
道初拱手,擺出一副心甘情願的模樣。
秦風淡淡一笑,卻是沒有提此事,而是指著手中書卷,問道:“你可知本公在看什麽?”
道初定睛一看,卻是一驚。
“這是我所著的道言經?”
秦風點了點頭,說道:“身為一教之主,自然要有經文存世,你這道言經在本公看來,其中不乏有至理名言,尤其是對這天地的悲憫之意,更是表達無疑。”
提到自己的著作,道初眼裏露出追憶之色,卻是說道,
“這是我在幾百年前的拙作,當時世間初定,各地仍然有些混亂,所以做此經教化生靈。”
提到得意之作,道初更加放鬆了。
因為秦風認可了他,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就是釋放出了善意。
但事情並不是如他所想,秦風反而嚴厲了起來,眼中露出冷光。
“你自出道以來,行善事,穩人心,平亂世,之後又著經,教化生靈,這些都是功德,可自立教以後你卻是忘記了初心。”
“昔日自己所立之言,你可還記得?今日你所行之事,與當初的你是否相合?”
秦風語氣不算尖銳,但是每一個字卻都仿佛雷霆之音,在道初腦海裏回蕩。
他張口想要說什麽,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汗水涔涔而下。
他變了!是的,他自打成了教主之後,滿腦子都是發展勢力,奪取氣運!
而這“算計“二字,已經成了他的主業。
平日裏算計曾經有共同目標,後來分道揚鑣的道始和道一,算計人族氣運,甚至算計到了地府的頭上。
這些事情,放在他剛剛出道之時,怎能做出?
以前,從未有人對他說這些,如今秦風突然發聲,卻是振聾發聵,讓他陷入了思考。
道初本就是天地間一等一的聰明人,並且身懷大運,很多東西,一點就透。
“道初,你迷失了。”
秦風搖了搖頭,歎息道:“不止是你,其他立教之人,也迷失了。”
或許真的是坐上那個位置,便身不由己吧。
秦風縱觀這五個風雲人物的一生,每一個都堪稱光彩奪目。
道初,道始,道一,終結亂世,製定法度,還一個太平人間。
花母,一心庇護弱小的草木生靈。
鬼蒼生,不甘平庸,為西方生靈發聲。
但時至如今,他們已然忘記了自己的初衷,滿腦子都是算計。
換成秦風本尊,絕對不會有這麽多感慨,但善屍對天地萬物都有悲憫之意。
他見到五個煊赫一時的“俊傑”,硬生生的走上了一條歧路,卻是有幾分可惜之意。
“多謝神君點醒。”
道初仿佛從水中撈出來似得,整個人都被汗水濕透了。
以他這個修為,變成這樣是不可思議的,可見他方才是多麽掙紮。
不過,他終究是心誌堅定之人,對秦風拱了拱手,道了一聲感激,緊接著又說道:“我的確忘記了初衷,但我沒有迷失自我,仁教不爭,又能如何?”
他自嘲一笑,說道:“五教奪氣運,人人都在賣力,我若是不爭,仁教遲早有一日會被淘汰,所以,我沒有選擇。”
“而神君言語之中的善意,我深表感激,多謝神君提點之恩。”
道初真心實意的拜下,他也是心胸寬廣之人,不然也不會成一番事業。
秦風的善意,他完全接收到了,他也能充分理解意思。
可是,他並不打算改變,或者說,沒有辦法改變了。
仁教就是一艘大船,隻能向前航行,一旦停滯,就會滿盤皆輸。
秦風幽幽一歎:“果然世人執念,難以更改。”
既然道初不聽,他自然不會多言,心裏的那點可惜之意,就此隨風散去。
從道初一人,秦風就能看出其他四個教主的想法,多半也是如此。
此事,他不想幹涉,也沒有幹涉的理由。
他們想爭,便去爭吧,隻要別觸及到他的底線即可。
“也罷,此事本公不再多言,言歸正傳,回到你仁教弟子欲要挖本公廟宇一事。”
秦風擺了擺手,直接宣布了自己的決定。
“你也不必說此事你不知道,是底下的人自作主張,這番話說出來隻會讓本公不屑,”
“此事,歸根到底,還是你這天尊的不是,所以罪責必須由你承擔。”
道初苦澀說道:“晚輩願意承擔。”
秦風點了點頭,“念在仁教已經被削去兩成氣運的份上,本公也不為難你了。”
“外麵的那座五行山,有本尊設下的禁製,你就坐在山下好好著經吧,什麽時候能寫出一本讓本公看得上眼的,蘊含天地至理的經文,大山自然散去,你就可以帶著你的弟子離去了。”
聽了秦風這番話,道初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著經?
這可不是什麽簡單的事情!
一旦有所感時,幾天就能寫出來,但沒有感覺,可能幾百年都無法下筆。
也就是說,他算是被軟禁在五行山下了,隻不過什麽時候能出去,是由他自己說了算。
“遵命。”
但他能說什麽呢,最終隻能是恭敬拜下,認了此事。
……
自此,城隍廟門口就多了個奇景。
堂堂道初天尊,坐在那五行山下,手持一筆,麵前擺著一遝紙。
他冥思苦想,似乎陷入到了某種困境之中,久久無法落筆。
而在他背後,被鎮壓的弟子們苦苦哀求,但他卻是置若罔聞。
這一幕,在最初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無數人爭先恐後來到城隍廟,就為了看一看道初天尊。
“多謝。”
道初深吸一口氣,走向城隍殿。
城隍殿之中燭火通明,一個身穿黑色官袍的男子,斜坐在主位上,捧著一冊書卷。
“坐吧。”
他淡淡的說了一句,聲音透著一股和氣的味道。
道初沒有坐下,而是開始打量王都城隍。
半晌過後,他卻是發現此人身上有一股濃鬱的書卷氣,舉手投足之間都透著一股溫潤。
秦風發現他沒有坐下,便放下手中書卷看向了他。
“堂堂仁教天尊,為何畏首畏尾?”
善屍的氣質時時刻刻都很鮮明,所以從秦風身上很難看到惡意,他天然讓人親近,輕鬆,有著寬仁的胸懷。
道初見了,心裏放鬆許多,他暗自揣測,這王都城隍應當看起來不是那種嚴苛之人。
“非是畏首畏尾,而是門下弟子做了錯事,心中不安,請神君責罰。”
道初拱手,擺出一副心甘情願的模樣。
秦風淡淡一笑,卻是沒有提此事,而是指著手中書卷,問道:“你可知本公在看什麽?”
道初定睛一看,卻是一驚。
“這是我所著的道言經?”
秦風點了點頭,說道:“身為一教之主,自然要有經文存世,你這道言經在本公看來,其中不乏有至理名言,尤其是對這天地的悲憫之意,更是表達無疑。”
提到自己的著作,道初眼裏露出追憶之色,卻是說道,
“這是我在幾百年前的拙作,當時世間初定,各地仍然有些混亂,所以做此經教化生靈。”
提到得意之作,道初更加放鬆了。
因為秦風認可了他,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就是釋放出了善意。
但事情並不是如他所想,秦風反而嚴厲了起來,眼中露出冷光。
“你自出道以來,行善事,穩人心,平亂世,之後又著經,教化生靈,這些都是功德,可自立教以後你卻是忘記了初心。”
“昔日自己所立之言,你可還記得?今日你所行之事,與當初的你是否相合?”
秦風語氣不算尖銳,但是每一個字卻都仿佛雷霆之音,在道初腦海裏回蕩。
他張口想要說什麽,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汗水涔涔而下。
他變了!是的,他自打成了教主之後,滿腦子都是發展勢力,奪取氣運!
而這“算計“二字,已經成了他的主業。
平日裏算計曾經有共同目標,後來分道揚鑣的道始和道一,算計人族氣運,甚至算計到了地府的頭上。
這些事情,放在他剛剛出道之時,怎能做出?
以前,從未有人對他說這些,如今秦風突然發聲,卻是振聾發聵,讓他陷入了思考。
道初本就是天地間一等一的聰明人,並且身懷大運,很多東西,一點就透。
“道初,你迷失了。”
秦風搖了搖頭,歎息道:“不止是你,其他立教之人,也迷失了。”
或許真的是坐上那個位置,便身不由己吧。
秦風縱觀這五個風雲人物的一生,每一個都堪稱光彩奪目。
道初,道始,道一,終結亂世,製定法度,還一個太平人間。
花母,一心庇護弱小的草木生靈。
鬼蒼生,不甘平庸,為西方生靈發聲。
但時至如今,他們已然忘記了自己的初衷,滿腦子都是算計。
換成秦風本尊,絕對不會有這麽多感慨,但善屍對天地萬物都有悲憫之意。
他見到五個煊赫一時的“俊傑”,硬生生的走上了一條歧路,卻是有幾分可惜之意。
“多謝神君點醒。”
道初仿佛從水中撈出來似得,整個人都被汗水濕透了。
以他這個修為,變成這樣是不可思議的,可見他方才是多麽掙紮。
不過,他終究是心誌堅定之人,對秦風拱了拱手,道了一聲感激,緊接著又說道:“我的確忘記了初衷,但我沒有迷失自我,仁教不爭,又能如何?”
他自嘲一笑,說道:“五教奪氣運,人人都在賣力,我若是不爭,仁教遲早有一日會被淘汰,所以,我沒有選擇。”
“而神君言語之中的善意,我深表感激,多謝神君提點之恩。”
道初真心實意的拜下,他也是心胸寬廣之人,不然也不會成一番事業。
秦風的善意,他完全接收到了,他也能充分理解意思。
可是,他並不打算改變,或者說,沒有辦法改變了。
仁教就是一艘大船,隻能向前航行,一旦停滯,就會滿盤皆輸。
秦風幽幽一歎:“果然世人執念,難以更改。”
既然道初不聽,他自然不會多言,心裏的那點可惜之意,就此隨風散去。
從道初一人,秦風就能看出其他四個教主的想法,多半也是如此。
此事,他不想幹涉,也沒有幹涉的理由。
他們想爭,便去爭吧,隻要別觸及到他的底線即可。
“也罷,此事本公不再多言,言歸正傳,回到你仁教弟子欲要挖本公廟宇一事。”
秦風擺了擺手,直接宣布了自己的決定。
“你也不必說此事你不知道,是底下的人自作主張,這番話說出來隻會讓本公不屑,”
“此事,歸根到底,還是你這天尊的不是,所以罪責必須由你承擔。”
道初苦澀說道:“晚輩願意承擔。”
秦風點了點頭,“念在仁教已經被削去兩成氣運的份上,本公也不為難你了。”
“外麵的那座五行山,有本尊設下的禁製,你就坐在山下好好著經吧,什麽時候能寫出一本讓本公看得上眼的,蘊含天地至理的經文,大山自然散去,你就可以帶著你的弟子離去了。”
聽了秦風這番話,道初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著經?
這可不是什麽簡單的事情!
一旦有所感時,幾天就能寫出來,但沒有感覺,可能幾百年都無法下筆。
也就是說,他算是被軟禁在五行山下了,隻不過什麽時候能出去,是由他自己說了算。
“遵命。”
但他能說什麽呢,最終隻能是恭敬拜下,認了此事。
……
自此,城隍廟門口就多了個奇景。
堂堂道初天尊,坐在那五行山下,手持一筆,麵前擺著一遝紙。
他冥思苦想,似乎陷入到了某種困境之中,久久無法落筆。
而在他背後,被鎮壓的弟子們苦苦哀求,但他卻是置若罔聞。
這一幕,在最初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無數人爭先恐後來到城隍廟,就為了看一看道初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