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英明,不過以臣的愚見來看的話,咱們是不是還是先把手頭的事情辦完,不要節外生枝的好……”
劉賢這人還沒到長安城呢,就已經開始興風作浪了。
“先生說的是劉登的事情嗎?越境出兵這是事實,縱然勝了又能如何呢?難不成就因為他勝了,越境出兵的事情就可以不追究了嗎?最起碼也要判他一個功過相抵,白忙一場吧!”
對於這一次兩人的交鋒,劉賢顯得誌在必得,畢竟這次是劉登有把柄落在他手裏在先。
無論劉登有天大的道理,光是著越境出兵的一條,就已經足夠讓他萬劫不複了。
諸侯無故,不得擅離其土。
這是高祖定下來的鐵律,更何況未經請示直接派兵,長途奔襲了數百裏。
就算事實證明,劉登這次的預測確實是對的,但是擅自出兵就是擅自出兵,而且還是越界出兵。
就算是皇帝再寵愛他也不敢開這個頭,要不然的話,是不是哪天吳國的大軍都可以直接開進長安城裏了?
隻要自己咬死不放,到最後這件事情,劉登肯定要吃大虧。
對於這一點劉賢十分的確定,更何況,他這次可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戰鬥!
劉登搞出來的順豐行,已經徹底的傷害了其他諸侯王的基本利益。
再加上他上次在聯國搞出來的事情,楚王劉戊已經和他是同水火。
隻要自己動手,甚至都不需要他招呼,自然會有無數的人為他張口。
再說了,和親這件事情從頭到尾可都是劉登一個人主導的,如果不是因為他把匈奴人給逼急了,匈奴人何至於最後悍然入侵上郡!
“太子殿下,臣還是覺得有些不妥,這事情得一件一件的來,咱們步子邁得太大,恐怕欲速則不達呀……”
雖然三件事情現在看起來似乎都是唾手可得,但是隻要涉及到朝政的事情,哪有什麽百分百有把握的。
按照李浩民嚴謹的性格,他實在是有些不太讚成劉賢在這個時候去招惹劉登,畢竟他們兩個這次的事情已經夠大了,實在是沒必要在這個時候再去節外生枝,招惹是非,平添許多變數。
朝廷給劉登賞賜,那是朝廷和代國之間的事情,左右錢財又不用吳國出,何必在這個時候去得罪他們呢?雖然他沒有和劉登打過交道。
但是,就劉登出手的這幾次來看,這個人可不是什麽好相於的……
劉賢都已經接近連敗北了,而且每一次都輸得很慘,要是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把這兩件事情再搞砸了,恐怕劉賢要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
劉濞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若是這次再失敗的話,他的太子之位恐怕也就保不住了。
“先生多慮了,好了,這件事情本太子心意已決,我們就不用再說下去了,先生還是費心幫我謀劃一二吧!”
劉賢這個人自視才高,一旦他決定了的事情,對於別人說的話向來聽不進去,說好聽一點,這是有主見,說不好聽一點,這就是所謂的剛愎自用。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現在都讓李浩民感覺一陣的頭疼。
“諾!”
不管怎麽說,這次劉登畢竟是打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勝仗,在大漢朝打勝了,還要被治罪的事情,可從來都沒有過,所以他們這次的目標,最多也就是讓劉登功過相抵。
可是這一切對於吳國來說又有什麽好處呢?這根本就是一件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實在不是智者所為。
等這件事情傳出去之後,反而會讓吳王這麽多年好不容易經營出來的好名聲一下子全都付諸東流,從今以後,他們父子倆的名聲恐怕要臭大街了。
但是不得不說,劉賢這一次的確是找準了劉登的死穴。
無論皇帝對於劉登再怎麽寵愛,可是,對於這種威脅到皇權的事情,想要讓皇帝支持劉登,怕是有些不太可能了……
按照後世史書上的記載,趙信投敵之後,率匈奴大軍沿小路偷襲甘泉宮。
當時的大司馬衛青,情急之下,憑借大將軍的印信調動羽林衛。雖然說將趙信的大軍趕走,救下了武帝的性命,可是也因為這次的事情,徹底的在皇帝的心中,被打上了權臣的烙印。
自此之後,衛青備受武帝的猜忌,以漢武帝當年對衛青的寵愛都不能免俗,更何況是今天呢……
上郡距離長安,也不過隻有三天的路程而已。
如果他擅自出兵的事情不追究,這天下的還有規矩在嗎?
“大王,太傅大人在門外求見!”
就在劉賢想著怎麽算計劉登的時候,張屠終於找上門來了。
“讓他進來吧!”
縱然劉登的心情很不好,但是張屠畢竟是代國的太傅,自己不在的這段時間也確實辛苦他了,無論他心裏再怎麽不願意,既然回來了也該和張屠見一麵。
“大王,老陳聽說您身體不適,先行回來了,可曾看過太醫了嗎?可是在戰場上受了什麽傷嗎?”
張屠來到劉登的書房之後,甚至都顧不上寒暄,直接開口問道。
“讓太傅大人擔心了,其實也沒什麽事情,隻不過是受不了那憋悶的氣氛,所以就先行回來了!”
劉登深吸了一口氣在張屠麵前,他實在是沒必要說什麽假話,畢竟這麽多天的相處下來,自己身邊能夠真正相信的人,張屠應該算一個。
“大王,您此事辦得有些不妥,無論如何,您這次畢竟是率軍出征,這打了大勝仗,怎麽著也應該等候朝廷旨意,然後再做打算的……”
張屠身上畢竟擔當著太傅的官職,教導劉登這本來就是他份內之事,現在這個時候自然說話也不會客氣了。
“太傅大人多慮了,恐怕陛下現在也正是為難的時候,我自己主動回來,這不正好是給陛下一個台階下嗎?有擅自出兵的事情在前,雖然這一戰打勝了,陛下若是重賞的話,又害怕給以後留下什麽不好的影響,可是要是不賞的話,事情又說不過去,還不如我主動回來,也算是授人以柄,給陛下一個台階!”
其實這件事情在出兵之前劉登就想到了,他也不是為了那點賞賜才去救援膚施的,代國現在怎麽著也不缺少那點錢財。
既然戰略目的達到了,這些虛名要與不要也就那麽回事兒了。
劉賢這人還沒到長安城呢,就已經開始興風作浪了。
“先生說的是劉登的事情嗎?越境出兵這是事實,縱然勝了又能如何呢?難不成就因為他勝了,越境出兵的事情就可以不追究了嗎?最起碼也要判他一個功過相抵,白忙一場吧!”
對於這一次兩人的交鋒,劉賢顯得誌在必得,畢竟這次是劉登有把柄落在他手裏在先。
無論劉登有天大的道理,光是著越境出兵的一條,就已經足夠讓他萬劫不複了。
諸侯無故,不得擅離其土。
這是高祖定下來的鐵律,更何況未經請示直接派兵,長途奔襲了數百裏。
就算事實證明,劉登這次的預測確實是對的,但是擅自出兵就是擅自出兵,而且還是越界出兵。
就算是皇帝再寵愛他也不敢開這個頭,要不然的話,是不是哪天吳國的大軍都可以直接開進長安城裏了?
隻要自己咬死不放,到最後這件事情,劉登肯定要吃大虧。
對於這一點劉賢十分的確定,更何況,他這次可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戰鬥!
劉登搞出來的順豐行,已經徹底的傷害了其他諸侯王的基本利益。
再加上他上次在聯國搞出來的事情,楚王劉戊已經和他是同水火。
隻要自己動手,甚至都不需要他招呼,自然會有無數的人為他張口。
再說了,和親這件事情從頭到尾可都是劉登一個人主導的,如果不是因為他把匈奴人給逼急了,匈奴人何至於最後悍然入侵上郡!
“太子殿下,臣還是覺得有些不妥,這事情得一件一件的來,咱們步子邁得太大,恐怕欲速則不達呀……”
雖然三件事情現在看起來似乎都是唾手可得,但是隻要涉及到朝政的事情,哪有什麽百分百有把握的。
按照李浩民嚴謹的性格,他實在是有些不太讚成劉賢在這個時候去招惹劉登,畢竟他們兩個這次的事情已經夠大了,實在是沒必要在這個時候再去節外生枝,招惹是非,平添許多變數。
朝廷給劉登賞賜,那是朝廷和代國之間的事情,左右錢財又不用吳國出,何必在這個時候去得罪他們呢?雖然他沒有和劉登打過交道。
但是,就劉登出手的這幾次來看,這個人可不是什麽好相於的……
劉賢都已經接近連敗北了,而且每一次都輸得很慘,要是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把這兩件事情再搞砸了,恐怕劉賢要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
劉濞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若是這次再失敗的話,他的太子之位恐怕也就保不住了。
“先生多慮了,好了,這件事情本太子心意已決,我們就不用再說下去了,先生還是費心幫我謀劃一二吧!”
劉賢這個人自視才高,一旦他決定了的事情,對於別人說的話向來聽不進去,說好聽一點,這是有主見,說不好聽一點,這就是所謂的剛愎自用。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現在都讓李浩民感覺一陣的頭疼。
“諾!”
不管怎麽說,這次劉登畢竟是打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勝仗,在大漢朝打勝了,還要被治罪的事情,可從來都沒有過,所以他們這次的目標,最多也就是讓劉登功過相抵。
可是這一切對於吳國來說又有什麽好處呢?這根本就是一件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實在不是智者所為。
等這件事情傳出去之後,反而會讓吳王這麽多年好不容易經營出來的好名聲一下子全都付諸東流,從今以後,他們父子倆的名聲恐怕要臭大街了。
但是不得不說,劉賢這一次的確是找準了劉登的死穴。
無論皇帝對於劉登再怎麽寵愛,可是,對於這種威脅到皇權的事情,想要讓皇帝支持劉登,怕是有些不太可能了……
按照後世史書上的記載,趙信投敵之後,率匈奴大軍沿小路偷襲甘泉宮。
當時的大司馬衛青,情急之下,憑借大將軍的印信調動羽林衛。雖然說將趙信的大軍趕走,救下了武帝的性命,可是也因為這次的事情,徹底的在皇帝的心中,被打上了權臣的烙印。
自此之後,衛青備受武帝的猜忌,以漢武帝當年對衛青的寵愛都不能免俗,更何況是今天呢……
上郡距離長安,也不過隻有三天的路程而已。
如果他擅自出兵的事情不追究,這天下的還有規矩在嗎?
“大王,太傅大人在門外求見!”
就在劉賢想著怎麽算計劉登的時候,張屠終於找上門來了。
“讓他進來吧!”
縱然劉登的心情很不好,但是張屠畢竟是代國的太傅,自己不在的這段時間也確實辛苦他了,無論他心裏再怎麽不願意,既然回來了也該和張屠見一麵。
“大王,老陳聽說您身體不適,先行回來了,可曾看過太醫了嗎?可是在戰場上受了什麽傷嗎?”
張屠來到劉登的書房之後,甚至都顧不上寒暄,直接開口問道。
“讓太傅大人擔心了,其實也沒什麽事情,隻不過是受不了那憋悶的氣氛,所以就先行回來了!”
劉登深吸了一口氣在張屠麵前,他實在是沒必要說什麽假話,畢竟這麽多天的相處下來,自己身邊能夠真正相信的人,張屠應該算一個。
“大王,您此事辦得有些不妥,無論如何,您這次畢竟是率軍出征,這打了大勝仗,怎麽著也應該等候朝廷旨意,然後再做打算的……”
張屠身上畢竟擔當著太傅的官職,教導劉登這本來就是他份內之事,現在這個時候自然說話也不會客氣了。
“太傅大人多慮了,恐怕陛下現在也正是為難的時候,我自己主動回來,這不正好是給陛下一個台階下嗎?有擅自出兵的事情在前,雖然這一戰打勝了,陛下若是重賞的話,又害怕給以後留下什麽不好的影響,可是要是不賞的話,事情又說不過去,還不如我主動回來,也算是授人以柄,給陛下一個台階!”
其實這件事情在出兵之前劉登就想到了,他也不是為了那點賞賜才去救援膚施的,代國現在怎麽著也不缺少那點錢財。
既然戰略目的達到了,這些虛名要與不要也就那麽回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