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刻多鍾,典吏回來,笑嗬嗬地道:「正好遇到同知大人,同知大人說房子一定要蓋,但是用不著全部蓋成房子,種莊稼也成,種樹也成,總要修建得整齊幹淨。」
楊萱側頭商量蕭礪,「大人覺得呢,不到二百兩銀子,買了吧?」
蕭礪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做主就是,地放在那裏總能種些東西,實在不行,在塘子裏養魚也能賣錢。」
楊萱笑著對典吏道:「那我們就買了,勞煩您把這邊十畝地單獨寫個契書,另外二十二畝連同這個水塘寫在一起。」
典吏道聲好,極痛快地寫出來兩份文書,分別蓋上官印,交給楊萱。
回家後,楊萱認真考慮好幾天,覺得蕭礪言之有理,水塘裏除了養魚還可以種一池蓮花,夏天蓮葉田田,即便賣不出銀子,看著心裏也舒服。
可她隻在瓷缸裏養過蓮,而且還是別人種好了,連缸帶花搬到家裏來的,根本不知道水塘裏該怎樣養法。
隻能再抽空去田莊找那些佃戶們問問。
蕭礪對楊萱幾乎是惟命是從,她既然有這種想法,他樂得跑腿。
趁著有天空閑往田莊跑了趟,回來告訴楊萱,「那個薛壯就懂得養魚,他說塘底的淤泥先得清出來,晾曬幾天重新蓄上水,這樣才能養蓮養魚,清出來的淤泥和高粱秸、麥稈漚在一起,是很好的肥料。」
楊萱聽著很有幾分道理,遂問:「他沒說願不願意來京都?」
蕭礪笑道:「他說要來將功補過,又怕你不打算再用他,他上次犯了什麽錯?」
楊萱不想再提舊事,隻道:「他既然有這個心就過來看看,現在地裏空閑……多來幾個人也沒關係,正好蓋起來的現成典房,足夠住的。」
蕭礪又往大興跑了趟,帶了薛壯還有個叫劉興的漢子。
三人進城後直接去了小溝沿,看過那麵水塘之後,說養魚完全沒問題,而且周遭還能種上五畝好果園。
楊萱頓時想起春天田莊上燦若雲霞的杏花,拊掌道:「這個主意好,池塘周圍種上三麵柳,再往外種桃樹杏樹,以後可以成為賞玩的好去處。」
當即問兩人,「你們可願舍了田莊的地到京都來,房子可任你們白住五年,頭三年我每年給你們十兩銀子生活,過了三年,桃樹能結果,魚也養成了,你們生活就不成問題了,到時候按年把房錢結算給我。其它桃子或者魚,我每年吃不了多少,隻是我需要時,你們別舍不得給就行。」
薛壯上次回去被薛獵戶好一頓訓,聽到楊萱這樣說,毫不猶豫地道:「姑娘,我願意。」又捅下劉興,「姑娘還能欺哄咱們不成?」
劉興磕磕巴巴地說:「我得回去商量一下屋裏的,這個種地總能有口飯吃,桃子可不能當飯,再說三年才結果,一年結一季,咱們冬天吃什麽?」
楊萱也不勉強,笑眯眯地對兩人道:「你們都回去商量下,要是拿定主意就過來,直接找那位姓李的三爺……這個嚼用不必太擔心,我還能看著你們吃不上飯?再者,你們兩家在莊上待了兩三代了,應該知道我們楊家的為人。」
一席話說得劉興麵紅耳赤。
薛壯媳婦聽說到京都有現成的新房子住,每年還有十兩銀子補貼,更重要的事,離兒子薛大勇近便,能夠時不時見麵,不由分說,緊催著薛壯收拾東西。
劉興終是沒答應,倒是他的二哥劉高覺得是個好機會,把家當收拾一番,帶著婆娘和三個孩子進了京。
小溝沿終於有了住戶。
楊萱說到做到,當天就吩咐胡順兩口子把銀子送過去,順便讓他們幫襯著兩家收拾屋子。
胡嫂子回來告訴楊萱,「……他們東西帶得很齊全,鍋碗瓢盆柴米油鹽都帶著,我看糧食也足,用不著格外添置什麽。劉高家的還托問我,說她家大丫頭已經十二了,能不能到姑娘身邊伺候,我沒敢應,隻答應幫她帶句話。」
楊萱笑一笑,「她倒是個省事的,等天涼快了,我正打算去那邊看看,也順便瞧瞧她家閨女。」
一晃眼就到了中元節。
中元節過後,雖然正午仍是烈陽當空,可早晚已經開始涼了。
楊萱挑個晴朗日子跟蕭礪一道去了小溝沿。
剛到那邊,就看到一男一女正在跟李石說著什麽,那兩人背對著路麵,瞧不清麵貌,隻覺得身形好似有些熟悉,而李石神情卻極為不耐煩,「我們這典房本就便宜,先交上定金,住滿十年二十年,把定錢一分不少地還給你。你說連一年的租錢都沒有,還租什麽典房?京都滿大街按月租的房子,兩位再往別處找吧。」
那女子還想央求,男人扯住她的袖子,搖了搖頭。
兩人轉過身,正與楊萱打了個照麵。
楊萱訝然出聲,「你怎麽到這裏了?」
那女子赫然就是跟著楊芷陪嫁到夏家的素紋,而那男人便是夏家長子,楊萱前世衝喜的相公夏懷遠。
素紋掃一眼楊萱身後人高馬大的蕭礪,「撲通」跪在地上,「見過姑娘。」
「快起來」楊萱伸手正要相扶,夏懷遠已俯身將素紋攙了起來。
楊萱趁機打量夏懷遠幾眼。
他臉色仍是蒼白沒有血色,可精神看著比之前見到的要旺盛些,也沒有拄拐杖,顯然在體力上已經大有好轉。
前世,楊萱隻在夏懷遠死後更換壽衣時見過,從來不曾說過話。
今生卻是先後見過兩次。
頭一次是迎親時,拖著病體來親迎,再就是上次夏懷寧算計她,他在門口斥責了兩句。
這次應該是第三次。
經過前兩次,楊萱對夏懷遠印象頗佳,至少他不像夏懷寧那般無恥齷齪。
隻不知,他緣何要跟素紋單獨出來租賃房子?
楊萱正疑惑,素紋已簌簌落下淚,又跪在地上,「我對不住夫人、老爺,也對不住姑娘。可是大姑娘她……我在夏家已無法容身,所以大爺便帶我出來賃個住處。」
一邊哭,一邊講述這一年多夏家的雞飛狗跳。
上次楊萱差點被夏懷寧欺負,她沒告訴蕭礪,可李山猜到了七八成,跟蕭礪說了。
蕭礪喚了蕙心跟邵北問話。
那兩人正因為沒有保護好楊萱而自責,聽到蕭礪問,加油添醋地將夏懷寧跟楊芷的惡行說了遍。
蕭礪在楊萱麵前笑語晏晏,絲毫不露,可轉身就帶著幾個兵卒到夏家給夏懷寧去了根。
當時正值吃飯的時辰,一家人都在。
蕭礪掏出塞在夏懷寧嘴裏的抹布,擦拭著刀刃的血,慢條斯理地道:「看來上次割舌頭輕了,還不長記性。這次讓你好生記著,有些人不是你惹得起的……還有,警告你們家那位不安分的,看在她姓楊的份上,放過她這次。」目光冷冷地環視下四周,「記著,我姓蕭,單字礪,在錦衣衛鎮撫司當差,我做的事情我擔著,要是再敢招惹別人,我有的是法子讓你生不如死。」
伸手輕輕一揮,手起刀落,一寸多厚的桌麵立時少了一個角。
別的人或許隻是覺得驚訝,而自小在軍營裏摸爬滾打的夏懷遠卻真正是感到可怕。
楊萱側頭商量蕭礪,「大人覺得呢,不到二百兩銀子,買了吧?」
蕭礪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做主就是,地放在那裏總能種些東西,實在不行,在塘子裏養魚也能賣錢。」
楊萱笑著對典吏道:「那我們就買了,勞煩您把這邊十畝地單獨寫個契書,另外二十二畝連同這個水塘寫在一起。」
典吏道聲好,極痛快地寫出來兩份文書,分別蓋上官印,交給楊萱。
回家後,楊萱認真考慮好幾天,覺得蕭礪言之有理,水塘裏除了養魚還可以種一池蓮花,夏天蓮葉田田,即便賣不出銀子,看著心裏也舒服。
可她隻在瓷缸裏養過蓮,而且還是別人種好了,連缸帶花搬到家裏來的,根本不知道水塘裏該怎樣養法。
隻能再抽空去田莊找那些佃戶們問問。
蕭礪對楊萱幾乎是惟命是從,她既然有這種想法,他樂得跑腿。
趁著有天空閑往田莊跑了趟,回來告訴楊萱,「那個薛壯就懂得養魚,他說塘底的淤泥先得清出來,晾曬幾天重新蓄上水,這樣才能養蓮養魚,清出來的淤泥和高粱秸、麥稈漚在一起,是很好的肥料。」
楊萱聽著很有幾分道理,遂問:「他沒說願不願意來京都?」
蕭礪笑道:「他說要來將功補過,又怕你不打算再用他,他上次犯了什麽錯?」
楊萱不想再提舊事,隻道:「他既然有這個心就過來看看,現在地裏空閑……多來幾個人也沒關係,正好蓋起來的現成典房,足夠住的。」
蕭礪又往大興跑了趟,帶了薛壯還有個叫劉興的漢子。
三人進城後直接去了小溝沿,看過那麵水塘之後,說養魚完全沒問題,而且周遭還能種上五畝好果園。
楊萱頓時想起春天田莊上燦若雲霞的杏花,拊掌道:「這個主意好,池塘周圍種上三麵柳,再往外種桃樹杏樹,以後可以成為賞玩的好去處。」
當即問兩人,「你們可願舍了田莊的地到京都來,房子可任你們白住五年,頭三年我每年給你們十兩銀子生活,過了三年,桃樹能結果,魚也養成了,你們生活就不成問題了,到時候按年把房錢結算給我。其它桃子或者魚,我每年吃不了多少,隻是我需要時,你們別舍不得給就行。」
薛壯上次回去被薛獵戶好一頓訓,聽到楊萱這樣說,毫不猶豫地道:「姑娘,我願意。」又捅下劉興,「姑娘還能欺哄咱們不成?」
劉興磕磕巴巴地說:「我得回去商量一下屋裏的,這個種地總能有口飯吃,桃子可不能當飯,再說三年才結果,一年結一季,咱們冬天吃什麽?」
楊萱也不勉強,笑眯眯地對兩人道:「你們都回去商量下,要是拿定主意就過來,直接找那位姓李的三爺……這個嚼用不必太擔心,我還能看著你們吃不上飯?再者,你們兩家在莊上待了兩三代了,應該知道我們楊家的為人。」
一席話說得劉興麵紅耳赤。
薛壯媳婦聽說到京都有現成的新房子住,每年還有十兩銀子補貼,更重要的事,離兒子薛大勇近便,能夠時不時見麵,不由分說,緊催著薛壯收拾東西。
劉興終是沒答應,倒是他的二哥劉高覺得是個好機會,把家當收拾一番,帶著婆娘和三個孩子進了京。
小溝沿終於有了住戶。
楊萱說到做到,當天就吩咐胡順兩口子把銀子送過去,順便讓他們幫襯著兩家收拾屋子。
胡嫂子回來告訴楊萱,「……他們東西帶得很齊全,鍋碗瓢盆柴米油鹽都帶著,我看糧食也足,用不著格外添置什麽。劉高家的還托問我,說她家大丫頭已經十二了,能不能到姑娘身邊伺候,我沒敢應,隻答應幫她帶句話。」
楊萱笑一笑,「她倒是個省事的,等天涼快了,我正打算去那邊看看,也順便瞧瞧她家閨女。」
一晃眼就到了中元節。
中元節過後,雖然正午仍是烈陽當空,可早晚已經開始涼了。
楊萱挑個晴朗日子跟蕭礪一道去了小溝沿。
剛到那邊,就看到一男一女正在跟李石說著什麽,那兩人背對著路麵,瞧不清麵貌,隻覺得身形好似有些熟悉,而李石神情卻極為不耐煩,「我們這典房本就便宜,先交上定金,住滿十年二十年,把定錢一分不少地還給你。你說連一年的租錢都沒有,還租什麽典房?京都滿大街按月租的房子,兩位再往別處找吧。」
那女子還想央求,男人扯住她的袖子,搖了搖頭。
兩人轉過身,正與楊萱打了個照麵。
楊萱訝然出聲,「你怎麽到這裏了?」
那女子赫然就是跟著楊芷陪嫁到夏家的素紋,而那男人便是夏家長子,楊萱前世衝喜的相公夏懷遠。
素紋掃一眼楊萱身後人高馬大的蕭礪,「撲通」跪在地上,「見過姑娘。」
「快起來」楊萱伸手正要相扶,夏懷遠已俯身將素紋攙了起來。
楊萱趁機打量夏懷遠幾眼。
他臉色仍是蒼白沒有血色,可精神看著比之前見到的要旺盛些,也沒有拄拐杖,顯然在體力上已經大有好轉。
前世,楊萱隻在夏懷遠死後更換壽衣時見過,從來不曾說過話。
今生卻是先後見過兩次。
頭一次是迎親時,拖著病體來親迎,再就是上次夏懷寧算計她,他在門口斥責了兩句。
這次應該是第三次。
經過前兩次,楊萱對夏懷遠印象頗佳,至少他不像夏懷寧那般無恥齷齪。
隻不知,他緣何要跟素紋單獨出來租賃房子?
楊萱正疑惑,素紋已簌簌落下淚,又跪在地上,「我對不住夫人、老爺,也對不住姑娘。可是大姑娘她……我在夏家已無法容身,所以大爺便帶我出來賃個住處。」
一邊哭,一邊講述這一年多夏家的雞飛狗跳。
上次楊萱差點被夏懷寧欺負,她沒告訴蕭礪,可李山猜到了七八成,跟蕭礪說了。
蕭礪喚了蕙心跟邵北問話。
那兩人正因為沒有保護好楊萱而自責,聽到蕭礪問,加油添醋地將夏懷寧跟楊芷的惡行說了遍。
蕭礪在楊萱麵前笑語晏晏,絲毫不露,可轉身就帶著幾個兵卒到夏家給夏懷寧去了根。
當時正值吃飯的時辰,一家人都在。
蕭礪掏出塞在夏懷寧嘴裏的抹布,擦拭著刀刃的血,慢條斯理地道:「看來上次割舌頭輕了,還不長記性。這次讓你好生記著,有些人不是你惹得起的……還有,警告你們家那位不安分的,看在她姓楊的份上,放過她這次。」目光冷冷地環視下四周,「記著,我姓蕭,單字礪,在錦衣衛鎮撫司當差,我做的事情我擔著,要是再敢招惹別人,我有的是法子讓你生不如死。」
伸手輕輕一揮,手起刀落,一寸多厚的桌麵立時少了一個角。
別的人或許隻是覺得驚訝,而自小在軍營裏摸爬滾打的夏懷遠卻真正是感到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