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順手的事兒,隻要眼裏有活兒的人都能看出來。
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察貨架子,了解筆墨紙硯是怎麽擺的。諸如毛筆為什麽是按照材質不同擺放,而不是按照大小?
紙為什麽不把清雅漂亮的紙箋擺在顯眼處,而是堆放著成摞的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
前者是因為筆尖的大小粗細一目了然,而三紫七羊、五紫五羊卻是要仔細看才能看得出來。
後者是因為幾種宣紙銷量最大,最為常用,而紙箋不過是錦上添花用來附庸風雅的東西。
不管是開什麽鋪子,賣得最好最賺錢的東西永遠擺在最顯眼的位置。
錢多讓張永旭隨便轉轉,也是想看他有沒有靈性。
楊萱沒打算在鋪子裏多待,略略站了會就撩簾走出去,錢多追出來相送,嬉皮笑臉地說:「我前兩天到小溝沿看了房子,東家真夠意思,最好的院子留給我了……我是想問問能不能在跨院西圍牆開道門,就是不用經過正院直接可以進出?再就在跨院蓋一整排廂房,靠著東圍牆蓋,裏麵隔成三間,安上木架子。」
「你事兒真多。」楊萱嘟噥,「怎麽不早說?」
錢多賠笑哀求,「之前不是沒去看嗎?隻顧得替東家照看鋪子了,成千上萬的銀子打手裏過,每個月隻賺區區二兩……東家早還說給我漲工錢呢?」
楊萱給氣笑了,「那你是嫌工錢少了?」
「不少,不少,」錢多連忙打躬作揖,又問,「工地上正好有匠人,蓋起來容易,否則我還得另外請人。東家看在咱們往日的交情上……」
「誰跟你有交情?」楊萱斥一聲,卻是笑著道:「你仔細想好了,告訴工地上李石李三爺,讓他吩咐匠人們,說給我聽我也不懂這些。」
錢多笑道:「有了東家這句話,這兩天我就去。」朝楊萱揮揮手,閃身竄回醉墨齋。
楊萱看著他利落的身形,心思有些恍惚。
在她最無助的時候,是蕭礪給她撐起一片天,是錢多跟程峪幫她打下這基業。
而錢多他們跟她素不相識,完全是看在蕭礪的麵子上。
蕭礪待她是情真意切,她為什麽不能愛屋及烏容忍了方靜母女?
楊萱自省半天,想想方靜盛氣淩人的態度,覺得還是忍不下。
她舍不得蕭礪,可蕭礪重情意,重承諾,既是應許要照顧方靜母女,肯定是要照顧。
那她離得遠遠的,眼不見心不煩就是。
楊萱打定主意,轉身往回走,才邁步,就覺得眼前金星亂竄,兩眼一黑就要倒下,所幸蕙心眼疾手快,一把將她抱住了。
楊萱勉力指指牆邊陰涼地。
蕙心會意,半扶半拽地將她攙到牆根,急切地問:「姑娘要不要緊,我讓鋪子小哥請個郎中?」
楊萱靠牆站定,搖搖頭,「不用,是太陽底下站久了,歇會兒就好。」
站了約莫盞茶工夫,覺得精神好些了,順著原路慢慢往回走,卻不敢在大太陽底下曬,隻溜著牆角走。
回到榆樹胡同,蕙心立刻端水伺候她洗臉。
春桃也看出她麵色白得瘮人,慌忙將才煮的綠豆湯倒了碗,放在石桌上涼著。
院子裏的桂花樹根深葉茂,在地上籠起好大一片陰涼。
楊萱喝著綠豆湯,吹著習習涼風,覺得精神氣兒一絲一絲地又回來了。
鬆枝進來回事,說已經去車行訂了車,因怕一輛馬車裝不下,還加了輛牛車,約定好了申初時分在椿樹胡同口等著。
席麵也定好了,酉初時候送到,按十二個人的分量準備的。
楊萱道聲好,瞧著手裏的碗,又想起一事,吩咐鬆枝道:「麻煩你去醉墨齋跑一趟,剛才忘記說了,讓錢多去小溝沿時,記得提醒李石也備點綠豆湯,免得匠人中了暑氣。」
鬆枝應著退下。
春桃看楊萱臉色好了許多,鬆一口氣,問道:「姑娘中午想吃點什麽?」
楊萱笑道:「我不餓,早晨起得晚,又吃得多,現在還飽著,你們吃吧,剛才看到街上有賣夾餡火燒和韭菜合子的,聞著挺香,要不你們去吃那個?」
春桃怕文竹禁不住餓,便不推辭,從荷包抓一把銅錢交代蕙心去買火燒和合子,又跟楊萱商議屋舍的安排。
楊桂跟薛大勇一起住先前楊桐住的清梧院,竹韻軒給兩人讀書寫字用。邵南兄弟和張永旭住鬆枝他們之前住的群房。
楊萱仍想住玉蘭院,被文竹勸住了,說後罩房不方便。
楊萱想想也是,如果還跟以前養在深閨,住後罩房也就罷了,現在下人們時不時要來找她回事,錢多鬆枝也經常過來,不如正院方便。
故而,楊萱便住在辛氏之前的東次間,春桃跟蘭心姐妹仍住在西廂房方便使喚。
眼下就隻缺個廚房做飯的。
蘭心姐妹會做,但隻是勉強入口,春桃管著一大堆事,騰不出手,總不能讓楊萱下廚做給她們吃。
文竹便道:「那我留神著,有手藝好而且幹淨利索的婆子,就帶她來給姑娘看看。」
其餘婆子也應允著幫忙打聽。
幾人商議定,蕙心已經買了飯回來。
楊萱怕別人不自在,推說要歇晌,回了東次間。
先前春桃洗的帳子已經幹了,就掛在床上,帳頂是水墨畫的蟲草,輕風吹來拂動帳簾,螞蚱一動一動似是活了般。
楊萱瞧了片刻沒有睡意,索性起身尋到紙筆,研出一池墨,一筆一筆地合算賬目。
蕭礪每月俸祿都是有數的,除去這個外,再有是剛從大同回來給過她一千兩銀子的賞賜,以及前不久的一萬兩。
好在,他們還沒有來得及買地,那一萬兩的銀票仍在。
想要還回去的就隻有一千二百兩銀子和楊家的祖屋。
祖屋占地不大,可地角好,至少值八千兩銀子。
八千兩加個一千二,再加上一萬兩銀票,總共還給他兩萬兩好了。
多出的就當作感激他這兩年的照拂。
楊萱有銀子。
醉墨齋從正月開印開始賣紙箋,到現在正好五個月,每天賣一百張,除去成本之外,淨賺一萬五千兩。
原本有七成是聖上的,可聖上既然開口賞給她,她就先借用一陣子。
反正賬目記得清楚,幾時聖上反悔了,她會一文不少地還回去。
楊萱提筆往紙上寫,而淚水不受控製般撲簌簌往下掉,眼淚暈花了墨跡,也模糊了她的眼。
朦朦朧朧裏,仿佛看到蕭礪彎著唇角對她說,「往後我的事情都讓萱萱管著,我穿什麽衣吃什麽飯,還有每月領了俸祿都給萱萱管。」
又好像是寒冬臘月的清晨,蕭礪頂著冷風回來,從懷裏掏出油紙包,「我買了糖餅,還熱著,萱萱趁熱吃。」
還是寂靜的夜晚,兩人對著同一支蠟燭,她做針線,蕭礪拿著刻刀吭哧吭哧刻木頭,刻一會兒抬起頭朝她笑……
他整天「萱萱」「萱萱」不斷口,又時不時地說「我的萱萱」。
可為什麽有了恩人「靜妹妹」,就不顧他的萱萱了呢?
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察貨架子,了解筆墨紙硯是怎麽擺的。諸如毛筆為什麽是按照材質不同擺放,而不是按照大小?
紙為什麽不把清雅漂亮的紙箋擺在顯眼處,而是堆放著成摞的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
前者是因為筆尖的大小粗細一目了然,而三紫七羊、五紫五羊卻是要仔細看才能看得出來。
後者是因為幾種宣紙銷量最大,最為常用,而紙箋不過是錦上添花用來附庸風雅的東西。
不管是開什麽鋪子,賣得最好最賺錢的東西永遠擺在最顯眼的位置。
錢多讓張永旭隨便轉轉,也是想看他有沒有靈性。
楊萱沒打算在鋪子裏多待,略略站了會就撩簾走出去,錢多追出來相送,嬉皮笑臉地說:「我前兩天到小溝沿看了房子,東家真夠意思,最好的院子留給我了……我是想問問能不能在跨院西圍牆開道門,就是不用經過正院直接可以進出?再就在跨院蓋一整排廂房,靠著東圍牆蓋,裏麵隔成三間,安上木架子。」
「你事兒真多。」楊萱嘟噥,「怎麽不早說?」
錢多賠笑哀求,「之前不是沒去看嗎?隻顧得替東家照看鋪子了,成千上萬的銀子打手裏過,每個月隻賺區區二兩……東家早還說給我漲工錢呢?」
楊萱給氣笑了,「那你是嫌工錢少了?」
「不少,不少,」錢多連忙打躬作揖,又問,「工地上正好有匠人,蓋起來容易,否則我還得另外請人。東家看在咱們往日的交情上……」
「誰跟你有交情?」楊萱斥一聲,卻是笑著道:「你仔細想好了,告訴工地上李石李三爺,讓他吩咐匠人們,說給我聽我也不懂這些。」
錢多笑道:「有了東家這句話,這兩天我就去。」朝楊萱揮揮手,閃身竄回醉墨齋。
楊萱看著他利落的身形,心思有些恍惚。
在她最無助的時候,是蕭礪給她撐起一片天,是錢多跟程峪幫她打下這基業。
而錢多他們跟她素不相識,完全是看在蕭礪的麵子上。
蕭礪待她是情真意切,她為什麽不能愛屋及烏容忍了方靜母女?
楊萱自省半天,想想方靜盛氣淩人的態度,覺得還是忍不下。
她舍不得蕭礪,可蕭礪重情意,重承諾,既是應許要照顧方靜母女,肯定是要照顧。
那她離得遠遠的,眼不見心不煩就是。
楊萱打定主意,轉身往回走,才邁步,就覺得眼前金星亂竄,兩眼一黑就要倒下,所幸蕙心眼疾手快,一把將她抱住了。
楊萱勉力指指牆邊陰涼地。
蕙心會意,半扶半拽地將她攙到牆根,急切地問:「姑娘要不要緊,我讓鋪子小哥請個郎中?」
楊萱靠牆站定,搖搖頭,「不用,是太陽底下站久了,歇會兒就好。」
站了約莫盞茶工夫,覺得精神好些了,順著原路慢慢往回走,卻不敢在大太陽底下曬,隻溜著牆角走。
回到榆樹胡同,蕙心立刻端水伺候她洗臉。
春桃也看出她麵色白得瘮人,慌忙將才煮的綠豆湯倒了碗,放在石桌上涼著。
院子裏的桂花樹根深葉茂,在地上籠起好大一片陰涼。
楊萱喝著綠豆湯,吹著習習涼風,覺得精神氣兒一絲一絲地又回來了。
鬆枝進來回事,說已經去車行訂了車,因怕一輛馬車裝不下,還加了輛牛車,約定好了申初時分在椿樹胡同口等著。
席麵也定好了,酉初時候送到,按十二個人的分量準備的。
楊萱道聲好,瞧著手裏的碗,又想起一事,吩咐鬆枝道:「麻煩你去醉墨齋跑一趟,剛才忘記說了,讓錢多去小溝沿時,記得提醒李石也備點綠豆湯,免得匠人中了暑氣。」
鬆枝應著退下。
春桃看楊萱臉色好了許多,鬆一口氣,問道:「姑娘中午想吃點什麽?」
楊萱笑道:「我不餓,早晨起得晚,又吃得多,現在還飽著,你們吃吧,剛才看到街上有賣夾餡火燒和韭菜合子的,聞著挺香,要不你們去吃那個?」
春桃怕文竹禁不住餓,便不推辭,從荷包抓一把銅錢交代蕙心去買火燒和合子,又跟楊萱商議屋舍的安排。
楊桂跟薛大勇一起住先前楊桐住的清梧院,竹韻軒給兩人讀書寫字用。邵南兄弟和張永旭住鬆枝他們之前住的群房。
楊萱仍想住玉蘭院,被文竹勸住了,說後罩房不方便。
楊萱想想也是,如果還跟以前養在深閨,住後罩房也就罷了,現在下人們時不時要來找她回事,錢多鬆枝也經常過來,不如正院方便。
故而,楊萱便住在辛氏之前的東次間,春桃跟蘭心姐妹仍住在西廂房方便使喚。
眼下就隻缺個廚房做飯的。
蘭心姐妹會做,但隻是勉強入口,春桃管著一大堆事,騰不出手,總不能讓楊萱下廚做給她們吃。
文竹便道:「那我留神著,有手藝好而且幹淨利索的婆子,就帶她來給姑娘看看。」
其餘婆子也應允著幫忙打聽。
幾人商議定,蕙心已經買了飯回來。
楊萱怕別人不自在,推說要歇晌,回了東次間。
先前春桃洗的帳子已經幹了,就掛在床上,帳頂是水墨畫的蟲草,輕風吹來拂動帳簾,螞蚱一動一動似是活了般。
楊萱瞧了片刻沒有睡意,索性起身尋到紙筆,研出一池墨,一筆一筆地合算賬目。
蕭礪每月俸祿都是有數的,除去這個外,再有是剛從大同回來給過她一千兩銀子的賞賜,以及前不久的一萬兩。
好在,他們還沒有來得及買地,那一萬兩的銀票仍在。
想要還回去的就隻有一千二百兩銀子和楊家的祖屋。
祖屋占地不大,可地角好,至少值八千兩銀子。
八千兩加個一千二,再加上一萬兩銀票,總共還給他兩萬兩好了。
多出的就當作感激他這兩年的照拂。
楊萱有銀子。
醉墨齋從正月開印開始賣紙箋,到現在正好五個月,每天賣一百張,除去成本之外,淨賺一萬五千兩。
原本有七成是聖上的,可聖上既然開口賞給她,她就先借用一陣子。
反正賬目記得清楚,幾時聖上反悔了,她會一文不少地還回去。
楊萱提筆往紙上寫,而淚水不受控製般撲簌簌往下掉,眼淚暈花了墨跡,也模糊了她的眼。
朦朦朧朧裏,仿佛看到蕭礪彎著唇角對她說,「往後我的事情都讓萱萱管著,我穿什麽衣吃什麽飯,還有每月領了俸祿都給萱萱管。」
又好像是寒冬臘月的清晨,蕭礪頂著冷風回來,從懷裏掏出油紙包,「我買了糖餅,還熱著,萱萱趁熱吃。」
還是寂靜的夜晚,兩人對著同一支蠟燭,她做針線,蕭礪拿著刻刀吭哧吭哧刻木頭,刻一會兒抬起頭朝她笑……
他整天「萱萱」「萱萱」不斷口,又時不時地說「我的萱萱」。
可為什麽有了恩人「靜妹妹」,就不顧他的萱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