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道:「念叨姑娘好幾遍,幸好有大勇陪著,兩人先吃了飯,剛歇下不久……中午擀了麵條,用豆角打鹵,這就去下麵。」邊說邊往廚房去生火。
楊萱又問文竹,「你怎麽知道我們今兒回來?」
文竹哽了下,吸口氣道:「姑娘說過完七七就回,我算著日子,每天都過來一趟,終於等到姑娘回來了。」
楊萱不自主地也有些淚濕。
她忘不了抄家那天,是文竹拿了鏟子幫她挖洞,是文竹死命將她推出去,也是文竹推倒柴堆掩住了那個洞口。
卻很快斂住情緒,對文竹道:「以後咱們就在一起了……你跟春桃住在西廂房,東跨院還空著,待會兒收拾出來讓鬆枝住下,就是家裏沒那麽多床,今兒怕是買不到。」
鬆枝連忙道:「不用麻煩,這兩個月我都是睡在地上,照樣睡得香。」
楊萱歎一聲,「那是在別處,回家可不能再睡光地……當務之急還得給你添置兩身體麵衣裳,我另有事吩咐你。」
正說著,春桃煮好了麵,每人盛出來一碗。
因為先前不知道鬆枝能回來,麵條擀得少,又就著灶坑的火,燒兩碗水打上四隻荷包蛋,加了兩勺白糖單獨盛給鬆枝。
鬆枝半點沒含糊,吃完麵又把荷包蛋連湯帶水全都吃了,紅著眼圈對楊萱道:「姑娘有什麽吩咐,我這就去辦。」
楊萱笑笑,「不著急,明兒再說。這會兒先將你的住處安頓好。」
春桃與文竹拿著笤帚、抹布等物,徑自去東跨院打掃。
鬆枝見水缸裏水已不多,問清水井方位,挑著擔子連擔三趟,把水缸裝滿了不說,還餘下一桶隨時用。
幾人忙活好一陣子才把東跨院兩間小屋清掃幹淨。
楊萱見太陽已不像正午那麽毒辣,便與文竹一道去燈市胡同買了洗臉盆、洗澡盆等日常雜物,添了兩床縫好的被子兩床褥子,並估摸著鬆枝的身量給他買了一身灰藍色裋褐,一身蟹殼青的長衫。
兩人先回到家裏,少頃雜貨鋪和成衣鋪的陸續將東西送過去。
等終於安頓下來,暮色已經開始四合,周遭人家陸續點起燈燭。
楊萱趁春桃做飯的時候,跟鬆枝說起自己開點心鋪子的打算,又把需要做的事情一一擺出來。
鬆枝思量片刻,答應道:「姑娘放心,這些事情都交給我,明兒我先去看看鋪麵再擬定個章程出來……依我看,掌櫃請不請沒多大關係,不如把銀子省下來請個手藝好的白案。隻要咱們東西好吃可口,不用到處張羅,客人自然會慕名而來。打雜跑腿的事情我都幹了,記賬也能幹。」
楊萱點點頭,「到時我給你發雙份工錢。」
鬆枝朝文竹瞟一眼,「我不要工錢,能有個地方管著吃住就行。」
楊萱抿嘴笑了笑。
這一天過得非常勞累,楊萱幾乎是一刻不得閑,可躺在床上卻是從沒有過的踏實。
身邊多了文竹,多了鬆枝,好像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所有的困難都不是困難了。
又想到早上遇到的範直,楊萱有種預感,範直並非成心斥責她,倒好像是有意幫助她。尤其臨走前,還特地提點她,「殿下恩準了。」
如果沒有太子從中插這一杠子,事情肯定不會辦得這般順利。
她是不是應該當麵道聲謝?
還是等蕭礪回來再說?
想起蕭礪,楊萱心裏有些甜,有些酸,也有些莫名的怒氣。
隔著八百裏,特特寄回來一封六個字的信。
還不如不寫!
就算沒有大事,說說他平常吃了什麽飯,穿了哪件衣裳,她也很願意聽,很想要知道。
男人果真半點都不知道體諒女人的心。
楊萱默默念叨幾句,闔上雙眼很快睡下了。
她不知道的是,蕭礪今天還沒顧上吃飯,隻喝了幾口水。
事實上,自打到了大同,他就整天忙碌,一天隻吃一頓飯是常有的事兒。有心想跟楊萱多寫幾句,可是身邊的事情乏善可陳,說多了反而累及楊萱擔心。
與蕭礪截然不同,這些天夏懷寧卻逍遙自在得不行。
不但是紅袖添香夜讀書,而且還溫香軟玉抱滿懷了……
夏懷寧最近是真正用功了。
他剛開始給太子獻策時,幕僚見他是個乳臭未幹的黃毛小兒,覺得沒什麽可懼之處,都捧著他。
隨著他逐漸受到太子器重,幕僚們開始感覺到威脅了,又不動聲色地排擠他。
這讓夏懷寧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跟在太子身邊,待太子即位,他們自然會得到不薄的賞賜,或許仍會得到太子重用。但幕僚隻是清客,背後給太子出個主意還成,絕無可能位居高官拜相入閣。
夏懷寧隻是一個秀才,不夠做官資格,萬一哪天太子聽信讒言,不再看重他,他的前程可就到此為止了。
他要為自己尋條後路,至少要考出個舉人,以後不能得太子重用還可以活動個小官職。
打定主意,他就跟幕僚們提出他要備考,暫且告幾個月假。
幕僚們麵上一派和氣,個個叮囑他安心學業,可心裏卻巴不得他一考不中再考不中,一輩子待在家裏讀書。
夏家是個大二進帶跨院的宅院,進深不大,間距卻很寬,夏懷寧在外院單獨隔出間僻靜的屋子專門讀書。
做學問不能固步自封,夏懷寧其它尚可,在時文上卻始終未能精進。
不免就想起指點過他的楊修文,以及時常與他探討的楊桐,更會想起視他如陌路的楊萱。
煩躁之餘,便在院子裏轉悠幾圈以鬆散心情。
不經意間聽到叮叮淙淙的琴聲越過圍牆而來。
是古曲《流水》。
《流水》起首本是澗水潺潺輕輕跳躍在山石間,靈動而悠揚,可這琴聲卻帶著幾許淒苦悲涼,飄揚在暮色漸合的黃昏,更添幾分清冷。
夏懷寧驟然就想起楊萱,總是一身素衣輕裳,幹淨得不染半點塵埃,獨自坐在廊前撥動琴弦。
她彈多久,他就靜靜地聆聽多久。
一點一點感知著她的情緒。
楊萱的琴聲也是這般孤苦與無助,像是蕭瑟秋風裏簌簌發抖的枯葉。
夏懷寧聽得片刻,再忍不住,急匆匆進了二門,直朝西跨院走去。
西跨院已經掌了燈,透過輕薄的綃紗,夏懷寧看到楊芷坐在琴前,燭光斜斜地映在她臉上,眉目精致如畫。
楊芷相貌本就與楊萱頗多相似,如今被燭光映著,根本瞧不出膚色的淺淡,再加上同樣哀哭愁怨的神情。
夏懷寧滿心滿眼都是楊萱,不管素絹的攔阻,大踏步走進屋。
楊芷正自怨自艾,冷不防屋裏多了夏懷寧,忙站起身戒備地盯著他。
夏懷寧更是氣苦,仿似又想起楊萱淡漠且警惕的神情,心一橫,不管不顧地攬住楊芷腰身,垂首便吻下去,「萱娘。」
楊芷本就沒想到夏懷寧不言不語上來就要對她無禮,此時聽到「萱娘」兩字,更覺氣憤,拚命推開他,怒道:「你這是幹什麽?」
素紋連忙上前護住楊芷,哀求道:「二爺請三思慎行。」
楊萱又問文竹,「你怎麽知道我們今兒回來?」
文竹哽了下,吸口氣道:「姑娘說過完七七就回,我算著日子,每天都過來一趟,終於等到姑娘回來了。」
楊萱不自主地也有些淚濕。
她忘不了抄家那天,是文竹拿了鏟子幫她挖洞,是文竹死命將她推出去,也是文竹推倒柴堆掩住了那個洞口。
卻很快斂住情緒,對文竹道:「以後咱們就在一起了……你跟春桃住在西廂房,東跨院還空著,待會兒收拾出來讓鬆枝住下,就是家裏沒那麽多床,今兒怕是買不到。」
鬆枝連忙道:「不用麻煩,這兩個月我都是睡在地上,照樣睡得香。」
楊萱歎一聲,「那是在別處,回家可不能再睡光地……當務之急還得給你添置兩身體麵衣裳,我另有事吩咐你。」
正說著,春桃煮好了麵,每人盛出來一碗。
因為先前不知道鬆枝能回來,麵條擀得少,又就著灶坑的火,燒兩碗水打上四隻荷包蛋,加了兩勺白糖單獨盛給鬆枝。
鬆枝半點沒含糊,吃完麵又把荷包蛋連湯帶水全都吃了,紅著眼圈對楊萱道:「姑娘有什麽吩咐,我這就去辦。」
楊萱笑笑,「不著急,明兒再說。這會兒先將你的住處安頓好。」
春桃與文竹拿著笤帚、抹布等物,徑自去東跨院打掃。
鬆枝見水缸裏水已不多,問清水井方位,挑著擔子連擔三趟,把水缸裝滿了不說,還餘下一桶隨時用。
幾人忙活好一陣子才把東跨院兩間小屋清掃幹淨。
楊萱見太陽已不像正午那麽毒辣,便與文竹一道去燈市胡同買了洗臉盆、洗澡盆等日常雜物,添了兩床縫好的被子兩床褥子,並估摸著鬆枝的身量給他買了一身灰藍色裋褐,一身蟹殼青的長衫。
兩人先回到家裏,少頃雜貨鋪和成衣鋪的陸續將東西送過去。
等終於安頓下來,暮色已經開始四合,周遭人家陸續點起燈燭。
楊萱趁春桃做飯的時候,跟鬆枝說起自己開點心鋪子的打算,又把需要做的事情一一擺出來。
鬆枝思量片刻,答應道:「姑娘放心,這些事情都交給我,明兒我先去看看鋪麵再擬定個章程出來……依我看,掌櫃請不請沒多大關係,不如把銀子省下來請個手藝好的白案。隻要咱們東西好吃可口,不用到處張羅,客人自然會慕名而來。打雜跑腿的事情我都幹了,記賬也能幹。」
楊萱點點頭,「到時我給你發雙份工錢。」
鬆枝朝文竹瞟一眼,「我不要工錢,能有個地方管著吃住就行。」
楊萱抿嘴笑了笑。
這一天過得非常勞累,楊萱幾乎是一刻不得閑,可躺在床上卻是從沒有過的踏實。
身邊多了文竹,多了鬆枝,好像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所有的困難都不是困難了。
又想到早上遇到的範直,楊萱有種預感,範直並非成心斥責她,倒好像是有意幫助她。尤其臨走前,還特地提點她,「殿下恩準了。」
如果沒有太子從中插這一杠子,事情肯定不會辦得這般順利。
她是不是應該當麵道聲謝?
還是等蕭礪回來再說?
想起蕭礪,楊萱心裏有些甜,有些酸,也有些莫名的怒氣。
隔著八百裏,特特寄回來一封六個字的信。
還不如不寫!
就算沒有大事,說說他平常吃了什麽飯,穿了哪件衣裳,她也很願意聽,很想要知道。
男人果真半點都不知道體諒女人的心。
楊萱默默念叨幾句,闔上雙眼很快睡下了。
她不知道的是,蕭礪今天還沒顧上吃飯,隻喝了幾口水。
事實上,自打到了大同,他就整天忙碌,一天隻吃一頓飯是常有的事兒。有心想跟楊萱多寫幾句,可是身邊的事情乏善可陳,說多了反而累及楊萱擔心。
與蕭礪截然不同,這些天夏懷寧卻逍遙自在得不行。
不但是紅袖添香夜讀書,而且還溫香軟玉抱滿懷了……
夏懷寧最近是真正用功了。
他剛開始給太子獻策時,幕僚見他是個乳臭未幹的黃毛小兒,覺得沒什麽可懼之處,都捧著他。
隨著他逐漸受到太子器重,幕僚們開始感覺到威脅了,又不動聲色地排擠他。
這讓夏懷寧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跟在太子身邊,待太子即位,他們自然會得到不薄的賞賜,或許仍會得到太子重用。但幕僚隻是清客,背後給太子出個主意還成,絕無可能位居高官拜相入閣。
夏懷寧隻是一個秀才,不夠做官資格,萬一哪天太子聽信讒言,不再看重他,他的前程可就到此為止了。
他要為自己尋條後路,至少要考出個舉人,以後不能得太子重用還可以活動個小官職。
打定主意,他就跟幕僚們提出他要備考,暫且告幾個月假。
幕僚們麵上一派和氣,個個叮囑他安心學業,可心裏卻巴不得他一考不中再考不中,一輩子待在家裏讀書。
夏家是個大二進帶跨院的宅院,進深不大,間距卻很寬,夏懷寧在外院單獨隔出間僻靜的屋子專門讀書。
做學問不能固步自封,夏懷寧其它尚可,在時文上卻始終未能精進。
不免就想起指點過他的楊修文,以及時常與他探討的楊桐,更會想起視他如陌路的楊萱。
煩躁之餘,便在院子裏轉悠幾圈以鬆散心情。
不經意間聽到叮叮淙淙的琴聲越過圍牆而來。
是古曲《流水》。
《流水》起首本是澗水潺潺輕輕跳躍在山石間,靈動而悠揚,可這琴聲卻帶著幾許淒苦悲涼,飄揚在暮色漸合的黃昏,更添幾分清冷。
夏懷寧驟然就想起楊萱,總是一身素衣輕裳,幹淨得不染半點塵埃,獨自坐在廊前撥動琴弦。
她彈多久,他就靜靜地聆聽多久。
一點一點感知著她的情緒。
楊萱的琴聲也是這般孤苦與無助,像是蕭瑟秋風裏簌簌發抖的枯葉。
夏懷寧聽得片刻,再忍不住,急匆匆進了二門,直朝西跨院走去。
西跨院已經掌了燈,透過輕薄的綃紗,夏懷寧看到楊芷坐在琴前,燭光斜斜地映在她臉上,眉目精致如畫。
楊芷相貌本就與楊萱頗多相似,如今被燭光映著,根本瞧不出膚色的淺淡,再加上同樣哀哭愁怨的神情。
夏懷寧滿心滿眼都是楊萱,不管素絹的攔阻,大踏步走進屋。
楊芷正自怨自艾,冷不防屋裏多了夏懷寧,忙站起身戒備地盯著他。
夏懷寧更是氣苦,仿似又想起楊萱淡漠且警惕的神情,心一橫,不管不顧地攬住楊芷腰身,垂首便吻下去,「萱娘。」
楊芷本就沒想到夏懷寧不言不語上來就要對她無禮,此時聽到「萱娘」兩字,更覺氣憤,拚命推開他,怒道:「你這是幹什麽?」
素紋連忙上前護住楊芷,哀求道:「二爺請三思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