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過妻關~名媛待嫁 卷三 作者:碧蓮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三爺的笑容裏藏著刀子,不去的話,自個兒隻怕要被紮個稀爛!
談妥了正事,留下好酒,徐離出門上馬直奔安陽大牢而去。
一番細細交待,讓牢吏給佟媽媽等人換了地兒,關到規格最高的重犯大牢,然後吩咐,「把牢裏的花樣兒讓人見識見識,記得留活口。」
牢吏一頭霧水,應道:「是,三爺。」
「若是死了,或者走失,你就替她們在裏頭蹲著。」
「不敢,不敢!」牢吏連聲保證,「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徐離又問:「你今天見過我嗎?」
「有……,還是沒有啊?」那牢吏話音未落,就覺得周遭季節變成了冬天,冷得自己直哆嗦,咽了一下口水,「沒有、沒有,小的從來沒有見過三爺。」
徐離轉身回了府。
徐策叫了他過去問話,開門見山,「葉家的事你聽說沒有?」
「聽說了。」
徐策撫了一下指間的琴弦,彈出「錚錚淙淙」的悅耳音符,優雅平緩,像是有心安撫情緒似的,「葉家那種長輩眾多的家庭,媳婦本來就不好做,但是既然那些刁奴能送官,說明葉東海還是站在顧氏一邊的,有這就足夠了。」
「我明白。」
「你明白就好。」徐策停住手勢,「你隻要記住一條,葉東海死了,顧氏可就是成了大肚子的寡婦。」意有所指,「改嫁或者做妾,可都不是什麽好路子。」
明明已經退了親,顧氏對小兄弟的影響卻越來越大——
由不得自己有所擔心。
徐離對琴音恍若未聞,沒有表情,「我知道自己該做什麽。」繼而轉口,「正好我想跟二哥商議一件事。」
「何事?」
徐離麵向北方,看著涼亭外麵的一池悠悠秋水。
「鄧猛打仗是一員虎將,但是算不上什麽好的父母官,所以我想,把現在的安陽刺史調至幽州任職。」
怎麽突然說起這個了?徐策一時不解,頷首道:「的確如此。」然後又問,「那安陽刺史的位置,你打算由誰來接任?」
「顧廷章。」
徐策一怔,旋即明白過來——
小兄弟這是有意要扶植顧家,給顧氏撐腰!
徐離收回目光,說道:「當初顧老太爺給得東西份量不輕,徐家落魄之際,若非對各省各地官吏了如指掌,難有今日之事事順利。」
「我知道,也沒打算忘恩負義。」徐策微微皺眉,語氣一轉,「顧廷章是在福建做刺史的,……做了十幾年,卻沒有聽說任何建樹。」
徐離勾起嘴角,「現如今,安陽刺史還是平庸一些的好。」
徐策聞言心頭一跳。
盡管知道小兄弟是在偏袒顧家,偏向顧氏,——但是徐家今後還要四處征戰,後方當然要求安全穩妥為上,……不求顧廷章能有什麽做為,隻求沒有異心。
以徐家和顧家多年世交的關係,顧家又是滿門文臣,的確叫人更加放心——
而且顧氏還救了自家小妹。
既然顧廷章做安陽刺史沒有害處,不影響徐家的霸業,不涉及軍事謀略,自己何必去做惡人?於是笑了笑,改口道:「雖說沒有建樹,但是也沒聽說出過漏子。」歎了一口氣,「隻當是還了顧家的人情罷。」
徐離靜靜不語。
徐策幹脆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再次撥弄起琴弦來,淡笑道:「那麽顧廷維,還是依舊官複鹽運使司一職吧。」
顧氏在葉家的日子過得舒心一點,小兄弟也少牽掛一些。
徐氏兄弟三言兩語之間,就在勢力範圍內決定了別人的命運,……而顧蓮,不過是其中一顆隨波逐流的棋子。
沒過幾天,棋子享受到了母親的高規格待遇。
四夫人一大早就來了,東西比上次還多,笑容比上次更盛,高興和喜悅簡直掩都掩不住,激動道:「我就知道,隻要你去求情一準兒能成!」
顧蓮幹笑,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或者,別解釋?
大伯父任職安陽刺史啊!!別說顧家……,就是葉家知道這個消息以後,上上下下都沸騰了。
相比起來,父親那個鹽運使司反倒不夠打眼。
畢竟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並不太清楚那是一個什麽樣的職位。
但是安陽刺史……,堂堂正正的一介地方父母官,青天大老爺,大概隻有奶娃娃才會不懂,——搞不好的,還以為比徐氏兄弟更厲害呢。
因為昨天下午,葉三太太就是這麽問自己的,「蓮娘……,你家大伯父做了刺史老爺,是不是徐家也得聽他的吩咐?」
正常的太平年月,刺史當然能夠管住一介指揮僉事。
可是現在官員並非朝廷委派,徐家更是不需要這些官職名頭,如今他們家幾十萬大軍在握,扶誰上去、拉誰下來,全憑自己的一個心意決定——
哪裏輪到大伯父說話了?
隻是這些彎彎繞繞,不提也罷。
有這麽一個大伯父的聲名鎮住葉家,比自己努力一百倍、一千倍,都要好使,今時今日娘家總算派上了用場。
四夫人在旁邊喜滋滋的,不屑道:「以後在葉家,看誰還敢薄待了你?」
顧蓮自然也是高興的。
不過,四夫人很快潑了一盆冷水。
因為她又忿忿罵道:「何家、葉家一個個都不是好東西!」然後一臉快意,「這下好了,往後你們姐妹倆的日子都好過了。」
顧蓮很快咀嚼出其中滋味兒來,笑容淡了許多。
等母親告辭離去,叫了李媽媽吩咐道:「往後在二門上看著一點,顧家再來人,就說我懷孕犯困睡下了。」
談妥了正事,留下好酒,徐離出門上馬直奔安陽大牢而去。
一番細細交待,讓牢吏給佟媽媽等人換了地兒,關到規格最高的重犯大牢,然後吩咐,「把牢裏的花樣兒讓人見識見識,記得留活口。」
牢吏一頭霧水,應道:「是,三爺。」
「若是死了,或者走失,你就替她們在裏頭蹲著。」
「不敢,不敢!」牢吏連聲保證,「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徐離又問:「你今天見過我嗎?」
「有……,還是沒有啊?」那牢吏話音未落,就覺得周遭季節變成了冬天,冷得自己直哆嗦,咽了一下口水,「沒有、沒有,小的從來沒有見過三爺。」
徐離轉身回了府。
徐策叫了他過去問話,開門見山,「葉家的事你聽說沒有?」
「聽說了。」
徐策撫了一下指間的琴弦,彈出「錚錚淙淙」的悅耳音符,優雅平緩,像是有心安撫情緒似的,「葉家那種長輩眾多的家庭,媳婦本來就不好做,但是既然那些刁奴能送官,說明葉東海還是站在顧氏一邊的,有這就足夠了。」
「我明白。」
「你明白就好。」徐策停住手勢,「你隻要記住一條,葉東海死了,顧氏可就是成了大肚子的寡婦。」意有所指,「改嫁或者做妾,可都不是什麽好路子。」
明明已經退了親,顧氏對小兄弟的影響卻越來越大——
由不得自己有所擔心。
徐離對琴音恍若未聞,沒有表情,「我知道自己該做什麽。」繼而轉口,「正好我想跟二哥商議一件事。」
「何事?」
徐離麵向北方,看著涼亭外麵的一池悠悠秋水。
「鄧猛打仗是一員虎將,但是算不上什麽好的父母官,所以我想,把現在的安陽刺史調至幽州任職。」
怎麽突然說起這個了?徐策一時不解,頷首道:「的確如此。」然後又問,「那安陽刺史的位置,你打算由誰來接任?」
「顧廷章。」
徐策一怔,旋即明白過來——
小兄弟這是有意要扶植顧家,給顧氏撐腰!
徐離收回目光,說道:「當初顧老太爺給得東西份量不輕,徐家落魄之際,若非對各省各地官吏了如指掌,難有今日之事事順利。」
「我知道,也沒打算忘恩負義。」徐策微微皺眉,語氣一轉,「顧廷章是在福建做刺史的,……做了十幾年,卻沒有聽說任何建樹。」
徐離勾起嘴角,「現如今,安陽刺史還是平庸一些的好。」
徐策聞言心頭一跳。
盡管知道小兄弟是在偏袒顧家,偏向顧氏,——但是徐家今後還要四處征戰,後方當然要求安全穩妥為上,……不求顧廷章能有什麽做為,隻求沒有異心。
以徐家和顧家多年世交的關係,顧家又是滿門文臣,的確叫人更加放心——
而且顧氏還救了自家小妹。
既然顧廷章做安陽刺史沒有害處,不影響徐家的霸業,不涉及軍事謀略,自己何必去做惡人?於是笑了笑,改口道:「雖說沒有建樹,但是也沒聽說出過漏子。」歎了一口氣,「隻當是還了顧家的人情罷。」
徐離靜靜不語。
徐策幹脆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再次撥弄起琴弦來,淡笑道:「那麽顧廷維,還是依舊官複鹽運使司一職吧。」
顧氏在葉家的日子過得舒心一點,小兄弟也少牽掛一些。
徐氏兄弟三言兩語之間,就在勢力範圍內決定了別人的命運,……而顧蓮,不過是其中一顆隨波逐流的棋子。
沒過幾天,棋子享受到了母親的高規格待遇。
四夫人一大早就來了,東西比上次還多,笑容比上次更盛,高興和喜悅簡直掩都掩不住,激動道:「我就知道,隻要你去求情一準兒能成!」
顧蓮幹笑,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或者,別解釋?
大伯父任職安陽刺史啊!!別說顧家……,就是葉家知道這個消息以後,上上下下都沸騰了。
相比起來,父親那個鹽運使司反倒不夠打眼。
畢竟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並不太清楚那是一個什麽樣的職位。
但是安陽刺史……,堂堂正正的一介地方父母官,青天大老爺,大概隻有奶娃娃才會不懂,——搞不好的,還以為比徐氏兄弟更厲害呢。
因為昨天下午,葉三太太就是這麽問自己的,「蓮娘……,你家大伯父做了刺史老爺,是不是徐家也得聽他的吩咐?」
正常的太平年月,刺史當然能夠管住一介指揮僉事。
可是現在官員並非朝廷委派,徐家更是不需要這些官職名頭,如今他們家幾十萬大軍在握,扶誰上去、拉誰下來,全憑自己的一個心意決定——
哪裏輪到大伯父說話了?
隻是這些彎彎繞繞,不提也罷。
有這麽一個大伯父的聲名鎮住葉家,比自己努力一百倍、一千倍,都要好使,今時今日娘家總算派上了用場。
四夫人在旁邊喜滋滋的,不屑道:「以後在葉家,看誰還敢薄待了你?」
顧蓮自然也是高興的。
不過,四夫人很快潑了一盆冷水。
因為她又忿忿罵道:「何家、葉家一個個都不是好東西!」然後一臉快意,「這下好了,往後你們姐妹倆的日子都好過了。」
顧蓮很快咀嚼出其中滋味兒來,笑容淡了許多。
等母親告辭離去,叫了李媽媽吩咐道:「往後在二門上看著一點,顧家再來人,就說我懷孕犯困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