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韃人管火銃叫土槍,當年從戰場上撿了不少走,研究經年也沒能產出個大概。
他一身都是血,眼睛赤紅,肌肉怒張,一看便是憤怒到了極點。
然而漢陽關內早就開始給受傷的士兵治療,根本沒有人理他。
因為距離太遠,火銃無法精準射擊,趴在城牆上的火鳳衛眯起眼睛,還是在他馬蹄前的地上射了一發。
那烏韃人的馬兒嘶吼一聲,嚇得往後退了幾步,差點把他從背上甩下來。
「上別人家搶東西還怪別人不給,真他媽的不要臉。」
那士兵往地上吐了口吐沫,清了清口裏的塵沙。
「你再靠近點,我叫你有來無回。」
他這麽說著。
待到夕陽日落,殘餘的烏韃人撤回營地,漢陽關才開了側門,出來一隊後勤兵。
他們把每一個大越的士兵都拖到板車上,核對好他們的名牌,扯下他們的軍號。等到大越自己的士兵收殮完畢,他們便又給烏韃的士兵收殮,塵歸塵土歸土,都已了無生息,還是留個安葬之地吧。
次日清晨,太陽徐徐而起,燦爛照耀大地。
昨日廝殺的土地上,隻留下鮮紅的血,給那一場廝殺留下見證。
此番戰停,百姓又能喘息不少時日。
漢陽關旁青山寺的大師下山,特地頌了一場《往生咒》。
這些戰死的戰士們用血手之軀保家衛國,值得所有人悼念。
願您來生,平安喜樂,吉祥滿身。
上京,長信宮。
榮錦棠剛親自送走睿王,這會兒正坐在乾元宮上書房裏沉思。
張德寶和寧城難得沒打眼神官司,老老實實站在門口等他吩咐。
榮錦棠就坐在書桌前,沉默許久。
睿郡王是端皇叔爺的長孫,自幼隨父母駐守封地南疆,每三年朝歲便會上京,同榮錦棠是關係極好的堂兄弟。
聽他急招,睿郡王二話不說就趕來上京,一路奔波到長信宮前,一共也隻用二十日。
睿郡王從來不是個貪權之人,在政事上也略通一二,如今能的用的,便也隻有他了。
然而即使是這樣,他依舊不太放心。
可若他不去溧水,他心裏會更糾結,更壓抑。
如果他都不能禦駕親征,保家衛國,隻能叫別人來保護自己,那這皇帝當的也太容易了些。
這一刻,榮錦棠思緒萬千。
直到張德寶抖著腿過來催:「陛下,該用午膳了。」
他才回過神來:「傳吧。」
午膳用得很簡單,他最近沒什麽胃口品味,便也讓禦醫給出個好克化的單子,不妨礙他處理政事便可。
等到用完午膳,他沒叫小憩,吩咐寧城:「取來我昨日封好的折子去慈寧宮。」
到了慈寧宮,榮錦棠特地先去的太後那裏。
因戰事已經持續有些時日,也一直沒有卓文惠的消息傳來,太後那也不再整日憂心,氣色略好了一些。
榮錦棠先去瞧她,關心了幾句她身體,然後便道:「剛收到公主來信,如今公主被關在潁州布政使司,應當還好。」
太後長舒口氣:「謝天謝地。」
榮錦棠見她這樣,心裏也十分難過。
「母後定要保養好身子,等文惠回來,還能陪您出去踏青呢。」
太後笑笑,沒再說這個,卻說:「宸妃也就這一月的功夫,產房那確實不用陛下操心,但陛下總得陪陪。」
「母後知道陛下繁忙,前頭事太多,但生子也是大事,不是說說那麽簡單的。」
榮錦棠很是認真點頭:「兒子心裏明白。」
太後道:「去瞧瞧你母妃吧,好些時日沒瞧見陛下,她很是惦記。」
榮錦棠卻沒有動。
「母後,兒子有一事相求。」
太後端茶的手頓了頓,緩緩抬起頭看他。
年輕的皇帝英俊淩厲,他身上帶著旁人無法企及的殺伐之氣,心中似早有決斷。
再有幾月,他就要弱冠了。
「陛下……想好了?」
榮錦棠頷首,麵容沉靜:「還請母後到時多擔待。」
他招手叫寧城遞來詔書,親手托給太後:「請娘娘務必收好,再為兒子操心幾個月。」
太後歎了口氣。
她狠狠閉了閉眼,再睜開時眼眶都是紅的。
「當年你父皇就是因為這個纏綿病榻,拖了那麽些日子還不舍的走,這終究成了他的憾事。」
「先帝沒能辦到的事,就交給皇上了。」
太後這樣說著。
榮錦棠起身給她恭恭敬敬行了禮,才轉身離去。
太後衝他背影道:「母後年紀大了,隻能撐幾個月,你要早些回來。」
說到最後一句,她幾乎哽咽。
她這一輩子送走過太多人,先是送走了親生女兒,又送走了丈夫,她不想再白發人送黑發人,徒留傷感。
榮錦棠直接去了安寧殿,這時後殿的小花園裏隻留了些許耐寒綠植,沒了夏日花團錦簇。
淑太貴妃正在處理宮事,最近付巧言那實在沒什麽力氣忙,便交給她打理幾日。
「母親,正忙?」榮錦棠笑著問。
淑太貴妃放下筆,抬頭見他來了,不由笑笑:「今日怎麽這時候來?」
她一邊說,一邊仔細打量他:「倒是比上回氣色好些,還得叫巧言管你才行。」
他若是不好好用膳,宸娘娘要生氣的,榮錦棠被她念叨兩次,再也不敢了。
說起她,榮錦棠表情更是柔和。
「最近她那不太好受,勞煩母親操勞了。」
淑太貴妃拉著他坐到茶桌邊,叫他吃橘子:「那有什麽?這不是應當的。就是巧言那辛苦,你得多寬慰她,不能老同她置氣。」
如今付巧言挺著九個月的大肚子,隨時都有可能生產,景玉宮那日日都緊張得很,宮人們晚上都不太敢睡死。
後殿一整個偏殿都給做成了產房,特地修的火炕溫暖舒適,就等她用了。
「剛太後娘娘也講,叫朕多去看看她,陪陪她。」
淑太貴妃苦笑道:「她生過孩子,知道不容易。」
榮錦棠心裏一哽,還是笑著勸她:「母親還有朕呢。」
「是啊,多虧有你。」
「說罷,今日來有何事?」淑太貴妃問。
榮錦棠愣了愣,隨即笑笑:「還是母親知道朕。」
他叫寧城又上了另一份詔書,道:「母親,朕還是想去,朕在宮裏待不住。」
淑太貴妃歎了口氣。
他的脾氣她又怎麽會不知道呢?隻他真的下定決心,也說不定不是壞事。
「你是應當去,但你得把事情都安排妥當。」
榮錦棠心裏一鬆,麵色終於好看了些:「多虧宮裏有您跟太後娘娘。」
誰說女兒家見識淺薄?
他連翻把打算講出口,得到的隻有支持。
淑太貴妃搖了搖頭,卻正色道:「你問過巧言否?」
榮錦棠當然不可能現在同付巧言講這個,他道:「再等等,一時半刻也離不了京。」
淑太貴妃就又歎氣。
「怎麽就趕到這節骨眼上。」
是啊,怎麽就這麽不湊巧呢。
榮錦棠又同淑太貴妃安排了好一會兒事情,才又沉著臉回到前頭。
等忙完了一整天的事,太陽西斜,他才起身活動下胳膊。
他一身都是血,眼睛赤紅,肌肉怒張,一看便是憤怒到了極點。
然而漢陽關內早就開始給受傷的士兵治療,根本沒有人理他。
因為距離太遠,火銃無法精準射擊,趴在城牆上的火鳳衛眯起眼睛,還是在他馬蹄前的地上射了一發。
那烏韃人的馬兒嘶吼一聲,嚇得往後退了幾步,差點把他從背上甩下來。
「上別人家搶東西還怪別人不給,真他媽的不要臉。」
那士兵往地上吐了口吐沫,清了清口裏的塵沙。
「你再靠近點,我叫你有來無回。」
他這麽說著。
待到夕陽日落,殘餘的烏韃人撤回營地,漢陽關才開了側門,出來一隊後勤兵。
他們把每一個大越的士兵都拖到板車上,核對好他們的名牌,扯下他們的軍號。等到大越自己的士兵收殮完畢,他們便又給烏韃的士兵收殮,塵歸塵土歸土,都已了無生息,還是留個安葬之地吧。
次日清晨,太陽徐徐而起,燦爛照耀大地。
昨日廝殺的土地上,隻留下鮮紅的血,給那一場廝殺留下見證。
此番戰停,百姓又能喘息不少時日。
漢陽關旁青山寺的大師下山,特地頌了一場《往生咒》。
這些戰死的戰士們用血手之軀保家衛國,值得所有人悼念。
願您來生,平安喜樂,吉祥滿身。
上京,長信宮。
榮錦棠剛親自送走睿王,這會兒正坐在乾元宮上書房裏沉思。
張德寶和寧城難得沒打眼神官司,老老實實站在門口等他吩咐。
榮錦棠就坐在書桌前,沉默許久。
睿郡王是端皇叔爺的長孫,自幼隨父母駐守封地南疆,每三年朝歲便會上京,同榮錦棠是關係極好的堂兄弟。
聽他急招,睿郡王二話不說就趕來上京,一路奔波到長信宮前,一共也隻用二十日。
睿郡王從來不是個貪權之人,在政事上也略通一二,如今能的用的,便也隻有他了。
然而即使是這樣,他依舊不太放心。
可若他不去溧水,他心裏會更糾結,更壓抑。
如果他都不能禦駕親征,保家衛國,隻能叫別人來保護自己,那這皇帝當的也太容易了些。
這一刻,榮錦棠思緒萬千。
直到張德寶抖著腿過來催:「陛下,該用午膳了。」
他才回過神來:「傳吧。」
午膳用得很簡單,他最近沒什麽胃口品味,便也讓禦醫給出個好克化的單子,不妨礙他處理政事便可。
等到用完午膳,他沒叫小憩,吩咐寧城:「取來我昨日封好的折子去慈寧宮。」
到了慈寧宮,榮錦棠特地先去的太後那裏。
因戰事已經持續有些時日,也一直沒有卓文惠的消息傳來,太後那也不再整日憂心,氣色略好了一些。
榮錦棠先去瞧她,關心了幾句她身體,然後便道:「剛收到公主來信,如今公主被關在潁州布政使司,應當還好。」
太後長舒口氣:「謝天謝地。」
榮錦棠見她這樣,心裏也十分難過。
「母後定要保養好身子,等文惠回來,還能陪您出去踏青呢。」
太後笑笑,沒再說這個,卻說:「宸妃也就這一月的功夫,產房那確實不用陛下操心,但陛下總得陪陪。」
「母後知道陛下繁忙,前頭事太多,但生子也是大事,不是說說那麽簡單的。」
榮錦棠很是認真點頭:「兒子心裏明白。」
太後道:「去瞧瞧你母妃吧,好些時日沒瞧見陛下,她很是惦記。」
榮錦棠卻沒有動。
「母後,兒子有一事相求。」
太後端茶的手頓了頓,緩緩抬起頭看他。
年輕的皇帝英俊淩厲,他身上帶著旁人無法企及的殺伐之氣,心中似早有決斷。
再有幾月,他就要弱冠了。
「陛下……想好了?」
榮錦棠頷首,麵容沉靜:「還請母後到時多擔待。」
他招手叫寧城遞來詔書,親手托給太後:「請娘娘務必收好,再為兒子操心幾個月。」
太後歎了口氣。
她狠狠閉了閉眼,再睜開時眼眶都是紅的。
「當年你父皇就是因為這個纏綿病榻,拖了那麽些日子還不舍的走,這終究成了他的憾事。」
「先帝沒能辦到的事,就交給皇上了。」
太後這樣說著。
榮錦棠起身給她恭恭敬敬行了禮,才轉身離去。
太後衝他背影道:「母後年紀大了,隻能撐幾個月,你要早些回來。」
說到最後一句,她幾乎哽咽。
她這一輩子送走過太多人,先是送走了親生女兒,又送走了丈夫,她不想再白發人送黑發人,徒留傷感。
榮錦棠直接去了安寧殿,這時後殿的小花園裏隻留了些許耐寒綠植,沒了夏日花團錦簇。
淑太貴妃正在處理宮事,最近付巧言那實在沒什麽力氣忙,便交給她打理幾日。
「母親,正忙?」榮錦棠笑著問。
淑太貴妃放下筆,抬頭見他來了,不由笑笑:「今日怎麽這時候來?」
她一邊說,一邊仔細打量他:「倒是比上回氣色好些,還得叫巧言管你才行。」
他若是不好好用膳,宸娘娘要生氣的,榮錦棠被她念叨兩次,再也不敢了。
說起她,榮錦棠表情更是柔和。
「最近她那不太好受,勞煩母親操勞了。」
淑太貴妃拉著他坐到茶桌邊,叫他吃橘子:「那有什麽?這不是應當的。就是巧言那辛苦,你得多寬慰她,不能老同她置氣。」
如今付巧言挺著九個月的大肚子,隨時都有可能生產,景玉宮那日日都緊張得很,宮人們晚上都不太敢睡死。
後殿一整個偏殿都給做成了產房,特地修的火炕溫暖舒適,就等她用了。
「剛太後娘娘也講,叫朕多去看看她,陪陪她。」
淑太貴妃苦笑道:「她生過孩子,知道不容易。」
榮錦棠心裏一哽,還是笑著勸她:「母親還有朕呢。」
「是啊,多虧有你。」
「說罷,今日來有何事?」淑太貴妃問。
榮錦棠愣了愣,隨即笑笑:「還是母親知道朕。」
他叫寧城又上了另一份詔書,道:「母親,朕還是想去,朕在宮裏待不住。」
淑太貴妃歎了口氣。
他的脾氣她又怎麽會不知道呢?隻他真的下定決心,也說不定不是壞事。
「你是應當去,但你得把事情都安排妥當。」
榮錦棠心裏一鬆,麵色終於好看了些:「多虧宮裏有您跟太後娘娘。」
誰說女兒家見識淺薄?
他連翻把打算講出口,得到的隻有支持。
淑太貴妃搖了搖頭,卻正色道:「你問過巧言否?」
榮錦棠當然不可能現在同付巧言講這個,他道:「再等等,一時半刻也離不了京。」
淑太貴妃就又歎氣。
「怎麽就趕到這節骨眼上。」
是啊,怎麽就這麽不湊巧呢。
榮錦棠又同淑太貴妃安排了好一會兒事情,才又沉著臉回到前頭。
等忙完了一整天的事,太陽西斜,他才起身活動下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