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跟叔父搬來上京,為了就近陪兒女讀書考書院,我記得瑞哥和巧姐成績都很好,這邊的工錢也比我們鎮上多。」
縣學讀完要想上各地書院就要靠本事考了,普通人家都是直接就找份差事營生,讀書院的畢竟在少數。
就算人數再少,書院就那麽些,若是成績不好肯定讀不了。
「嬸娘家裏的兩個孩子都很聰明的,瑞哥讀經算,巧姐應當是讀的藥理,將來想是在書院裏留下當博士的。」
榮錦棠就靜靜聽她說,還把熱茶推到她手邊:「喝點茶。」
付巧言抿了一口,從心到手都暖和起來。
雅間裏燒了火盆,倒是很暖和,晴畫就過來給付巧言取下暖帽,省得悟出汗來出去要吹風。
「當年你怎麽沒去找她?」榮錦棠問。
付巧言笑笑,把茶杯裏的茶喝幹:「本也就是鄰居,嬸娘家裏頭還有兒女要讀書,我怎麽好帶著重病的弟弟去求呢。」
倒也是,她不是個求人的性格,哪怕把自己賣了,也不好去求非親非故的鄰居。
榮錦棠握住她的手,緊緊攥在手心裏。
「以後有朕呢。」他鄭重對她說。
付巧言隻覺得他比那茶還暖心。
趁著李娘子還沒來,她接過晴畫遞來的熱帕子,仔細幫他淨手:「原我還挺想哭的,結果陛下這樣講一句,再哭鼻子可就不好啦。」
「陛下這麽好,我還哭什麽呢。」她小聲撒嬌道。
榮錦棠笑:「這會兒知道拍馬屁,待會兒不讓你吃蜂蜜花生,又要講朕「愛管你」。」
「陛下!」付巧言笑出聲來。
就在這時李娘子來了。
她進來時榮錦棠正體貼給付巧言續茶,他看起來年輕英俊,舉手投足間帶著優雅與貴氣,李娘子在草木書局也很是見過世麵,立時就覺得他可能比她想的更富貴些。
囡囡一身衣裳瞧著是不起眼,那料子可是實打實的,發髻間若隱若現的金珠很是瑩潤,不注意就能閃了眼睛。
她跟以前那個老是安安靜靜讀書的小姑娘也不一樣了。
到底長大嫁人,瞧著穩重許多。
晴畫見她進來,笑意盈盈過來請她坐,還貼心問:「夫人喜歡吃什麽口?這就叫去做。」
就看這丫鬟的素養,囡囡夫家一定也不簡單。
李娘子是又欣慰又悲傷,她心裏頭念叨著:阿妹你瞧見了,現在姑娘好好的,你且也放心了吧。
想到付巧言的母親,李娘子就又紅了眼睛。
付巧言這會兒已經平複下來,她見李娘子還是傷感,就安慰道:「嬸娘也不用太介懷,總過去這麽多年,還是要往前看的。」
李娘子低頭擦了擦眼睛,苦笑道:「我就是覺得對不住你跟恒書,當年我們要是還在家,定不能叫你們賣了家宅。」
付巧言看了一眼榮錦棠,見他點了點頭,便對李娘子道:「家宅也已經買回,等恒書大了便過回給他。」
李娘子這才覺得寬慰一些。
她見榮錦棠一直笑著坐在一邊,不由問:「那時候你跟恒書都不知道去了哪裏,後來恒書來找過我一回,我問他你去哪裏,他道你嫁人了。」
這事付巧言還真不知道,但她也好些年沒見過付恒書,不好講那麽清楚:「他什麽時候去的?也沒同我講。」
李娘子道:「去年年根的時候,小子長大了,個子比我還高呢。」
這麽多年付巧言頭回聽到弟弟的消息,她略有些激動,不由自主拽了一把榮錦棠:「我父親就個子高,他也矮不了。」
榮錦棠怕她又要哭,忙把茶給她推到手裏。
李娘子看他這般體貼,心裏頭也很欣慰,她道:「你能嫁這樣如意的夫君,你父母在天有靈也能高興了。」
付巧言端著茶杯的手一頓,她遲疑片刻,正待說什麽,就聽身旁榮錦棠道:「是小婿運氣好能娶到巧言這麽好的娘子,還要多謝嶽父嶽母養育之恩。」
付巧言難以置信地看著他,甚至說不出話來。
榮錦棠捏了捏她的手,低聲笑到:「囡囡,吃茶吧。」
李娘子是個很有眼色的人,過去的事感歎一番,吃飯的時候就不再講了。
倒是一直在講瑞哥家的小娃娃和巧姐定的人家。
付巧言回憶一二,問:「我記得巧姐比我還大兩歲呢,怎麽才定親?」
大越女子雖說成親晚些,但大多都是及笄後定親。娘家人舍不得姑娘早出門子,也想叫兩個人能有個眼緣熟悉熟悉,拖上幾年再成親也是有的。
不過二十幾許才定親倒是有些奇了。
李娘子探口氣:「打小就你們姐倆最倔,哥哥弟弟都要小心陪著你們玩,她非要考上白月書院才能成親,我也講不過她,就隨她去了。」
這事也真是緣分天定,李娘子好笑道:「我原也以為拖到這麽大找不到什麽好人家,結果她有個同窗也是書呆子,兩個人一起考上了書院,對方家裏就過來提了親。」
付巧言就笑:「多好的事兒,兩個人還能講到一起去呢。」
李娘子笑歎:「可不是,我那女婿雖是個書呆子,對巧姐倒是一門心思好。」
她說罷,頓了頓:「就是沒你相公這般體貼,呆傻得很。」
付巧言一聽相公這稱呼,就忍不住紅了臉,她一半是不安,一半又有些難以言說的甜蜜,總之是有些五味雜陳的。
當著李娘子的麵,有些話又不能講。
榮錦棠倒是很自在,他一邊幫付巧言夾菜,一邊還客氣地跟李娘子聊天,問了許多付巧言小時候的趣事聽。
他還問:「巧言的小名兒是叫囡囡?」
李娘子就笑,聲音裏帶著懷念:「她爹娘一開始就她一個娃娃,寵的跟寶貝疙瘩一樣,就起了個這樣的小名。後來她弟弟生了,男娃娃就是不如女娃娃好帶,她爹娘就連小名都沒起,整天小子小子喊。不過他們家恒書已經很乖了,聰明得很呢。」
榮錦棠也笑:「確實很聰明,他可是順天府今年的解元呢。」
李娘子的眼睛一下就亮了:「真的?那孩子是真的聰明。」她原本確實為付恒書高興,可沒說兩句又擔憂道:「他那麽小的年紀,得吃多少苦頭。」
她一向也很是慈母心腸,當年他們搬走的時候付恒書還年幼,小小的一個團子,每年他們回鄉他都會坐在門口笑著喊嬸娘。
聰明又懂事,聽話又乖巧。
付巧言端著茶杯的手頓了頓,還是道:「他在府學讀書,我也管不了他。」
李娘子就歎:「現在孩子都大了,一個也管不了,還是你最省心。」
一頓飯吃得溫馨,等用完膳李娘子才猶豫地問:「你們如今是在上京安居?」
巧言的夫家一看便非富即貴,她也不知道她如何有這樣一門親事,隻擔心她以後聯絡不上,還是問出了口。
付巧言看了一眼榮錦棠,倒是沒主動回答。
榮錦棠笑道:「家宅在狀元坊附近,以後嬸娘要是有事找巧言,便去棗花巷第三戶人家找便是了。」
他說罷又看了一眼張德寶,張德寶就立時取了一小塊木牌遞給李娘子。
縣學讀完要想上各地書院就要靠本事考了,普通人家都是直接就找份差事營生,讀書院的畢竟在少數。
就算人數再少,書院就那麽些,若是成績不好肯定讀不了。
「嬸娘家裏的兩個孩子都很聰明的,瑞哥讀經算,巧姐應當是讀的藥理,將來想是在書院裏留下當博士的。」
榮錦棠就靜靜聽她說,還把熱茶推到她手邊:「喝點茶。」
付巧言抿了一口,從心到手都暖和起來。
雅間裏燒了火盆,倒是很暖和,晴畫就過來給付巧言取下暖帽,省得悟出汗來出去要吹風。
「當年你怎麽沒去找她?」榮錦棠問。
付巧言笑笑,把茶杯裏的茶喝幹:「本也就是鄰居,嬸娘家裏頭還有兒女要讀書,我怎麽好帶著重病的弟弟去求呢。」
倒也是,她不是個求人的性格,哪怕把自己賣了,也不好去求非親非故的鄰居。
榮錦棠握住她的手,緊緊攥在手心裏。
「以後有朕呢。」他鄭重對她說。
付巧言隻覺得他比那茶還暖心。
趁著李娘子還沒來,她接過晴畫遞來的熱帕子,仔細幫他淨手:「原我還挺想哭的,結果陛下這樣講一句,再哭鼻子可就不好啦。」
「陛下這麽好,我還哭什麽呢。」她小聲撒嬌道。
榮錦棠笑:「這會兒知道拍馬屁,待會兒不讓你吃蜂蜜花生,又要講朕「愛管你」。」
「陛下!」付巧言笑出聲來。
就在這時李娘子來了。
她進來時榮錦棠正體貼給付巧言續茶,他看起來年輕英俊,舉手投足間帶著優雅與貴氣,李娘子在草木書局也很是見過世麵,立時就覺得他可能比她想的更富貴些。
囡囡一身衣裳瞧著是不起眼,那料子可是實打實的,發髻間若隱若現的金珠很是瑩潤,不注意就能閃了眼睛。
她跟以前那個老是安安靜靜讀書的小姑娘也不一樣了。
到底長大嫁人,瞧著穩重許多。
晴畫見她進來,笑意盈盈過來請她坐,還貼心問:「夫人喜歡吃什麽口?這就叫去做。」
就看這丫鬟的素養,囡囡夫家一定也不簡單。
李娘子是又欣慰又悲傷,她心裏頭念叨著:阿妹你瞧見了,現在姑娘好好的,你且也放心了吧。
想到付巧言的母親,李娘子就又紅了眼睛。
付巧言這會兒已經平複下來,她見李娘子還是傷感,就安慰道:「嬸娘也不用太介懷,總過去這麽多年,還是要往前看的。」
李娘子低頭擦了擦眼睛,苦笑道:「我就是覺得對不住你跟恒書,當年我們要是還在家,定不能叫你們賣了家宅。」
付巧言看了一眼榮錦棠,見他點了點頭,便對李娘子道:「家宅也已經買回,等恒書大了便過回給他。」
李娘子這才覺得寬慰一些。
她見榮錦棠一直笑著坐在一邊,不由問:「那時候你跟恒書都不知道去了哪裏,後來恒書來找過我一回,我問他你去哪裏,他道你嫁人了。」
這事付巧言還真不知道,但她也好些年沒見過付恒書,不好講那麽清楚:「他什麽時候去的?也沒同我講。」
李娘子道:「去年年根的時候,小子長大了,個子比我還高呢。」
這麽多年付巧言頭回聽到弟弟的消息,她略有些激動,不由自主拽了一把榮錦棠:「我父親就個子高,他也矮不了。」
榮錦棠怕她又要哭,忙把茶給她推到手裏。
李娘子看他這般體貼,心裏頭也很欣慰,她道:「你能嫁這樣如意的夫君,你父母在天有靈也能高興了。」
付巧言端著茶杯的手一頓,她遲疑片刻,正待說什麽,就聽身旁榮錦棠道:「是小婿運氣好能娶到巧言這麽好的娘子,還要多謝嶽父嶽母養育之恩。」
付巧言難以置信地看著他,甚至說不出話來。
榮錦棠捏了捏她的手,低聲笑到:「囡囡,吃茶吧。」
李娘子是個很有眼色的人,過去的事感歎一番,吃飯的時候就不再講了。
倒是一直在講瑞哥家的小娃娃和巧姐定的人家。
付巧言回憶一二,問:「我記得巧姐比我還大兩歲呢,怎麽才定親?」
大越女子雖說成親晚些,但大多都是及笄後定親。娘家人舍不得姑娘早出門子,也想叫兩個人能有個眼緣熟悉熟悉,拖上幾年再成親也是有的。
不過二十幾許才定親倒是有些奇了。
李娘子探口氣:「打小就你們姐倆最倔,哥哥弟弟都要小心陪著你們玩,她非要考上白月書院才能成親,我也講不過她,就隨她去了。」
這事也真是緣分天定,李娘子好笑道:「我原也以為拖到這麽大找不到什麽好人家,結果她有個同窗也是書呆子,兩個人一起考上了書院,對方家裏就過來提了親。」
付巧言就笑:「多好的事兒,兩個人還能講到一起去呢。」
李娘子笑歎:「可不是,我那女婿雖是個書呆子,對巧姐倒是一門心思好。」
她說罷,頓了頓:「就是沒你相公這般體貼,呆傻得很。」
付巧言一聽相公這稱呼,就忍不住紅了臉,她一半是不安,一半又有些難以言說的甜蜜,總之是有些五味雜陳的。
當著李娘子的麵,有些話又不能講。
榮錦棠倒是很自在,他一邊幫付巧言夾菜,一邊還客氣地跟李娘子聊天,問了許多付巧言小時候的趣事聽。
他還問:「巧言的小名兒是叫囡囡?」
李娘子就笑,聲音裏帶著懷念:「她爹娘一開始就她一個娃娃,寵的跟寶貝疙瘩一樣,就起了個這樣的小名。後來她弟弟生了,男娃娃就是不如女娃娃好帶,她爹娘就連小名都沒起,整天小子小子喊。不過他們家恒書已經很乖了,聰明得很呢。」
榮錦棠也笑:「確實很聰明,他可是順天府今年的解元呢。」
李娘子的眼睛一下就亮了:「真的?那孩子是真的聰明。」她原本確實為付恒書高興,可沒說兩句又擔憂道:「他那麽小的年紀,得吃多少苦頭。」
她一向也很是慈母心腸,當年他們搬走的時候付恒書還年幼,小小的一個團子,每年他們回鄉他都會坐在門口笑著喊嬸娘。
聰明又懂事,聽話又乖巧。
付巧言端著茶杯的手頓了頓,還是道:「他在府學讀書,我也管不了他。」
李娘子就歎:「現在孩子都大了,一個也管不了,還是你最省心。」
一頓飯吃得溫馨,等用完膳李娘子才猶豫地問:「你們如今是在上京安居?」
巧言的夫家一看便非富即貴,她也不知道她如何有這樣一門親事,隻擔心她以後聯絡不上,還是問出了口。
付巧言看了一眼榮錦棠,倒是沒主動回答。
榮錦棠笑道:「家宅在狀元坊附近,以後嬸娘要是有事找巧言,便去棗花巷第三戶人家找便是了。」
他說罷又看了一眼張德寶,張德寶就立時取了一小塊木牌遞給李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