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榕正在店裏嗑瓜子,街上熱熱鬧鬧的,今天是吳慈柔出嫁,站在餘家雜貨鋪,不,現在已經改名為餘記貨鋪,餘鬆打算再掙兩年錢把鋪子盤下來就好了。有個婦人正在一台台的數嫁妝,出生驚訝,「咦,竟然有三十六抬,吳家果然是大戶人家。壓的實實的,這可厲害了。」
三十六抬嫁妝倒是真的很多,難道吳家比想象中的還要殷實,可吳家除了土地上有些出息,其他的鋪子什麽的都沒開幾間。吳襄與兄長吳通一起送嫁,並沒有眾人想象中的得意,尤其是吳襄本就是家中小兒子,本來家中子弟眾多,用錢就已經很節省了,但這次大妹出嫁吳劉氏把她的嫁妝還有其他的東西給了許多給吳慈柔,日後輪到吳襄的還有多少,他還真是不敢想。
趁著吳家送嫁,鍾家也跟餘家定了親事,隻等餘奉九月份院試過了就回來就籌辦親事。而張氏忽然發現對門佟家似乎有意在搶生意,也做起了大肉包子,還比她們來得便宜,張氏跟餘榕疑惑道:「他們是怎麽會做包子的?」
佟家的人一向不大守誠信,上次看張氏她們生意好就把她們趕走了,這次他又想打擂台了不是?餘老三就有些著急,「鬆兒他娘,要不我們也降價吧?」好不容易開始做房子,正是需要錢的時候,餘老三不想被人兌擠把生意做沒了。
「萬萬不可,咱們包子那肉又紮實又新鮮,味道又好,才值這個價。若是降價了,哪裏能掙多少,還辛苦。」餘榕第一個不同意。
張氏聽女兒這麽說,也覺得不妥,「這生意是要做長久的,讓那愛吃小便宜的人去他那裏吃。咱們還是做咱們的。」
在餘老三憂心忡忡下,還是決定不降價。佟家搶生意搶了不少,但那味道卻比不上張氏做的包子,同時張氏熬了紅豆又開始做豆沙包還有一些其他的品種,生意也慢慢恢複起來,張氏跟餘老三倆人臉上才露出笑容。
這天餘榕等張氏回來,張氏便跟餘榕道:「你二哥的婚事定了,過幾天我們回家吃酒,你跟我一起去吧,也去看看我們房子做的怎麽樣了?」
平時都是餘老三回去弄房子的事情,張氏還沒回去看過,對於張氏來說草埔隻是她掙錢的地方,但老家還是在沙河村,人們常說狡兔三窟,張氏跟餘老三已經經過幾十年了,在這個靠天吃飯的年代,張氏跟餘老三對土地有著很深的執念。
餘榕就把自己之前做的衣服找了出來,她已經瘦了快十斤了,看起來氣色又好,就連季雙兒都說,「榕榕,你不知道有好幾家都開始打聽你了?」她們是商戶人家,說起來比那些大家閨秀要開放一些。
「什麽打聽我,我還未及笄,而且我娘有意再留我兩年的,不比你,既能幹又聰明,你季大小姐才真是貨真價實的婆婆最好人選。」餘榕也不示弱。
季雙兒過來捏她的嘴,餘鬆正好回來,餘榕才整理好頭發。倒是季雙兒很不自然,側著身子在一旁坐,餘鬆回來隻是拿點樣品的,他走了,餘榕才發現季雙兒滿臉通紅,餘榕畢竟也不是真正的女兒,她越看倒是越覺得這季雙兒做自己的嫂子還有那麽點意思。
比如季雙兒是客棧老板的女兒,身份上是差不多的,餘鬆自己經營貨鋪,而且餘鬆十分能幹,年紀又輕,相貌也好,季雙兒卻相貌普通,但古道熱腸,卻又有生意人的精明,做人做事也不大矯情。
自家爹老實勤快,娘雖然厲害但卻很明事理,自己也能掙錢,除了讀書的小弟,估摸著讀幾年張氏也會讓他自己出去找事做,餘鬆的家庭也沒什麽負擔的,不過感情的事情餘榕也不能做主,她隻能看這倆人日後如何再跟張氏說。
轉眼已經到了餘二郎定親的那一日,餘老三前幾日回去了一趟,他也覺得不可思議,「二郎的婚事定的也太草率了,那個姑娘聽說是從北邊逃荒過來的,娟兒就說這姑娘好,又識得字什麽的,配他哥哥最好。老二夫妻也是昏了頭,還把定親跟成親一起辦了,我說,這種來曆不明的女子怎麽能隨便成親,萬一日後出了什麽事可怎麽辦?」
餘娟這個人最愛做什麽?總覺得自己是主角光環,認為周圍總是有一些那麽不平凡的人,所以凡是有些隱秘的人,在餘娟那裏反而被當成寶。像餘榕就從不認為自己有什麽貴人相助,自己才是自己的貴人。
張氏自從上次被餘娟嗆了後心裏就不舒服,她冷笑:「所以我說老二兩口子本來也不大聰明,現在不被這個女兒害死才行,這樣的大事都聽她的。」
張氏一貫在意自己的形象,今天穿的餘榕給做的湖藍色的上襦下裙,中間還用了巧思用了一點粉色做腰帶,然後粉色繡雙碟的做了抹額,看起來果真是比平時年輕許多,張氏本人也愛美,穿了餘榕準備的這一身,就覺得女兒心靈手巧。
餘榕今天到沒有做太大打扮,隻把頭發前麵梳了小髻,後麵編了辮子,隻插了一枝頭花。衣裳還是那套湖綠色的琵琶對襟衫子配珍珠白百褶裙,她跟別人做衣服舍得,跟自己不大花費功夫,畢竟常年要織布做事,也不出去,有幾套可以出門的衣服就可以了。
「娟兒,這幾天咱們弄那個草藥也沒賣多少?這次又是二哥去打短工掙了錢,你全部跟二嫂做了新衣服,這合適嗎?」餘柳知道她的兩個哥哥去了很遠的地方打短工才掙了一點錢回來,像大姐餘香香出嫁也沒穿新衣裳,她們家又不是有錢的人家,不過是做些苦力活而已。
餘娟苦口婆心道:「柳柳姐,你要知道女人這一輩子就一次的事情,自然怠慢不得,你放心,等你出嫁了,我也會掙錢讓你穿上這樣好的衣服的。」
餘柳很輕易就被餘娟說動了,兩姐妹在後麵說話,餘柳被趙氏喊去切菜,餘娟則出去迎客。她口巧會討口彩,所以趙氏很為這個女兒驕傲,又加上趙氏性情溫柔,在村裏有很多交好的婦人都來幫忙。真媽就跟趙氏道:「你這倆個女兒都生的好,比那個梅兒強,不過你們家老大生的那個可真厲害,竟然跟鍾家小姐定親了。」
誇別人的孩子,趙氏心裏酸酸的,可她一向脾氣溫順,正準備也附和幾句,前邊人說餘家三房回來了。真媽一聽張氏回來,放下手中正在刮的魚鱗,她跟張氏可比跟趙氏好多了,趙氏是個一問三不知的人,而張氏卻是個有主意也能出主意的人。
餘老三帶張氏和餘榕先去看了一下房子,廚房已經做起來了,前麵除了沒吊頂,都弄的差不多了。張氏笑道:「那也好,買點瓦片,今年就可以回來過年了。」盡管老屋房子再大,張氏也不願意去。
餘榕看這房子做的寬敞,不禁道:「娘,明年咱們一定要把新屋刷點石灰,讓哥哥打點家具,住進來可好了。」這才是她們真正意義上的家。
三十六抬嫁妝倒是真的很多,難道吳家比想象中的還要殷實,可吳家除了土地上有些出息,其他的鋪子什麽的都沒開幾間。吳襄與兄長吳通一起送嫁,並沒有眾人想象中的得意,尤其是吳襄本就是家中小兒子,本來家中子弟眾多,用錢就已經很節省了,但這次大妹出嫁吳劉氏把她的嫁妝還有其他的東西給了許多給吳慈柔,日後輪到吳襄的還有多少,他還真是不敢想。
趁著吳家送嫁,鍾家也跟餘家定了親事,隻等餘奉九月份院試過了就回來就籌辦親事。而張氏忽然發現對門佟家似乎有意在搶生意,也做起了大肉包子,還比她們來得便宜,張氏跟餘榕疑惑道:「他們是怎麽會做包子的?」
佟家的人一向不大守誠信,上次看張氏她們生意好就把她們趕走了,這次他又想打擂台了不是?餘老三就有些著急,「鬆兒他娘,要不我們也降價吧?」好不容易開始做房子,正是需要錢的時候,餘老三不想被人兌擠把生意做沒了。
「萬萬不可,咱們包子那肉又紮實又新鮮,味道又好,才值這個價。若是降價了,哪裏能掙多少,還辛苦。」餘榕第一個不同意。
張氏聽女兒這麽說,也覺得不妥,「這生意是要做長久的,讓那愛吃小便宜的人去他那裏吃。咱們還是做咱們的。」
在餘老三憂心忡忡下,還是決定不降價。佟家搶生意搶了不少,但那味道卻比不上張氏做的包子,同時張氏熬了紅豆又開始做豆沙包還有一些其他的品種,生意也慢慢恢複起來,張氏跟餘老三倆人臉上才露出笑容。
這天餘榕等張氏回來,張氏便跟餘榕道:「你二哥的婚事定了,過幾天我們回家吃酒,你跟我一起去吧,也去看看我們房子做的怎麽樣了?」
平時都是餘老三回去弄房子的事情,張氏還沒回去看過,對於張氏來說草埔隻是她掙錢的地方,但老家還是在沙河村,人們常說狡兔三窟,張氏跟餘老三已經經過幾十年了,在這個靠天吃飯的年代,張氏跟餘老三對土地有著很深的執念。
餘榕就把自己之前做的衣服找了出來,她已經瘦了快十斤了,看起來氣色又好,就連季雙兒都說,「榕榕,你不知道有好幾家都開始打聽你了?」她們是商戶人家,說起來比那些大家閨秀要開放一些。
「什麽打聽我,我還未及笄,而且我娘有意再留我兩年的,不比你,既能幹又聰明,你季大小姐才真是貨真價實的婆婆最好人選。」餘榕也不示弱。
季雙兒過來捏她的嘴,餘鬆正好回來,餘榕才整理好頭發。倒是季雙兒很不自然,側著身子在一旁坐,餘鬆回來隻是拿點樣品的,他走了,餘榕才發現季雙兒滿臉通紅,餘榕畢竟也不是真正的女兒,她越看倒是越覺得這季雙兒做自己的嫂子還有那麽點意思。
比如季雙兒是客棧老板的女兒,身份上是差不多的,餘鬆自己經營貨鋪,而且餘鬆十分能幹,年紀又輕,相貌也好,季雙兒卻相貌普通,但古道熱腸,卻又有生意人的精明,做人做事也不大矯情。
自家爹老實勤快,娘雖然厲害但卻很明事理,自己也能掙錢,除了讀書的小弟,估摸著讀幾年張氏也會讓他自己出去找事做,餘鬆的家庭也沒什麽負擔的,不過感情的事情餘榕也不能做主,她隻能看這倆人日後如何再跟張氏說。
轉眼已經到了餘二郎定親的那一日,餘老三前幾日回去了一趟,他也覺得不可思議,「二郎的婚事定的也太草率了,那個姑娘聽說是從北邊逃荒過來的,娟兒就說這姑娘好,又識得字什麽的,配他哥哥最好。老二夫妻也是昏了頭,還把定親跟成親一起辦了,我說,這種來曆不明的女子怎麽能隨便成親,萬一日後出了什麽事可怎麽辦?」
餘娟這個人最愛做什麽?總覺得自己是主角光環,認為周圍總是有一些那麽不平凡的人,所以凡是有些隱秘的人,在餘娟那裏反而被當成寶。像餘榕就從不認為自己有什麽貴人相助,自己才是自己的貴人。
張氏自從上次被餘娟嗆了後心裏就不舒服,她冷笑:「所以我說老二兩口子本來也不大聰明,現在不被這個女兒害死才行,這樣的大事都聽她的。」
張氏一貫在意自己的形象,今天穿的餘榕給做的湖藍色的上襦下裙,中間還用了巧思用了一點粉色做腰帶,然後粉色繡雙碟的做了抹額,看起來果真是比平時年輕許多,張氏本人也愛美,穿了餘榕準備的這一身,就覺得女兒心靈手巧。
餘榕今天到沒有做太大打扮,隻把頭發前麵梳了小髻,後麵編了辮子,隻插了一枝頭花。衣裳還是那套湖綠色的琵琶對襟衫子配珍珠白百褶裙,她跟別人做衣服舍得,跟自己不大花費功夫,畢竟常年要織布做事,也不出去,有幾套可以出門的衣服就可以了。
「娟兒,這幾天咱們弄那個草藥也沒賣多少?這次又是二哥去打短工掙了錢,你全部跟二嫂做了新衣服,這合適嗎?」餘柳知道她的兩個哥哥去了很遠的地方打短工才掙了一點錢回來,像大姐餘香香出嫁也沒穿新衣裳,她們家又不是有錢的人家,不過是做些苦力活而已。
餘娟苦口婆心道:「柳柳姐,你要知道女人這一輩子就一次的事情,自然怠慢不得,你放心,等你出嫁了,我也會掙錢讓你穿上這樣好的衣服的。」
餘柳很輕易就被餘娟說動了,兩姐妹在後麵說話,餘柳被趙氏喊去切菜,餘娟則出去迎客。她口巧會討口彩,所以趙氏很為這個女兒驕傲,又加上趙氏性情溫柔,在村裏有很多交好的婦人都來幫忙。真媽就跟趙氏道:「你這倆個女兒都生的好,比那個梅兒強,不過你們家老大生的那個可真厲害,竟然跟鍾家小姐定親了。」
誇別人的孩子,趙氏心裏酸酸的,可她一向脾氣溫順,正準備也附和幾句,前邊人說餘家三房回來了。真媽一聽張氏回來,放下手中正在刮的魚鱗,她跟張氏可比跟趙氏好多了,趙氏是個一問三不知的人,而張氏卻是個有主意也能出主意的人。
餘老三帶張氏和餘榕先去看了一下房子,廚房已經做起來了,前麵除了沒吊頂,都弄的差不多了。張氏笑道:「那也好,買點瓦片,今年就可以回來過年了。」盡管老屋房子再大,張氏也不願意去。
餘榕看這房子做的寬敞,不禁道:「娘,明年咱們一定要把新屋刷點石灰,讓哥哥打點家具,住進來可好了。」這才是她們真正意義上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