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梅雖說也擔了個繡娘的名頭,可小李氏跟餘梅既是姑嫂關係,又是表姊妹關係,當然很了解餘梅。餘梅此人虛榮好麵子,別說繡花連坊布都是馬馬虎虎的,當年去鎮上學繡藝,非要置辦行頭,為人又好占便宜。婆婆李氏補貼這個小女兒良多,可是還不夠,餘梅在鎮上還自己相中了人,平日她用的胰子,香膏都是那個後生送的,小李氏是又羨慕又瞧不起。
餘香香端了一碗麅子湯到房裏,餘柳沒搶到肉一臉的不高興坐在旁邊,餘娟拉了拉餘柳,餘柳一臉疑惑:「咋啦,娟娟?」
「你看這是什麽?」餘娟像變戲法似的拿了一塊飴糖出來。
餘柳一把搶過來:「你在哪兒弄的?」
餘娟心裏搖頭,她在現代什麽好吃的沒吃過,不過是一塊飴糖,餘柳就如見到稀世珍寶一般,她迫切的想改變這個家的貧困。
「秀才娘子給的。」
餘柳羨慕道:「娟兒,還是你比我會說話,也會討人喜歡,連秀才娘子都喜歡你。」餘柳雖然臉長的好看,可是性情軟弱,餘娟雖然年紀小可是人小鬼大,又機靈的很,很會討人喜歡。
餘香香則省下自己的口糧,用小碗分了一碗湯遞給餘娟和餘柳,「給,拿著喝。」
趙氏就著大女兒的手吃了滿滿的一碗,然後拍了拍餘香香的手:「苦了你了,等過幾天你姥姥跟你妗子過來,我就托她們幫我留意,可歎我不中用。」趙氏娘家不算窮,但也絕對不富,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趙氏雖然不願意接受老娘偷偷摸摸的塞錢,但也別無他法,誰讓她的命不好。
餘香香臉紅了紅,隻她心裏盼望嫁到母親娘家,姥姥跟舅母人都好,表哥也是一把子力氣,日後她嫁進去肯定不吃虧。
等飯吃完,小李氏便收拾碗,餘榕也跟在後麵幫忙,餘榕問起小李氏:「大嫂可知道爺奶怎地還未回家?大姑她們今年可會過來,說起來也好多年沒見麵了。還有五嬸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餘榕平時很少做其他家務,不免沒有小李氏快,但做事很誠懇,並不偷奸耍滑,而且態度不錯,與旁人說話便是稱讚偏多,小李氏更願意跟她說話。
小李氏把綠豆抱在懷中,小聲對餘榕道:「你大姑往年不這樣,今年是約莫著要跟老三帶一門親事,聽說是有錢人家的閨女。至於五嬸,你不在家不知道,奶最疼的就是五嬸家的餘蓓,比疼咱們綠豆還疼。」對於這點小李氏也不忿,明明她家綠豆是長房長孫,可是她婆婆最疼餘三郎,太婆婆又隻疼五房那個丫頭片子。她家綠豆卻是誰都不愛的,她又怎麽甘心?
餘榕把最後一個碗放在碗櫃,搖搖頭:「這可不應該,綠豆可是重孫子。」她又跟小李氏道:「看來今年過年這一進一出的倒也熱鬧。」
小李氏沒說話,她這話也不方便跟餘榕說,她雖偷懶耍滑,可一樣歸一樣,她也是抱著和三房一樣的心態,做的再多,那也是交給公中。
姑嫂二人出了廚房,便見餘桃拿了一塊紅布過來,鄉下地方看到綢布倒也難得,餘榕笑道:「大姐這是要到我這裏做針線不是?」
餘桃連忙從口袋裏抓了一把米花糖放餘榕手上:「榕榕快吃,嚐嚐看如何?」餘榕本就想回來減肥的,自然不會當她的麵吃,便從衣裳口袋裏拿出一方帕子包好放桌旁,「才吃飽了,等明兒再吃。」
餘桃也不知道餘榕肯不肯,便試探開口:「你也知道我的事了,這蓋頭我娘說你是平江府回來的,總比我們這些野路子強許多,你看能不能幫幫大姐?」
這也是為自己揚名的好機會,餘榕心下已經答應了,但是麵上還露出難色:「按理說這個忙我該幫,可梅梅也是繡娘,又是你的親妹妹,這你也知道上午的事情,她對我還有點意見,我若是答應你了,怕她不高興,覺得我是在打擂台呢?」
餘梅有幾把刷子,沒有人比餘桃清楚,李氏或許真的以餘梅為驕傲,可是餘桃素日不知道幫她這個親妹妹打了多少掩護。餘桃又聽餘榕這樣說,便立馬道:「快別這麽說,那就是個花架子,你或許不知道她,可我清楚,這事還得麻煩你了。」
餘榕這才答應。
餘桃見她答應便把簸籮放下,又從她房裏拿了一包炒蠶豆過來給餘榕,餘榕接下便道:「我打算繡鴛鴦戲水,大姐看怎麽樣?」
餘桃紅著臉點頭。
隻見餘榕從箱子裏拿了一些繡線還有頂針,繃子,另有各式各樣的工具,餘桃一邊在旁邊看一邊覺得沒找錯人,餘榕果真如母親說的那樣,是個有手藝的。
要說這繡蓋頭,其實也不難,對於餘榕她們這些繡女來說,都是做熟了的,五六天就可以做好。但她現在不能像以前那樣不顧及身體,五六天的活她也要做個十天半月的,說是這麽說,可手上功夫卻是慢不了。
等到天微黑,餘桃才回去,而餘榕才讓餘樹進來說話,因為餘鬆回來便去找之前認識的朋友玩去了,餘樹年紀又小,跟姐姐反而更親近。她把餘桃給的米花糖跟蠶豆都給餘樹了,「就在我這兒吃,別出去給二房的人看到了。」說起這個餘樹也來氣,「那塊飴糖明明是秀才娘子給我的,說到底還不是爹娘跟我給了秀才娘子束修的,可娟兒卻用這個威脅我告訴奶。」
秀才娘子是林秀才的媳婦,林秀才本是大有前途的,才學也不錯,不過因為得了風寒,又說浸入到內髒,後來腿又瘸了,好不容易病好了,卻因為瘸腿,不能去考舉人,所以在禦橋鎮得了份教書的事兒。
林秀才本來在鎮上還有一份房子,可是因為看病花了不少錢,把房子也賣了,這才到沙河村落戶,盡管如此,林秀才家還是比起沙河村的不少人過的好多了。又是同村的人,所以張氏夫婦偷空就去秀才娘子家說了這個情況,張氏一向大房,順便把束修也交了就是想林秀才能幫忙留個好位置。
米花糖比起飴糖來更好吃,餘樹吃的高興,小孩子就是這樣,有了吃的就會忘卻不開心的事情。
過了兩三天,餘榕大概繡了個大概的輪廓,外邊堂屋卻熱鬧起來,原來是餘老頭和餘老太回來了。餘老太穿的很花哨的布,看上去倒是不大顯老,而餘老頭衣裳穿的更為講究一些,尤其是那雙靴子看起來更像在鎮上生活的。
餘老三笑著上前道:「三郎沒跟著回來嗎?」餘老三屬於經常跟餘老太跑腿的,比起老實的餘老二還算精明一些。
提起這個餘老太臉瞬間就垮了下來,「你這個砍腦殼的,盼著你侄兒不好是吧。」李氏一聽更是著急,餘三郎畢竟是她兒子,而且是整個餘家最出息的兒子,餘老太能四世同堂還不分家也是因為這個餘三郎。
「娘到底是怎麽樣?錢家沒應嗎?」
餘老太冷哼一聲,「應倒是應了,可是光聘禮就要五十兩,還要什麽在鎮上要有房子。簡直就是獅子大開口。」餘老太掌管家裏的財政大權,別看家裏十五畝地,可是一年的出息多買幾本書就捉襟見肘了,更何況餘桃的婚事馬上要辦,緊接著女孩子們個個都大了,總不能光屁股出門吧!
餘香香端了一碗麅子湯到房裏,餘柳沒搶到肉一臉的不高興坐在旁邊,餘娟拉了拉餘柳,餘柳一臉疑惑:「咋啦,娟娟?」
「你看這是什麽?」餘娟像變戲法似的拿了一塊飴糖出來。
餘柳一把搶過來:「你在哪兒弄的?」
餘娟心裏搖頭,她在現代什麽好吃的沒吃過,不過是一塊飴糖,餘柳就如見到稀世珍寶一般,她迫切的想改變這個家的貧困。
「秀才娘子給的。」
餘柳羨慕道:「娟兒,還是你比我會說話,也會討人喜歡,連秀才娘子都喜歡你。」餘柳雖然臉長的好看,可是性情軟弱,餘娟雖然年紀小可是人小鬼大,又機靈的很,很會討人喜歡。
餘香香則省下自己的口糧,用小碗分了一碗湯遞給餘娟和餘柳,「給,拿著喝。」
趙氏就著大女兒的手吃了滿滿的一碗,然後拍了拍餘香香的手:「苦了你了,等過幾天你姥姥跟你妗子過來,我就托她們幫我留意,可歎我不中用。」趙氏娘家不算窮,但也絕對不富,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趙氏雖然不願意接受老娘偷偷摸摸的塞錢,但也別無他法,誰讓她的命不好。
餘香香臉紅了紅,隻她心裏盼望嫁到母親娘家,姥姥跟舅母人都好,表哥也是一把子力氣,日後她嫁進去肯定不吃虧。
等飯吃完,小李氏便收拾碗,餘榕也跟在後麵幫忙,餘榕問起小李氏:「大嫂可知道爺奶怎地還未回家?大姑她們今年可會過來,說起來也好多年沒見麵了。還有五嬸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餘榕平時很少做其他家務,不免沒有小李氏快,但做事很誠懇,並不偷奸耍滑,而且態度不錯,與旁人說話便是稱讚偏多,小李氏更願意跟她說話。
小李氏把綠豆抱在懷中,小聲對餘榕道:「你大姑往年不這樣,今年是約莫著要跟老三帶一門親事,聽說是有錢人家的閨女。至於五嬸,你不在家不知道,奶最疼的就是五嬸家的餘蓓,比疼咱們綠豆還疼。」對於這點小李氏也不忿,明明她家綠豆是長房長孫,可是她婆婆最疼餘三郎,太婆婆又隻疼五房那個丫頭片子。她家綠豆卻是誰都不愛的,她又怎麽甘心?
餘榕把最後一個碗放在碗櫃,搖搖頭:「這可不應該,綠豆可是重孫子。」她又跟小李氏道:「看來今年過年這一進一出的倒也熱鬧。」
小李氏沒說話,她這話也不方便跟餘榕說,她雖偷懶耍滑,可一樣歸一樣,她也是抱著和三房一樣的心態,做的再多,那也是交給公中。
姑嫂二人出了廚房,便見餘桃拿了一塊紅布過來,鄉下地方看到綢布倒也難得,餘榕笑道:「大姐這是要到我這裏做針線不是?」
餘桃連忙從口袋裏抓了一把米花糖放餘榕手上:「榕榕快吃,嚐嚐看如何?」餘榕本就想回來減肥的,自然不會當她的麵吃,便從衣裳口袋裏拿出一方帕子包好放桌旁,「才吃飽了,等明兒再吃。」
餘桃也不知道餘榕肯不肯,便試探開口:「你也知道我的事了,這蓋頭我娘說你是平江府回來的,總比我們這些野路子強許多,你看能不能幫幫大姐?」
這也是為自己揚名的好機會,餘榕心下已經答應了,但是麵上還露出難色:「按理說這個忙我該幫,可梅梅也是繡娘,又是你的親妹妹,這你也知道上午的事情,她對我還有點意見,我若是答應你了,怕她不高興,覺得我是在打擂台呢?」
餘梅有幾把刷子,沒有人比餘桃清楚,李氏或許真的以餘梅為驕傲,可是餘桃素日不知道幫她這個親妹妹打了多少掩護。餘桃又聽餘榕這樣說,便立馬道:「快別這麽說,那就是個花架子,你或許不知道她,可我清楚,這事還得麻煩你了。」
餘榕這才答應。
餘桃見她答應便把簸籮放下,又從她房裏拿了一包炒蠶豆過來給餘榕,餘榕接下便道:「我打算繡鴛鴦戲水,大姐看怎麽樣?」
餘桃紅著臉點頭。
隻見餘榕從箱子裏拿了一些繡線還有頂針,繃子,另有各式各樣的工具,餘桃一邊在旁邊看一邊覺得沒找錯人,餘榕果真如母親說的那樣,是個有手藝的。
要說這繡蓋頭,其實也不難,對於餘榕她們這些繡女來說,都是做熟了的,五六天就可以做好。但她現在不能像以前那樣不顧及身體,五六天的活她也要做個十天半月的,說是這麽說,可手上功夫卻是慢不了。
等到天微黑,餘桃才回去,而餘榕才讓餘樹進來說話,因為餘鬆回來便去找之前認識的朋友玩去了,餘樹年紀又小,跟姐姐反而更親近。她把餘桃給的米花糖跟蠶豆都給餘樹了,「就在我這兒吃,別出去給二房的人看到了。」說起這個餘樹也來氣,「那塊飴糖明明是秀才娘子給我的,說到底還不是爹娘跟我給了秀才娘子束修的,可娟兒卻用這個威脅我告訴奶。」
秀才娘子是林秀才的媳婦,林秀才本是大有前途的,才學也不錯,不過因為得了風寒,又說浸入到內髒,後來腿又瘸了,好不容易病好了,卻因為瘸腿,不能去考舉人,所以在禦橋鎮得了份教書的事兒。
林秀才本來在鎮上還有一份房子,可是因為看病花了不少錢,把房子也賣了,這才到沙河村落戶,盡管如此,林秀才家還是比起沙河村的不少人過的好多了。又是同村的人,所以張氏夫婦偷空就去秀才娘子家說了這個情況,張氏一向大房,順便把束修也交了就是想林秀才能幫忙留個好位置。
米花糖比起飴糖來更好吃,餘樹吃的高興,小孩子就是這樣,有了吃的就會忘卻不開心的事情。
過了兩三天,餘榕大概繡了個大概的輪廓,外邊堂屋卻熱鬧起來,原來是餘老頭和餘老太回來了。餘老太穿的很花哨的布,看上去倒是不大顯老,而餘老頭衣裳穿的更為講究一些,尤其是那雙靴子看起來更像在鎮上生活的。
餘老三笑著上前道:「三郎沒跟著回來嗎?」餘老三屬於經常跟餘老太跑腿的,比起老實的餘老二還算精明一些。
提起這個餘老太臉瞬間就垮了下來,「你這個砍腦殼的,盼著你侄兒不好是吧。」李氏一聽更是著急,餘三郎畢竟是她兒子,而且是整個餘家最出息的兒子,餘老太能四世同堂還不分家也是因為這個餘三郎。
「娘到底是怎麽樣?錢家沒應嗎?」
餘老太冷哼一聲,「應倒是應了,可是光聘禮就要五十兩,還要什麽在鎮上要有房子。簡直就是獅子大開口。」餘老太掌管家裏的財政大權,別看家裏十五畝地,可是一年的出息多買幾本書就捉襟見肘了,更何況餘桃的婚事馬上要辦,緊接著女孩子們個個都大了,總不能光屁股出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