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見了餘榕高興極了,餘榕也是,她不由得道:「娘,前年我托王奶奶帶的那錢您拿到手裏了沒有?」她六歲進顧家,剛開始學撚線,沒什麽錢,後來八歲學會織布才存了點錢,等到她十歲正式開始學繡工才開始攢錢,就托王牙婆帶了二兩銀子回來。
張氏壓低聲音道:「給了你哥哥一兩交了給他那個師傅,這才交會你哥哥一些獨門技藝。其他的就是你弟弟的事情,他也不能老是打雜,又是個聰明孩子,不說成材,可學些眉眼高低,做個賬房先生我可就安心了。」張氏可不願意兒子們天天待在家裏,像二房的那幾個沒人操心,那樣大了一事無成。
「可長房的人會不會說什麽?」餘榕有些擔心。
張氏柳眉一豎:「那就分家好了。」
餘榕跟張氏雖然八年未見,可倆人關係著實親密,餘榕笑道:「娘在家受累,女兒給娘買了平江府女人們常用的梅霜。」張氏一向愛美,即便家貧,但身上穿的衣裳也都是整整齊齊的。而且張氏對兒女一向很大方。
「就我的乖女兒還記得我……」張氏破涕而笑,也不說女兒亂用錢。
餘榕一共四個箱子,兩箱裝的是她的日常衣服跟要用的東西,另外一箱是跟家裏人帶來的,另一箱則是她當繡娘這些年的用慣的繡的工具,隻是她的紡車還得再去買。不過她現在並不著急買紡車,因為掙的錢都要上交給餘老太,錢也用不到她們三房身上那還不如不做。
可是等餘榕到家,家裏卻沒什麽人,餘榕覺得奇怪:「爺和奶都不在家嗎?」
張氏撇嘴:「你大姑接了她們去玩,你大伯母她們回娘家了,至於你五嬸去走親戚了。」不過她們不在也是好事。餘榕一進門就看到一個兩個小丫頭湊在一起說話,見她進來,都好奇的看著她。
餘榕笑著跟她們點了一下頭,餘娟喊了一聲三姐,餘榕頓了一下然後道:「我等會兒再跟你們說話。」餘娟的姐姐餘柳就要拉著她走,「你不是說要吃雞蛋,我們去找狗子他們吧,他家今天有客說不定還能弄著點。」餘柳長的很漂亮,也因此在村裏的男孩子裏麵很吃香,跟著她也能混點吃的。
餘娟聽了便同意了,餘柳性子嬌弱,但勝在相貌好,跟著她準沒錯。
餘老嬸拿了四兒子入贅的五十兩銀子,拿了三十兩做了大房子,本來房子還是很大的。但是餘老嬸四個兒子,子有有子,這便顯的不夠住了,輪到三房不過才分了兩間房。不比大房分了四間,張氏很不平。女兒要回家住,張氏早就把床鋪好了,下麵是餘老三鋪的厚厚的稻草,用的都是新褥子。不比二房三個女孩子擠一張床,兒子打地鋪,張氏可不願意女兒受罪。
餘榕把箱子打開,裏麵有跟家裏人做的衣服,裏麵都是用的新棉做的。小孩子最喜歡穿新衣服,餘樹把新衣服穿著不肯脫下來。餘老三也是,張氏的那件尤其做的好,布料雖然不是很好,餘榕也不可能用好料子做,那就是惹眼,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掙了多少錢。
除了衣服,餘榕裏麵有跟餘老太帶的抹額跟手套,老餘頭則是帶的煙葉,而其他伯母嬸子還有姐妹都隻是一方素帕子。餘榕箱子裏麵還有兩小罐秋梨膏,這是跟繡坊的師傅們去主家人家賞賜的,聽說是人家家裏配的,那次是因為她跟那府上小姐衣裳做的別致,讓那家小姐去參加花宴中了頭彩,得了這個賞賜。
「小樹平時不是經常咳嗽,娘你每天用溫水衝一勺給他喝就行。」她回來都聽到餘樹咳了好幾聲。
趁餘老三出去跟自己燒水的時候,餘榕把一件不起眼的罐子拿出來,張氏會意連忙去關門窗了。不是餘榕不相信餘老三,餘老三為人很好,但有一點,藏不住秘密,餘榕是胎穿過來的,又不是真正的嬰兒,太知道餘老三的為人了。
張氏把錢拿出來數了數,一共是十四兩銀子,張氏喜不自勝。餘榕便道:「娘把錢藏好了,若是奶問起,這錢也絕對不交上去。」
餘榕進入顧家繡坊,一半還是因為她沉穩,相貌不出眾,也沒人惦記她。自然就更靜下心學習刺繡,不像跟她同時進去的人,相貌稍微好一點的便想攀高枝,不甘於嫁給平凡人。而餘榕一不願意做奴婢,二不願意做小,自然在繡坊待的時間最長,做的繡活也最出眾。
盡管如此,這十四兩也是她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顧氏繡坊很大,但能出頭很不容易。她比旁人付出了更多才能拿到這些銀子,雖然不多,但好歹也是一筆可以讓她們即便分家也暫時可以生存的錢。
母女二人商量藏錢的地方,張氏留了四兩給餘榕:「咱們娘倆分開存,這錢日後怕是有大用。」餘老三燒了水又跟張氏一起煮飯,餘榕便在房裏洗澡。
餘香香端了一杯水放在趙氏手裏,「娘你喝點熱水暖暖?」
趙氏掙紮著坐起來,她秀美的臉龐閃過幾絲無奈,二房跟三房挨著,三房有一點動靜二房就知道。即便趙氏躺床上也問道:「你三嬸她們怎麽了?」
餘香香臉上無悲無喜,淡淡道:「是餘榕回來了,三叔跟三嬸都忙著去做菜,三嬸還去割了肉。」可這肉是做給餘榕吃的,她們二房的人肯定吃不到。她們二房平時做的最多,吃的最少,但全家人都不喜歡二房的人,餘香香論起年紀來跟長房備嫁的餘桃差不多大,可餘桃的親事說的很不錯。
餘桃因著有個童生哥哥,說的婆家也不錯,餘桃婆家是鎮上蠟燭鋪子的唐家,但是唐安很能幹,在湖陽縣做二掌櫃。餘桃嫁進去說不定要去湖陽縣日後肯定是少奶奶了,可是她呢?餘香香還沒來得及感歎,就聽趙氏說話了。
「是榕榕回來了啊……」趙氏感歎一聲,她又道:「她看著怎麽樣了?」趙氏對張氏千裏迢迢送女兒到平江府學刺繡的事覺得張氏拎不清,而且當時張氏為了這個女兒還跟婆婆鬧翻了,落下一個厲害的名頭,張氏這麽厲害,誰敢娶她的女兒,又有誰會把兒媳婦嫁進她們家?
餘香香方才隔著窗子偷瞄了一眼餘榕,她上身穿著青色的棉襖,下身也穿同色褲子,長的也挺胖的。也因此餘香香便對趙氏道:「看起來胖了許多。」
那就是不好看了,趙氏嘴角扯出一抹笑:「誰都比不上我的女兒。」趙氏本身生的很不錯,但是常年累月的生孩子讓她看起來總是有幾分悲苦。
若是大家兒子女兒都差不多,趙氏也不會這樣心裏不平衡。長房的餘桃那是家裏的頭一個大孫女,是大房的掌上明珠,平時奉承在老餘頭跟餘老太膝下,這次又蒙餘大姑介紹了這樣好的一門親事,進門就是少奶奶。長房的二女兒餘梅在鎮上繡坊裏做事,生的沒有自家餘柳好看,可是繡活跟嫁妝比自家女兒多。
張氏壓低聲音道:「給了你哥哥一兩交了給他那個師傅,這才交會你哥哥一些獨門技藝。其他的就是你弟弟的事情,他也不能老是打雜,又是個聰明孩子,不說成材,可學些眉眼高低,做個賬房先生我可就安心了。」張氏可不願意兒子們天天待在家裏,像二房的那幾個沒人操心,那樣大了一事無成。
「可長房的人會不會說什麽?」餘榕有些擔心。
張氏柳眉一豎:「那就分家好了。」
餘榕跟張氏雖然八年未見,可倆人關係著實親密,餘榕笑道:「娘在家受累,女兒給娘買了平江府女人們常用的梅霜。」張氏一向愛美,即便家貧,但身上穿的衣裳也都是整整齊齊的。而且張氏對兒女一向很大方。
「就我的乖女兒還記得我……」張氏破涕而笑,也不說女兒亂用錢。
餘榕一共四個箱子,兩箱裝的是她的日常衣服跟要用的東西,另外一箱是跟家裏人帶來的,另一箱則是她當繡娘這些年的用慣的繡的工具,隻是她的紡車還得再去買。不過她現在並不著急買紡車,因為掙的錢都要上交給餘老太,錢也用不到她們三房身上那還不如不做。
可是等餘榕到家,家裏卻沒什麽人,餘榕覺得奇怪:「爺和奶都不在家嗎?」
張氏撇嘴:「你大姑接了她們去玩,你大伯母她們回娘家了,至於你五嬸去走親戚了。」不過她們不在也是好事。餘榕一進門就看到一個兩個小丫頭湊在一起說話,見她進來,都好奇的看著她。
餘榕笑著跟她們點了一下頭,餘娟喊了一聲三姐,餘榕頓了一下然後道:「我等會兒再跟你們說話。」餘娟的姐姐餘柳就要拉著她走,「你不是說要吃雞蛋,我們去找狗子他們吧,他家今天有客說不定還能弄著點。」餘柳長的很漂亮,也因此在村裏的男孩子裏麵很吃香,跟著她也能混點吃的。
餘娟聽了便同意了,餘柳性子嬌弱,但勝在相貌好,跟著她準沒錯。
餘老嬸拿了四兒子入贅的五十兩銀子,拿了三十兩做了大房子,本來房子還是很大的。但是餘老嬸四個兒子,子有有子,這便顯的不夠住了,輪到三房不過才分了兩間房。不比大房分了四間,張氏很不平。女兒要回家住,張氏早就把床鋪好了,下麵是餘老三鋪的厚厚的稻草,用的都是新褥子。不比二房三個女孩子擠一張床,兒子打地鋪,張氏可不願意女兒受罪。
餘榕把箱子打開,裏麵有跟家裏人做的衣服,裏麵都是用的新棉做的。小孩子最喜歡穿新衣服,餘樹把新衣服穿著不肯脫下來。餘老三也是,張氏的那件尤其做的好,布料雖然不是很好,餘榕也不可能用好料子做,那就是惹眼,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掙了多少錢。
除了衣服,餘榕裏麵有跟餘老太帶的抹額跟手套,老餘頭則是帶的煙葉,而其他伯母嬸子還有姐妹都隻是一方素帕子。餘榕箱子裏麵還有兩小罐秋梨膏,這是跟繡坊的師傅們去主家人家賞賜的,聽說是人家家裏配的,那次是因為她跟那府上小姐衣裳做的別致,讓那家小姐去參加花宴中了頭彩,得了這個賞賜。
「小樹平時不是經常咳嗽,娘你每天用溫水衝一勺給他喝就行。」她回來都聽到餘樹咳了好幾聲。
趁餘老三出去跟自己燒水的時候,餘榕把一件不起眼的罐子拿出來,張氏會意連忙去關門窗了。不是餘榕不相信餘老三,餘老三為人很好,但有一點,藏不住秘密,餘榕是胎穿過來的,又不是真正的嬰兒,太知道餘老三的為人了。
張氏把錢拿出來數了數,一共是十四兩銀子,張氏喜不自勝。餘榕便道:「娘把錢藏好了,若是奶問起,這錢也絕對不交上去。」
餘榕進入顧家繡坊,一半還是因為她沉穩,相貌不出眾,也沒人惦記她。自然就更靜下心學習刺繡,不像跟她同時進去的人,相貌稍微好一點的便想攀高枝,不甘於嫁給平凡人。而餘榕一不願意做奴婢,二不願意做小,自然在繡坊待的時間最長,做的繡活也最出眾。
盡管如此,這十四兩也是她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顧氏繡坊很大,但能出頭很不容易。她比旁人付出了更多才能拿到這些銀子,雖然不多,但好歹也是一筆可以讓她們即便分家也暫時可以生存的錢。
母女二人商量藏錢的地方,張氏留了四兩給餘榕:「咱們娘倆分開存,這錢日後怕是有大用。」餘老三燒了水又跟張氏一起煮飯,餘榕便在房裏洗澡。
餘香香端了一杯水放在趙氏手裏,「娘你喝點熱水暖暖?」
趙氏掙紮著坐起來,她秀美的臉龐閃過幾絲無奈,二房跟三房挨著,三房有一點動靜二房就知道。即便趙氏躺床上也問道:「你三嬸她們怎麽了?」
餘香香臉上無悲無喜,淡淡道:「是餘榕回來了,三叔跟三嬸都忙著去做菜,三嬸還去割了肉。」可這肉是做給餘榕吃的,她們二房的人肯定吃不到。她們二房平時做的最多,吃的最少,但全家人都不喜歡二房的人,餘香香論起年紀來跟長房備嫁的餘桃差不多大,可餘桃的親事說的很不錯。
餘桃因著有個童生哥哥,說的婆家也不錯,餘桃婆家是鎮上蠟燭鋪子的唐家,但是唐安很能幹,在湖陽縣做二掌櫃。餘桃嫁進去說不定要去湖陽縣日後肯定是少奶奶了,可是她呢?餘香香還沒來得及感歎,就聽趙氏說話了。
「是榕榕回來了啊……」趙氏感歎一聲,她又道:「她看著怎麽樣了?」趙氏對張氏千裏迢迢送女兒到平江府學刺繡的事覺得張氏拎不清,而且當時張氏為了這個女兒還跟婆婆鬧翻了,落下一個厲害的名頭,張氏這麽厲害,誰敢娶她的女兒,又有誰會把兒媳婦嫁進她們家?
餘香香方才隔著窗子偷瞄了一眼餘榕,她上身穿著青色的棉襖,下身也穿同色褲子,長的也挺胖的。也因此餘香香便對趙氏道:「看起來胖了許多。」
那就是不好看了,趙氏嘴角扯出一抹笑:「誰都比不上我的女兒。」趙氏本身生的很不錯,但是常年累月的生孩子讓她看起來總是有幾分悲苦。
若是大家兒子女兒都差不多,趙氏也不會這樣心裏不平衡。長房的餘桃那是家裏的頭一個大孫女,是大房的掌上明珠,平時奉承在老餘頭跟餘老太膝下,這次又蒙餘大姑介紹了這樣好的一門親事,進門就是少奶奶。長房的二女兒餘梅在鎮上繡坊裏做事,生的沒有自家餘柳好看,可是繡活跟嫁妝比自家女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