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狐假虎威小娘子 卷五 作者:斯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世上有一種人,將好色刻進了骨子裏。俗稱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郭滿大約就是這一類人。明明這幾日因著破廟的驚嚇,靠安神香和周公子的懷抱度日。然而這一刻她看到絕頂美人的瞬間,心都被治愈了許多:「……你是?」
‘金燦燦’又是露齒一笑。
拍拍袍子下擺,躬身作揖:「小子乃江南長嵩商號的少東家,姓林,單名一個染字。今年二十有三。若是少夫人母親姓的‘林’,是江南長嵩商號的‘林’,不出意外,小子應當是少夫人的表親。」
郭滿哪裏知道生母姓的什麽林,回頭看了眼雙葉雙喜。
雙葉雙喜對視一眼齊齊搖頭,她們在郭滿身邊伺候之時不過記事的年紀,隻知先夫人出生江南巨賈之家,別的就再沒有了,問多了也是為難他們。
林染見郭滿主仆一臉茫然的模樣,心裏不由的歎了口氣。林家跟遠嫁京城的姑母一家斷了來往十來年,竟然生疏至此,這表妹竟然連外祖家姓甚名誰都不知。他看著郭滿,心裏不由的沒底,看來如今想重修舊好,怕是得花大力氣。
郭滿看他好看的臉皺成了倭瓜也依舊是美,心裏默默對他的話信了七分。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郭家人都說當年的林氏容貌絕美,想來這林氏娘家人也不能醜的。林染一個男子生得如此相貌,哪怕土褐色也叫他穿出別樣的味道,想來應該不假。
將以貌取人貫徹到底的郭滿在上首坐下,便想聽聽這表親來尋她,所為何事。
林染這是上京,一是生意所需,林家有與京中第一漕運商號合作,需要他親自上京來與人洽談。二是林家與郭家斷了來往多年,他有心把關係修補好,自然要對症下藥。對於郭滿這麽個一問三不知的狀態,想不冷場,自然從追憶往昔開始。
這林染顯然是個能說會道的主兒,說起話來,嗓音低沉悅耳。叫人不想聽都能耐下性子聽他說完。郭滿便聽他提起了十幾年前,林家與郭家斷來往之事。
當初林氏還在世之時,因著兩家隔著千裏,平素走動其實不算勤。但林家老爺子每年逢年過節,都會來京城小住一段時日。一來是方便照應女兒,另一方麵也是想與郭家維持良好的親家關係。
然而商賈之家行事不講究,與官宦之家行事十分不同。郭昌明這個人,是個最最愛附庸風雅的性子。所謂遠香近臭,倆家隔得遠還看不出來,這般一離得近,林家這張口閉口銀兩的毛病就露出來。郭昌明當下,便嫌棄了嶽丈家一身銅臭的做派。
一般人嫌棄歸嫌棄,但明麵上麵子還是要給的。但郭昌明是個異人的奇葩,且又不是個能藏得住的,心裏怎麽想,他麵上便怎麽表現出來。
林家平素對這個滿腹經綸的女婿,那是打心裏崇敬的。林家老爺子自己是個大老粗,心裏卻十分仰慕讀書人。對郭昌明乃至郭家,那是既貼銀子又貼臉皮的。本想著自家女兒是商賈之家出身,他們這些做父兄的將姿態放得低,叫女婿能念著嶽家的好對女兒疼寵幾分。
然而熱切地貼補了幾年,不僅沒叫女兒得到幫助反而叫郭家人越發小看,林老爺子多精明一個人,心裏不是滋味。但心裏再不是滋味,女兒已經給人家了,且這人家還是官身,他心裏有憤懣也不會提。
這般憋屈著,林家老爺子後來也不樂意上京,總覺得堵心。然而即便是堵心,倆家的關係卻不能斷,後來便由林家長子代替父親來。
林家長子便是林染的父親林芝南。
林芝南這個人在經商一事上天資奇高,年紀輕輕就便是一把斂財好手,比他的父親更甚。所以林芝南身上的銅臭味兒,比之父親那是有過之無不及。眼裏心裏想的都是怎麽斂財,簡直用生命演繹了何為鑽錢眼子裏。
林家大公子這樣的脾性,恰恰跟郭昌明脾性相衝。兩人撞一起,那叫一個烏雞鬥王八,誰看誰都不順眼。見了麵就是彼此嫌棄,這般幾年下來,郭林兩家從不鹹不淡,到隱隱有交惡的情況。
自家兄長那是個跋扈的做派,郭昌明又是個不同人的,倆人一鬥得那就雞犬不寧。林氏一個婦道人家夾在中間,逃不了被郭昌明遷怒,自然日子過得便越發的艱難。林氏自幼便最是個柔弱無主見的,日子過得苦了,她不敢怨恨夫君,自然一腔鬱悶全怪在了胞兄林芝南的頭上。
林氏總嫌棄林芝南攪合了她的日子,林芝南雖說萬事出了銀子都不上心。但林氏也確實是他嫡親的胞妹,好心護著她卻遭了埋怨,難聽的話聽多了也會寒心。
然而這並非兩家斷交的原因,真正叫林家與郭家斬斷關係的,是郭昌明養外室。
林芝南雖說十分討厭這個柔弱無能的妹妹,但林氏到底與他一母同胞。這事兒他不知道也罷,知道了自然要為林氏討回公道。然而林氏在郭昌明被揍得鼻青臉腫後十分惱怒,不禁半分感謝沒有,反而怪他把這事兒挑明。
因為挑明,金氏堂而皇之踏入郭家大門,害她步履維艱的日子更難熬。
兄妹倆正是因此,徹底翻了臉。林氏雖說柔弱,但最不好的一點便是說話難聽。氣上頭的林氏說話更是字字戳心,直把林芝南說得跟上趕著攀龍附鳳的窮親戚無異。林芝南多傲氣的一個人,當下便直言與郭家斷絕關係。
而後連夜卷了家當,啟程回了江南。兄妹情分這一斷,就斷了十八年。
江南與京城相隔千萬裏,真不往來就再聽不到彼此的消息。林家在江南被林芝南發展壯大,而林氏在當初林家搬走之後一年,便香消玉殞。等林家回過神來,郭昌明新夫人進門,林家再沒了挽回的餘地。
胞妹身死,林家人是來過京城的。
林氏死後兩年,林家上京討公道。奈何當年郭昌明的新夫人勢大,林家的人上京,沒見到郭昌明的麵兒就被金氏使人給趕出了郭家。郭家老太太覺得此舉甚是不妥,換句話說,甚是薄情寡義,於是親自把在外以茶會友的郭昌明給叫了回來。
然而彼時的郭昌明正是與金氏濃情蜜意的時候。金氏素來能說會道,郭昌明又不管事兒,自然是金氏說什麽就是什麽。至於林家人千裏迢迢上京城為林氏討回公道,是否詰問於他和金氏,他連理會都不曾理會。
林家人於是帶著羞辱離了京,之後再不願與郭家人為伍,權當沒這門親戚。
如今時隔十八年,林家老爺子幾年前病了,林芝南也老了。林染身為林家新任掌家人,自然上想把這門親戚關係給拾起來。
一方麵是當年姑母不過一時氣話,父親與祖父也為姑母的死自責多年,如今能緩和關係,以寬慰家人心中愧疚那必然是再好不過的;另一方麵林家的生意日益擴大,近年來已漸漸滲入京城。然而京城乃皇帝腳下,一個石頭砸下來十人有九人為官,林染哪怕在江南如魚得水。上了京城也不過一個銅臭的商賈,自然行事不甚自由。聽聞郭家姑母所出的妹妹嫁入周家,被周家那個天之驕子的長公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他前來周家不說沾個光,但與郭滿打好關係是十分有裨益的。
‘金燦燦’又是露齒一笑。
拍拍袍子下擺,躬身作揖:「小子乃江南長嵩商號的少東家,姓林,單名一個染字。今年二十有三。若是少夫人母親姓的‘林’,是江南長嵩商號的‘林’,不出意外,小子應當是少夫人的表親。」
郭滿哪裏知道生母姓的什麽林,回頭看了眼雙葉雙喜。
雙葉雙喜對視一眼齊齊搖頭,她們在郭滿身邊伺候之時不過記事的年紀,隻知先夫人出生江南巨賈之家,別的就再沒有了,問多了也是為難他們。
林染見郭滿主仆一臉茫然的模樣,心裏不由的歎了口氣。林家跟遠嫁京城的姑母一家斷了來往十來年,竟然生疏至此,這表妹竟然連外祖家姓甚名誰都不知。他看著郭滿,心裏不由的沒底,看來如今想重修舊好,怕是得花大力氣。
郭滿看他好看的臉皺成了倭瓜也依舊是美,心裏默默對他的話信了七分。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郭家人都說當年的林氏容貌絕美,想來這林氏娘家人也不能醜的。林染一個男子生得如此相貌,哪怕土褐色也叫他穿出別樣的味道,想來應該不假。
將以貌取人貫徹到底的郭滿在上首坐下,便想聽聽這表親來尋她,所為何事。
林染這是上京,一是生意所需,林家有與京中第一漕運商號合作,需要他親自上京來與人洽談。二是林家與郭家斷了來往多年,他有心把關係修補好,自然要對症下藥。對於郭滿這麽個一問三不知的狀態,想不冷場,自然從追憶往昔開始。
這林染顯然是個能說會道的主兒,說起話來,嗓音低沉悅耳。叫人不想聽都能耐下性子聽他說完。郭滿便聽他提起了十幾年前,林家與郭家斷來往之事。
當初林氏還在世之時,因著兩家隔著千裏,平素走動其實不算勤。但林家老爺子每年逢年過節,都會來京城小住一段時日。一來是方便照應女兒,另一方麵也是想與郭家維持良好的親家關係。
然而商賈之家行事不講究,與官宦之家行事十分不同。郭昌明這個人,是個最最愛附庸風雅的性子。所謂遠香近臭,倆家隔得遠還看不出來,這般一離得近,林家這張口閉口銀兩的毛病就露出來。郭昌明當下,便嫌棄了嶽丈家一身銅臭的做派。
一般人嫌棄歸嫌棄,但明麵上麵子還是要給的。但郭昌明是個異人的奇葩,且又不是個能藏得住的,心裏怎麽想,他麵上便怎麽表現出來。
林家平素對這個滿腹經綸的女婿,那是打心裏崇敬的。林家老爺子自己是個大老粗,心裏卻十分仰慕讀書人。對郭昌明乃至郭家,那是既貼銀子又貼臉皮的。本想著自家女兒是商賈之家出身,他們這些做父兄的將姿態放得低,叫女婿能念著嶽家的好對女兒疼寵幾分。
然而熱切地貼補了幾年,不僅沒叫女兒得到幫助反而叫郭家人越發小看,林老爺子多精明一個人,心裏不是滋味。但心裏再不是滋味,女兒已經給人家了,且這人家還是官身,他心裏有憤懣也不會提。
這般憋屈著,林家老爺子後來也不樂意上京,總覺得堵心。然而即便是堵心,倆家的關係卻不能斷,後來便由林家長子代替父親來。
林家長子便是林染的父親林芝南。
林芝南這個人在經商一事上天資奇高,年紀輕輕就便是一把斂財好手,比他的父親更甚。所以林芝南身上的銅臭味兒,比之父親那是有過之無不及。眼裏心裏想的都是怎麽斂財,簡直用生命演繹了何為鑽錢眼子裏。
林家大公子這樣的脾性,恰恰跟郭昌明脾性相衝。兩人撞一起,那叫一個烏雞鬥王八,誰看誰都不順眼。見了麵就是彼此嫌棄,這般幾年下來,郭林兩家從不鹹不淡,到隱隱有交惡的情況。
自家兄長那是個跋扈的做派,郭昌明又是個不同人的,倆人一鬥得那就雞犬不寧。林氏一個婦道人家夾在中間,逃不了被郭昌明遷怒,自然日子過得便越發的艱難。林氏自幼便最是個柔弱無主見的,日子過得苦了,她不敢怨恨夫君,自然一腔鬱悶全怪在了胞兄林芝南的頭上。
林氏總嫌棄林芝南攪合了她的日子,林芝南雖說萬事出了銀子都不上心。但林氏也確實是他嫡親的胞妹,好心護著她卻遭了埋怨,難聽的話聽多了也會寒心。
然而這並非兩家斷交的原因,真正叫林家與郭家斬斷關係的,是郭昌明養外室。
林芝南雖說十分討厭這個柔弱無能的妹妹,但林氏到底與他一母同胞。這事兒他不知道也罷,知道了自然要為林氏討回公道。然而林氏在郭昌明被揍得鼻青臉腫後十分惱怒,不禁半分感謝沒有,反而怪他把這事兒挑明。
因為挑明,金氏堂而皇之踏入郭家大門,害她步履維艱的日子更難熬。
兄妹倆正是因此,徹底翻了臉。林氏雖說柔弱,但最不好的一點便是說話難聽。氣上頭的林氏說話更是字字戳心,直把林芝南說得跟上趕著攀龍附鳳的窮親戚無異。林芝南多傲氣的一個人,當下便直言與郭家斷絕關係。
而後連夜卷了家當,啟程回了江南。兄妹情分這一斷,就斷了十八年。
江南與京城相隔千萬裏,真不往來就再聽不到彼此的消息。林家在江南被林芝南發展壯大,而林氏在當初林家搬走之後一年,便香消玉殞。等林家回過神來,郭昌明新夫人進門,林家再沒了挽回的餘地。
胞妹身死,林家人是來過京城的。
林氏死後兩年,林家上京討公道。奈何當年郭昌明的新夫人勢大,林家的人上京,沒見到郭昌明的麵兒就被金氏使人給趕出了郭家。郭家老太太覺得此舉甚是不妥,換句話說,甚是薄情寡義,於是親自把在外以茶會友的郭昌明給叫了回來。
然而彼時的郭昌明正是與金氏濃情蜜意的時候。金氏素來能說會道,郭昌明又不管事兒,自然是金氏說什麽就是什麽。至於林家人千裏迢迢上京城為林氏討回公道,是否詰問於他和金氏,他連理會都不曾理會。
林家人於是帶著羞辱離了京,之後再不願與郭家人為伍,權當沒這門親戚。
如今時隔十八年,林家老爺子幾年前病了,林芝南也老了。林染身為林家新任掌家人,自然上想把這門親戚關係給拾起來。
一方麵是當年姑母不過一時氣話,父親與祖父也為姑母的死自責多年,如今能緩和關係,以寬慰家人心中愧疚那必然是再好不過的;另一方麵林家的生意日益擴大,近年來已漸漸滲入京城。然而京城乃皇帝腳下,一個石頭砸下來十人有九人為官,林染哪怕在江南如魚得水。上了京城也不過一個銅臭的商賈,自然行事不甚自由。聽聞郭家姑母所出的妹妹嫁入周家,被周家那個天之驕子的長公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他前來周家不說沾個光,但與郭滿打好關係是十分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