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娘死了二十年了!
懶娘,是鄰村的一個普通家庭主婦,在我們這一帶卻因為懶很出名。老人們每每提起她,總是鄙夷地叫她“懶婆娘”,年輕些的提起她,總是咬牙撮嘴地崩出個“懶婆”,而小孩子們總愛叫她“懶娘”。
這次回鄉,正趕上懶娘二十年祭,人們都在似解氣似惋惜地互道:“她終究是死了!死了二十年了,這喪氣媳婦兒,她咋就把那麽大個老爺們兒帶走啦!”
我來了坐在老人堆裏聽她們閑聊的興致。也終於弄清了老人們鄙視懶娘的根底。
懶娘在兒時患了小兒麻痹症,留下了一條跛腿和一條短臂的殘疾。長到二十歲還沒人願意明媒正娶(那個時代,二十歲是老姑娘了,沒有嫁人,是頗受非議的),父母每天也愁眉不展。
一天,喜鵲報喜,媒婆終於帶來了好消息,說一個二十九歲的年輕後生願意娶殘疾的懶娘為妻。後生是遺腹子,與寡母相依為命,是十裏八鄉有名的孝子。雖有一身力氣,不愁生計,怎奈早早病逝的父親隻留下一圈藥債和一間露天土坯房,母子倆的生活也是相當艱難,因此,沒哪家的姑娘願意嫁給他。在媒人的極力撮合下,第二天,懶娘坐著後生借來的洋車(自行車),來到未來的家。倆人一起給淚汪汪的寡母磕了三個頭,算是正式成親了。
婚後,後生搬出了土坯房,和媳婦兒住在離母親不遠的哥們兒們一起幫搭建的窩棚裏。每天依然早出晚歸,幹完生產隊的活兒,再打些零工,收工回來,雖然一身疲累,可是,每當看到母親和媳婦兒一人一個,甜甜地啃著自己帶回來的白麵饃時,臉就像熟了的花骨朵,慢慢地綻開了。
可幸運並沒有眷顧年輕人太久。一天收工回來,到了母親房裏,隻見年近五十的老母長籲短歎,陰雲遮麵。一問才知道,原來白天母親串門,老姐們兒們都在聊自家兒媳婦如何洗衣做飯伺候老小,相互交流持家經驗。聽得心裏酸酸的:自己千辛萬苦拉扯大的一表人才的兒子,每天早出晚歸,養活自己是應該的,可那殘廢又能幹什麽?每天還得自己做飯伺候她吃喝。後來,不知誰多嘴,讓她說說自己是怎麽做家婆的。這不明擺著要嘲笑她麽!
年輕人安慰過母親,回到自己的窩棚,媳婦兒正端著茶缸喝水。見他回來,忙站起身。看著那條搭拉著的腿,和萎縮的手臂,他竟第一次覺得那麽刺眼。“你回來啦!”殷勤並沒有讓他的心情有絲毫改變。“嗯”,他自顧自地悶頭睡下。
第二天早上,他隱隱地聽到一陣哀哀的哭聲。急忙穿好衣服,來到母親屋裏,隻見老母親躺在床上,嗚嗚嗚地哭著。他嚇壞了,“娘,你咋啦?哪兒不得勁兒麽?”老母親卻一手指他,一邊罵:“我是造了哪輩子孽呀!進你家門沒一年就守了寡,伺候走公婆,把你拉扯大,老了老了,還得當老媽子……唉,我的那個天哪……”
第一次見母親這麽傷心,手足無措的他,內心好似沉睡著的火山複蘇了。對,就是這,沒錯了!
返身回到屋裏,看見床上麵向裏打著輕鼾的她,一陣嫌惡,於是一巴掌拍在懶娘後背上,“起來,你這懶種!”懶娘一陣吃痛,猛地坐起身,好像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
母親的哭聲又響亮地傳了過來:“我還活個啥勁啊,這輩子就是當牛做馬的命啊……”
火山的漿岩噴發了!
他一把扯起臂短腿跛的婆娘,劈頭蓋臉一陣亂拳。直打到被這懶貨尖厲的哭叫聲招來的鄰居們把他們拉開。
鄰居們來了,一起勸慰著結婚三個多月的新婦;老母親也來了,一把拽住怒氣衝衝的他,“你這傻兒啊,我給你娶個媳婦容易嗎?我累死累活都不要緊,你們得好好過啊……”
“呀,這媳婦兒咋抽抽兒啦!”頓時人群裏一陣慌亂。一會族長帶著村醫來了,村醫搖搖頭,眾人找來輛板車,拉著懶娘到了鄉衛生院。
懶娘流產了……
懶娘的父母聞訊趕來,後生讓村民把母親悄悄帶回家,跪在雷霆萬鈞的嶽父母前一把鼻涕一把淚,左右開弓,懺悔著自己的衝動和罪過,賭誓從此再也不打懶娘了。嶽父母在族長的保證、眾人“樹葉落到樹根下”的勸解和後生誠摯的跪伏下,終於答應等懶娘養好身體,就讓她回婆家。
懶娘回來了!緊張了一月的老母親和後生,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回來後的懶娘似乎變勤快了好多。每天一步三拐地,除了三餐,灑掃庭除倒也得心應手了。
後生似乎更會心疼懶娘了。除了收工回來給懶娘一個和娘的一模一樣的白麵饃,偶爾,也會給她捎段頭繩或者捎塊花手帕……,懶娘臉上也漸漸有了光采。
又過了一年,他們的兒子降生了,晚飯後的夜裏,這個簡陋的小院裏,總會響起一陣陣嬉笑聲,可升級為奶奶的老母親,好像並不怎麽開心。
這天中午,老母親做好飯,瞥了一眼懶娘,道:“生個小兒,抱個小兒,有功啦,我做好飯了,吃現成的去吧!”懶娘心裏氣不過,回道:“我看著孩子喂雞,喂鴨,也沒閑著呀!”“咋,自己生的孩子還嫌冤啦?不用你看俺家孩子啦!”老母親說著,伸手就去奪孩子,懶娘一個趔趄,向婆婆倒去,祖孫三代三個人一起倒在了地上。孩子摔在一邊哇哇地大哭,婆婆被懶娘壓住了半拉胳膊和肚子,於是家裏哭作一團。鄰居們趕來,扶起從婆婆身上爬到兒子身邊的懶娘,一邊把婆婆抬到床上,一邊勸慰傷心欲絕地哭訴著的老人。
一天終於捱到黑了。婆婆還在床上躺著,懶娘熟練地把兒子拴在床上,做好晚飯,抱起兒子忐忑不安地等丈夫回家。
“咚―咚―咚……”一陣重重的腳步聲朝土坯房走來。躺著的老母親眼淚頓時淌成了小溪,懶娘把兒子重新拴好,揭開鍋蓋準備盛飯
懶娘,是鄰村的一個普通家庭主婦,在我們這一帶卻因為懶很出名。老人們每每提起她,總是鄙夷地叫她“懶婆娘”,年輕些的提起她,總是咬牙撮嘴地崩出個“懶婆”,而小孩子們總愛叫她“懶娘”。
這次回鄉,正趕上懶娘二十年祭,人們都在似解氣似惋惜地互道:“她終究是死了!死了二十年了,這喪氣媳婦兒,她咋就把那麽大個老爺們兒帶走啦!”
我來了坐在老人堆裏聽她們閑聊的興致。也終於弄清了老人們鄙視懶娘的根底。
懶娘在兒時患了小兒麻痹症,留下了一條跛腿和一條短臂的殘疾。長到二十歲還沒人願意明媒正娶(那個時代,二十歲是老姑娘了,沒有嫁人,是頗受非議的),父母每天也愁眉不展。
一天,喜鵲報喜,媒婆終於帶來了好消息,說一個二十九歲的年輕後生願意娶殘疾的懶娘為妻。後生是遺腹子,與寡母相依為命,是十裏八鄉有名的孝子。雖有一身力氣,不愁生計,怎奈早早病逝的父親隻留下一圈藥債和一間露天土坯房,母子倆的生活也是相當艱難,因此,沒哪家的姑娘願意嫁給他。在媒人的極力撮合下,第二天,懶娘坐著後生借來的洋車(自行車),來到未來的家。倆人一起給淚汪汪的寡母磕了三個頭,算是正式成親了。
婚後,後生搬出了土坯房,和媳婦兒住在離母親不遠的哥們兒們一起幫搭建的窩棚裏。每天依然早出晚歸,幹完生產隊的活兒,再打些零工,收工回來,雖然一身疲累,可是,每當看到母親和媳婦兒一人一個,甜甜地啃著自己帶回來的白麵饃時,臉就像熟了的花骨朵,慢慢地綻開了。
可幸運並沒有眷顧年輕人太久。一天收工回來,到了母親房裏,隻見年近五十的老母長籲短歎,陰雲遮麵。一問才知道,原來白天母親串門,老姐們兒們都在聊自家兒媳婦如何洗衣做飯伺候老小,相互交流持家經驗。聽得心裏酸酸的:自己千辛萬苦拉扯大的一表人才的兒子,每天早出晚歸,養活自己是應該的,可那殘廢又能幹什麽?每天還得自己做飯伺候她吃喝。後來,不知誰多嘴,讓她說說自己是怎麽做家婆的。這不明擺著要嘲笑她麽!
年輕人安慰過母親,回到自己的窩棚,媳婦兒正端著茶缸喝水。見他回來,忙站起身。看著那條搭拉著的腿,和萎縮的手臂,他竟第一次覺得那麽刺眼。“你回來啦!”殷勤並沒有讓他的心情有絲毫改變。“嗯”,他自顧自地悶頭睡下。
第二天早上,他隱隱地聽到一陣哀哀的哭聲。急忙穿好衣服,來到母親屋裏,隻見老母親躺在床上,嗚嗚嗚地哭著。他嚇壞了,“娘,你咋啦?哪兒不得勁兒麽?”老母親卻一手指他,一邊罵:“我是造了哪輩子孽呀!進你家門沒一年就守了寡,伺候走公婆,把你拉扯大,老了老了,還得當老媽子……唉,我的那個天哪……”
第一次見母親這麽傷心,手足無措的他,內心好似沉睡著的火山複蘇了。對,就是這,沒錯了!
返身回到屋裏,看見床上麵向裏打著輕鼾的她,一陣嫌惡,於是一巴掌拍在懶娘後背上,“起來,你這懶種!”懶娘一陣吃痛,猛地坐起身,好像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
母親的哭聲又響亮地傳了過來:“我還活個啥勁啊,這輩子就是當牛做馬的命啊……”
火山的漿岩噴發了!
他一把扯起臂短腿跛的婆娘,劈頭蓋臉一陣亂拳。直打到被這懶貨尖厲的哭叫聲招來的鄰居們把他們拉開。
鄰居們來了,一起勸慰著結婚三個多月的新婦;老母親也來了,一把拽住怒氣衝衝的他,“你這傻兒啊,我給你娶個媳婦容易嗎?我累死累活都不要緊,你們得好好過啊……”
“呀,這媳婦兒咋抽抽兒啦!”頓時人群裏一陣慌亂。一會族長帶著村醫來了,村醫搖搖頭,眾人找來輛板車,拉著懶娘到了鄉衛生院。
懶娘流產了……
懶娘的父母聞訊趕來,後生讓村民把母親悄悄帶回家,跪在雷霆萬鈞的嶽父母前一把鼻涕一把淚,左右開弓,懺悔著自己的衝動和罪過,賭誓從此再也不打懶娘了。嶽父母在族長的保證、眾人“樹葉落到樹根下”的勸解和後生誠摯的跪伏下,終於答應等懶娘養好身體,就讓她回婆家。
懶娘回來了!緊張了一月的老母親和後生,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回來後的懶娘似乎變勤快了好多。每天一步三拐地,除了三餐,灑掃庭除倒也得心應手了。
後生似乎更會心疼懶娘了。除了收工回來給懶娘一個和娘的一模一樣的白麵饃,偶爾,也會給她捎段頭繩或者捎塊花手帕……,懶娘臉上也漸漸有了光采。
又過了一年,他們的兒子降生了,晚飯後的夜裏,這個簡陋的小院裏,總會響起一陣陣嬉笑聲,可升級為奶奶的老母親,好像並不怎麽開心。
這天中午,老母親做好飯,瞥了一眼懶娘,道:“生個小兒,抱個小兒,有功啦,我做好飯了,吃現成的去吧!”懶娘心裏氣不過,回道:“我看著孩子喂雞,喂鴨,也沒閑著呀!”“咋,自己生的孩子還嫌冤啦?不用你看俺家孩子啦!”老母親說著,伸手就去奪孩子,懶娘一個趔趄,向婆婆倒去,祖孫三代三個人一起倒在了地上。孩子摔在一邊哇哇地大哭,婆婆被懶娘壓住了半拉胳膊和肚子,於是家裏哭作一團。鄰居們趕來,扶起從婆婆身上爬到兒子身邊的懶娘,一邊把婆婆抬到床上,一邊勸慰傷心欲絕地哭訴著的老人。
一天終於捱到黑了。婆婆還在床上躺著,懶娘熟練地把兒子拴在床上,做好晚飯,抱起兒子忐忑不安地等丈夫回家。
“咚―咚―咚……”一陣重重的腳步聲朝土坯房走來。躺著的老母親眼淚頓時淌成了小溪,懶娘把兒子重新拴好,揭開鍋蓋準備盛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