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捧腹笑著,和她倒在長椅上打鬧。
「壞姑娘,你怎的來了。」
「來看看擒住小賊的大英雄呀,壞姑娘。」
「壞姑娘,你昨夜猜中了幾個燈謎?」
安然不過隨口嬉鬧,清妍麵色一變,頓時安分起來,垂著頭了無生氣:「安然,是我錯了,哥哥說的對,我不該丟下你一個人。既然是一起出去的,就該一起玩,一起回來。」
安然笑笑:「是我亂跑,不是你的錯。」
清妍認真道:「是我錯了。」
安然見她執拗,點頭笑道:「好吧,但我不氣你。」
清妍這才開心起來,伸了手指:「明年我們再一起猜燈謎。」
安然勾了手指,對對勾:「明年還要一起猜燈謎。」
兩人相視一笑,又鬧了起來。
夜裏,安然洗漱好就寢,沈氏在旁和她說話,聊了會便說道:「不知怎的,今日張府和秦府那都有媒婆過來,要替她們家公子與你做媒。」
安然笑道:「自從爹爹做了丞相以來,好似一直有人說媒。」
沈氏笑道:「此次稍有不同,他們兩人都說與你有一麵之緣,十分合眼緣。」
安然想了想,該不會是昨夜那兩個隔岸觀火的少年吧,慎重起見,便直接道:「女兒還不想那麽早訂下這些。」
沈氏笑笑:「知你心思,娘親不會強迫你,睡吧。」
安然躺下身,遲疑片刻問道:「爹爹還沒回來?」
沈氏神誰微黯,強笑:「很快便回來了。」
「娘,讓爹爹別飲那麽多酒,對身子不好。爹爹最聽娘的話了。」
沈氏應聲,又道:「方才你趙姨派人送帖子來,說後日你們要上學堂不得閑,所以明日兩家人一起去釣魚放風箏。」
一聽可以玩又可以吃,安然自然答應,欣然道:「嗯!」
沈氏刮刮她的鼻尖:「就你最貪玩。」
「嘻,娘早點睡。」
「嗯。」
八月,入秋,微涼,風略急。
郊外綠意仍是蔓延七裏,附近沒有高大樹木,也無巨大岩石,唯有蒼翠青草,在深秋來臨前最後一次染綠大地。
青草地上已架起了大大小小數十個帳篷,都是來這郊遊垂釣歇息時準備的。
這裏湖泊並不深,但魚兒肥美,岸邊架起籬笆,免得孩童放紙鳶時不小心跌入湖中。
沈氏領著家中孩童前去赴約,久未一起出來,一路上甚為熱鬧歡喜。到了那,便拿著各自挑的紙鳶去放了。
趙氏也帶了嫡庶子女出來,入了帳內,便見沈氏已在沏茶,當即笑道:「來的倒早。」
沈氏笑道:「剛坐下沒多久。」又讓宋嬤嬤拿了放在木箱裏的紙鳶給他們,「尚明他們在北麵放紙鳶,你們也去熱鬧熱鬧吧。」
李瑾軒和宋祁早已過了那玩鬧的心,遠遠在空地上看著他們玩鬧。
沈氏和趙氏在帳內閑聊,其他姨娘未跟隨,隻有兩個嬤嬤伺候在一旁,其他丫鬟在外頭。聊了許久,宋嬤嬤去外頭看了看天色,進帳報道:「稟宋夫人、太太,已到午時。」
趙氏笑道:「喚他們進來用食吧。」
兩家十一個孩子陸續進來,圍著簡便桌子坐下。下人從食盒裏一一拿出飯菜,因用暖爐墊著,菜仍是熱著的,蒸騰著熱氣,又是在寬敞帳篷內,分外新鮮有趣。
安平還在想著湖裏的魚,不肯吃飯,嚷著要去釣魚。
她自小就養在老太太身邊,開口要什麽李老太都會慣著她,人又還小,禮儀上差了些,沈氏也喚不住她。
李瑾軒笑著嚇唬她:「個子才那麽點,待會到了湖邊,不是你釣魚,是魚兒釣你。」
安平朝他吐舌頭,比劃道:「魚兒才巴掌那麽大呀,平兒比一筐魚還大,怎麽會被它釣走。」
眾人忍不住笑笑,安平往安然那挪了挪:「然姐姐最好了,然姐姐帶我去,不理他們。」
安然摸摸她的頭,認真道:「好,乖乖吃完飯,然姐姐就帶你去好不好?不吃完不去。」
安平想了想,點頭:「嗯。」
吃過飯歇了一會,安然就帶她釣魚去了。趙氏笑道:「不過大了幾歲,卻像個小大人。我家敏怡的心思還是個小姑娘,該向安然學學了。」
沈氏輕輕搖頭笑道:「到底還是要像孩子的好。那丫頭就是讀了太多的書,她爹早早給她理了個書房,她的姑姑又總是差人捎許多書回來,早就讀成小夫子了。」
趙氏問道:「可是那李三妹?」
「正是。」
趙氏與她熟絡,倒也不避嫌:「那李三妹的名聲也是響遍了皇城,我倒還記得,我那叔嬸曾去替人向她做過媒,也碰了一臉的灰,如今那人都有四個孩子了,李三妹倒還沒嫁。」
沈氏笑笑,也不多加議論。
李瑾軒對這些家長裏短沒有興趣,和宋祁一道出來,又想起了什麽,笑道:「你不是問我可有什麽異國書籍,待會你可以問問安然。她的書都堆了四個書架子,滿滿一屋的書。若非搬了宅子,母親給她換了個書房,怕那書都要堆到房梁去了。」
「壞姑娘,你怎的來了。」
「來看看擒住小賊的大英雄呀,壞姑娘。」
「壞姑娘,你昨夜猜中了幾個燈謎?」
安然不過隨口嬉鬧,清妍麵色一變,頓時安分起來,垂著頭了無生氣:「安然,是我錯了,哥哥說的對,我不該丟下你一個人。既然是一起出去的,就該一起玩,一起回來。」
安然笑笑:「是我亂跑,不是你的錯。」
清妍認真道:「是我錯了。」
安然見她執拗,點頭笑道:「好吧,但我不氣你。」
清妍這才開心起來,伸了手指:「明年我們再一起猜燈謎。」
安然勾了手指,對對勾:「明年還要一起猜燈謎。」
兩人相視一笑,又鬧了起來。
夜裏,安然洗漱好就寢,沈氏在旁和她說話,聊了會便說道:「不知怎的,今日張府和秦府那都有媒婆過來,要替她們家公子與你做媒。」
安然笑道:「自從爹爹做了丞相以來,好似一直有人說媒。」
沈氏笑道:「此次稍有不同,他們兩人都說與你有一麵之緣,十分合眼緣。」
安然想了想,該不會是昨夜那兩個隔岸觀火的少年吧,慎重起見,便直接道:「女兒還不想那麽早訂下這些。」
沈氏笑笑:「知你心思,娘親不會強迫你,睡吧。」
安然躺下身,遲疑片刻問道:「爹爹還沒回來?」
沈氏神誰微黯,強笑:「很快便回來了。」
「娘,讓爹爹別飲那麽多酒,對身子不好。爹爹最聽娘的話了。」
沈氏應聲,又道:「方才你趙姨派人送帖子來,說後日你們要上學堂不得閑,所以明日兩家人一起去釣魚放風箏。」
一聽可以玩又可以吃,安然自然答應,欣然道:「嗯!」
沈氏刮刮她的鼻尖:「就你最貪玩。」
「嘻,娘早點睡。」
「嗯。」
八月,入秋,微涼,風略急。
郊外綠意仍是蔓延七裏,附近沒有高大樹木,也無巨大岩石,唯有蒼翠青草,在深秋來臨前最後一次染綠大地。
青草地上已架起了大大小小數十個帳篷,都是來這郊遊垂釣歇息時準備的。
這裏湖泊並不深,但魚兒肥美,岸邊架起籬笆,免得孩童放紙鳶時不小心跌入湖中。
沈氏領著家中孩童前去赴約,久未一起出來,一路上甚為熱鬧歡喜。到了那,便拿著各自挑的紙鳶去放了。
趙氏也帶了嫡庶子女出來,入了帳內,便見沈氏已在沏茶,當即笑道:「來的倒早。」
沈氏笑道:「剛坐下沒多久。」又讓宋嬤嬤拿了放在木箱裏的紙鳶給他們,「尚明他們在北麵放紙鳶,你們也去熱鬧熱鬧吧。」
李瑾軒和宋祁早已過了那玩鬧的心,遠遠在空地上看著他們玩鬧。
沈氏和趙氏在帳內閑聊,其他姨娘未跟隨,隻有兩個嬤嬤伺候在一旁,其他丫鬟在外頭。聊了許久,宋嬤嬤去外頭看了看天色,進帳報道:「稟宋夫人、太太,已到午時。」
趙氏笑道:「喚他們進來用食吧。」
兩家十一個孩子陸續進來,圍著簡便桌子坐下。下人從食盒裏一一拿出飯菜,因用暖爐墊著,菜仍是熱著的,蒸騰著熱氣,又是在寬敞帳篷內,分外新鮮有趣。
安平還在想著湖裏的魚,不肯吃飯,嚷著要去釣魚。
她自小就養在老太太身邊,開口要什麽李老太都會慣著她,人又還小,禮儀上差了些,沈氏也喚不住她。
李瑾軒笑著嚇唬她:「個子才那麽點,待會到了湖邊,不是你釣魚,是魚兒釣你。」
安平朝他吐舌頭,比劃道:「魚兒才巴掌那麽大呀,平兒比一筐魚還大,怎麽會被它釣走。」
眾人忍不住笑笑,安平往安然那挪了挪:「然姐姐最好了,然姐姐帶我去,不理他們。」
安然摸摸她的頭,認真道:「好,乖乖吃完飯,然姐姐就帶你去好不好?不吃完不去。」
安平想了想,點頭:「嗯。」
吃過飯歇了一會,安然就帶她釣魚去了。趙氏笑道:「不過大了幾歲,卻像個小大人。我家敏怡的心思還是個小姑娘,該向安然學學了。」
沈氏輕輕搖頭笑道:「到底還是要像孩子的好。那丫頭就是讀了太多的書,她爹早早給她理了個書房,她的姑姑又總是差人捎許多書回來,早就讀成小夫子了。」
趙氏問道:「可是那李三妹?」
「正是。」
趙氏與她熟絡,倒也不避嫌:「那李三妹的名聲也是響遍了皇城,我倒還記得,我那叔嬸曾去替人向她做過媒,也碰了一臉的灰,如今那人都有四個孩子了,李三妹倒還沒嫁。」
沈氏笑笑,也不多加議論。
李瑾軒對這些家長裏短沒有興趣,和宋祁一道出來,又想起了什麽,笑道:「你不是問我可有什麽異國書籍,待會你可以問問安然。她的書都堆了四個書架子,滿滿一屋的書。若非搬了宅子,母親給她換了個書房,怕那書都要堆到房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