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了,你有傷在身,歇著吧。」
周姨娘仍是送他到院中,看著他離去,怔了一會,直到鳳雲喚她,才回了神。即便過了這麽多年,仍能想起初見時,那樣年少美好。如此便好,一直這樣安然和睦,也好……
韓氏沒料到老太太竟然真的收拾東西說要帶著他們母子三人回濱州,嚇的差點被茶水嗆著。這幾日晨起問安見了一屋子扶腰緩步進來的二房人,心中冷笑,可老太太喝完茶,就說要回濱州。
沈氏先笑笑勸道:「前幾日我們不該惹母親大人生氣,隻是濱州的下人已遣走,怕回去也住的不慣。」
李老太輕笑:「住的不慣,至少不必看兩房人撕破麵皮,再住下去,這命都要短十年。」
沈氏陪笑:「老太太這話可要折煞我們了,是我們這些晚輩未顧及全麵。」
李老太問黃嬤嬤:「細軟可收拾好了?」
黃嬤嬤應聲:「已經收拾好了。」
李老太起身,淡聲:「那就走吧。」
沈氏還沒開聲再留,韓氏苦了臉,她哪裏想過老太太真要回去,鬧到這個地步不過是想二房對他們大房客氣些,處處禮讓,可不是真要回那窮酸濱州,忙插話道:「娘,濱州離的甚遠,您身體又剛好些,不便長途跋涉。雖然我們受了些委屈,可斷然是不能累了您。」
李老太輕拍她的手背:「你莫擔心,回濱州罷,免得你們再受氣。」
韓氏傻了眼,沈氏確實是想著大房不在京城家中會風平浪靜,但事實卻是二房的罪過:「娘,若您如今回去,二爺可要背上不孝之名。」
李老太沉默半晌,黃嬤嬤才輕聲道:「老太太,您就說實話吧。二爺到底也是個京官,要是老母親突然回那窮鄉僻壤,招來非議,也愧對列祖列宗。」
聽罷,李老太這才說道:「我昨個兒想著五日前的事,怎麽也想不通。尚和脾氣素來好,尚明也是,還有兩個做妹妹的平日相處倒也還好,可怎的就打起來了。便差人去問了個半仙,這才知道,原來是護著兩家的神明近日起了爭執。半仙說,若要化解,需等神明和解,方能平息兩家爭端。」
沈氏聽的心裏苦笑,麵上殷勤:「那可要多長時日?」
黃嬤嬤在旁答道:「少則半載,多則一世。這神明壽與天齊,這幾年幾年的,不過是彈指之間的時日,他們哪裏又想得到凡人壽命比不得他們。」
李老太說道:「我向來都是跟大房的,即便大郎過世了,但長媳孝順恭敬,我與她回濱州。」
話已說到這個份上,韓氏不好再說,當真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可笑的是這老太太還信這些,簡直是老糊塗。她敬她,還不是看在那幾畝良田幾個店鋪上。
牽扯到了神明,沈氏也無話,正要讓下人多備些錢財,就聽李老太說:「這回,我是一定要帶安然走的。」
安然上回挨了一棍子,淤青從左眼到右邊臉頰鋪開,沈氏怕她去了學堂被人笑話,傷了她的心,便告了假,讓她在家裏休養。
每日睡到自然醒,吃冰吃到肚子疼,長輩都由著她,安然覺得這日子其實過的很滋潤呀。
紫鵑有了身孕,安然怕她累著,老太太也覺要個身子不便的人照顧她實在不妥,便讓她生孩子去了,沈氏使喚乖巧溫順的柏樹替了紫鵑的位做貼身丫鬟。
柏樹便是那日被使喚到莫白青那,被痛打的小丫鬟。如今已經十三,長的倒清秀,就是常年吃的不太好,身子有些瘦弱,但做起事來卻毫不含糊,又細心。
初到安然身邊時,話不敢多說,說了也是極小聲,似乎說多了便會吵到人。在安然那待的久了,膽子才大了起來,說笑也多了。人一笑,模樣也更好看了些。柏樹爹娘見了氣色紅潤的她,還驚嚇的以為她總是偷吃四姑娘的好東西。
安然擺著椅子閉眼默念方才看的書,總有一句琢磨不通,來來回回聽的柏樹都會背了。
耳畔傳來輕微細語,似乎是在背詩,安然悄然睜開一隻眼,瞅著那在擺著大蒲扇的柏樹,抿笑,問道:「柏樹,你喜歡這詩麽?」
柏樹麵上一紅,訕笑:「隻是聽著有趣,奴婢大字不識一個,也不知道這詩是什麽意思。」
安然點頭:「以後我教你習字吧。」
柏樹忙擺手:「奴婢的本份是伺候好姑娘,其他的不能逾越。」
「這可不是逾越。」安然轉了轉眼眸,「好吧,你是我的貼身丫鬟,偶爾替我抄些小本子是要的,可不認字可不行。」
柏樹笑笑,這才答應:「奴婢會好好學的。」
這頭話落,亭子外宋嬤嬤疾步走來,見她悠悠然然半躺的極不端莊,眉頭蹙起:「我的好姑娘欸,你倒是要不要大家閨秀的儀態了。」
安然見她伸手要板正自己的胳膊小腿,抱了她的脖子道:「奶娘就讓我這麽躺著吧,多舒服呀。」
周姨娘仍是送他到院中,看著他離去,怔了一會,直到鳳雲喚她,才回了神。即便過了這麽多年,仍能想起初見時,那樣年少美好。如此便好,一直這樣安然和睦,也好……
韓氏沒料到老太太竟然真的收拾東西說要帶著他們母子三人回濱州,嚇的差點被茶水嗆著。這幾日晨起問安見了一屋子扶腰緩步進來的二房人,心中冷笑,可老太太喝完茶,就說要回濱州。
沈氏先笑笑勸道:「前幾日我們不該惹母親大人生氣,隻是濱州的下人已遣走,怕回去也住的不慣。」
李老太輕笑:「住的不慣,至少不必看兩房人撕破麵皮,再住下去,這命都要短十年。」
沈氏陪笑:「老太太這話可要折煞我們了,是我們這些晚輩未顧及全麵。」
李老太問黃嬤嬤:「細軟可收拾好了?」
黃嬤嬤應聲:「已經收拾好了。」
李老太起身,淡聲:「那就走吧。」
沈氏還沒開聲再留,韓氏苦了臉,她哪裏想過老太太真要回去,鬧到這個地步不過是想二房對他們大房客氣些,處處禮讓,可不是真要回那窮酸濱州,忙插話道:「娘,濱州離的甚遠,您身體又剛好些,不便長途跋涉。雖然我們受了些委屈,可斷然是不能累了您。」
李老太輕拍她的手背:「你莫擔心,回濱州罷,免得你們再受氣。」
韓氏傻了眼,沈氏確實是想著大房不在京城家中會風平浪靜,但事實卻是二房的罪過:「娘,若您如今回去,二爺可要背上不孝之名。」
李老太沉默半晌,黃嬤嬤才輕聲道:「老太太,您就說實話吧。二爺到底也是個京官,要是老母親突然回那窮鄉僻壤,招來非議,也愧對列祖列宗。」
聽罷,李老太這才說道:「我昨個兒想著五日前的事,怎麽也想不通。尚和脾氣素來好,尚明也是,還有兩個做妹妹的平日相處倒也還好,可怎的就打起來了。便差人去問了個半仙,這才知道,原來是護著兩家的神明近日起了爭執。半仙說,若要化解,需等神明和解,方能平息兩家爭端。」
沈氏聽的心裏苦笑,麵上殷勤:「那可要多長時日?」
黃嬤嬤在旁答道:「少則半載,多則一世。這神明壽與天齊,這幾年幾年的,不過是彈指之間的時日,他們哪裏又想得到凡人壽命比不得他們。」
李老太說道:「我向來都是跟大房的,即便大郎過世了,但長媳孝順恭敬,我與她回濱州。」
話已說到這個份上,韓氏不好再說,當真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可笑的是這老太太還信這些,簡直是老糊塗。她敬她,還不是看在那幾畝良田幾個店鋪上。
牽扯到了神明,沈氏也無話,正要讓下人多備些錢財,就聽李老太說:「這回,我是一定要帶安然走的。」
安然上回挨了一棍子,淤青從左眼到右邊臉頰鋪開,沈氏怕她去了學堂被人笑話,傷了她的心,便告了假,讓她在家裏休養。
每日睡到自然醒,吃冰吃到肚子疼,長輩都由著她,安然覺得這日子其實過的很滋潤呀。
紫鵑有了身孕,安然怕她累著,老太太也覺要個身子不便的人照顧她實在不妥,便讓她生孩子去了,沈氏使喚乖巧溫順的柏樹替了紫鵑的位做貼身丫鬟。
柏樹便是那日被使喚到莫白青那,被痛打的小丫鬟。如今已經十三,長的倒清秀,就是常年吃的不太好,身子有些瘦弱,但做起事來卻毫不含糊,又細心。
初到安然身邊時,話不敢多說,說了也是極小聲,似乎說多了便會吵到人。在安然那待的久了,膽子才大了起來,說笑也多了。人一笑,模樣也更好看了些。柏樹爹娘見了氣色紅潤的她,還驚嚇的以為她總是偷吃四姑娘的好東西。
安然擺著椅子閉眼默念方才看的書,總有一句琢磨不通,來來回回聽的柏樹都會背了。
耳畔傳來輕微細語,似乎是在背詩,安然悄然睜開一隻眼,瞅著那在擺著大蒲扇的柏樹,抿笑,問道:「柏樹,你喜歡這詩麽?」
柏樹麵上一紅,訕笑:「隻是聽著有趣,奴婢大字不識一個,也不知道這詩是什麽意思。」
安然點頭:「以後我教你習字吧。」
柏樹忙擺手:「奴婢的本份是伺候好姑娘,其他的不能逾越。」
「這可不是逾越。」安然轉了轉眼眸,「好吧,你是我的貼身丫鬟,偶爾替我抄些小本子是要的,可不認字可不行。」
柏樹笑笑,這才答應:「奴婢會好好學的。」
這頭話落,亭子外宋嬤嬤疾步走來,見她悠悠然然半躺的極不端莊,眉頭蹙起:「我的好姑娘欸,你倒是要不要大家閨秀的儀態了。」
安然見她伸手要板正自己的胳膊小腿,抱了她的脖子道:「奶娘就讓我這麽躺著吧,多舒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