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石望了一眼內壁上頭留著的大片空白,不由喃喃自語:「阿傾,我會幫你!」
顧言傾模糊間聽到廡廊外頭有低低竊竊的說話聲,那聲音有點兒熟,顧言傾一時想不起來是誰。
外頭的天已經黑了,臨窗桌上的青釉雙耳花瓶裏不知什麽時候換了兩束白梅,枝椏橫斜,白色的小花亭亭玉立,煞是清新別致。
倒像是荔兒的手法。
顧言傾掀開了鮫紗帳,床頭的瑞獸小熏球散著讓人寧靜的沉水香,「藿兒!」
藿兒聽到主子喊,忙和荔兒將手頭的梅花絡子和各色彩線收進了籮筐裏,荔兒整理了下粉色衣裙,又摸了下自個的雙丫髻,問藿兒道:「可還齊整?」
藿兒掩嘴笑道:「齊整,荔兒你怎麽現在這般懂規矩?」以前可還頂過雞窩頭去見主子的。
荔兒杏圓臉上露著幾分清肅:「詩姨說了,我們來了汴京城以後,就要懂規矩,主子寬容,不是我們懈怠的理由,往後萬不能給主子丟了臉麵。」
藿兒被荔兒的正經樣兒一時弄得有些不習慣,以前在慕廬裏,荔兒可比她還沒規矩一些,主子也縱著她們。
裏屋裏顧言傾隱約聽見一些聲音,出聲問道:「是荔兒嗎?」
荔兒這才進了廂房,在兩丈外便開始行禮,「荔兒見過主子!」
顧言傾眸子裏閃過訝異,微微點頭,對藿兒道:「藿兒去取些熱水來,伺候我梳洗。」
等藿兒走了,顧言傾垂了眸子,「荔兒,詩姨可是交代你什麽話了?」
荔兒近前兩步,從貼身的棉襖裏拿了一封信出來,蜜蠟完好,顧言傾撕開看了一下,竟是杜姨給她的信,讓她明天辰時在禦街上的孫家茶樓門口等她,讓她務必要到。
信中並沒有說是何事,顧言傾皺了眉,杜姨讓她先行一步來汴京城以孤女顧絮的身份安頓下來,顯然是並不想讓旁人知道她的身份,也不想讓人知道她和杜家的淵源,那麽又怎麽會約她在孫家茶樓見麵呢?
青天白日的,若是被有心人撞見她和杜姨的淵源,先前她為掩蓋自個身世做的一切不都白費了?
荔兒見主子看了信後,眉頭微蹙,輕聲道:「主子,詩姨當初沒讓奴婢跟您一起上京,是要教奴婢汴京城中各大家族盤根錯雜的關係,以及各家的喜好和禁忌,以備不時之需。」
顧言傾抬頭看著荔兒問,「各大家族的喜好和禁忌?」
見荔兒點頭,忽地就有些怪異的感覺攀上心頭來,杜姨這一回回京是為了什麽?
一回汴京城,便攪動了一池春水的耶嘉郡主杜恒言,正在瑞和貴妃的長寧殿裏頭,一雙芊芊素手親自將一支垂花雲霧簪子插在了貴妃娘娘的墮馬髻上。
拉著杜貴妃往黃花梨木鳳凰牡丹紋鏡台前坐下,看著半人高的銅鏡裏頭貴妃的麗影笑道:「我見到的時候,就想著你戴著肯定好看。」說著又寵溺地捏了捏杜貴妃的臉頰,「你小時候總說我是禍水,轉眼你也二十八了!」
杜貴妃笑道:「可不是嗎,阿姐,你也忍得下心,這麽幾年都不回來!這一回我無論如何得在陛下跟前求了旨意,讓鎮國大將軍和你就住在汴京城,可不準再去邊境和丹國了!」
杜氏望著貴妃誠摯的杏眼,眼裏也泛了一點淚光,懊惱當初自己一時差了主意,將阿寶送進宮中,她那般好動的性子,如今卻要整日整年地守在這四方城內,做一隻華麗的金絲雀。
「我這一回事兒若是能了,你便是再去丹國,我定然將你藏得好好的,保準兒誰也找不見!」她當著一種宮女的麵兒,說的並不小聲,似乎是玩笑話,可是瑞和貴妃看著阿姐的眼神,知道她說的是真的,輕輕地點了頭。
杜氏說到這裏,悄聲道:「你明日卯時正便將陳太醫傳喚到你殿裏來號平安脈,備上一些止血的藥和紗布,沿禦街走回府裏,我怕是要用上。」
貴妃瞬間便懂了,臉上的笑意褪了下去,霾著臉喊了一聲:「阿姐!」
杜氏歎了一聲,沒有再露一句,隻是對貴妃道:「一進京就給你截了過來,現在還沒給太後娘娘和兩位太妃請安呢,你陪我一起去跑一趟吧!」
瑞和貴妃終是紅著眼叮囑了一句:「阿姐,這是最後一次,以後你要是再這樣,我就再也不給你回汴京城!」
每一次回來,都讓人膽顫心驚的,這般年紀,還要拿命相搏,瑞和貴妃別了臉,不理杜氏。
顧言傾想著要見杜姨,一夜都沒闔上眼睛,她還記得當年杜姨和她在京郊分別的時候,對她說的話,「言傾,你自幼長在承恩侯府裏頭,過慣了太平盛世裏的日子,突逢此難,杜姨不希望你自此隻活在陰影裏頭,你去蜀地待幾年,顧家的事緩上幾年。」
那時候杜姨怕她被仇恨衝昏了腦子,不惜一切代價去複仇,可是如今,六年過去了,杜姨說的「緩」字的期限也已經到頭了。
杜姨一回來,必然會將她帶到汴京城權欲的中心,一個開著羊肉湯鋪子的小寡婦,她以這種匪夷所思的身份重返汴京城,便是樣貌與承恩侯府嫡女有幾分相似,也不過隻是相似罷了。
誰會相信昔日赫赫揚揚的承恩侯府嫡女顧言傾會拋頭露麵在朱雀門外賣一碗二十文的羊肉湯?
來京之前,她便清楚,擺在她跟前的路,隻有一條,擠進趙國權欲的中心地帶。
聯姻是她能想到的最便捷的方法,隻是,杜姨肯定不會同意她這般做。
顧言傾想著事兒,這一夜又沒睡著,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半夢半醒間,聽到荔兒和藿兒起床的聲音,便也索性擁著被子坐了起來。
顧言傾看著床頂,腦海裏忽然映入在沈家看到的繡著繁麗的童子采蓮圖的床幔,外頭好像下起了雨,滴滴答答地敲在窗柩上,這時候,大概沈溪石已經在去上朝的路上了,他肩上的傷若是落了雨,怕是更難好了。
隻是以他的性子又怎麽會安心地躺在家裏休養。
顧言傾模糊間聽到廡廊外頭有低低竊竊的說話聲,那聲音有點兒熟,顧言傾一時想不起來是誰。
外頭的天已經黑了,臨窗桌上的青釉雙耳花瓶裏不知什麽時候換了兩束白梅,枝椏橫斜,白色的小花亭亭玉立,煞是清新別致。
倒像是荔兒的手法。
顧言傾掀開了鮫紗帳,床頭的瑞獸小熏球散著讓人寧靜的沉水香,「藿兒!」
藿兒聽到主子喊,忙和荔兒將手頭的梅花絡子和各色彩線收進了籮筐裏,荔兒整理了下粉色衣裙,又摸了下自個的雙丫髻,問藿兒道:「可還齊整?」
藿兒掩嘴笑道:「齊整,荔兒你怎麽現在這般懂規矩?」以前可還頂過雞窩頭去見主子的。
荔兒杏圓臉上露著幾分清肅:「詩姨說了,我們來了汴京城以後,就要懂規矩,主子寬容,不是我們懈怠的理由,往後萬不能給主子丟了臉麵。」
藿兒被荔兒的正經樣兒一時弄得有些不習慣,以前在慕廬裏,荔兒可比她還沒規矩一些,主子也縱著她們。
裏屋裏顧言傾隱約聽見一些聲音,出聲問道:「是荔兒嗎?」
荔兒這才進了廂房,在兩丈外便開始行禮,「荔兒見過主子!」
顧言傾眸子裏閃過訝異,微微點頭,對藿兒道:「藿兒去取些熱水來,伺候我梳洗。」
等藿兒走了,顧言傾垂了眸子,「荔兒,詩姨可是交代你什麽話了?」
荔兒近前兩步,從貼身的棉襖裏拿了一封信出來,蜜蠟完好,顧言傾撕開看了一下,竟是杜姨給她的信,讓她明天辰時在禦街上的孫家茶樓門口等她,讓她務必要到。
信中並沒有說是何事,顧言傾皺了眉,杜姨讓她先行一步來汴京城以孤女顧絮的身份安頓下來,顯然是並不想讓旁人知道她的身份,也不想讓人知道她和杜家的淵源,那麽又怎麽會約她在孫家茶樓見麵呢?
青天白日的,若是被有心人撞見她和杜姨的淵源,先前她為掩蓋自個身世做的一切不都白費了?
荔兒見主子看了信後,眉頭微蹙,輕聲道:「主子,詩姨當初沒讓奴婢跟您一起上京,是要教奴婢汴京城中各大家族盤根錯雜的關係,以及各家的喜好和禁忌,以備不時之需。」
顧言傾抬頭看著荔兒問,「各大家族的喜好和禁忌?」
見荔兒點頭,忽地就有些怪異的感覺攀上心頭來,杜姨這一回回京是為了什麽?
一回汴京城,便攪動了一池春水的耶嘉郡主杜恒言,正在瑞和貴妃的長寧殿裏頭,一雙芊芊素手親自將一支垂花雲霧簪子插在了貴妃娘娘的墮馬髻上。
拉著杜貴妃往黃花梨木鳳凰牡丹紋鏡台前坐下,看著半人高的銅鏡裏頭貴妃的麗影笑道:「我見到的時候,就想著你戴著肯定好看。」說著又寵溺地捏了捏杜貴妃的臉頰,「你小時候總說我是禍水,轉眼你也二十八了!」
杜貴妃笑道:「可不是嗎,阿姐,你也忍得下心,這麽幾年都不回來!這一回我無論如何得在陛下跟前求了旨意,讓鎮國大將軍和你就住在汴京城,可不準再去邊境和丹國了!」
杜氏望著貴妃誠摯的杏眼,眼裏也泛了一點淚光,懊惱當初自己一時差了主意,將阿寶送進宮中,她那般好動的性子,如今卻要整日整年地守在這四方城內,做一隻華麗的金絲雀。
「我這一回事兒若是能了,你便是再去丹國,我定然將你藏得好好的,保準兒誰也找不見!」她當著一種宮女的麵兒,說的並不小聲,似乎是玩笑話,可是瑞和貴妃看著阿姐的眼神,知道她說的是真的,輕輕地點了頭。
杜氏說到這裏,悄聲道:「你明日卯時正便將陳太醫傳喚到你殿裏來號平安脈,備上一些止血的藥和紗布,沿禦街走回府裏,我怕是要用上。」
貴妃瞬間便懂了,臉上的笑意褪了下去,霾著臉喊了一聲:「阿姐!」
杜氏歎了一聲,沒有再露一句,隻是對貴妃道:「一進京就給你截了過來,現在還沒給太後娘娘和兩位太妃請安呢,你陪我一起去跑一趟吧!」
瑞和貴妃終是紅著眼叮囑了一句:「阿姐,這是最後一次,以後你要是再這樣,我就再也不給你回汴京城!」
每一次回來,都讓人膽顫心驚的,這般年紀,還要拿命相搏,瑞和貴妃別了臉,不理杜氏。
顧言傾想著要見杜姨,一夜都沒闔上眼睛,她還記得當年杜姨和她在京郊分別的時候,對她說的話,「言傾,你自幼長在承恩侯府裏頭,過慣了太平盛世裏的日子,突逢此難,杜姨不希望你自此隻活在陰影裏頭,你去蜀地待幾年,顧家的事緩上幾年。」
那時候杜姨怕她被仇恨衝昏了腦子,不惜一切代價去複仇,可是如今,六年過去了,杜姨說的「緩」字的期限也已經到頭了。
杜姨一回來,必然會將她帶到汴京城權欲的中心,一個開著羊肉湯鋪子的小寡婦,她以這種匪夷所思的身份重返汴京城,便是樣貌與承恩侯府嫡女有幾分相似,也不過隻是相似罷了。
誰會相信昔日赫赫揚揚的承恩侯府嫡女顧言傾會拋頭露麵在朱雀門外賣一碗二十文的羊肉湯?
來京之前,她便清楚,擺在她跟前的路,隻有一條,擠進趙國權欲的中心地帶。
聯姻是她能想到的最便捷的方法,隻是,杜姨肯定不會同意她這般做。
顧言傾想著事兒,這一夜又沒睡著,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半夢半醒間,聽到荔兒和藿兒起床的聲音,便也索性擁著被子坐了起來。
顧言傾看著床頂,腦海裏忽然映入在沈家看到的繡著繁麗的童子采蓮圖的床幔,外頭好像下起了雨,滴滴答答地敲在窗柩上,這時候,大概沈溪石已經在去上朝的路上了,他肩上的傷若是落了雨,怕是更難好了。
隻是以他的性子又怎麽會安心地躺在家裏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