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嫂嫂在家嗎?求幫個忙!」
也不知道是很多人都進城看花燈去了,不在家,還是因為聽她是一個陌生的口音,不願意惹事兒,顧言傾一連敲了三家有亮光的,都沒人開門。
村裏的狗吠聲更厲害了,顧言傾怕狗聞到血腥味,咬了沈溪石,又不敢走遠,隻得更猛烈地敲著第三家的門。
「麻煩你開開門幫個忙!」
她的手拍得已經麻木了,村裏的人沒有一個伸出頭來,顧言傾回頭看到有幾條狗在沈溪石跟前晃,忙從人家門前的台階上跑過去,一腳踩在了淤泥裏,腳下一滑,朝後栽去。
尾骨那裏傳來一陣銳痛,想要掙紮著爬起來,一動便是錐心的疼。
顧言傾疼得腦子空蕩蕩的,右手摸到尾椎骨那裏,揉了一會,左手抵著地,微微用力,想要撐起來,又是一陣銳痛襲來,顧言傾微微閉了眼,忽然一個有些蒼老的聲音問她:「姑娘,需要幫忙嗎?」
是一個滿頭白發的阿婆。
顧言傾忽地笑道:「阿婆,我哥哥受傷了,求您能不能幫他找一個郎中?」
阿婆囁嚅著嘴唇搖頭道:「這時候哪還有郎中,你這孩子,哭什麽?老婆子我懂一點岐黃之術,勉強幫忙看看吧!」
阿婆和她二十出頭的孫兒在村最後頭的一個小院兒裏住著,他們也是剛從汴京城裏頭看燈回來,看見顧言傾在地上躺著,便走過來看看。
阿婆和孫兒將兩人半扶半背地帶進了自家院子,孫兒去灶下燒熱水,阿婆用剪刀剪開了沈溪石背上的衣裳,看了看傷口,點頭道:「偏了一點,沒有傷到骨頭。」
等孫兒的熱水燒好,阿婆拿出了一把刀刃鋒利的小刀擦了酒精,又在火上烤了一下,才剜開箭鏃周邊的肉,孫兒一直按著沈溪石的手腳。
拔箭的時候,沈溪石終於有了知覺,眉頭緊皺。
取了出來扔在一早備好的破碗裏,阿婆望著箭頭上沾著的皮肉帶著的鮮紅的血,嘀咕道:「現在這些人,想滅口也不塗點毒藥,這麽一箭也能殺死人?」
給沈溪石包紮好,阿婆笑吟吟地道:「小娘子,我救了你哥哥,你府上是不是得重金酬謝啊?」
顧言傾滿口應下:「阿婆救了我哥哥,是……,是沈家的大恩人,必當重酬!」她沒有重金,可沈溪石貴為大趙國副相,想來銀子是有的。
這時候顧言傾才打量了一眼這阿婆,見她慈眉善目,身上粗布衣裳,頭發用半舊不新的布巾包著,完全一副莊戶農婦的打扮,可是仔細一看,阿婆臉上罕有的幾條皺紋與她一頭的銀發有些不搭。
再看那孫兒,穿著一件青布棉袍,一雙式樣簡單的皂靴,隻是顧言傾注意到靴子的鞋底納了好些層,十分結實。
顧言傾朝他臉看去,腦海裏「鐺」一聲,浮出「麵如朗月」這個詞,一張臉輪廓分明,眼眸深邃,像一輪皎潔的上弦月,長長的睫毛覆在眼瞼上讓人分辯不出裏頭的神色,薄唇色淡如水,一頭墨黑色的頭發用一青布條束了起來。
他好像不敢看她!
這一刻的感覺非常熟悉,隱約中覺得好像先前對誰也有過這種感覺。
阿婆見顧言傾一直盯著自家孫兒看,似乎是起了警惕之心,故作他話地笑道:「你們衣裳雖髒亂,可你發髻上的珠釵、步搖,和你哥哥身上披著的狐裘,即便在泥地裏翻了幾個滾,也蓋不住顏色,這姚家村靠著汴京城,我姚老婆子大半輩子可見了不少達官貴人呢!」
老太太一副你休想賴掉的神情,倒讓顧言傾微微放鬆了下來,「姚婆婆,今夜多謝你了,明個一早還煩請您孫兒去京裏幫我們傳個信兒,我家人定當會重金感謝!」
老太太得了準話,反而皺了眉頭,搖手歎道:「別的我也不想,小娘子要是能替我孫兒尋一個機靈能幹的女娃兒做媳婦,我老婆子便是進了土,心裏也感激小娘子!」
老太太話音剛落,床榻上剛剛安歇下來的沈溪石忽地啞聲喊著:「水,水!」
顧言傾忙去桌子上的小粗黑水壺裏給沈溪石倒了一杯溫水,摸了一下沈溪石的額頭,竟有些燙手,忙問姚婆婆:「婆婆,燒起來了,這可怎麽辦?」
姚阿婆掀了眼簾兒瞥了沈溪石一眼,拍著顧言傾的手道:「女娃娃,這是一個命硬的,你且寬了心!」
又轉身望著床榻上的沈溪石道:「今個流了許多血,晚上睡一覺,明早能起來,這命才算還在!小郎君,你可仔細著些。」
顧言傾明顯感覺姚阿婆說了這話後,沈溪石的身段兒好像沒有先前那般僵硬了,也鬧不清,沈溪石是真的昏迷,還是裝給她看的?
外頭呼嘯的北風聲中,顧言傾望著他因失血過多而如白瓷一般的臉頰,眼前隱約晃過她第一次見沈溪石時的場景。
他看著她用小棍子挑走了他跟前柴火堆裏烤著的紅薯。
冷著一張小臉,看著她挑開,看著她慌手慌腳地將烤得起了一層黑皮的紅薯給剝開,露出裏頭金燦燦的黃色。
卻是一個字兒都沒有說。
等著她十分不雅相地吃完,低頭發現腳底下不知什麽時候滾過來一個皮已經烤焦的小紅薯。
坐在柴火對麵的小男孩兒,麵上依舊冷冷的,那一雙淺灰平順的眉毛不經意般地微挑,她竟看見了三月的桃花苞兒一點點地綻開。
山洞外頭北風呼嘯,時不時溜進來一點帶著雪花兒的寒風,可是她卻覺得這一堆柴火,和這個默不作聲滾過來的紅薯,格外的炙熱。
如果不是那場大火,她會如願嫁給沈溪石吧!
也不知道是很多人都進城看花燈去了,不在家,還是因為聽她是一個陌生的口音,不願意惹事兒,顧言傾一連敲了三家有亮光的,都沒人開門。
村裏的狗吠聲更厲害了,顧言傾怕狗聞到血腥味,咬了沈溪石,又不敢走遠,隻得更猛烈地敲著第三家的門。
「麻煩你開開門幫個忙!」
她的手拍得已經麻木了,村裏的人沒有一個伸出頭來,顧言傾回頭看到有幾條狗在沈溪石跟前晃,忙從人家門前的台階上跑過去,一腳踩在了淤泥裏,腳下一滑,朝後栽去。
尾骨那裏傳來一陣銳痛,想要掙紮著爬起來,一動便是錐心的疼。
顧言傾疼得腦子空蕩蕩的,右手摸到尾椎骨那裏,揉了一會,左手抵著地,微微用力,想要撐起來,又是一陣銳痛襲來,顧言傾微微閉了眼,忽然一個有些蒼老的聲音問她:「姑娘,需要幫忙嗎?」
是一個滿頭白發的阿婆。
顧言傾忽地笑道:「阿婆,我哥哥受傷了,求您能不能幫他找一個郎中?」
阿婆囁嚅著嘴唇搖頭道:「這時候哪還有郎中,你這孩子,哭什麽?老婆子我懂一點岐黃之術,勉強幫忙看看吧!」
阿婆和她二十出頭的孫兒在村最後頭的一個小院兒裏住著,他們也是剛從汴京城裏頭看燈回來,看見顧言傾在地上躺著,便走過來看看。
阿婆和孫兒將兩人半扶半背地帶進了自家院子,孫兒去灶下燒熱水,阿婆用剪刀剪開了沈溪石背上的衣裳,看了看傷口,點頭道:「偏了一點,沒有傷到骨頭。」
等孫兒的熱水燒好,阿婆拿出了一把刀刃鋒利的小刀擦了酒精,又在火上烤了一下,才剜開箭鏃周邊的肉,孫兒一直按著沈溪石的手腳。
拔箭的時候,沈溪石終於有了知覺,眉頭緊皺。
取了出來扔在一早備好的破碗裏,阿婆望著箭頭上沾著的皮肉帶著的鮮紅的血,嘀咕道:「現在這些人,想滅口也不塗點毒藥,這麽一箭也能殺死人?」
給沈溪石包紮好,阿婆笑吟吟地道:「小娘子,我救了你哥哥,你府上是不是得重金酬謝啊?」
顧言傾滿口應下:「阿婆救了我哥哥,是……,是沈家的大恩人,必當重酬!」她沒有重金,可沈溪石貴為大趙國副相,想來銀子是有的。
這時候顧言傾才打量了一眼這阿婆,見她慈眉善目,身上粗布衣裳,頭發用半舊不新的布巾包著,完全一副莊戶農婦的打扮,可是仔細一看,阿婆臉上罕有的幾條皺紋與她一頭的銀發有些不搭。
再看那孫兒,穿著一件青布棉袍,一雙式樣簡單的皂靴,隻是顧言傾注意到靴子的鞋底納了好些層,十分結實。
顧言傾朝他臉看去,腦海裏「鐺」一聲,浮出「麵如朗月」這個詞,一張臉輪廓分明,眼眸深邃,像一輪皎潔的上弦月,長長的睫毛覆在眼瞼上讓人分辯不出裏頭的神色,薄唇色淡如水,一頭墨黑色的頭發用一青布條束了起來。
他好像不敢看她!
這一刻的感覺非常熟悉,隱約中覺得好像先前對誰也有過這種感覺。
阿婆見顧言傾一直盯著自家孫兒看,似乎是起了警惕之心,故作他話地笑道:「你們衣裳雖髒亂,可你發髻上的珠釵、步搖,和你哥哥身上披著的狐裘,即便在泥地裏翻了幾個滾,也蓋不住顏色,這姚家村靠著汴京城,我姚老婆子大半輩子可見了不少達官貴人呢!」
老太太一副你休想賴掉的神情,倒讓顧言傾微微放鬆了下來,「姚婆婆,今夜多謝你了,明個一早還煩請您孫兒去京裏幫我們傳個信兒,我家人定當會重金感謝!」
老太太得了準話,反而皺了眉頭,搖手歎道:「別的我也不想,小娘子要是能替我孫兒尋一個機靈能幹的女娃兒做媳婦,我老婆子便是進了土,心裏也感激小娘子!」
老太太話音剛落,床榻上剛剛安歇下來的沈溪石忽地啞聲喊著:「水,水!」
顧言傾忙去桌子上的小粗黑水壺裏給沈溪石倒了一杯溫水,摸了一下沈溪石的額頭,竟有些燙手,忙問姚婆婆:「婆婆,燒起來了,這可怎麽辦?」
姚阿婆掀了眼簾兒瞥了沈溪石一眼,拍著顧言傾的手道:「女娃娃,這是一個命硬的,你且寬了心!」
又轉身望著床榻上的沈溪石道:「今個流了許多血,晚上睡一覺,明早能起來,這命才算還在!小郎君,你可仔細著些。」
顧言傾明顯感覺姚阿婆說了這話後,沈溪石的身段兒好像沒有先前那般僵硬了,也鬧不清,沈溪石是真的昏迷,還是裝給她看的?
外頭呼嘯的北風聲中,顧言傾望著他因失血過多而如白瓷一般的臉頰,眼前隱約晃過她第一次見沈溪石時的場景。
他看著她用小棍子挑走了他跟前柴火堆裏烤著的紅薯。
冷著一張小臉,看著她挑開,看著她慌手慌腳地將烤得起了一層黑皮的紅薯給剝開,露出裏頭金燦燦的黃色。
卻是一個字兒都沒有說。
等著她十分不雅相地吃完,低頭發現腳底下不知什麽時候滾過來一個皮已經烤焦的小紅薯。
坐在柴火對麵的小男孩兒,麵上依舊冷冷的,那一雙淺灰平順的眉毛不經意般地微挑,她竟看見了三月的桃花苞兒一點點地綻開。
山洞外頭北風呼嘯,時不時溜進來一點帶著雪花兒的寒風,可是她卻覺得這一堆柴火,和這個默不作聲滾過來的紅薯,格外的炙熱。
如果不是那場大火,她會如願嫁給沈溪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