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一日巳時,百濟都城泗沘城外幾裏處,一支四百多人的騎兵隊伍頂著耀眼的陽光,正在快馬加鞭的向著泗沘城前進。
一百多年前,百濟的都城還在熊津,當時高句麗人正在瘋狂擴張,時常向南攻打攻擊百濟,熊津城也多次被攻破。當時的百濟王迫於無奈,隻好把都城向南遷移到了泗沘城,和新羅聯手對抗日益強大的高句麗人。高句麗急於消化從漢人手中奪來的遼東全境,麵對百濟和新羅的聯手隻好暫且退兵,使得百濟有了發展的時間。
經過百餘年的休養生息,百濟的實力逐漸強大起來,野心也隨之膨脹,為了領土時常和新羅大打出手。最近幾年間,雙方衝突逐漸加劇,為此如今在位的百濟義慈王不惜停止向倭國進貢,轉而向死敵高句麗進貢稱臣,聯手對付曾經多年的盟友新羅。
麵對高句麗和百濟的聯手,新羅寡不敵眾,國勢岌岌可危,金德曼走投無路,連連向大唐發出求救。這次李世民禦駕親征高句麗,主要目的就是滅掉高句麗,收複遼東全境。除此之外,金德曼多次求救也是一個不小的因素,畢竟李世民是絕對不會坐視高句麗人統一朝鮮半島。
四百多匹戰馬急促飛奔,身後卷起大片灰塵,騎士們身上都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黃土。不一會時間,泗沘城城牆就出現在了眼前。為首的一個瘦高少年略微鬆了一下韁繩,抬手擦了把汗水,眼神複雜的看了一眼前方的城牆。這少年相貌很一般,左臉上有一道淺淺的傷痕,一雙眼睛看上去十分陰冷。這少年的穿著和周圍騎士們大不一樣,竟然穿著一身黑色的倭國武士服,腰間還懸掛了一把窄窄的倭刀。此人正是扶餘國王太子,剛剛從倭國歸來不久的扶餘風。
扶餘風的祖父扶餘璋在位時間長達四十一年,此人登上王位的初期還算是個不錯的國君,隻是後期大興土木修建佛寺,又和新羅常年征戰,國力逐漸衰弱。扶餘璋死後,其長子王太子,也就是扶餘風的父親義慈王登基的時候,已經五十六歲了。義慈王年紀老邁,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最近幾年更是和去世的父王一樣,整日沉迷於佛事,導致百濟國內的局勢一片混亂。
扶餘風自小就被送去倭國,後來多次被當時的輕皇子、如今的倭國孝德天皇照拂,這才順利長大成人。在扶餘風心中,對自己的生父並沒什麽感情,倒是把倭國孝德天皇視若親父。這次在孝德天皇授意下,安倍諾夫的水師護送著扶餘風強勢回歸百濟。有了倭國水師的震懾,再加上國內親近倭國的一些大貴族們全力協助,扶餘風隻花了三天時間,就從義慈王手中奪取了軍政大權。
在扶餘風看來,安倍諾夫率領的倭國水師何等強大,又有高句麗水師從旁協助,擊潰大唐水師肯定不費吹灰之力!有了倭國水師這顆定心丸,扶餘風膽氣十足,親自前去新羅前線指揮大軍和金德曼廝殺,以免功勞都被安倍諾夫和高句麗搶光了。可惜的是事與願違,盡管扶餘風不計死傷的發動猛攻,卻根本突破不了新羅人的防線。
俗話說屋漏偏溫連夜雨,就在扶餘風損失慘重的時候,傳來了倭國水師全軍覆沒的消息!這個消息對扶餘風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作為一個自小被送去倭國的質子,扶餘風在百濟國內根基很淺,掌握大權最大的依仗就是倭國人的支持,如今最大的靠山灰飛煙滅,扶餘風不得不停止猛攻,轉而構建防禦陣線。
扶餘風沒想到的是,倭國水師全軍覆沒的消息剛剛傳開,忠於義慈王的一些將領就聯合在一起,悍然準備奪取他手中的權利。好在軍中親近倭國的將領也不少,扶餘風在這些人的支持下,勉強鎮壓了反叛,隻是軍隊已經元氣大傷,再也沒有向新羅發起進攻的能力。
昨天夜裏,扶餘風接到泗沘城送到前線的秘密信件,信件裏隻有‘遼東城失守,高句麗派出使節團向唐軍求和’這一行字。扶餘風當時就大驚失色,一旦大唐皇帝接受了高句麗人的求和,那麽夥同倭國、聯合高句麗對抗大唐的百濟就要單獨承受大唐皇帝的怒火,更別說金德曼還在一邊虎視眈眈,百濟隻怕會亡國滅種!扶餘風和麾下將領商議之後,決定先回都城穩定住局勢,然後也派出使節團前去向大唐皇帝求和,得罪高句麗人也在所不惜,不管付出多少代價,隻要能保住百濟的宗廟社稷就好。
這一路行來扶餘風都是憂心忡忡,在馬背上苦苦思索,如何才能讓大唐皇帝平息怒火。眼看城門在望,扶餘風心裏忽然湧現一個奇怪的念頭,萬一事情不濟,自己索性帶上百濟累年繼續的財富,乘船前去倭國投靠孝德天皇!扶餘風這個念頭一湧現出來,就再也控製不住,開始低頭沉思這件事的可行性。
“王太子殿下回來了,快快打開城門!”身邊侍衛的喊聲把扶餘風驚醒過來,抬頭一看,原來已經到了城門下了。
“快!打開城門!真的是王太子殿下回來了!”守城的將領看見扶餘風,趕緊吩咐手下打開城門。
一陣吱呀聲中,城門緩緩打了開來。下令開城的將領正想上來套套近乎,扶餘風已經策馬衝進城,身側四百騎緊緊跟上,隻留下大片灰塵。這名失去拍馬屁機會的將領臉色一黑,等到扶餘風等人走遠後,狠狠地向地上啐了一口。
扶餘璋父子都篤信佛事,因此泗沘城中佛塔很多,隨處可見金碧輝煌的高大香爐,城中充滿了香料的味道。扶餘風聞到香料味微微皺起眉頭,看向佛塔的目光中隱隱包含著敵意,若非祖父和父親在佛事上花費了大量金錢,百濟王國怎麽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實力大減!
泗沘城並不算很大,扶餘風一行拐過幾條大街,就來到了王宮前麵。和高句麗王宮一樣,百濟王宮建造的時候,也使用了漢人的建築風格,當時的風格偏向於莊嚴肅穆。二十幾年前扶餘璋擴建王宮的時候,別出心裁的加上了一些佛教元素,比如在王宮大門前麵擺上了一對金銅製造的大香爐,還在王宮內建造了一座七層佛塔,如今的王宮看上去顯得十分不倫不類。
“父王何在?”一進大門,扶餘風就詢問王宮內侍總管。
內侍總管躬身道:“大王去了彌勒寺。王太子殿下,可否要小人前去稟報?”
“不必了,本王子自己去見父王。”扶餘風停住腳步,轉身就向外走。
彌勒寺是扶餘璋敕令建造的,占地數十畝,是百濟最大的寺廟。彌勒寺最著名的莫過於寺中的九層石塔,整座塔全部使用白色巨石建造,裏麵典藏了不少佛教書籍和器物。最近幾年義慈王時常前去石塔中禮佛,前陣子扶餘風掌控大權之後,義慈王幾乎每天都要前去彌勒寺燒香禮佛,甚至還有了出家為僧的念頭。
扶餘風隻帶了幾個倭國跟來的侍衛,出了王宮快馬向東,盞茶功夫就來到了彌勒寺前。作為百濟最大的寺廟,每天都有無數信徒前來燒香拜佛,寺廟內外接踵摩肩。看到眼前這般情景,扶餘風眼中厲色一閃,下馬走了過去。
知客僧見到王太子駕到,並沒表現得誠惶誠恐,詢問來意之後,很隨意的帶著扶餘風等人向石塔而去。扶餘風自小被送去作質子,導致性格極其偏激,本來就對這些寺廟和尚極其不滿,此時見對方根本不把自己看在眼裏,眼中冷然閃過一絲殺機。
到了內院的石塔前麵,知客僧並沒讓扶餘風進去,而是先進去向義慈王和主持稟報。自己要見父王,竟然被一個小小的和尚晾在外麵!扶餘風緊握拳頭,心裏咬牙切齒不已。
“王太子殿下,大王正在和主持談論佛法,請王太子稍候片刻。”知客僧很快從裏麵走了出來,語氣淡淡的做了個揖,徑直向外麵而去。
“可惡的賊禿!”扶餘風大怒,猛然緊握住刀柄。
“王太子,可要小的去把此人……”身側一名倭國侍衛低聲詢問。
“先讓他多活一陣子!”扶餘風強壓住怒氣,大踏步向石塔裏走去。
見到扶餘風等人擅自闖進來,幾名腦滿腸肥的僧人趕緊上前阻攔,卻都被扶餘風的倭國侍衛推到一邊。其中一名僧人見勢不妙,趕緊向石塔上麵跑去。
“我兒,為何對大師們無禮?”扶餘風剛走上石塔第二層,上麵樓梯處傳來一個聲音。
扶餘風抬頭一看,樓梯上麵站著身材有些瘦小的錦袍老人,正是自己的父王義慈王。義慈王手握一卷佛經,一臉怒氣的瞪著扶餘風,身後還站著一個穿著金色袈裟的老僧,正是彌勒寺的主持讚善。
扶餘風忍住氣,沉聲道:“父王,兒臣有緊要軍情稟報!”
“阿彌陀佛,既然王太子殿下有要事稟報,貧僧就先告退了!”讚善宣聲佛號,看了一眼扶餘風,舉步向塔頂而去。
“上來說話吧!”義慈王淡淡說了一句,走到一個蒲團上坐下。
扶餘風大踏步走上去,行禮後也在一個蒲團上坐下,徑直說道:“父王,遼東城失守了,高句麗人即將向大唐皇帝求和!”
“什麽!消息沒錯吧?”義慈王大驚失色,剛才還雲淡風輕的樣子蕩然無存,臉色一下子蒼白起來。
“絕對沒錯!”扶餘風嘴角閃過一絲冷笑,“兒臣這次回來,是想和父王商議一下,如何麵對這件事?”
義慈王頹然道:“軍政大權都掌握於你手,這件事你自己做主就是。”
扶餘風麵色平淡,輕聲道:“兒臣有兩手打算!其一,派人向大唐皇帝請降,不管付出多少代價,隻要能保住宗廟社稷就好;其二,若是事有不濟,兒臣準備遷往倭國!”
“王太子準備遷往倭國?此事萬萬不可!”不等義慈王說話,剛才離去的讚善和尚忽然出現在樓梯處,緩緩走了下來。
一百多年前,百濟的都城還在熊津,當時高句麗人正在瘋狂擴張,時常向南攻打攻擊百濟,熊津城也多次被攻破。當時的百濟王迫於無奈,隻好把都城向南遷移到了泗沘城,和新羅聯手對抗日益強大的高句麗人。高句麗急於消化從漢人手中奪來的遼東全境,麵對百濟和新羅的聯手隻好暫且退兵,使得百濟有了發展的時間。
經過百餘年的休養生息,百濟的實力逐漸強大起來,野心也隨之膨脹,為了領土時常和新羅大打出手。最近幾年間,雙方衝突逐漸加劇,為此如今在位的百濟義慈王不惜停止向倭國進貢,轉而向死敵高句麗進貢稱臣,聯手對付曾經多年的盟友新羅。
麵對高句麗和百濟的聯手,新羅寡不敵眾,國勢岌岌可危,金德曼走投無路,連連向大唐發出求救。這次李世民禦駕親征高句麗,主要目的就是滅掉高句麗,收複遼東全境。除此之外,金德曼多次求救也是一個不小的因素,畢竟李世民是絕對不會坐視高句麗人統一朝鮮半島。
四百多匹戰馬急促飛奔,身後卷起大片灰塵,騎士們身上都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黃土。不一會時間,泗沘城城牆就出現在了眼前。為首的一個瘦高少年略微鬆了一下韁繩,抬手擦了把汗水,眼神複雜的看了一眼前方的城牆。這少年相貌很一般,左臉上有一道淺淺的傷痕,一雙眼睛看上去十分陰冷。這少年的穿著和周圍騎士們大不一樣,竟然穿著一身黑色的倭國武士服,腰間還懸掛了一把窄窄的倭刀。此人正是扶餘國王太子,剛剛從倭國歸來不久的扶餘風。
扶餘風的祖父扶餘璋在位時間長達四十一年,此人登上王位的初期還算是個不錯的國君,隻是後期大興土木修建佛寺,又和新羅常年征戰,國力逐漸衰弱。扶餘璋死後,其長子王太子,也就是扶餘風的父親義慈王登基的時候,已經五十六歲了。義慈王年紀老邁,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最近幾年更是和去世的父王一樣,整日沉迷於佛事,導致百濟國內的局勢一片混亂。
扶餘風自小就被送去倭國,後來多次被當時的輕皇子、如今的倭國孝德天皇照拂,這才順利長大成人。在扶餘風心中,對自己的生父並沒什麽感情,倒是把倭國孝德天皇視若親父。這次在孝德天皇授意下,安倍諾夫的水師護送著扶餘風強勢回歸百濟。有了倭國水師的震懾,再加上國內親近倭國的一些大貴族們全力協助,扶餘風隻花了三天時間,就從義慈王手中奪取了軍政大權。
在扶餘風看來,安倍諾夫率領的倭國水師何等強大,又有高句麗水師從旁協助,擊潰大唐水師肯定不費吹灰之力!有了倭國水師這顆定心丸,扶餘風膽氣十足,親自前去新羅前線指揮大軍和金德曼廝殺,以免功勞都被安倍諾夫和高句麗搶光了。可惜的是事與願違,盡管扶餘風不計死傷的發動猛攻,卻根本突破不了新羅人的防線。
俗話說屋漏偏溫連夜雨,就在扶餘風損失慘重的時候,傳來了倭國水師全軍覆沒的消息!這個消息對扶餘風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作為一個自小被送去倭國的質子,扶餘風在百濟國內根基很淺,掌握大權最大的依仗就是倭國人的支持,如今最大的靠山灰飛煙滅,扶餘風不得不停止猛攻,轉而構建防禦陣線。
扶餘風沒想到的是,倭國水師全軍覆沒的消息剛剛傳開,忠於義慈王的一些將領就聯合在一起,悍然準備奪取他手中的權利。好在軍中親近倭國的將領也不少,扶餘風在這些人的支持下,勉強鎮壓了反叛,隻是軍隊已經元氣大傷,再也沒有向新羅發起進攻的能力。
昨天夜裏,扶餘風接到泗沘城送到前線的秘密信件,信件裏隻有‘遼東城失守,高句麗派出使節團向唐軍求和’這一行字。扶餘風當時就大驚失色,一旦大唐皇帝接受了高句麗人的求和,那麽夥同倭國、聯合高句麗對抗大唐的百濟就要單獨承受大唐皇帝的怒火,更別說金德曼還在一邊虎視眈眈,百濟隻怕會亡國滅種!扶餘風和麾下將領商議之後,決定先回都城穩定住局勢,然後也派出使節團前去向大唐皇帝求和,得罪高句麗人也在所不惜,不管付出多少代價,隻要能保住百濟的宗廟社稷就好。
這一路行來扶餘風都是憂心忡忡,在馬背上苦苦思索,如何才能讓大唐皇帝平息怒火。眼看城門在望,扶餘風心裏忽然湧現一個奇怪的念頭,萬一事情不濟,自己索性帶上百濟累年繼續的財富,乘船前去倭國投靠孝德天皇!扶餘風這個念頭一湧現出來,就再也控製不住,開始低頭沉思這件事的可行性。
“王太子殿下回來了,快快打開城門!”身邊侍衛的喊聲把扶餘風驚醒過來,抬頭一看,原來已經到了城門下了。
“快!打開城門!真的是王太子殿下回來了!”守城的將領看見扶餘風,趕緊吩咐手下打開城門。
一陣吱呀聲中,城門緩緩打了開來。下令開城的將領正想上來套套近乎,扶餘風已經策馬衝進城,身側四百騎緊緊跟上,隻留下大片灰塵。這名失去拍馬屁機會的將領臉色一黑,等到扶餘風等人走遠後,狠狠地向地上啐了一口。
扶餘璋父子都篤信佛事,因此泗沘城中佛塔很多,隨處可見金碧輝煌的高大香爐,城中充滿了香料的味道。扶餘風聞到香料味微微皺起眉頭,看向佛塔的目光中隱隱包含著敵意,若非祖父和父親在佛事上花費了大量金錢,百濟王國怎麽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實力大減!
泗沘城並不算很大,扶餘風一行拐過幾條大街,就來到了王宮前麵。和高句麗王宮一樣,百濟王宮建造的時候,也使用了漢人的建築風格,當時的風格偏向於莊嚴肅穆。二十幾年前扶餘璋擴建王宮的時候,別出心裁的加上了一些佛教元素,比如在王宮大門前麵擺上了一對金銅製造的大香爐,還在王宮內建造了一座七層佛塔,如今的王宮看上去顯得十分不倫不類。
“父王何在?”一進大門,扶餘風就詢問王宮內侍總管。
內侍總管躬身道:“大王去了彌勒寺。王太子殿下,可否要小人前去稟報?”
“不必了,本王子自己去見父王。”扶餘風停住腳步,轉身就向外走。
彌勒寺是扶餘璋敕令建造的,占地數十畝,是百濟最大的寺廟。彌勒寺最著名的莫過於寺中的九層石塔,整座塔全部使用白色巨石建造,裏麵典藏了不少佛教書籍和器物。最近幾年義慈王時常前去石塔中禮佛,前陣子扶餘風掌控大權之後,義慈王幾乎每天都要前去彌勒寺燒香禮佛,甚至還有了出家為僧的念頭。
扶餘風隻帶了幾個倭國跟來的侍衛,出了王宮快馬向東,盞茶功夫就來到了彌勒寺前。作為百濟最大的寺廟,每天都有無數信徒前來燒香拜佛,寺廟內外接踵摩肩。看到眼前這般情景,扶餘風眼中厲色一閃,下馬走了過去。
知客僧見到王太子駕到,並沒表現得誠惶誠恐,詢問來意之後,很隨意的帶著扶餘風等人向石塔而去。扶餘風自小被送去作質子,導致性格極其偏激,本來就對這些寺廟和尚極其不滿,此時見對方根本不把自己看在眼裏,眼中冷然閃過一絲殺機。
到了內院的石塔前麵,知客僧並沒讓扶餘風進去,而是先進去向義慈王和主持稟報。自己要見父王,竟然被一個小小的和尚晾在外麵!扶餘風緊握拳頭,心裏咬牙切齒不已。
“王太子殿下,大王正在和主持談論佛法,請王太子稍候片刻。”知客僧很快從裏麵走了出來,語氣淡淡的做了個揖,徑直向外麵而去。
“可惡的賊禿!”扶餘風大怒,猛然緊握住刀柄。
“王太子,可要小的去把此人……”身側一名倭國侍衛低聲詢問。
“先讓他多活一陣子!”扶餘風強壓住怒氣,大踏步向石塔裏走去。
見到扶餘風等人擅自闖進來,幾名腦滿腸肥的僧人趕緊上前阻攔,卻都被扶餘風的倭國侍衛推到一邊。其中一名僧人見勢不妙,趕緊向石塔上麵跑去。
“我兒,為何對大師們無禮?”扶餘風剛走上石塔第二層,上麵樓梯處傳來一個聲音。
扶餘風抬頭一看,樓梯上麵站著身材有些瘦小的錦袍老人,正是自己的父王義慈王。義慈王手握一卷佛經,一臉怒氣的瞪著扶餘風,身後還站著一個穿著金色袈裟的老僧,正是彌勒寺的主持讚善。
扶餘風忍住氣,沉聲道:“父王,兒臣有緊要軍情稟報!”
“阿彌陀佛,既然王太子殿下有要事稟報,貧僧就先告退了!”讚善宣聲佛號,看了一眼扶餘風,舉步向塔頂而去。
“上來說話吧!”義慈王淡淡說了一句,走到一個蒲團上坐下。
扶餘風大踏步走上去,行禮後也在一個蒲團上坐下,徑直說道:“父王,遼東城失守了,高句麗人即將向大唐皇帝求和!”
“什麽!消息沒錯吧?”義慈王大驚失色,剛才還雲淡風輕的樣子蕩然無存,臉色一下子蒼白起來。
“絕對沒錯!”扶餘風嘴角閃過一絲冷笑,“兒臣這次回來,是想和父王商議一下,如何麵對這件事?”
義慈王頹然道:“軍政大權都掌握於你手,這件事你自己做主就是。”
扶餘風麵色平淡,輕聲道:“兒臣有兩手打算!其一,派人向大唐皇帝請降,不管付出多少代價,隻要能保住宗廟社稷就好;其二,若是事有不濟,兒臣準備遷往倭國!”
“王太子準備遷往倭國?此事萬萬不可!”不等義慈王說話,剛才離去的讚善和尚忽然出現在樓梯處,緩緩走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