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五日未時末,太極殿外。
“皇上,孔大人,崔大人求見。”
“宣!”
孔穎達整整衣襟,捧著試卷和名單先進入了太極殿,崔康也整整衣襟緊跟在後麵走了進去。李世民正和長孫無忌在說話,見他倆進來立刻停住了話頭。
“臣孔穎達(崔康)參見皇上。”
李世民和顏悅色道:“倆位愛卿幸苦了,名單出來了嗎?”
“皇上,名單在此。”
李世民接過名單,一邊看一邊對照此前那份名單,不等看完就心頭大怒。等到看見張煥僅僅是第十名時,更是怒不可遏。
“二位愛卿,這份名單朕看過了,卻有些不解之處。”
李世民語氣略帶沉悶,崔康心頭一跳,微微低下頭去。
孔穎達道:“請皇上明示。”
“江都張煥素有才名,為何僅僅名列第十?”
“回皇上,張煥的策問中,頗多犯忌之處,而且大肆鼓吹霸王之道,與我儒家宗旨大相違背。”
“文章是何內容?”
孔穎達雖然上了年紀,記性卻很好,當下一字不漏的將那篇文章背誦了下來。李世民聽完後眉頭緊皺,對於向離心離德的異族行霸道之事,李世民倒是無所謂。不過這張煥難道真的不懂避諱不成?李世民想到這裏暗暗搖搖頭,從多方渠道已經證明張煥心細如發,豈會犯這種錯誤!
“本來有這些犯忌之處,張煥是不能入選的。不過在崔侍郎力主之下,微臣也意識到張煥如今身為寒門領袖,一舉一動都牽動天下寒門士子之心,所以微臣破格將張煥也名列其中。至於如何取舍,請皇上乾綱獨斷。”
李世民並未理會孔穎達,而是對崔康問道:“崔侍郎,聽聞你家中侄子曾經和張煥多有不和,為何卻堅持讓張煥入選?”
崔康滿臉正氣道:“啟稟皇上,臣的子侄輩和張煥的事情乃是私事,這為國取士乃是公事,張煥學識名聲都有,因而微臣不敢因私而廢公!”
李世民心中怒極,卻微微一笑道:“好個‘不敢因私而廢公’!崔侍郎一心為朝廷,朕心甚慰。”
孔穎達笑道:“崔大人勤於王事,給微臣減輕了不少負擔,確實是一員能吏。”
“朕心中有數。其他試卷怎麽處理的?”
“回皇上,都暫時放在禮部南院,皇上有何吩咐?”
“崔愛卿,朕交給你個任務,你去把那些試卷好生封存起來,以後送去國子監讓學子們借鑒一下。孔愛卿,你先留一下,朕還有事和你說。”
崔康見李世民對名單並無異議,心頭大定,躬身告辭退了出去。
孔穎達道:“敢問皇上有何事吩咐?”
李世民歎口氣道:“孔愛卿啊,君子可欺之以方!這話果真不錯!”
孔穎達一愣:“皇上此言何意?”
“輔機!”
長孫無忌從袖子取出一份名單遞給孔穎達,孔穎達接過名單大惑不解,一個個看下去時忽然醒悟過來。自己剛才呈報的名單還在李世民手中,而長孫無忌這份名單中,大多數人都赫然在自己呈報的名單裏麵!自己的名單今天才出來,而長孫無忌這份名單,看墨跡絕非今日!
孔穎達明白過來後,雙手忍不住微微顫抖起來。
李世民再次歎口氣,示意長孫無忌說出原委。長孫無忌一五一十,從頭將這件事情講了出來,孔穎達越聽越是憤怒。
臨了,長孫無忌道:“據我所知,今天早上崔康曾經和葉子銘,韓無際,趙百源三人私下密語過。而在篩選試卷的時候,恰好也是這三人受了崔康的指示,對孔大人稟報說張煥的試卷有問題。因此老夫認為,張煥的試卷說不定也被人動了手腳!”
孔穎達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皇上,老臣識人不明,有負皇上的期待,請皇上治罪!”
李世民趕緊上前將他扶起來道:“孔愛卿何罪之有?愛卿乃是至誠君子,故而一時失察被小人所惑罷了。朕正因為完全信任愛卿,才將你留下來告知此事。”
孔穎達感激萬分道:“多謝皇上信任!隻是出了這檔事,老臣責無旁貸。即使皇上不罪,老臣也無顏再居於朝堂之上!”
李世民笑道:“這國子監祭酒之位,非愛卿莫屬,還望愛卿再為朝廷幸苦幾年才是。”
孔穎達歎息道:“敢請皇上再給老臣一個補過的機會,老臣即使累死,也會將那些試卷全部過目。”
“孔愛卿嚴重了!至於這件事,朕自有打算。輔機,還是你來說吧。”
長孫無忌答應一聲,將前日議定的計劃詳細的告訴了孔穎達。
孔穎達聽完後心頭震撼,曲阜孔氏乃是孔子嫡係後裔,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無人能比,算是隱性的第一世家。近百年以來,隨著五姓七家等大家族的崛起,孔氏難免和這些世家發生千絲萬縷的聯係。
如今李世民此舉,實質還是借著科舉舞弊向世家開刀,對於這點孔穎達心知肚明。李世民乃是雄才大略的明主,世家雖然勢力龐大,不一定就能鬥得過李世民,因而孔穎達十分擔心最後會牽連到孔氏一族。
“皇上,老臣家族一向安分守己,請皇上明鑒!”孔穎達雖然擔心,不過並不害怕,畢竟孔氏的地位擺在那裏的,再者自己家族也確實沒做什麽不該做的事情。
李世民笑道:“孔愛卿多慮了!記得貞觀二年,朕封孔聖人為‘先聖’,貞觀十一年又封為‘宣父’,朕對孔聖人那是萬般敬仰的。朕有意在合適的時機改封聖人為‘文宣王’,(注)不知孔愛卿以為如何?”
自西漢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曆朝曆代皇帝為了達到政治目的,都會提出‘尊孔’。自從漢平帝追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開始,各朝代也都開始追封孔子,不過追封為王的到目前一個都沒有。
孔穎達雖然擔心因這次事件而名聲受損,不過和祖宗的榮耀比起來也就微不足道了,因而激動地連連點頭謝恩。
李世民道:“朕知道孔氏家族忠君愛國,和其他世家大為不同,因而追封孔聖人為我李唐的異性王,還望孔氏家族繼續以百姓朝廷為重。”
孔穎達雖然正直嚴明,不過畢竟在朝堂多年,一聽就明白李世民是在拉攏孔氏家族。雖然孔氏家族地位超然,不過若想百尺竿頭再進一步,必然要緊緊依附於皇室,特別是還遇見一個雄才偉略的皇帝,自然別無選擇。
“老臣謹遵皇上旨意,我孔氏一族必當以百姓和朝廷為重!”孔穎達唯一思考,就做出了決定。
李世民大笑道:“孔愛卿一心為國為民,朕心甚慰!朕決定今年親赴曲阜拜祭文宣王,孔大人,到時候還要請你盡盡地主之誼啊。”
長孫無忌笑道:“皇上親赴曲阜祭拜,同時追封孔聖人為王,孔氏一族真是集千萬榮耀於一身啊!”
李世民深知尊孔就會拉攏孔氏家族,進而讓天下士子更加歸心。同時也是分化拉攏之策,如今世家門閥幾乎鐵板一塊,能接著這次機會讓孔氏家族歸心,也是一件大成就。
孔穎達見李世民竟然要親赴曲阜祭拜,心頭實在激動無比,拜倒在地道:“多謝皇上隆恩,老臣一族感激涕零!”
李世民扶起他道:“這次的科考了結之後,朕會將此事原委昭告天下,到時候自會說明孔愛卿乃是受人所惑。”
“臣感激涕零,多謝皇上隆恩!”
“愛卿無須多禮,回去後不可走漏風聲,一切按照計劃行事就是。這些試卷就留下吧,孔愛卿忙了一天,想必也累了。”
“臣告退!”
孔穎達退去後,李世民低聲和長孫無忌交談一會,長孫無忌也告辭離去。李世民拿起張煥的試卷,看了許久卻沒發現什麽端倪,思索一會後令人去將李治找來。
“父皇找兒臣有什麽吩咐?”不一會兒,內侍就帶著李治來了太極殿。
“雉奴,你去張煥家裏,讓他把所作的策問再寫一遍,你給朕帶回來。”
“兒臣領命。”李治有些莫名其妙,答應下來就出宮趕往平康坊。
張煥這倆天跟著小癡練習長兵器,天天累得半死不活。小癡絲毫都不通融,一招一式都嚴格要求。李治趕到時,正好再次看見張煥被擊倒在地。見到李治來了,張煥仿佛見到了救星,也不顧李治的取笑,敷衍小癡幾句後趕緊帶著李治離開。
“哼!今天便宜你了,讓你敢隱瞞我!”小癡看著張煥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驛館事件時,張煥說過要告訴小癡事情真相,不料最近事情多竟然忘記了。他忘記了小癡可沒忘記,還以為他刻意隱瞞,因此這幾天操練起來下手毫不留情。可憐張煥懵懂不知,還以為是紅拂的要求,絲毫沒想過抗議。
進入書房坐下後,張煥笑道:“殿下,今日此來可有要事?莫非又是來打秋風的?”
李治臉一黑:“這叫什麽話?上次是三哥的主意好不好?”
張煥笑道:“我記得是殿下先提出要去淘寶的吧。”
“咳咳……閑話少說,說正事啊!你把考試時所做的策問再寫一遍,交給本王。”
張煥一愣,見李治不像是在說笑,也就不再打趣,走到書桌前稍稍回憶了一下,提起筆將那篇策問寫了下來。
墨跡剛幹,李治就將文章放在袖中告辭而去。
張煥將他送出門外,見他馬不停蹄離去,心中若有所思。
李治匆匆趕回皇宮,剛拐到太極殿外麵,卻和高陽碰了個正著。
“雉奴,你做什麽這麽慌張?”
李治陪笑道:“父皇差遣小弟去辦事,這不剛回來複命。”
“你能辦什麽事?鬥雞走狗還差不多!”高陽一臉不屑。
李治挺挺腰杆:“姐姐總是小看我!這次真的是辦正事。”
“什麽正事?”
李治三言兩語將事情說了一下,借口父皇還等著的,拔腿就進了太極殿。高陽沉吟一會搖搖頭,並沒有跟著進去,轉身向自己寢宮走去。
“雉奴,沒你的事了,你下去吧。”
李治出去後,李世民從桌上拿起張煥的試卷,對比著張煥剛才書寫的那份,仔細地看了起來。
(注:文宣王本是唐玄宗給孔子的封號。)
“皇上,孔大人,崔大人求見。”
“宣!”
孔穎達整整衣襟,捧著試卷和名單先進入了太極殿,崔康也整整衣襟緊跟在後麵走了進去。李世民正和長孫無忌在說話,見他倆進來立刻停住了話頭。
“臣孔穎達(崔康)參見皇上。”
李世民和顏悅色道:“倆位愛卿幸苦了,名單出來了嗎?”
“皇上,名單在此。”
李世民接過名單,一邊看一邊對照此前那份名單,不等看完就心頭大怒。等到看見張煥僅僅是第十名時,更是怒不可遏。
“二位愛卿,這份名單朕看過了,卻有些不解之處。”
李世民語氣略帶沉悶,崔康心頭一跳,微微低下頭去。
孔穎達道:“請皇上明示。”
“江都張煥素有才名,為何僅僅名列第十?”
“回皇上,張煥的策問中,頗多犯忌之處,而且大肆鼓吹霸王之道,與我儒家宗旨大相違背。”
“文章是何內容?”
孔穎達雖然上了年紀,記性卻很好,當下一字不漏的將那篇文章背誦了下來。李世民聽完後眉頭緊皺,對於向離心離德的異族行霸道之事,李世民倒是無所謂。不過這張煥難道真的不懂避諱不成?李世民想到這裏暗暗搖搖頭,從多方渠道已經證明張煥心細如發,豈會犯這種錯誤!
“本來有這些犯忌之處,張煥是不能入選的。不過在崔侍郎力主之下,微臣也意識到張煥如今身為寒門領袖,一舉一動都牽動天下寒門士子之心,所以微臣破格將張煥也名列其中。至於如何取舍,請皇上乾綱獨斷。”
李世民並未理會孔穎達,而是對崔康問道:“崔侍郎,聽聞你家中侄子曾經和張煥多有不和,為何卻堅持讓張煥入選?”
崔康滿臉正氣道:“啟稟皇上,臣的子侄輩和張煥的事情乃是私事,這為國取士乃是公事,張煥學識名聲都有,因而微臣不敢因私而廢公!”
李世民心中怒極,卻微微一笑道:“好個‘不敢因私而廢公’!崔侍郎一心為朝廷,朕心甚慰。”
孔穎達笑道:“崔大人勤於王事,給微臣減輕了不少負擔,確實是一員能吏。”
“朕心中有數。其他試卷怎麽處理的?”
“回皇上,都暫時放在禮部南院,皇上有何吩咐?”
“崔愛卿,朕交給你個任務,你去把那些試卷好生封存起來,以後送去國子監讓學子們借鑒一下。孔愛卿,你先留一下,朕還有事和你說。”
崔康見李世民對名單並無異議,心頭大定,躬身告辭退了出去。
孔穎達道:“敢問皇上有何事吩咐?”
李世民歎口氣道:“孔愛卿啊,君子可欺之以方!這話果真不錯!”
孔穎達一愣:“皇上此言何意?”
“輔機!”
長孫無忌從袖子取出一份名單遞給孔穎達,孔穎達接過名單大惑不解,一個個看下去時忽然醒悟過來。自己剛才呈報的名單還在李世民手中,而長孫無忌這份名單中,大多數人都赫然在自己呈報的名單裏麵!自己的名單今天才出來,而長孫無忌這份名單,看墨跡絕非今日!
孔穎達明白過來後,雙手忍不住微微顫抖起來。
李世民再次歎口氣,示意長孫無忌說出原委。長孫無忌一五一十,從頭將這件事情講了出來,孔穎達越聽越是憤怒。
臨了,長孫無忌道:“據我所知,今天早上崔康曾經和葉子銘,韓無際,趙百源三人私下密語過。而在篩選試卷的時候,恰好也是這三人受了崔康的指示,對孔大人稟報說張煥的試卷有問題。因此老夫認為,張煥的試卷說不定也被人動了手腳!”
孔穎達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皇上,老臣識人不明,有負皇上的期待,請皇上治罪!”
李世民趕緊上前將他扶起來道:“孔愛卿何罪之有?愛卿乃是至誠君子,故而一時失察被小人所惑罷了。朕正因為完全信任愛卿,才將你留下來告知此事。”
孔穎達感激萬分道:“多謝皇上信任!隻是出了這檔事,老臣責無旁貸。即使皇上不罪,老臣也無顏再居於朝堂之上!”
李世民笑道:“這國子監祭酒之位,非愛卿莫屬,還望愛卿再為朝廷幸苦幾年才是。”
孔穎達歎息道:“敢請皇上再給老臣一個補過的機會,老臣即使累死,也會將那些試卷全部過目。”
“孔愛卿嚴重了!至於這件事,朕自有打算。輔機,還是你來說吧。”
長孫無忌答應一聲,將前日議定的計劃詳細的告訴了孔穎達。
孔穎達聽完後心頭震撼,曲阜孔氏乃是孔子嫡係後裔,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無人能比,算是隱性的第一世家。近百年以來,隨著五姓七家等大家族的崛起,孔氏難免和這些世家發生千絲萬縷的聯係。
如今李世民此舉,實質還是借著科舉舞弊向世家開刀,對於這點孔穎達心知肚明。李世民乃是雄才大略的明主,世家雖然勢力龐大,不一定就能鬥得過李世民,因而孔穎達十分擔心最後會牽連到孔氏一族。
“皇上,老臣家族一向安分守己,請皇上明鑒!”孔穎達雖然擔心,不過並不害怕,畢竟孔氏的地位擺在那裏的,再者自己家族也確實沒做什麽不該做的事情。
李世民笑道:“孔愛卿多慮了!記得貞觀二年,朕封孔聖人為‘先聖’,貞觀十一年又封為‘宣父’,朕對孔聖人那是萬般敬仰的。朕有意在合適的時機改封聖人為‘文宣王’,(注)不知孔愛卿以為如何?”
自西漢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曆朝曆代皇帝為了達到政治目的,都會提出‘尊孔’。自從漢平帝追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開始,各朝代也都開始追封孔子,不過追封為王的到目前一個都沒有。
孔穎達雖然擔心因這次事件而名聲受損,不過和祖宗的榮耀比起來也就微不足道了,因而激動地連連點頭謝恩。
李世民道:“朕知道孔氏家族忠君愛國,和其他世家大為不同,因而追封孔聖人為我李唐的異性王,還望孔氏家族繼續以百姓朝廷為重。”
孔穎達雖然正直嚴明,不過畢竟在朝堂多年,一聽就明白李世民是在拉攏孔氏家族。雖然孔氏家族地位超然,不過若想百尺竿頭再進一步,必然要緊緊依附於皇室,特別是還遇見一個雄才偉略的皇帝,自然別無選擇。
“老臣謹遵皇上旨意,我孔氏一族必當以百姓和朝廷為重!”孔穎達唯一思考,就做出了決定。
李世民大笑道:“孔愛卿一心為國為民,朕心甚慰!朕決定今年親赴曲阜拜祭文宣王,孔大人,到時候還要請你盡盡地主之誼啊。”
長孫無忌笑道:“皇上親赴曲阜祭拜,同時追封孔聖人為王,孔氏一族真是集千萬榮耀於一身啊!”
李世民深知尊孔就會拉攏孔氏家族,進而讓天下士子更加歸心。同時也是分化拉攏之策,如今世家門閥幾乎鐵板一塊,能接著這次機會讓孔氏家族歸心,也是一件大成就。
孔穎達見李世民竟然要親赴曲阜祭拜,心頭實在激動無比,拜倒在地道:“多謝皇上隆恩,老臣一族感激涕零!”
李世民扶起他道:“這次的科考了結之後,朕會將此事原委昭告天下,到時候自會說明孔愛卿乃是受人所惑。”
“臣感激涕零,多謝皇上隆恩!”
“愛卿無須多禮,回去後不可走漏風聲,一切按照計劃行事就是。這些試卷就留下吧,孔愛卿忙了一天,想必也累了。”
“臣告退!”
孔穎達退去後,李世民低聲和長孫無忌交談一會,長孫無忌也告辭離去。李世民拿起張煥的試卷,看了許久卻沒發現什麽端倪,思索一會後令人去將李治找來。
“父皇找兒臣有什麽吩咐?”不一會兒,內侍就帶著李治來了太極殿。
“雉奴,你去張煥家裏,讓他把所作的策問再寫一遍,你給朕帶回來。”
“兒臣領命。”李治有些莫名其妙,答應下來就出宮趕往平康坊。
張煥這倆天跟著小癡練習長兵器,天天累得半死不活。小癡絲毫都不通融,一招一式都嚴格要求。李治趕到時,正好再次看見張煥被擊倒在地。見到李治來了,張煥仿佛見到了救星,也不顧李治的取笑,敷衍小癡幾句後趕緊帶著李治離開。
“哼!今天便宜你了,讓你敢隱瞞我!”小癡看著張煥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驛館事件時,張煥說過要告訴小癡事情真相,不料最近事情多竟然忘記了。他忘記了小癡可沒忘記,還以為他刻意隱瞞,因此這幾天操練起來下手毫不留情。可憐張煥懵懂不知,還以為是紅拂的要求,絲毫沒想過抗議。
進入書房坐下後,張煥笑道:“殿下,今日此來可有要事?莫非又是來打秋風的?”
李治臉一黑:“這叫什麽話?上次是三哥的主意好不好?”
張煥笑道:“我記得是殿下先提出要去淘寶的吧。”
“咳咳……閑話少說,說正事啊!你把考試時所做的策問再寫一遍,交給本王。”
張煥一愣,見李治不像是在說笑,也就不再打趣,走到書桌前稍稍回憶了一下,提起筆將那篇策問寫了下來。
墨跡剛幹,李治就將文章放在袖中告辭而去。
張煥將他送出門外,見他馬不停蹄離去,心中若有所思。
李治匆匆趕回皇宮,剛拐到太極殿外麵,卻和高陽碰了個正著。
“雉奴,你做什麽這麽慌張?”
李治陪笑道:“父皇差遣小弟去辦事,這不剛回來複命。”
“你能辦什麽事?鬥雞走狗還差不多!”高陽一臉不屑。
李治挺挺腰杆:“姐姐總是小看我!這次真的是辦正事。”
“什麽正事?”
李治三言兩語將事情說了一下,借口父皇還等著的,拔腿就進了太極殿。高陽沉吟一會搖搖頭,並沒有跟著進去,轉身向自己寢宮走去。
“雉奴,沒你的事了,你下去吧。”
李治出去後,李世民從桌上拿起張煥的試卷,對比著張煥剛才書寫的那份,仔細地看了起來。
(注:文宣王本是唐玄宗給孔子的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