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自回京後, 蕭元景就沒再有過什麽閑暇, 諸多事情蜂擁而至, 他也再沒了以往的閑情逸致。


    這些日子以來,他唯一的消遣就是給南雲寫信。


    每隔兩三日, 蕭元景就會著人給南雲那邊送些東西, 順道附上一封自己的親筆書信。他並不提自己的處境, 隻是像往常那般講些閑事,偶爾摻雜著幾句調侃的情話。


    一來是為了讓南雲寬心,二來,也是他自己想寫。


    整日被那些朝局政事包圍得密不透風, 給南雲寫封書信, 於蕭元景而言, 便算是極有趣的消遣了。


    若非是顧忌著南雲的身體,也怕她在這裏時時看著會愈發擔憂,蕭元景是很想將她給接回府中的。若是這樣, 無論在外邊有多少事情, 至少回到府中能夠安心些。


    隻不過想歸想, 蕭元景還是更願南雲在家中安心養傷, 這些事情有他來就夠了。


    再等些時日……等到塵埃落定後,就將人給接回來。


    信箋上的字跡晾幹後,蕭元景親手折了,連著些菊花瓣一並封進了信封中,令人給南雲送過去,自個兒撣了撣衣袖, 進宮應承去了。


    事情幾乎盡在蕭元景的意料之中,包括諸多線索都指向了東宮太子,也包括怎麽都尋不著實質性的證據。


    先前剛遇刺,尚未回京之時,蕭元景心中就已經有六七分把握。畢竟想要置他於死地的,不外乎就是太子與秦王。


    以他對秦王的了解,如今必定是鉚足了勁跟太子相爭,縱然是真對他生出疑心來,也會選擇先解決了太子,再來同他鬥。


    可太子就不一樣了。


    兩人原就有舊怨,若太子覺出不對來,的確極有可能會起殺心。


    歸根結底,太子與蕭元景的舊怨是少時就有的。打小就被作比較,他很清楚蕭元景的本事,也很清楚蕭元景在皇上心中的地位。隻是這些年來蕭元景不顯山不露水,成了眾人眼中不務正業的閑王,所以他才放鬆了警惕。


    可一旦覺出不對來,這忌憚隻會變本加厲。


    對太子而言,蕭元景若是想爭皇位,那就是比秦王更值得防備的對象——甚至值得他鋌而走險。


    至於尋不著能夠指認的證據,也不出蕭元景的意料。


    好歹也當了這麽些年的東宮太子,就算再怎麽無能,在這種重要的事情上,也會再三小心。萬一刺殺沒能成,萬一沒撐住招認了,該如何料理?


    自然是從一開始就不要留下證據,若是留下了,殺人滅口就是。


    從事發到現在已經十餘日,想要銷毀證據,總是不算難的。


    蕭元景一早就將所有的可能都想好,所以線索中斷後,也沒苛責經手的官員,隻是讓他們繼續查。若是能尋著什麽蛛絲馬跡最好,若是不能,那也沒什麽妨礙。


    及至皇上問起時,蕭元景如實道:“三司聯查,雖說最後呈上來的線索指向東宮,但並沒尋著關鍵的人證物證,所以不好妄下結論。”


    他有一說一,並沒趁機添油加醋,也沒要求皇上一定要嚴懲太子,還自己一個公道。


    畢竟太子也是皇上的骨肉,拿不出實質性的證據來,僅憑手頭這些,並不足夠扳倒太子,若是咄咄相逼,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這些年來,蕭元景早就將皇上的性情摸得一清二楚。


    跳得越高逼得越狠的,反而會失了聖心。就譬如太子與秦王相爭多年,滿心將要壓過對方,互相使絆子,殊不知誰也沒能討得了好去,隻會讓皇上覺著他二人涼薄罷了。


    蕭元景如今得皇上看重,那是因著他這些年來未曾爭搶過什麽,若如今他露出凶相,非要置太子於死地才肯罷休,那屆時就是另一番情形了。


    聽了蕭元景這話後,皇上沉默許久,方才開口道:“繼續查,若是真有了證據,朕一定為你主持公道。”像是怕他心寒似的,皇上又道,“阿景,你隻管專心辦事,朕不會虧待你。”


    蕭元景並不多言,應了聲後便告退了。


    及至回到府中後,不多時,門房那邊便傳了消息來,說是徐知行上門拜訪。


    “他來得倒是快,”蕭元景喝了口茶,吩咐道,“請他過來吧。”


    這些天來,想要同他攀關係的人不少,可蕭元景並不是會輕信於人的性情,更不會交淺言深。在這件事上,蕭元景信得過,又的確用上的人,也就是徐知行了。


    又或許也不能算是“信得過”徐知行這個人,隻是彼此在一條船上,至少在這件事情上,確定他不會背叛就是。


    蕭元景近來肩上擔了不少事,上門來的人也不在少數,可巧又的確是有事務在,徐知行再過來,也就不算是惹眼。


    這次過來,徐知行先是回稟了正經差事,而後問道:“我聽說,三司至今沒能尋著證據?”


    蕭元景頷首道:“至少不足以讓皇上發落太子。”


    徐知行臉上有失望之色一閃而過,但隨即又道:“倒也無妨。縱然皇上此番未曾重懲太子,可經此一事,太子怕是難得聖心了。”


    畢竟有沒有實質性的證據是一回事,心中如何想,就是另一回事了。


    太子此番孤注一擲,若是成了,今後高枕無憂,可偏偏沒成,那就必然不可能全身而退的。


    皇上本就對他失望,如今想必是失望透頂了。


    “近些天來,皇上將許多事情交給您來辦,想來意在考查。以您的手段,料理這些總是不在話下的。”徐知行冷靜地分析道,“等到您在朝中有了威望,朝臣信服,秦王自然也就不足為懼。”


    這些話其實也不用徐知行來說,蕭元景自己心中跟明鏡似的,畢竟沒人比他更了解皇上的心思了。


    事到如今,他隻要將差事辦好,徐徐圖之就足夠了。


    可蕭元景卻並不準備就這麽輕易地放過太子。


    他平素裏並不會主動害人,但卻絕不是以德報怨的性情。一想到南雲滿身的血,以及她高熱昏迷的兩日,蕭元景就沒辦法咽下這口氣來。


    俗話雖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蕭元景卻並沒這個耐性。他現在隻想盡快掃平了障礙,以免夜長夢多,再橫生什麽枝節。


    若是像先前那樣的意外再來一次……蕭元景隻一想,就覺著心都揪了起來。


    徐知行看出蕭元景的心思來,心中倍感無奈,但為了大局還是勸道:“太子已然失勢,秦王如今必定也覺察出不對來,當務之急是要穩住局麵,徐徐圖之。若是再與太子纏鬥下去,隻怕會讓秦王坐收漁利。”


    徐知行知道蕭元景對南雲一往情深,此番南雲險些將性命折了進去,蕭元景必定是將太子這個幕後主使恨入骨髓。


    但如今這局勢,的確不大適合。


    “話說得直白些,”徐知行也不避諱了,直截了當地同蕭元景道,“等到將來塵埃落定,您大權在握,想要做什麽不都是一句話的事嗎?何必非要急在這一時呢?”


    蕭元景不為所動,這些事情是他打從一開始就籌劃好了的,按部就班地走著,自然不會因著徐知行幾句話就更改。


    “你興許有所誤解,”蕭元景開口道,“我如此行事,並非單單是為了私情。”


    徐知行將信將疑道:“願聞其詳。”


    “刺殺之事沒有實質性的證據,難以將他置之死地,我也沒準備揪著不放。”蕭元景輕輕地撚著指尖,“隻是剛巧,我手中有史家的把柄。太子如今原就自顧不暇,史家一旦出事,必定會直接動搖他的地位。”


    史家,也就是太子的外祖家,乃是綿延百年的顯貴世家,在朝中地位不凡。門下學生遍及朝野,皇後的兄長更是常年駐守邊關的大將軍。


    也正是因著有史家保駕護航,所以太子這些年才能過得這般順遂。


    當年賢妃百般哀求,軟硬兼施,皇上都愣是將事情給壓了下來,沒有嚴懲太子。一方麵是為了皇家顏麵,另一方麵則是因著那時朝局不穩,不能擅動史家。


    徐知行聞言,隨即問道:“什麽把柄?”


    他很清楚,若真能扳倒史家,那麽就不隻是動搖太子的地位了。興許不出多久,就能直接塵埃落定。


    “賣官鬻爵。”


    這罪名可厲害得很了,徐知行遲疑道:“敢問您從何得知?”


    “你當初既然查過南雲的身份,就該知道,她父親是自戕於牢獄之中。”蕭元景低聲解釋道,“這案子乍看起來沒什麽錯,可若是細查下去,就會發現有說不通的地方……”


    徐知行自然是知道這件事的。


    可他當初心思全放在南雲的身世上,對於薑父,也隻是大略了解,並沒有去細究。如今聽蕭元景講起,方才知道自己錯過了多重要的消息。


    震驚之下,他甚至都沒顧得上留意蕭元景對薑父的稱呼。


    旁人興許不知道,可蕭元景卻很清楚,南雲的父親應當是伯恩侯才對,薑父最多也就算是她的養父罷了。


    他如今這麽說,便算是徹底否認掉了南雲與伯恩侯之間的牽扯。


    徐知行問道:“您早就知道此事?”


    蕭元景垂下眼,並不答。


    他知道這件事並不算早,但也的確有段日子,隻是因著時機不對,所以從未向南雲提起過,算是他的私心。


    如今拿出來,既能重創史家與太子,也能給薑父平反,算是一舉兩得。


    徐知行震驚之後,就滿是欣喜了:“這件事情,隻要籌劃得當,必能得償所願。”


    等到商議著定下個大概,徐知行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蕭元景的態度:“依您的意思,無論如何,側妃都不會認回伯恩侯府了。”


    他這些日子看自家父親的態度,應當還是想著認回南雲,如今看來是半點希望都沒了。


    “自始至終,她認的父親就隻有薑家那位,與伯恩侯有什麽幹係?”蕭元景平靜道,“縱然她沒那個出身,隻要我願意,就輪不到旁人來置喙。”


    先前徐知行並不認同蕭元景的做法,覺著他是放著捷徑不走,非要自討苦吃。這些天下來,倒是漸漸回過味來。


    隻要自己有足夠的實力,原也不必在意這些。


    蕭元景的確有底氣這麽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府美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碧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碧色並收藏王府美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