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大將軍府。


    一眾幕僚匯聚議事堂,現在的大將軍府已然是整個大漢的中心,所有軍政調令都是從這裏發出,府中幕僚也儼然是手掌實權的顯赫。


    陳群小心地將一份文書遞上,看著眼前這個二十多年紀,卻掌控天下大權的青年,見過他手段的陳群心中肅然。


    “這些就是改良後的議案麽?”袁尚淡淡問道。


    “已經依照大將軍的意思去設置了,那些華而不實的官職全都去掉,這次吏製的主幹是三省六部。”陳群小心答道。


    “元皓先生、文和先生你們再瞧瞧,如果沒有不妥之處就這麽定了。”袁尚將文書讓隨侍遞給了田豐。


    郭圖匆匆走進了議事堂,將一份詔書遞上,“主公,這已經是第三份禪讓詔令。”


    袁尚沒有答話,而是看向了底下一眾幕僚。


    “此乃天命所歸,大將軍不當拒絕。”逢紀說道。


    “應當說是人心所向吧!”郭圖也附和道。


    剩下的田豐郭嘉還有劉曄等人都是不答話,他們知道這是大勢所趨,而且敢站出來持反對意見的人,現在已經蹲在廷尉監牢中。


    “已經是第三次了,如果再推辭就是矯情了。”袁尚道。“五日後就是吉日,大將軍應當在那時登基。接受禪讓。”郭圖笑道。


    “不應當那麽急,至少該營建個禪讓台吧。”許攸建議道。


    “如今百廢待興之際,還搞什麽這種華而不實的東西!”袁尚冷冷道。


    許攸一陣哆嗦,上次地事情還沒有完全了解,他的兩個兒子雖然沒有被處斬。但也被勒令反省,而且他自己也被盯得緊,生怕再犯下一點錯又被揪住把柄。


    “雖然趕了點。但其實也不用做什麽台繁瑣的儀式。”袁尚說道。


    “國號要定下來吧,還要發布詔書傳遞各地,官職禮製倒是可以建國後再慢慢頒布。”孫乾說道。


    “袁家根本在冀州,魏郡也是當年本初公受封之地。國號應當叫魏。”逢紀建議道。


    “不錯,叫魏十分妥當。”荀諶、陳琳等冀州舊臣紛紛附和。


    “不對,大將軍可是在青州起兵的。而且大將軍當初受封臨淄侯,所以國號應當叫齊才是。”孫乾建議道。


    一下子。幾人爭論起來。


    “好了,一個國號而已。不就是一個稱呼麽,國家還是這個國家!”袁尚說道。


    “那請大將軍定奪。”道。


    袁尚剛想答話。薄曹長吏賈詡急匆匆進到議事大堂。


    “文和先生你來得正好,方才去了哪裏?”袁尚問道。


    “各地都有急報傳來。在下剛剛整理好,這就來呈遞了。”賈詡答道。


    “說說都是什麽事。”袁尚苦笑道,疆域大了事情自然也就多了。


    “第一份,鎮南將軍徐晃發來的,孫家殘部勾結南越人在豫章、會稽南部作亂,他請求批準集結大軍前去征討,然後趁機平定交州。”賈詡說道。


    “第二份,益州刺史崔琰發來地,益、永昌兩郡的南蠻部族作亂,他也請求集結大軍征討之。”賈詡再說道。


    頓了頓,賈詡又說道:“第三份征西將軍馬超送來的,其部兵馬已經收服敦煌郡,請求派去官吏接收,還有請示大軍是屯駐還是回撤。”


    終於聽到一個好消息,袁尚眉頭舒緩開。


    賈詡輕輕搖頭,再說道:“第四份,並州刺史牽招發來,朔方、雲中兩郡地鮮卑、匈奴人再次集結寇略,被擊退後已經逃往五原,但是他的籌備不足,不能追擊圍剿。”


    “有什麽壞消息一並說出來吧。”袁尚苦笑道。


    賈詡還是一副千古不變的神情,說道:“第五份,鎮北田豫發來,幽州兩部烏桓、鮮卑部族私自遷徙到柳城以北草原,他請求允許出兵征討。遼東也傳來消息,公孫度大破高句麗,而且自立為遼東王,田豫請求大將軍盡早發兵征討。”


    “沒有更壞的消息了吧?”袁尚問道。


    “這些都是軍務,各地上報地政務也有不少。”賈詡答道。


    “稍後再說吧。”袁尚擺擺手,“各地的軍政要務還真多,看來建國後也要忙活一陣,想做個太平君主還真的不容易。”


    眾人一陣肅然,華夏大地依然沒有徹底斷絕那些戰禍地根源,他們的擔子不輕。


    一眾事宜自然後幕僚去處理,代漢自立這件事使整個洛陽吹起了一場風暴,但大將軍府卻像平靜地風眼,至少表麵上如此。


    清晨。後花園花草繁茂,雖然沒有皇家庭院氣派,卻別有一番雅致。


    林蔭邊上擺著竹塌,袁尚就躺在上麵,秀雅如蘭的蔡琰倚在他身旁,揉捏著他地肩膀。


    傾城絕色的貂蟬如穿花蝴蝶般跳起翩躚舞姿,當真有人比花嬌,閉月羞花地韻味。一曲舞畢,貂蟬淡笑著坐上竹榻,倚在袁尚另一側。


    “將軍,兩位先生帶到。”婢女稟報道。


    袁尚站起身來,讓貂蟬蔡二女坐定,他就上前幾步迎上賈詡郭嘉兩人。


    “這還沒到時辰吧,有什麽事?”袁尚問道。


    “還有兩個時辰。”賈詡手中捧著一份文書,說道:“這是崔琰、荀、趙雲等人聯名遞上的文書。請主公在登基同時立萬年公主為皇後,並立逍公子為太子。”


    “有了青州黨冀州黨還不夠,他們還想弄個太子黨麽。”袁尚沒有看那文書,對郭嘉冷笑道:“當初真不該聽了你地求情而將荀放出大牢。”


    郭嘉咧嘴苦笑:“我也依照約定幫公子說服文若,讓他不再反對公子登基。”


    “他們隻知道讓什麽劉氏血脈繼承這天下。豈不知多少當太子的沒有好下場,這個位子承受的壓力太大!”袁尚說道。


    “立儲君是早晚的事,不如早做決斷。而且立萬年公主和逍公子可以減少阻力。”郭嘉說道。


    袁尚沉默不語,原先預想中劉妍跟甄宓一齊立為皇後,太子之位則是稍稍推遲些,等孩子長大些考校後再說。現在被他們這樣變相施壓,這反而讓他心裏反感。


    “主公不妨答應就是,所謂人以群分。此舉還可以將他們都聚在一起,應付起來也有個目的。”賈詡聲音中帶有稍許寒意。詡這個老狐狸精於這些東西。袁尚笑了笑,守天下難是因為作皇帝難。做皇帝難是因為玩弄帝皇權謀之術難,自己即將麵臨地是另一場考驗。


    轉過身。袁尚看到不遠處萬年公主正牽著孩子注視著他。萬年公主憔悴了許多,神情中盡是複雜與痛苦。一方麵是夫君一方麵是漢室,一個女子夾在中間的難處可想而知。當年王允走向西涼亂兵前的囑咐猶在耳邊,本以為丈夫能重振社稷,但他卻走向截然相反地道路,這讓萬年公主痛苦不已。


    看向那憔悴的臉龐和哀怨的眸子,袁尚一陣煩躁,他對萬年公主微微頷首,然後走向竹榻。


    “昭姬,你帶公主回去準備。”袁尚吩咐完後拉起貂蟬的柔荑徑直離開後花園。


    朱雀大街,袁尚抱著貂蟬騎在絕影上,後麵郭嘉跟許褚典韋等近衛跟著他走馬洛陽。


    洛陽重建後朱雀大街還是叫朱雀大街,但是兩旁地店鋪早已不是當年的風貌,但那些場景卻曆曆在目。


    “當年就是在這兒遇見夫君的吧。”貂蟬倚在袁尚懷中呢喃道。


    袁尚目光中盡是追憶,十多年前那個少年地身影仿佛就走在這朱雀大街上,那一句句話,那一個個人也仿佛重現在這兒。


    “那裏有家酒肆!”典韋指著前麵不遠大聲道。


    袁尚看過去,見一家兩層的小酒肆立在百步外,招幡上赫然有“江記老店”自個漢隸。


    十多個近衛將店門守住,一眾人立即將小店占滿。


    “哎呀,諸位官爺莫要嚇小人,小地這裏可是合法經營。”五十多歲的店主聲音發顫。


    “老江,你還記得俺不!”典韋扯開嗓門喊道。


    店主稍稍遲疑,然後驚喜道:“是典爺,這有十多年未見了!”


    “應該說是十三年。”一把清朗地聲音傳到店主耳中。


    店主定眼看去,也是一陣遲疑,然後驚訝道:“三公子!不,是大將軍!”


    “在這裏我依然是袁三公子,還是當年老位子。”袁尚淡笑道。


    “哎,您請先上去坐好。”店主一陣激動,然後吩咐夥計上酒水。


    一旁的近衛跟著夥計進到後麵廚室,現在袁尚身份尊貴,飲食可都要仔細排查。


    袁尚笑著搖頭,現在不比當年,一出府就有大批近衛跟著。


    還是二樓臨窗地位子,這裏可以看到朱雀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袁尚很喜歡這種感覺。


    貂蟬坐到袁尚身側,郭嘉和典韋許褚三人分坐兩邊,很快店主就親自將酒水跟菜肴端站在一旁侍候。能得到將來皇帝地光臨,那他往後的生意就有了保障,這時他也不禁慶幸,當年能認識袁尚這個貴人。


    “這些年你都去了哪?”袁尚問道。


    店主歎了一聲,“當年董卓進京作亂,咱們都被趕著遷到長安,而我後來則找著機會逃難去了南陽。前年大將軍重建洛陽,我就合計著回來重操舊業,想不到還能遇上三公慨道,還是當年的場景,卻物是人非,仿佛經過一個輪回。”


    袁尚端起陶碗:“當年在這裏時隻有典韋這個護衛,如今我有了整個天下,卻少有了能說得上話的人,臣子中就隻有奉孝你一個。”


    “成為站在頂峰的霸主注定隻有一個人。”郭嘉也是感慨,“嘉這一生最欣慰的就是能追隨公子建成一番曠世大業,青史留名倒是其次。想到這個新的國家在我等手中建起,那是何等的壯舉。而今後則要公子將他帶向輝煌,比之大漢更加地輝煌!”


    “新的國家!”袁尚喃喃道,“萬物的興衰乃是規律,再興盛的朝代也有敗亡的時候,我手中的這個朝代也是一樣,隻不過我能將他帶向前所未有的輝煌,至少將漢人的昌盛提前千年!”


    袁尚站在窗邊,他指向那的戈壁草原,“東邊的海中島國,南洋千裏海疆,西邊廣袤的異域。這些都將是我們的國土,華夏民族的萬裏疆域!”


    郭嘉仔細回味袁尚這話,貂蟬則在一旁斟酒,袁尚看向窗外悠遠的藍天,心中思緒萬千,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全書完)


    完本感言:恍如隔世


    五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很榮幸這部作品能伴隨一直支持的書友們近半年的歲月。特別是訂閱作品的書友,沒有你們的支持就沒有《三國袁尚傳》的今天。


    本書的結局,我選擇了跟開始同一個場景,算是完成了一個輪回。


    可能會有書友詬病說爛尾,就連很多優秀的作品也難逃爛尾的指責。但是我想說,本書的高潮應該是在前半卷的官渡之戰,集合了最優秀的步卒騎軍,最終的決戰隻是一場水戰。如果將渡江後的戰鬥詳寫,那倒有些累贅之嫌了。而且大勢已定,不如在高潮處戛然而止,就像櫻花,在最璀璨的時刻落幕。


    資質平庸,又是初次創作,難免有諸多不足,要感謝諸位書友的支持,還有你們提出的意見,這些東西是我成長不可或缺的。而且我也總結了一下,文字表現力、人物塑造、情節編排這都是我的弱項。希望在下一部作品中能讓大家看到我的進步。也希望今後有機會,再次跟諸位有軍事曆史愛好的書友,共同暢遊璀璨的華夏曆史文化。


    作品的最後,我是懷著激動的心情,用顫抖的手指打下最後一個字,其中的心情可能隻有同是寫手的人才能明白。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我的作品,祝大家工作學習順利,有緣再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尚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暗黑狙擊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暗黑狙擊手並收藏三國袁尚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