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袁初過來,季東明和蘇莖他們,先是愣了一下,不過緊接著蘇莖三人,便是恭敬的,對著袁初行了一禮,口呼參叫教主。
而季東明也同樣高興的,叫了一句季先生,而袁初與季東明,還有蘇莖三人寒喧了一翻,問了一下他們最近的情況,袁初便和他們一起出了大殿,看起了那些,蘇莖自俄羅斯,帶回來的火器。
這段時間除了蘇莖他們俄羅斯一行有驚無險,還交好了索菲亞公主,並以七成的價格,買到了火器之外,連山寨這邊也沒有什麽問題,如今他們的班底,才剛剛建立起來,要處理的事情並不是太多,太複雜,至於清庭這邊,也忙著應付三藩,自然不會注意到他們這點小動作。
而袁初看著這些火器,心裏也是略微驚訝了一下,這些火器和袁初後世所見的那些火器,自然是沒有辦法比的。
但就這個時代而言,想要造出這種程度的火器,絕對不是一件易事,袁初倒是沒想到,俄羅斯的火器製作技術,竟然能達到這種地步,要是火器足夠的話,他們這翻起事成功的機會,至少能提升三成以上。
要是把這些火器,在稍稍改良一下,恐怕將成事的機會,提高五成以上,也不是不可能。
隻是這些火器,本來在這個時代,就已經算是精良了,想要改造自然不簡單,而袁初雖然當過兵,但他也沒造過武器,學的也不是這方麵的知識,因此想要短時間內,改良這些火器,也不太可能。
袁初隻能給季東明他們,提供一個大概思路,具體能不能見效,也隻能看季東明自己,和他找的那些工匠了。
另一邊九難帶著陳圓圓和李自成兩人,也見到了阿珂,隻是九難並沒有說出,他們兩人的真實身份,隻說他們是因為一些特殊原因,被清庭追殺的普通鄉紳,女的叫陳圓,男的叫李成,自己碰巧看到,就救下了他們,而李自成的傷,也是被滿洲人留下的。
阿珂是九難看著長大的,阿珂對九難也最是依戀和尊敬,對於九難的話,阿珂自然不會懷疑,隻是阿珂有些奇怪,自己明明是第一次,看見陳圓和李成這兩個人,為何會對他們產生一股熟悉感和好感,不過這也讓阿珂對,本就沒什麽好感的清庭,更加厭惡了。
轉眼間,袁初季東明蘇莖他們,也聚在一起聊了三個多時辰,直到時至黃昏才停了下來,其間季東明也是大放異彩,對於領軍政治後勤這些,都有獨特的見解,聽得許雪亭,張淡月這些半文盲雲遮霧罩,根本不知道季東明,在說些什麽,隻覺得很有道理,不過這也讓他們越發覺得季東明不簡單了,跟著他幹的心,也堅定了一些。
同時袁初也向他們打聽到了,剛才大殿裏發生了什麽,暗道難怪藍天壽嚇成這個樣子,原來是做了一次大死。
不過袁初也不奇怪,藍天壽既然害怕,為什麽還要這麽做,高人嘛!他的腦回路自然是尋常人不同。
袁初跟藍天壽相識,也有一段時間了,他的腦回路有多大,袁初自然是有些了解,別說是向自己開槍了,就算是做出在奇怪的舉動,袁初也是不會覺得有什麽的。
而且袁初也知道,別看藍天壽事後都嚇尿了,但他既然敢幹這種事情,就絕對有著十成把握,不過對於藍天壽的功力境界,袁初倒是挺佩服的,在三尺開外,對著自己腦門來一槍,還能成功避過去,哪怕隻是現在的火藥槍,也絕對是千難萬難,反正以袁初的武功,敢這麽做,就絕對是在找死了,甚至在練二十幾年,袁初也不敢肯定,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
從連山寨主殿離開後,袁初就來了連山寨廚房,從裏麵拿了一隻燒雞,兩隻燒鵝,兩隻豬腳,兩條魚,和三壇酒,袁初知道以藍天壽摳門的性格,說是請自己喝酒,但他自己是肯定不會準備酒菜的。
是夜,袁初剛剛踏進道觀大門,便感到一陣清風襲來,一道人影在自己麵前一閃而過,向自己懷裏抓來,袁初本能的往後一跳,才堪堪的避了過去。
“藍道長好身手啊!這麽大年紀了!身子骨比我這二十出頭的都健碩,你剛才那一抓,要不是我反應及時,恐怕我懷裏這隻雞,就已經被你抓走了。”
“老道哪敢跟你小子比呀!老道我都活了80多歲了,別說練功了,光是老道撒的尿,都比你小子喝的水多,即便是這樣,老道剛才突襲的一擊,都被你小子避過去了,曜是等你到了老道這個年紀,功力境界肯定會遠在老道之上。”
“不過你這小子什麽都好,就是太小氣了,不就是拿你隻雞嗎?你有什麽好躲的,反正這雞你都拿上來了,肯定是要吃的,這麽多東西你不可能吃獨食吧!吃獨食你也吃不完,既然如此,還躲什麽。”
藍天壽說著,便在次伸手,還是抓下了袁初帶在身上的燒雞,還加了一隻豬蹄,大口大口的啃了起來,吃得滿嘴流油。
這時袁初也把身上帶著的東西,放到了地上,藍天壽拿起一壇酒!狠狠的灌了幾口,便在次說道:“坐下吃啊喝呀!今天老道請客你客氣什麽?難道你以為老道還會心疼這點吃的喝的?”
麵對藍天壽的無恥,袁初也沒說什麽反正說也說不過,還不如坐下來喝酒吃肉,因此藍天壽話落,袁初也坐了下來,抓起一隻燒鵝就啃。
這一夜袁初和藍天壽,整整吃喝了三個多時辰,整整三壇酒,還有袁初帶過來的肉,都被吃喝了個精光。
不過這裏麵的大部分東西,都是藍天壽吃喝掉的,袁初總共也不過喝了半壇酒,和吃了一隻燒鵝。
也正是因為藍天壽胃口大,袁初才帶了這麽多吃食過來,這一夜袁初聽藍天壽,講了不少事情,其中最多的,就是他和趙寡婦的了,也知道了藍天壽今天白天,為什麽會突然抽風了。
說起來袁初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見趙寡婦這三個字了,之前他也在季東明那裏聽見過幾次,但這還是袁初第一次了解到,藍天壽和她的具體情況。
本來袁初還以為,藍天壽經常跑去找趙寡婦,是因為做為高人,遊戲人間的怪癖之一,沒想到竟然還是真愛,藍天壽這次找袁初喝酒,就是問袁初對這件事怎麽看。
對於這種事情,袁初還能怎麽看,當然是躺著看了,不過對於這件事情,其實藍天壽白天的時候,就已經有決定了,找袁初過來喝酒,不過是走過場而已,不管袁初怎麽看,他都肯定會娶趙寡婦的,對於這一點袁初自然也清楚,而且對於這種事情,袁初本來就沒什麽偏見。
藍天壽雖然上了年紀,但要說到能活和體力,一般的壯小夥,恐怕還真比不過,更別說他們兩個,還都是兩情相悅了,而得到袁初的肯定回答後,藍天壽也是頗為高興,差點沒有抓住袁初,來個斬雞頭燒黃紙結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了,好在袁初極力阻止,藍天壽方才做罷,此外在喝酒的時候,袁初又跟南天壽聊了一些,關於一些道家經典的問題,藍天壽也一一做了解答。
轉眼間又是一個月過去,袁初在連山寨,又待了七天時間,等到藍天壽和趙寡婦,辦完婚禮方才離開,而袁初又騎快馬,行了二十七天之後,此時方才來到一片海邊。
“這古代什麽都好,空氣不錯,就是交通太不便利了,隨便到個地方,都得行一兩個月,時間全都用在趕路上了。”
下了馬袁初自語了一句,便接著打坐練起了功,時間又過了一個多時辰,這時海麵上出現了一個小黑點,看著這個小黑點,袁初就知道,是陳近南還有袁承誌他們來了。
時間緩緩過去,轉眼又是一刻鍾的時間過去,誰的大船越來越近,袁初此時也可以勉強看清,大船最前麵,站著三個人了,這三人正是,袁承誌,夏青青,還有陳近南,至於何惕守則留在台灣,穩定台灣局勢,本來最應該留在台灣,穩定局勢的人應該是陳近南,不過袁初還需要陳近南來中原演一場大戲,因此穩定台灣局勢的重任,也就隻能交給何惕守了。
而隨著袁初。看見袁承誌三人,袁承誌他們三人,也看見了正在等候的袁初,他們三人也都是十分高興,尤其是夏青青,在剛剛出發的時候,就一直念叨著袁初,此時眼見就要真正看到袁初了,夏青青更是高興得手舞足蹈,連連喊道讓人把船開快點,看得袁承誌,也不禁搖了搖頭。
轉眼間,又是一刻多鍾過去,這時大船終於靠了岸,大船才剛剛靠岸,還沒有停穩,就有一道人影,從船上衝了下來,雙眼發紅的抱住了袁初,聲音有些更咽的叫著初兒,這人自然就是夏青青了。
而見夏青青如此貌樣,袁初也是有些動情,畢竟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來到這方世界這麽多年,袁初對夏青青,也是有著幾分母子之情的,因此和夏青青在度相見,見夏青青如此模樣,此時袁初的眼角,也略微有點濕潤。
夏青青足足抱住袁初,十幾個呼吸的時間,方才緩緩放開,問起了袁初這段時間的情況,袁初自然不會實話實說,而是半真半假的說了起來,有意刪減掉了,比較危險還有和人動手那一部分,不過饒是如此夏青青,聽著袁初言語間,也是頗為擔心的。
之後袁初也向夏青青,問起了他們這段時間的情況,兩人足足說了一刻多鍾,陳近南和袁承誌,方才緩緩走了過來。
袁初和陳近南,各自抱拳行了一禮之後,袁初便又對著袁承誌行了一禮,叫了一聲爹之後,便開始商量起了,接下來的事情。
時間轉眼又過去了半個時辰,這時袁初又是話音一轉。
“爹曾經以金蛇劍法縱橫武林,這段時間孩兒在中原,武功也有不少的長進,更領悟到了些許我華山派精妙劍法的玄機,不知爹可否讓孩兒領教一番。”
而聽見袁初這麽說,袁承誌也是頗為意動,袁初離島之時,武功雖然已經到了一定火候,但還遠不是他對手,要是兩人生死交鋒的話,頂多一百三四十招,袁承誌就有把握殺了袁初。
不過從這段時間,在陳近南那裏了解到的情況看,袁初的武功顯然有了極大增漲,袁承誌也想看看,袁初的武功,到底長進了多少。
而且從陳近南那裏得來的情況看,袁初的武功,盡管比起自己來,還略微有點差距,但也相差無幾了,這也讓袁承誌有了一絲緊迫感,打兒子要趁早,不然再等兩三年,袁初誌懷疑自己,恐怕就打不過袁初了,因此對於袁初的提議,袁承誌也是頗為意動的。
而夏青青雖然不喜歡袁初和人好勇鬥狠,怕袁初會有危險,但在切磋這一方麵,夏青青卻不怎麽排斥,畢竟她也知道袁承誌和自己兒子動手,下手不可能沒有分寸,再說這也能增漲袁初的一些實戰經驗,要是真的遇上危險,也更有把握應對,因此對於這件事,夏青青也並不反對。
而見袁初袁承誌,這兩大高手,要動手切磋,做為習武之人的陳近南,就更加興奮了,畢竟做為習武之人,有生之年能見兩大絕頂高手比拚,也是一大幸事。
立刻高興的道:“袁兄弟和袁大哥,都是當世難得的高手,兩位今日一戰必定十分驚彩,今日我陳近南能夠有幸見到,當真是一大福氣,隻可惜如此精彩的一戰,卻沒有什麽人觀戰。”
本來陳近南對袁承誌的稱呼,是袁前輩和袁大俠,不過袁承誌因為敬佩陳近南為人的關係,卻是強行讓陳近南,把對自己的稱呼換成了袁大哥。
見夏青青並不反對,麵對袁初的提議,袁承誌也點了點頭,見此袁初則把許久未用的金蛇劍,丟給了袁承誌,接過劍,袁承誌先是微愣了半息,還是拔出了金蛇劍。
袁初也拔出了身後寶劍,轉眼間兩人,便戰在了一起,洪安通,歸幸樹的武功,就已經夠高了,但袁承誌的武功,比起他們來,還要更勝一層樓,一身內功雄厚無比,金蛇劍法更是到了出神入化之境,變化隨心,遠勝袁初之前的金蛇劍法。
但袁初的內家功夫,同樣也極為精深,不止深厚,更加精純連綿,在精純方麵,還要更勝袁承誌。
希夷劍法也非金蛇劍法可比,哪怕袁初隻是初步觸摸到了真希夷劍法的一點影子,連皮毛也算不上,也已經是精妙絕倫。
兩人交手了足足數百招,看得陳近南這等高手,都眼花繚亂,驚歎連連,暗道兩人武功之高,簡直匪夷所思,就算自己再練上二三十年武功,隻怕也能達到這種程度,而相比武功,更讓陳近南驚歎的,還是袁初武功精進的速度,武功到了他們這種程度,每長進一絲都是十分困難,但偏偏他和袁初每次見麵,袁初的武功都會比上次增進一大截。
而場中兩人也是越打越心驚,紛紛感慨對方的厲害,袁承誌苦練金蛇劍數十年,在加上他在金蛇劍法方麵的天份,實在不是常人可比,早已將金蛇劍法施展到了渾如臂使的地步,老初實在是無法可破。
而袁承誌也暗歎,自己這個兒子的天資,比起自己當年還強了不知凡幾,希夷劍法做為華山劍法,他自然也練過,卻一直沒練出什麽門道,在他看來他們華山的希夷劍法,是遠不如金蛇劍法的,直到如今看到袁初的希夷劍法,他才知道什麽才叫做希夷,這樣的劍法簡直令人防不勝防,若非他練劍多年,內功又比袁初更加深厚,他恐怕早就敗了。
不過現在,他雖然可以勉強擋住袁初的劍法,但也沒有破敵之法,在打下去,就算是在打上四五百招,也難以分出勝負,因此下一刹那,袁承誌便收起了金蛇劍。
“我輸了!沒想到初兒你的武功進展,竟然比我想象的更快,本來我還以為,還要在過六七年,你才能與我交手,沒想到我這麽快,就不是對手了。”
袁承誌這也不是故意謙讓,而是他知道,自己的功力已經到了瓶頸,金蛇劍法也無法在提升,而袁初卻是進步神速,不說別的,隻需要這希夷劍法,在稍微精進一點,他就在難抵擋了,因此袁承誌才會這麽說。
而袁初也知道,他們在這麽打下去,也沒什麽意思了,因此也沒有再行出手,隻是麵對袁承誌的認輸,袁初也是連連謙讓,他們又談了一會兒。
轉眼間便又到了黃昏,這時海灘邊,袁承誌和夏青青,都已經不在了蹤影,隻有袁初和陳近南在交手,隻是兩人交手的樣子,卻不像切磋比武,而是生死相搏,而在兩人西邊半裏開外,卻有一名男子正在飛速趕來,此人正是風際中,在他後麵半裏地開外,還緊跟著十幾個天地會青木堂的人。
而季東明也同樣高興的,叫了一句季先生,而袁初與季東明,還有蘇莖三人寒喧了一翻,問了一下他們最近的情況,袁初便和他們一起出了大殿,看起了那些,蘇莖自俄羅斯,帶回來的火器。
這段時間除了蘇莖他們俄羅斯一行有驚無險,還交好了索菲亞公主,並以七成的價格,買到了火器之外,連山寨這邊也沒有什麽問題,如今他們的班底,才剛剛建立起來,要處理的事情並不是太多,太複雜,至於清庭這邊,也忙著應付三藩,自然不會注意到他們這點小動作。
而袁初看著這些火器,心裏也是略微驚訝了一下,這些火器和袁初後世所見的那些火器,自然是沒有辦法比的。
但就這個時代而言,想要造出這種程度的火器,絕對不是一件易事,袁初倒是沒想到,俄羅斯的火器製作技術,竟然能達到這種地步,要是火器足夠的話,他們這翻起事成功的機會,至少能提升三成以上。
要是把這些火器,在稍稍改良一下,恐怕將成事的機會,提高五成以上,也不是不可能。
隻是這些火器,本來在這個時代,就已經算是精良了,想要改造自然不簡單,而袁初雖然當過兵,但他也沒造過武器,學的也不是這方麵的知識,因此想要短時間內,改良這些火器,也不太可能。
袁初隻能給季東明他們,提供一個大概思路,具體能不能見效,也隻能看季東明自己,和他找的那些工匠了。
另一邊九難帶著陳圓圓和李自成兩人,也見到了阿珂,隻是九難並沒有說出,他們兩人的真實身份,隻說他們是因為一些特殊原因,被清庭追殺的普通鄉紳,女的叫陳圓,男的叫李成,自己碰巧看到,就救下了他們,而李自成的傷,也是被滿洲人留下的。
阿珂是九難看著長大的,阿珂對九難也最是依戀和尊敬,對於九難的話,阿珂自然不會懷疑,隻是阿珂有些奇怪,自己明明是第一次,看見陳圓和李成這兩個人,為何會對他們產生一股熟悉感和好感,不過這也讓阿珂對,本就沒什麽好感的清庭,更加厭惡了。
轉眼間,袁初季東明蘇莖他們,也聚在一起聊了三個多時辰,直到時至黃昏才停了下來,其間季東明也是大放異彩,對於領軍政治後勤這些,都有獨特的見解,聽得許雪亭,張淡月這些半文盲雲遮霧罩,根本不知道季東明,在說些什麽,隻覺得很有道理,不過這也讓他們越發覺得季東明不簡單了,跟著他幹的心,也堅定了一些。
同時袁初也向他們打聽到了,剛才大殿裏發生了什麽,暗道難怪藍天壽嚇成這個樣子,原來是做了一次大死。
不過袁初也不奇怪,藍天壽既然害怕,為什麽還要這麽做,高人嘛!他的腦回路自然是尋常人不同。
袁初跟藍天壽相識,也有一段時間了,他的腦回路有多大,袁初自然是有些了解,別說是向自己開槍了,就算是做出在奇怪的舉動,袁初也是不會覺得有什麽的。
而且袁初也知道,別看藍天壽事後都嚇尿了,但他既然敢幹這種事情,就絕對有著十成把握,不過對於藍天壽的功力境界,袁初倒是挺佩服的,在三尺開外,對著自己腦門來一槍,還能成功避過去,哪怕隻是現在的火藥槍,也絕對是千難萬難,反正以袁初的武功,敢這麽做,就絕對是在找死了,甚至在練二十幾年,袁初也不敢肯定,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
從連山寨主殿離開後,袁初就來了連山寨廚房,從裏麵拿了一隻燒雞,兩隻燒鵝,兩隻豬腳,兩條魚,和三壇酒,袁初知道以藍天壽摳門的性格,說是請自己喝酒,但他自己是肯定不會準備酒菜的。
是夜,袁初剛剛踏進道觀大門,便感到一陣清風襲來,一道人影在自己麵前一閃而過,向自己懷裏抓來,袁初本能的往後一跳,才堪堪的避了過去。
“藍道長好身手啊!這麽大年紀了!身子骨比我這二十出頭的都健碩,你剛才那一抓,要不是我反應及時,恐怕我懷裏這隻雞,就已經被你抓走了。”
“老道哪敢跟你小子比呀!老道我都活了80多歲了,別說練功了,光是老道撒的尿,都比你小子喝的水多,即便是這樣,老道剛才突襲的一擊,都被你小子避過去了,曜是等你到了老道這個年紀,功力境界肯定會遠在老道之上。”
“不過你這小子什麽都好,就是太小氣了,不就是拿你隻雞嗎?你有什麽好躲的,反正這雞你都拿上來了,肯定是要吃的,這麽多東西你不可能吃獨食吧!吃獨食你也吃不完,既然如此,還躲什麽。”
藍天壽說著,便在次伸手,還是抓下了袁初帶在身上的燒雞,還加了一隻豬蹄,大口大口的啃了起來,吃得滿嘴流油。
這時袁初也把身上帶著的東西,放到了地上,藍天壽拿起一壇酒!狠狠的灌了幾口,便在次說道:“坐下吃啊喝呀!今天老道請客你客氣什麽?難道你以為老道還會心疼這點吃的喝的?”
麵對藍天壽的無恥,袁初也沒說什麽反正說也說不過,還不如坐下來喝酒吃肉,因此藍天壽話落,袁初也坐了下來,抓起一隻燒鵝就啃。
這一夜袁初和藍天壽,整整吃喝了三個多時辰,整整三壇酒,還有袁初帶過來的肉,都被吃喝了個精光。
不過這裏麵的大部分東西,都是藍天壽吃喝掉的,袁初總共也不過喝了半壇酒,和吃了一隻燒鵝。
也正是因為藍天壽胃口大,袁初才帶了這麽多吃食過來,這一夜袁初聽藍天壽,講了不少事情,其中最多的,就是他和趙寡婦的了,也知道了藍天壽今天白天,為什麽會突然抽風了。
說起來袁初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見趙寡婦這三個字了,之前他也在季東明那裏聽見過幾次,但這還是袁初第一次了解到,藍天壽和她的具體情況。
本來袁初還以為,藍天壽經常跑去找趙寡婦,是因為做為高人,遊戲人間的怪癖之一,沒想到竟然還是真愛,藍天壽這次找袁初喝酒,就是問袁初對這件事怎麽看。
對於這種事情,袁初還能怎麽看,當然是躺著看了,不過對於這件事情,其實藍天壽白天的時候,就已經有決定了,找袁初過來喝酒,不過是走過場而已,不管袁初怎麽看,他都肯定會娶趙寡婦的,對於這一點袁初自然也清楚,而且對於這種事情,袁初本來就沒什麽偏見。
藍天壽雖然上了年紀,但要說到能活和體力,一般的壯小夥,恐怕還真比不過,更別說他們兩個,還都是兩情相悅了,而得到袁初的肯定回答後,藍天壽也是頗為高興,差點沒有抓住袁初,來個斬雞頭燒黃紙結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了,好在袁初極力阻止,藍天壽方才做罷,此外在喝酒的時候,袁初又跟南天壽聊了一些,關於一些道家經典的問題,藍天壽也一一做了解答。
轉眼間又是一個月過去,袁初在連山寨,又待了七天時間,等到藍天壽和趙寡婦,辦完婚禮方才離開,而袁初又騎快馬,行了二十七天之後,此時方才來到一片海邊。
“這古代什麽都好,空氣不錯,就是交通太不便利了,隨便到個地方,都得行一兩個月,時間全都用在趕路上了。”
下了馬袁初自語了一句,便接著打坐練起了功,時間又過了一個多時辰,這時海麵上出現了一個小黑點,看著這個小黑點,袁初就知道,是陳近南還有袁承誌他們來了。
時間緩緩過去,轉眼又是一刻鍾的時間過去,誰的大船越來越近,袁初此時也可以勉強看清,大船最前麵,站著三個人了,這三人正是,袁承誌,夏青青,還有陳近南,至於何惕守則留在台灣,穩定台灣局勢,本來最應該留在台灣,穩定局勢的人應該是陳近南,不過袁初還需要陳近南來中原演一場大戲,因此穩定台灣局勢的重任,也就隻能交給何惕守了。
而隨著袁初。看見袁承誌三人,袁承誌他們三人,也看見了正在等候的袁初,他們三人也都是十分高興,尤其是夏青青,在剛剛出發的時候,就一直念叨著袁初,此時眼見就要真正看到袁初了,夏青青更是高興得手舞足蹈,連連喊道讓人把船開快點,看得袁承誌,也不禁搖了搖頭。
轉眼間,又是一刻多鍾過去,這時大船終於靠了岸,大船才剛剛靠岸,還沒有停穩,就有一道人影,從船上衝了下來,雙眼發紅的抱住了袁初,聲音有些更咽的叫著初兒,這人自然就是夏青青了。
而見夏青青如此貌樣,袁初也是有些動情,畢竟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來到這方世界這麽多年,袁初對夏青青,也是有著幾分母子之情的,因此和夏青青在度相見,見夏青青如此模樣,此時袁初的眼角,也略微有點濕潤。
夏青青足足抱住袁初,十幾個呼吸的時間,方才緩緩放開,問起了袁初這段時間的情況,袁初自然不會實話實說,而是半真半假的說了起來,有意刪減掉了,比較危險還有和人動手那一部分,不過饒是如此夏青青,聽著袁初言語間,也是頗為擔心的。
之後袁初也向夏青青,問起了他們這段時間的情況,兩人足足說了一刻多鍾,陳近南和袁承誌,方才緩緩走了過來。
袁初和陳近南,各自抱拳行了一禮之後,袁初便又對著袁承誌行了一禮,叫了一聲爹之後,便開始商量起了,接下來的事情。
時間轉眼又過去了半個時辰,這時袁初又是話音一轉。
“爹曾經以金蛇劍法縱橫武林,這段時間孩兒在中原,武功也有不少的長進,更領悟到了些許我華山派精妙劍法的玄機,不知爹可否讓孩兒領教一番。”
而聽見袁初這麽說,袁承誌也是頗為意動,袁初離島之時,武功雖然已經到了一定火候,但還遠不是他對手,要是兩人生死交鋒的話,頂多一百三四十招,袁承誌就有把握殺了袁初。
不過從這段時間,在陳近南那裏了解到的情況看,袁初的武功顯然有了極大增漲,袁承誌也想看看,袁初的武功,到底長進了多少。
而且從陳近南那裏得來的情況看,袁初的武功,盡管比起自己來,還略微有點差距,但也相差無幾了,這也讓袁承誌有了一絲緊迫感,打兒子要趁早,不然再等兩三年,袁初誌懷疑自己,恐怕就打不過袁初了,因此對於袁初的提議,袁承誌也是頗為意動的。
而夏青青雖然不喜歡袁初和人好勇鬥狠,怕袁初會有危險,但在切磋這一方麵,夏青青卻不怎麽排斥,畢竟她也知道袁承誌和自己兒子動手,下手不可能沒有分寸,再說這也能增漲袁初的一些實戰經驗,要是真的遇上危險,也更有把握應對,因此對於這件事,夏青青也並不反對。
而見袁初袁承誌,這兩大高手,要動手切磋,做為習武之人的陳近南,就更加興奮了,畢竟做為習武之人,有生之年能見兩大絕頂高手比拚,也是一大幸事。
立刻高興的道:“袁兄弟和袁大哥,都是當世難得的高手,兩位今日一戰必定十分驚彩,今日我陳近南能夠有幸見到,當真是一大福氣,隻可惜如此精彩的一戰,卻沒有什麽人觀戰。”
本來陳近南對袁承誌的稱呼,是袁前輩和袁大俠,不過袁承誌因為敬佩陳近南為人的關係,卻是強行讓陳近南,把對自己的稱呼換成了袁大哥。
見夏青青並不反對,麵對袁初的提議,袁承誌也點了點頭,見此袁初則把許久未用的金蛇劍,丟給了袁承誌,接過劍,袁承誌先是微愣了半息,還是拔出了金蛇劍。
袁初也拔出了身後寶劍,轉眼間兩人,便戰在了一起,洪安通,歸幸樹的武功,就已經夠高了,但袁承誌的武功,比起他們來,還要更勝一層樓,一身內功雄厚無比,金蛇劍法更是到了出神入化之境,變化隨心,遠勝袁初之前的金蛇劍法。
但袁初的內家功夫,同樣也極為精深,不止深厚,更加精純連綿,在精純方麵,還要更勝袁承誌。
希夷劍法也非金蛇劍法可比,哪怕袁初隻是初步觸摸到了真希夷劍法的一點影子,連皮毛也算不上,也已經是精妙絕倫。
兩人交手了足足數百招,看得陳近南這等高手,都眼花繚亂,驚歎連連,暗道兩人武功之高,簡直匪夷所思,就算自己再練上二三十年武功,隻怕也能達到這種程度,而相比武功,更讓陳近南驚歎的,還是袁初武功精進的速度,武功到了他們這種程度,每長進一絲都是十分困難,但偏偏他和袁初每次見麵,袁初的武功都會比上次增進一大截。
而場中兩人也是越打越心驚,紛紛感慨對方的厲害,袁承誌苦練金蛇劍數十年,在加上他在金蛇劍法方麵的天份,實在不是常人可比,早已將金蛇劍法施展到了渾如臂使的地步,老初實在是無法可破。
而袁承誌也暗歎,自己這個兒子的天資,比起自己當年還強了不知凡幾,希夷劍法做為華山劍法,他自然也練過,卻一直沒練出什麽門道,在他看來他們華山的希夷劍法,是遠不如金蛇劍法的,直到如今看到袁初的希夷劍法,他才知道什麽才叫做希夷,這樣的劍法簡直令人防不勝防,若非他練劍多年,內功又比袁初更加深厚,他恐怕早就敗了。
不過現在,他雖然可以勉強擋住袁初的劍法,但也沒有破敵之法,在打下去,就算是在打上四五百招,也難以分出勝負,因此下一刹那,袁承誌便收起了金蛇劍。
“我輸了!沒想到初兒你的武功進展,竟然比我想象的更快,本來我還以為,還要在過六七年,你才能與我交手,沒想到我這麽快,就不是對手了。”
袁承誌這也不是故意謙讓,而是他知道,自己的功力已經到了瓶頸,金蛇劍法也無法在提升,而袁初卻是進步神速,不說別的,隻需要這希夷劍法,在稍微精進一點,他就在難抵擋了,因此袁承誌才會這麽說。
而袁初也知道,他們在這麽打下去,也沒什麽意思了,因此也沒有再行出手,隻是麵對袁承誌的認輸,袁初也是連連謙讓,他們又談了一會兒。
轉眼間便又到了黃昏,這時海灘邊,袁承誌和夏青青,都已經不在了蹤影,隻有袁初和陳近南在交手,隻是兩人交手的樣子,卻不像切磋比武,而是生死相搏,而在兩人西邊半裏開外,卻有一名男子正在飛速趕來,此人正是風際中,在他後麵半裏地開外,還緊跟著十幾個天地會青木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