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初上山後,先是去了一趟終南山舊址,經過這麽多年歲月,原本的終南山舊址上,也早已經重新建起了道觀,也是十分的宏大,香火鼎盛,隻是如今的道觀,在也不是當年的全真教了。


    袁初進去上了一柱香,出來後又對著道觀,遙遙拜了三拜,便離開了此地,開始尋找起了古墓的位置。


    雖然宋朝跟清朝之間年代久遠,但古墓派到了元末明初後,還有後人存世,在黃衫女之後,古墓派也未必沒有後人了。


    若是長期有人打理,哪怕年代久遠,古墓石室內所刻的九陰真經殘篇,也未必會完全風化,隻是年代畢竟隔的太久,在加上終南山實在太大,因此袁初找起來古墓入口,也著實不容易。


    袁初從華山到終南,不過隻行了一日功夫不到,但在這終南山上,卻是整整找了五天的時間,才到一處疑似古墓入口的地方。


    這個地方若是在宋朝,應當是一處水潭才對,但隨著時間流逝,這處水潭裏的水,也早已經幹涸,隻留下了一處幹裂的巨大深坑。


    洞口也被泥漿堵住,袁初用劍整整清理了一刻鍾的時間,才清理出一處可供人通道,但隨著不斷在通道內行進,依舊需要不時,用劍清理通道才行。


    就這樣袁初不過行了四十步距離,便整整花費了近半個時辰,袁初整個人,也變成了一個泥人。


    這時袁初前方,又被一處泥漿堵住,這次的泥漿相對前幾次,又要來得更加的難挖,袁初整整挖了兩刻鍾,才挖出一個豁口。


    隻是不同於上次,這次這個豁口,被袁初挖開後,便不斷有泥水從豁口內湧出,隻是看著不斷湧出的泥水,袁初反而更加高興了。


    到了此時袁初已經更加肯定,這就是進入古墓石室的入口了,袁初又挖了半刻鍾泥漿,隨著轟隆一聲響,這處泥漿牆瞬間炸裂。


    泥水洶湧而出,但沒過多久渾濁的泥水,就變成了清水,袁初也順著這股水流,一直往通道內遊了進去。


    大概二三十分鍾左右,水聲轟隆隆作響,雖是地下潛流,聲勢卻也驚人,袁初一身混元真氣,已經運轉到了極致,奮力往前一躍,眼前豁然一亮,終於潛到了盡頭。


    袁初深吸了口氣,打量著眼前的場景,這是一個濕氣頗重的石窟裏,四壁泉水直冒,而在左側則有一條狹長的小道,一路蜿蜒而上,也不知通往何地。


    “這裏應該就是終南山的山腹之中吧,不知道是誰有如此大本事,在山腹中開鑿出這麽一條小道!按年代來講,這簡直就是黑科技了。”


    當然,袁初倒也沒多大心情去深究,沿著那狹長小道一路往上,道路濕滑,有些地方更是又窄又陡,若非他身負武功,且身法靈巧,隻怕不摔死也要摔個半瘸。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眼前豁然一亮,一間石室出現在了眼前。


    袁初走進石室內,四下環顧,但見四壁空空如也,猛的一抬頭,室頂卻是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跡符號,最右處寫著四個大字:“九陰真經”。


    可惜的是隨著年深日久,這石室內的九陰真經,果然已經風化,不少地方都模糊不清了。


    但好在九陰真經模糊歸模糊,但其中較為精要的易筋鍛骨篇,和療傷篇,並沒有風化,依舊可以修練。


    九陰真經乃是金庸世界,一等一的神功絕學,易筋鍛骨篇則是九陰真經所載,最高深的行氣法訣,僅在梵文總綱之下。


    若是有梵文總綱結合,其精奧程度,恐怕未必會遜於少林易筋經,還有九陽神功,這等絕頂內功法門。


    哪怕如今差了梵文總綱,這門功法的精深程度,也絕對依舊淩駕於,袁初所習練的混元功之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入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之國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之國度並收藏武入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