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大使剛一走,王茂如便又接見了國聯代表團和英美法三國大使,王茂如接見薩米特洛夫斯基的事兒自然瞞不過他們,舒爾曼直接問道:“尊敬的總統閣下,難道您真的要和魔鬼交易?”
王茂如道:“不,我這是為了防止庚子事件再一次發生。”所謂庚子事件即八國聯軍進北京,王茂如的比喻讓各國感受到了華府的不友好,甚至這次談判也是極其難的。
舒爾曼說道:“難道每天數以千計的士兵陣亡,是領袖喜歡看到的嗎?”
王茂如道:“你我之間就不需要拐彎抹角了,請直接說出來你們的要求吧。”
舒爾曼倒是被王茂如代表的華國政府的直接和坦率嚇了一跳,悻悻地說道:“國聯的要求很簡單,華日之間停止戰爭,雙方回到各自區域,日本方麵承諾放棄關東州和南滿鐵路,而華國放棄日本朝鮮占領土地。”
王茂如衝外交總長陳毅點了點頭,陳毅說道:“其實經過了兩天一夜的討論,我們也認為並非不能接受國聯提出的議和建議,但是關於議和條件我們需要具體的洽談,而我們也希望日本政府能夠來到華國洽談和平。”
舒爾曼沒想到峰回路轉,華國政府居然同意與日本議和,立即說道:“既然如此,在議和期間內,雙方停止戰鬥。還有一周的時間就是華國的傳統新年了,我們應該給小夥子們一點時間,讓他們快樂地度過這個春節,而不是在炮聲和槍聲,蹲在戰壕裏,守在冰天雪地裏。”
王茂如笑道:“好吧,希望日軍能夠放下槍來,隻要日軍放下槍,我們一定不會向他們攻擊。”
舒爾曼等人立即向日本政府致電,第一華國政府同意和談,第二請日本政府立即派出代表團來到北京進行和談,第三請日本陸軍停止攻擊,第四為了避免激戰請日本軍隊向後繼續撤退。
不過2月2日,華國國防軍依舊向被圍困在惠州的第十五師團和第十八師團發起猛攻,而且攻擊程度越來越大。
兩個師團兵困糧乏彈藥補給不濟,再加上士氣低迷,而對手華國國防軍打贏了旅順之戰,士氣旺盛,導致日軍陣地被逐步攻克壓縮。
2月3日,在平壤休息了五天的援朝軍主力部隊,在張鑲武的帶領下,開始向南推進。此時集結在平壤城下的援朝軍擁有,第1山地師,第68步兵師,第71步兵師,黑龍江預備役第1師,黑龍江預備役第3師,第4騎兵師,近衛裝甲第一師,近衛裝甲第二師,近衛裝甲第三師,秘密從東北調來的原隸屬於第一戰役集群的第13步兵師,第14步兵師,從江屆市趕來的韓國複國軍第1步兵師,第2步兵師,第3步兵師,第4步兵師和第5步兵師,總計二十萬軍隊。
十五萬大軍以近衛裝甲師作為前鋒部隊,以鋪天蓋地的姿態向日軍陣地碾壓過來。
日本人大罵華國人無恥至極,居然在停戰期間發起進攻,隨即沒有猛烈還擊,而是向後跑去。
板門店防線一戰即潰,日軍不敗神話變成了日軍不戰笑話。
華曆二年2月5日,華國援朝軍第一軍前鋒部隊近衛裝甲師與地4騎兵師,黑龍江預備役第3師抵達漢城外圍,開始包圍漢城。
2月6日,韓國複國軍五個師六萬餘人抵達漢城。
日軍趁著風雪天,從漢城撤離,華國援朝軍擊潰了少許留守日軍之後,占領了漢城。
2月7日,華國王茂如發表全軍公開電報,希望用一場大勝來向華夏民族傳統節日做為全國人民的賀禮。
2月8日,這場賀禮來了。
被圍困多日的韓國朝鮮軍右路軍第十五師團和第十八師團在彈盡糧絕之下,無奈焚燒了師團戰旗和聯隊旗,然後選擇了投降。兩個師團五萬餘人在華國軍隊的多日圍攻之下,剩餘兩萬餘人,全部投降。
消息傳到了日本國內,更是引起了日本國內的震動。
此時的日本陸軍成了恥辱的代名詞,在關東州,日本人損失了第二師團,第五師團,第二十一師團,第二十二師團,在朝鮮,右路軍第十五師團和第十八師團被滅,主左路軍第六師團損傷過半,第二十師團居然被打散了,直到在漢城才重新集結,然後被趕鴨子一樣趕跑了,中路軍第三師團和第七師團損失慘重,可以說日本陸軍主力部隊全都打殘了。
2月9日除夕日,王茂如發表至全國公開廣播,向全華國一千四百七十萬平方公裏領土上的百姓公布道:“華日之戰,我華國國防軍截止到今天,總攻經曆淞滬戰役,旅順戰役,朝鮮戰役三大戰役,總計消滅日軍約為四十萬人。此乃我國家之實力體現,此乃我華夏民族之精神體現,甲午之恨,今日得報。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華夏民族多災多難,我等必定牢記,落後就要挨打,軟弱就要被欺的道理,重樹我華夏民族之尚武精神。犯我華夏天威者,雖遠必誅!”
王茂如的公開講話讓全國上下沸騰起來,似乎自王茂如成為國家領袖之後,華夏民族的腰杆子一下子硬了起來,自信心提升了不少,海外華人也倍感驕傲,在海外的華人不再低眉順眼低三下四底氣不足地說自己的國家了,而是大聲驕傲地說:“我是華夏民族子孫,你們這兒不待見我,我回去就是了。老子回國之後再來,就是開著坦克來!”
大年初一,即2月10日,日本代表團來了而日本代表團的團長則是日本首相田中義一,王茂如從中問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當然這陰謀是針對田中義一的,恰如清政府派遣李鴻章談《馬關條約》打擊北洋係一樣。
田中義一前年代替因福建東海空大決戰戰敗辭職的清浦擔任日本首相,然而這兩年來他的權力被逐漸剝奪,他所代表的長州藩勢力被擠壓,而他甚至不得不投靠西園寺公望等財閥集團,以維護自己的首相職務。
就在他擔任首相期間,南滿鐵路被華國收複,長州藩核心關東州被收複,淞滬戰役失敗,日本財政崩潰,尤其是裕仁提出的國家軍隊製定計劃,遭到田中義一與西園寺公望的反對,導致這次戰爭後期倉促重新組建的幾個師團在朝鮮戰場非但沒有幫上什麽忙,反倒是成為華國軍隊取勝的資本。
當然,雖然說日本戰敗完全因田中義一是推卸責任,畢竟是因為日本天皇裕仁的固執才導致華日之間無法調和矛盾,同時華國大總統將日本視為心腹大患時時刻刻在打擊著這個對手,但畢竟日本戰敗,按照慣例首相要負起責任來。現任首相田中義一隻能前往華國進行和談,談判副手還有外務次長矢吹省三,日本參謀本部二部部長鈴木真一,日本天皇高級顧問木戶幸一,貴族院院長近衛文麿,海軍代表米內光政等人。
華國政府也組織了一支以總統府秘書長張奎安為首,以外交總長陳毅、國防軍參謀部參謀次長何安定、總統府幕僚長楊度、總統府高級顧問段祺瑞、總統府高級顧問徐世昌、軍務中處次長徐佑前為輔的談判代表團。
日方向立即展開談判,並且華國軍隊停止軍事行動,中方在國聯代表團的一再要求下決定立即展開談判,雙發經過溝通確定談判地點為山東德州,而德州正是國防軍第八兵工廠所在地,也是國防軍第三空降師駐紮地。
王茂如道:“不,我這是為了防止庚子事件再一次發生。”所謂庚子事件即八國聯軍進北京,王茂如的比喻讓各國感受到了華府的不友好,甚至這次談判也是極其難的。
舒爾曼說道:“難道每天數以千計的士兵陣亡,是領袖喜歡看到的嗎?”
王茂如道:“你我之間就不需要拐彎抹角了,請直接說出來你們的要求吧。”
舒爾曼倒是被王茂如代表的華國政府的直接和坦率嚇了一跳,悻悻地說道:“國聯的要求很簡單,華日之間停止戰爭,雙方回到各自區域,日本方麵承諾放棄關東州和南滿鐵路,而華國放棄日本朝鮮占領土地。”
王茂如衝外交總長陳毅點了點頭,陳毅說道:“其實經過了兩天一夜的討論,我們也認為並非不能接受國聯提出的議和建議,但是關於議和條件我們需要具體的洽談,而我們也希望日本政府能夠來到華國洽談和平。”
舒爾曼沒想到峰回路轉,華國政府居然同意與日本議和,立即說道:“既然如此,在議和期間內,雙方停止戰鬥。還有一周的時間就是華國的傳統新年了,我們應該給小夥子們一點時間,讓他們快樂地度過這個春節,而不是在炮聲和槍聲,蹲在戰壕裏,守在冰天雪地裏。”
王茂如笑道:“好吧,希望日軍能夠放下槍來,隻要日軍放下槍,我們一定不會向他們攻擊。”
舒爾曼等人立即向日本政府致電,第一華國政府同意和談,第二請日本政府立即派出代表團來到北京進行和談,第三請日本陸軍停止攻擊,第四為了避免激戰請日本軍隊向後繼續撤退。
不過2月2日,華國國防軍依舊向被圍困在惠州的第十五師團和第十八師團發起猛攻,而且攻擊程度越來越大。
兩個師團兵困糧乏彈藥補給不濟,再加上士氣低迷,而對手華國國防軍打贏了旅順之戰,士氣旺盛,導致日軍陣地被逐步攻克壓縮。
2月3日,在平壤休息了五天的援朝軍主力部隊,在張鑲武的帶領下,開始向南推進。此時集結在平壤城下的援朝軍擁有,第1山地師,第68步兵師,第71步兵師,黑龍江預備役第1師,黑龍江預備役第3師,第4騎兵師,近衛裝甲第一師,近衛裝甲第二師,近衛裝甲第三師,秘密從東北調來的原隸屬於第一戰役集群的第13步兵師,第14步兵師,從江屆市趕來的韓國複國軍第1步兵師,第2步兵師,第3步兵師,第4步兵師和第5步兵師,總計二十萬軍隊。
十五萬大軍以近衛裝甲師作為前鋒部隊,以鋪天蓋地的姿態向日軍陣地碾壓過來。
日本人大罵華國人無恥至極,居然在停戰期間發起進攻,隨即沒有猛烈還擊,而是向後跑去。
板門店防線一戰即潰,日軍不敗神話變成了日軍不戰笑話。
華曆二年2月5日,華國援朝軍第一軍前鋒部隊近衛裝甲師與地4騎兵師,黑龍江預備役第3師抵達漢城外圍,開始包圍漢城。
2月6日,韓國複國軍五個師六萬餘人抵達漢城。
日軍趁著風雪天,從漢城撤離,華國援朝軍擊潰了少許留守日軍之後,占領了漢城。
2月7日,華國王茂如發表全軍公開電報,希望用一場大勝來向華夏民族傳統節日做為全國人民的賀禮。
2月8日,這場賀禮來了。
被圍困多日的韓國朝鮮軍右路軍第十五師團和第十八師團在彈盡糧絕之下,無奈焚燒了師團戰旗和聯隊旗,然後選擇了投降。兩個師團五萬餘人在華國軍隊的多日圍攻之下,剩餘兩萬餘人,全部投降。
消息傳到了日本國內,更是引起了日本國內的震動。
此時的日本陸軍成了恥辱的代名詞,在關東州,日本人損失了第二師團,第五師團,第二十一師團,第二十二師團,在朝鮮,右路軍第十五師團和第十八師團被滅,主左路軍第六師團損傷過半,第二十師團居然被打散了,直到在漢城才重新集結,然後被趕鴨子一樣趕跑了,中路軍第三師團和第七師團損失慘重,可以說日本陸軍主力部隊全都打殘了。
2月9日除夕日,王茂如發表至全國公開廣播,向全華國一千四百七十萬平方公裏領土上的百姓公布道:“華日之戰,我華國國防軍截止到今天,總攻經曆淞滬戰役,旅順戰役,朝鮮戰役三大戰役,總計消滅日軍約為四十萬人。此乃我國家之實力體現,此乃我華夏民族之精神體現,甲午之恨,今日得報。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華夏民族多災多難,我等必定牢記,落後就要挨打,軟弱就要被欺的道理,重樹我華夏民族之尚武精神。犯我華夏天威者,雖遠必誅!”
王茂如的公開講話讓全國上下沸騰起來,似乎自王茂如成為國家領袖之後,華夏民族的腰杆子一下子硬了起來,自信心提升了不少,海外華人也倍感驕傲,在海外的華人不再低眉順眼低三下四底氣不足地說自己的國家了,而是大聲驕傲地說:“我是華夏民族子孫,你們這兒不待見我,我回去就是了。老子回國之後再來,就是開著坦克來!”
大年初一,即2月10日,日本代表團來了而日本代表團的團長則是日本首相田中義一,王茂如從中問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當然這陰謀是針對田中義一的,恰如清政府派遣李鴻章談《馬關條約》打擊北洋係一樣。
田中義一前年代替因福建東海空大決戰戰敗辭職的清浦擔任日本首相,然而這兩年來他的權力被逐漸剝奪,他所代表的長州藩勢力被擠壓,而他甚至不得不投靠西園寺公望等財閥集團,以維護自己的首相職務。
就在他擔任首相期間,南滿鐵路被華國收複,長州藩核心關東州被收複,淞滬戰役失敗,日本財政崩潰,尤其是裕仁提出的國家軍隊製定計劃,遭到田中義一與西園寺公望的反對,導致這次戰爭後期倉促重新組建的幾個師團在朝鮮戰場非但沒有幫上什麽忙,反倒是成為華國軍隊取勝的資本。
當然,雖然說日本戰敗完全因田中義一是推卸責任,畢竟是因為日本天皇裕仁的固執才導致華日之間無法調和矛盾,同時華國大總統將日本視為心腹大患時時刻刻在打擊著這個對手,但畢竟日本戰敗,按照慣例首相要負起責任來。現任首相田中義一隻能前往華國進行和談,談判副手還有外務次長矢吹省三,日本參謀本部二部部長鈴木真一,日本天皇高級顧問木戶幸一,貴族院院長近衛文麿,海軍代表米內光政等人。
華國政府也組織了一支以總統府秘書長張奎安為首,以外交總長陳毅、國防軍參謀部參謀次長何安定、總統府幕僚長楊度、總統府高級顧問段祺瑞、總統府高級顧問徐世昌、軍務中處次長徐佑前為輔的談判代表團。
日方向立即展開談判,並且華國軍隊停止軍事行動,中方在國聯代表團的一再要求下決定立即展開談判,雙發經過溝通確定談判地點為山東德州,而德州正是國防軍第八兵工廠所在地,也是國防軍第三空降師駐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