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本朝鮮軍右路軍沿著鴨綠江回到惠州之後,赫然發現,華國軍隊盧燾響率領三個師堵住了他們回去的道路。


    日本朝鮮軍右路軍立即向盧燾響所部發起猛攻,但後勤不及的他們連續攻打了數日,損兵折將,而此時華國國防軍東北方麵軍總司令任元星已經和調集了十個師從背後趕來,一定要消滅這支日軍部隊,為臨江百姓報仇。


    就在華國東北方麵軍圍殲日軍右路軍的時候,日軍左路軍率先崩潰了。


    近衛裝甲師總司令臧浩率領三個近衛裝甲師從丹東抵達新義州,轟鳴的坦克部隊壓著雪踩著冰麵越過了鴨綠江,隨即一路向東南前進,突然出現在定州。


    近衛裝甲師第一師,近衛裝甲第二師,近衛裝甲第三師是直屬於大總統王茂如的部隊,是隻效忠於王茂如的近衛部隊,盡管王茂如辭去國防部大元帥之後將兵權還給了國防部,但是近衛團司被原近衛團司司令官劉湘帶到了軍務總部,直屬於軍務總部,而劉湘也明白他手中的這支近衛裝甲部隊雖然名義上歸軍務總部管理,但實際上不管是任命權還是行動權力,全部都歸大總統王茂如直接指揮。近衛裝甲師也是華國唯一的一支重型裝甲部隊和全摩托化部隊,同時他們還擁有自己的陸航偵察機部隊,可以說是軍中精銳了。由於近衛裝甲師的裝備和花銷都從軍務總部之中走,而不像其他部隊都從參謀總部中走,因此全軍上下也對這支部隊即羨慕又嫉妒,還特別希望自己能夠進入這支部隊。


    近衛裝甲師司令官是王茂如最忠誠的軍官綽號瘋狗的臧浩,當年隨著王茂如參加歐戰的臧浩如今退去了莽撞與青澀,成為了一名年輕的指揮官,以34歲年紀指揮華國陸戰之王。當然陸戰之王是近衛裝甲師自封的,因為一直以來近衛裝甲師都隻是作為擺設和花瓶,裝備好,待遇高,平日給各國耀武揚威一下——但你們打過仗嗎?


    現在臧浩率領近衛裝甲師來了,正名來了。


    當轟鳴的坦克出現在日本朝鮮軍左路軍麵前的時候,日本人起初不以為意,不過當他們看到華國軍隊鋪天蓋地的坦克群向他們壓來之後,日本人也傻眼了。


    這尼瑪多少坦克?


    近衛裝甲師由三個師組成,每個裝甲師擁有m94坦克300輛,汽車500輛,摩托車200輛,士兵一萬兩千人。不過近衛裝甲師沒有重型火炮,他們並非防守部隊,在王茂如看來,裝甲部隊應機動作戰,一旦坦克停下來,以坦克的88毫米口徑火炮而言,還不如重炮好用,而一輛m94坦克的造價卻是一門重炮155毫米榴彈炮的四倍。


    裝甲部隊永遠在前進,一往無前的前進。


    不過近衛裝甲師普通士兵的裝備卻不如國防軍士兵,甚至他們手中的步槍還是老式的e1步槍,這也讓近衛裝甲師上下鬱悶的了。臧浩幾次爭取,卻被後勤總部告知等到野戰部隊全部換裝完畢的,你們已經有了坦克了,又不用出兵作戰,什麽時候等到需要你們出兵作戰一定給你們換。上個月王茂如調動近衛裝甲師趕赴遼東,臧浩興高采烈地跑到後勤總部索要最新士兵武器,卻又被告知現在軍火庫的所有武器全都發放到各個部隊以及戰區預備役部隊,民兵以及百姓手中,要槍沒有,但是子彈炮彈有,你們要不要?


    氣的臧浩跳腳大鬧也無濟於事。


    近衛裝甲師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抵達了遼東,剛剛到達金縣就被告知這裏不需要你們了,東北方麵軍第一戰役集群就足夠消滅關東軍的了。臧浩帶著近四萬部隊,站在冰天雪地裏鬱悶不已。


    此時大總統王茂如也體察到了國防軍似乎有意地排斥近衛軍,不過他不能直接對國防軍提出批評,這畢竟是軍隊的事兒。他打電話給任元星,問他如何處理近衛裝甲師這四萬部隊。


    任元星最近一段時間焦頭爛額,作為東北方麵軍總司令,在他的指揮下日本朝鮮軍右路軍六萬大軍居然從北麵盧燾響的第三戰役集群和第二戰役集群援朝軍的第二路軍的兩軍中間穿插了過去,導致整個戰場幾乎趨於崩潰,如果不是499團和臨江縣數萬男丁死戰不退,如果日軍不是選擇南下救援旅順,而選擇包抄劉植達所部,則整個戰局將會發生曆史性的逆轉。


    東北方麵軍因屢戰屢勝而產生的輕敵,幾乎葬送了數十萬大軍的性命。


    臨江之戰前後發生僅僅一天一宿,但從東北方麵軍得到消息到日軍撤走,整個過程用時40個小時,40個小時之中僅有499團和69師的工兵營輜重部隊,以及駐防在下遊的三線協防部隊黑龍江預備役第10師趕赴,第10師與日軍第十五師團下轄第17旅團在下遊白沙灘一代遭遇,因雙方倉促行軍,激戰十幾個小時之後,日軍立即撤走,並炸毀了數段冰麵阻礙第10師的救援。可是除了黑龍江預備役第10師成建製增援外,僅有吉林省的警察部隊前往救援,其他三線部隊以雪路阻礙等作為理由給自己的救援遲緩作了解釋。


    雖然任元星和其他高級軍官都理解這些部隊的困難,畢竟這個時間東北尤其是長白山地區行軍速度不可能快得了,可畢竟一個團戰死需要有人負責,於是這個責任就開始推諉起來。任元星作為總指揮官責無旁貸,遭到國防部很多人的彈劾,他對於政治鬥爭隻知道站穩隊伍,於是電請王茂如給與指導。


    王茂如說這件事我來承擔,你隻管指揮就好,當然不可能王茂如來承擔,所以這件事最終處理結果就是所有東北方麵軍作戰指揮官處罰一個月的軍餉,尤其是空軍因高空寒流拒絕前往,被處罰三個月軍餉,潘樹龍更是被降了一級。


    任元星對王茂如的包庇非常感謝,他立即還之以情將近衛裝甲師調往朝鮮戰場,從金縣開赴鳳城,丹東,越過鴨綠江抵達新義州,最後到達定州,到了定州之後聽從第二戰役集群司令官張鑲武的命令。


    張鑲武起初到沒有在意這支機械部隊,因為援朝軍的作用是牽製日本朝鮮軍,防止他們進入華國救援關東軍,對於近衛裝甲師這支需要龐大後勤保障的部隊,他是又愛又怕,這萬一坦克沒油了,被日軍繳獲去了咋整。但張鑲武知道近衛裝甲師是王茂如的心頭肉,好生招待,讓他們做預備部隊生怕一點損傷。大總統王茂如護著東北方麵軍的將領們,將領們心中豈能不明白,要說最感激的還是劉植達和盧燾響,但劉植達與盧燾響兩部圍殲後撤的日本朝鮮軍右路軍,算是將功補過了。


    而此時日軍兵分三路向張鑲武所部發起進攻,雙發發生激戰。


    張鑲武無奈,將近衛裝甲師派了上去,臧浩的四萬裝甲部隊三個近衛裝甲師九百輛坦克齊頭並進,以碾壓的姿勢向日軍進攻的時候,日本陸軍終於崩潰了。


    左路軍第二十師團首先崩潰的,隨後高砂旅團也崩潰了,第六師團在抵擋了一個小時之後,意識到士兵搭成的障礙物還是無法阻擋鋼鐵巨獸,於是也撤退了。


    臧浩親自指揮近衛裝甲第二師追著第六師團碾壓過去,第六師團拚命逃跑,後勤部隊遭到全殲。為了避免日本士兵自殺式襲擊,臧浩這個殺神當即下令全殲日軍第六師團,不要給他們任何機會傷害到近衛軍士兵。


    而日軍第八師團因為在定州以東80公裏處,並不在近衛裝甲師前進路線上,當看到其餘部隊撤走,立即隨之撤走,並未遭受任何損失。在日軍主力部隊第八師團撤走之後,其他日軍部隊也沒有必要留下來了,一向以善於保存實力著稱的第四師團撒丫子就跑,結果居然從後跑到了前麵,並且建製完整地保存下來,安全地回到了平壤城下。


    張鑲武這才意識到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的好處出來,三個裝甲師推進幾乎摧枯拉朽地將日軍最後一根弦拉斷。於是張鑲武讓臧浩做起了軍隊的前鋒部隊,一路向東南進攻,追了一百公裏,一直追擊到了平壤城下。


    日軍在平壤城下抵擋了七天之後,華曆二年1月23日,日軍以傷亡三萬餘人的代價撤退出平壤城。而華國軍隊受困於惡劣天氣,在重新占領平壤城之後並沒有向南追擊,張鑲武派出了第4騎兵師驅趕日本軍隊。


    此時的日本軍隊受困於國內的糟糕經濟情況和瘟疫影響,後勤補給極為困難,因此士氣低迷,第4騎兵師一夜之間斬敵三千,創造了華國騎兵神話。日軍大股部隊繼續後撤,撤退到了板門店附近才停住了腳步。


    日本朝鮮軍三路大軍一路被擊潰,一路被圍困,中路主力部隊隻好撤退。索性中路軍建製完整,並且從朝鮮半島東麵返回,避免與華國的重型裝甲部隊相遇,四個師團完整地撤回到了漢城。


    菱刈隆的三路大軍戰敗,右路軍第十五師團、第十九師團生死未卜,菱刈隆一夜之間蒼老了十歲。


    華曆二年1月25日,華夏民族共和國大總統王茂如乘坐飛機飛往旅順,探望旅順戰役之中受傷的國防軍士兵。次日飛抵沈陽,在沈陽東北方麵軍司令部內與任元星等東北方麵軍主要將領進行會晤,發表了熱情的講話,並說道:“希望2月9號除夕之前,日本右路軍能夠被全殲的消息能夠告慰臨江兩萬四千英魂,也能夠給華國五億百姓作為新春賀禮。”


    任元星立即代表東北方麵軍全體官兵向王茂如做出保證,2月9日之前,日本朝鮮軍右路軍必定會成為一道新年大餐。大總統王茂如前來慰軍的消息傳到前線,前線士兵們激動異常,在王茂如慰問傷兵醫院中的傷兵的時候,很多傷兵流出了激動的淚水,甚至抱著王茂如的胳膊不能自已。(請參考當女兵見到三胖的情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一個北洋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吹燈零零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吹燈零零七並收藏最後一個北洋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