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曆元年5月份,忽然燕京報紙上報到了一片連載體小說,名為《木頭》,主要描寫的是民國元年左右,日本占領了南東北鐵路並命名為南滿鐵路之後,在南滿鐵路沿線劃出二十裏的殖民區,占領礦山,驅走華國百姓,侵占良田,製造血案。日本人將南滿鐵路沿線二十公裏內當做自己的領土,將進入該地區的中國百姓當做“馬路大”,日本意思是木頭。隻要日本士兵見到就可以隨意開槍射擊,萬事之後將華國百姓屍體當做木頭一樣扔進火車的車爐裏燒掉。


    這本小說是周先生的一個來自東北的女徒弟根據實地采訪寫出來的一部紀實形式的小說,一經刊登就引起了國人的震動,尤其是東北六省百姓對此更是感同身受,昔日帝國主義列強對他們的壓迫的感覺驟然出現,讓他們仿佛一下子陷入到十七年前的回憶之中。


    隨著《木頭》的連載,其引發的關注不斷提高,誰也沒想到這部小說成為了華國反日的導火索。


    5月19日,沈陽忽然掀起了一陣反日遊行浪潮,遊行示威的群眾以市民為主,高呼口號收複“南東北鐵路”,還我國人尊嚴,強烈要求華國政府收複南東北鐵路。這股收複浪潮之下,全國各地開始了聲援,尤其是東北六省對此更加強烈,而福建浙江山東等曾經遭受日本迫害的地方更是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這次遊行示威活動,給了王茂如等華國政府高層非常大的壓力,按照《中日租界贖購條約》中規定,還有一年時間日本歸還南東北鐵路。但是華國政府也斷定,兩年之後日本絕對不會束手就擒,將鐵路乖乖地還給華國,可是沒想到群眾的呼聲如此強烈。


    華國政府陷入了兩難。


    如果不遵守條約,現在收複,則引起西方國家的強烈不滿,說華國不遵守契約,並由此懷疑華國是否會遵守其他國際契約,對待華國政府產生不信任感。而反過來,如果兩年之後像日本索取,全世界各國都會認為日本不遵守契約。


    另一方麵,如果不呼應百姓呼聲,難免被有心人利用,宣傳政府賣國言論,尤其是國內各種勢力和間諜。雖然華國政府控製住了媒體渠道,但是口口相傳有的時候更加容易讓人們的相信,不論是真實性是否存在。


    華國政府的猶豫,實際上犯了一個錯誤,百姓們當真以為華國政府和日本政府達成協議,於是更多的人開始支持收複南東北鐵路,並且遊行支持。不得已,大總統王茂如主動在電台之中呼籲,南東北鐵路一定會解決,相信政府,相信國防軍,相信國務院。利用自己的聲望將這次活動暫時壓製住了,王茂如隨即召開三次會議,政府負責人會議,國會參議院會議,國會眾議院會議,分別就此事與各界達成共識。


    南東北鐵路一定要收複,但是不能盲目。


    到了華曆元年6月份,聯邦大總統王茂如在與國防總長蔣方震,國防次長張作霖,陸軍總長吳佩孚,陸軍參謀長任元星,參謀次長雍星寶,空軍總長厲汝燕,空軍參謀長王庚,安全次長兼軍情司司長羅浩等軍方負責人展開軍方會議,針對中日關係分析討論,認為贖購南東北鐵路時間臨近,日本遲遲不作答複,必有陰謀。


    同時針對華國百姓們的強烈呼聲,軍方應該做出反應,以安撫百姓的呼聲。


    羅浩的軍情司在日本調查得知,日本最近在修改教科書,突出了中日矛盾魚死網破的關係,因此他也認為日本已經下決心在這幾年中進行一場戰鬥——但是看起來今年希望並不大。


    難道又要重新導演一次福州蘇州租界收複?


    “他們不惹我們,我們就惹他們。”王茂如哈哈大笑道,言語之中透露著無奈的成分。


    隨後中國國防軍國防總長蔣方震按照計劃下令擴軍,增加【第】五集團軍幾朱雀軍團四個乙種步兵師的名額,至此駐紮在遼寧與熱河的【第】五集團軍下轄第13步兵師(甲種師),第14步兵師(甲種師),第15步兵師(甲種師),第48步兵師(乙種師),第67步兵師(乙種師),第68步兵師(乙種師),第69步兵師(乙種師),第70步兵師(乙種師),第5裝甲師(特種師),第4騎兵師(特種師),【第】五集團軍總兵力達到十萬人。


    【第】五集團軍司令官杜寶三是王茂如的最忠誠的將軍,也是極有可能晉升為元帥的軍官之一,給與了他如此之重的權利之後,【第】五集團軍也成為繼【第】一集團軍之外另一個超大規模編製集團軍。其中除了第48步兵師駐紮熱河省淩源縣外,其餘軍隊皆駐紮在遼寧省,並且在遼東以及中朝邊境陳兵,使得日本關東軍和日本朝鮮駐軍神經異常緊張。


    與此同時,駐紮在東吉省的【第】三集團軍,駐紮在吉林省的【第】九集團軍開始向中朝邊境集結,並以延吉、通化、鳳城三地作為物資儲備點,開始向三地不斷運送物資。


    【第】三集團軍司令官盧燾響,【第】九集團軍司令官陳炯明在國防部秘密商討作戰計劃,但是讓人意外的是,陳炯明忽然病倒了。陳炯明的病是老毛病了,一直以來都堅持著,但是這次在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巡監的時候,忽然感覺不舒服,在醫院之中檢查病情加重,必須修養至少一年時間。


    陳炯明考慮許久之後,決定辭職,王茂如在三萬六,陳炯明說:“我的曆史責任到此為止,還是把未來還給年輕人吧。”


    王茂如考慮再三,同意了陳炯明的辭職,並邀請陳炯明前往廬山修養。陳炯明也需要一個空氣清新人文安靜環境優美的地方修養,正好廬山是一個好去處,於是便前往廬山養病去了。


    【第】九集團軍鎮守黑龍江與吉林兩省,可以說這兩省是王茂如的發家大本營,同時黑龍江省是北方兵源區,吉林省又是北方兵工廠大區,可謂重中之重。陳炯明病倒,必須由一個有能力的忠誠的上將指揮。參謀次長雍星寶建議讓原【第】九集團軍司令官張鑲武回去,畢竟他在【第】九集團軍指揮了六年,對那裏非常熟悉,而麵臨著即將可能發生的戰爭,還是一個熟悉的人指揮比較好。


    王茂如接受了雍星寶的建議,火速命令張鑲武從西域返回吉林省,重新擔任【第】九集團軍司令官。而他原來的職務即【第】十四集團軍指揮官職務由【第】八集團軍參謀長韓麟春擔任。


    這時候王茂如還是沒有放出來金九的大韓民國複國軍,這讓朝鮮人憋著一肚子火,正因為他們憋著火,時常在中韓邊境挑事兒。盡管主子沒發話,但是金九從王茂如的一係列行動以及華日之間關於南東北鐵路的紛爭之中上看出來,華日必有一戰,而華日若開戰,則朝鮮幣先戰。金九立即派遣大量人員返回朝鮮各地,當做內應,等待時機。而且根據韓國複國軍參謀部的判斷,華日之間的爭執將會越來越大,隻要朝鮮一亂,華日必定會為了各自的利益做出激烈反應,甚至擦槍走火。


    在此時,內務部查到了鼓噪群眾遊行抗議政府未收複南東北鐵路的幕後真凶,居然是已經在國會之中占據一席地位的民族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一個北洋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吹燈零零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吹燈零零七並收藏最後一個北洋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