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如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信仰,他們在自動地開始造神,甚至不需要王茂如早期主動造神宣傳自己和自己的軍隊,如今人們自發地認為,他就是那樣的神。
如果不是,他們就要製造他是。
王茂如心中清楚一切,明白一切,當有人把自己當做神的時候,正代表者大家逐漸開始失去思考能力的時候。可被崇拜的誘惑,又讓他沉迷其中——盡管王茂如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切開始變得糟糕。
在送走了四人之後,王茂如思考起來,並且準備動筆。此時總統府秘書長乘坐汽車從下午到現在終於趕到了定縣保定陸軍士官學院。王茂如問他有沒有吃飯,張奎安說來時候匆匆,滴水未沾。王茂如讓人準備酒菜,他準備將自己的打算與張奎安說一下。
菜是兩葷兩素,素材是花生米和溜白菜,肉菜是醬狗肉和紅燒肉,酒是定縣本地出產的自釀高粱酒,店老板半夜得知大總統想要喝自己家的酒,頓時高興地再也睡不著了,連夜製作了一片橫幅說:“尚武夜敲門,隻因張家酒”。
張奎安一麵吃著一麵說起如今國會裏麵的事情來,學生們的絕世行為已經過去一天了,夜裏的北京冷得夠嗆,國會議員們唯恐他們生病極力勸說他們回家,大部分都回去了,少部分留下來繼續堅持,他們被議員們帶到國會大廳取暖,但是拒不接受食物。
王茂如苦笑道:“何苦。”
張奎安又說國會的態度,根據參議長師少陽和眾議長劉恩格的匯報,青促會議員此時轉變了態度,紛紛支持更換國名、樹立王茂如為開國領袖的議案。國會之中的第一大當複興黨此時也猶豫起來,有半數人支持,另外一半的人選擇了沉默,而國會第三大黨派進步黨此時也保持了沉默。
梁啟超作為眾議院次長堅決反對,可是支持他的進步黨卻和他唱了反調,恐怕進步黨即將決裂在即。
王茂如聽了之後長歎一聲,微微小酌一口,道:“定國,你覺得呢?”
張奎安說:“大總統閣下,如果更改國名不會讓中國亂起來,我覺得沒什麽問題,僅僅是一個名字罷了,大不了我們以後不叫中國人,叫華國人,我覺得沒有什麽不同,我們還是我們。”
王茂如笑道:“你覺得沒什麽不同,但是有些人不一樣。”
張奎安笑道:“融合五族為華族這種極難的事兒已經被辦成了,隻是改國家的名字,又有什麽辦不成的呢?”他看看王茂如的眼睛,見到他正在盯著這間辦公室對麵一排畫像,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孫立文、王茂如自己,這一排都是民國大總統畫像,他猜到了王茂如的顧忌,又道:“他們沒有給中國留下好名聲,您不必估計到他們,中華民國是在您的一步一步帶領之下扭轉了國家命運,您有這個權力享受。”
王茂如讓張奎安代自己寫一篇支持國會的社論,這篇文章既要安撫學生們,又要支持國會議員們,可以說是和稀泥的文章,目的就是讓不冷靜的人們冷靜,讓議員們不要因為學生們的不冷靜而做出激進的反應。但是現在議員們的觀點也逐漸開始附和學生們了,畢竟除了參議員是各省推薦,眾議院可都是被民選選出來的,明年總統競選年之前,各省眾議院要首先重選,畢竟由於國家人口數量變化,一百萬選一的眾議員數量也在變化。尤其是在這幾年之中,津門州、淞滬州、長吉州、嘉陵州四個直屬州成立,造成現階段的議員數量與國情不服。
既然要重新改選國會議員,議員們也逐漸意識到爭取民眾選票的重要性了,所以盡管學生們的觀點激進,議員們也不敢公然拒絕。
國會之中也在激烈爭論,到底要不要更改國名,樹立王茂如作為開國領袖。原本中國開國的功勳有兩位,一位是袁世凱,一位是孫立文,這兩位的意見很有必要,一切國情的發展都要遵循客觀發展規律。但是如今孫立文病重之中,袁世凱早已經去世,兩位的意見似乎也不那麽重要了,反倒是王茂如如日中天,四十二歲的年紀正當旭日恒空。
討論在繼續,但重心卻在悄然轉變,從是否應該更改國名到什麽時候更改,是否應該這麽急切,更改國名叫什麽,中國的政體需不需要大的變動。
參議長師少陽盡管是王茂如的鐵杆戰友,但是他也是整個國家的參議院議長,被書寫進入曆史的人物,在重大決定的時候,不得不慎重慎重再慎重,而且此時王茂如沒有做出明確指示,他也在猶豫。
當夜,疲憊不堪的師少陽回到家中,打開門之後見到兩個上中學的兒子和一個上高小的女兒正在穿著厚厚的衣服準備出去,師少陽的夫人攔在門口不讓他們走。
師少陽有些疑惑道:“你們在做什麽?”
“父親,我們要去國會前英雄廣場支持師哥師姐們。”師少陽長子師韻晟道。
次子師韻冕也叫道:“父親,你們國會一天不批準支持大總統,我們一天不回來。”
師少陽先是哭笑不得,隨後吼叫道:“都給我回去!”
“偏不。”最小的女兒師紫蘇立即說,“爸爸,我們幹的可是大事。”
“你們幹的是專門和我作對的事兒。”師少陽道。
“我們是為了大民國。”師韻冕立即說。
師少陽道:“為了大民國?你們可真敢說話啊,難道你們一句兩句話,大冬天站在街上,就能救中國?”
師韻冕說:“父親,隻要大總統成為開國領袖,我們就能恢複漢唐榮耀,揚我國威,重新成為世界中心。”
“這都是誰跟你說的?”師少陽道。
“師哥師姐們都這麽說。”師韻冕道。
“你們啊,太小,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師少陽問。
“可是父親,難道您和王叔叔不是好朋友嗎?”畢竟師韻晟年紀大一點,知道父親和王茂如是鐵杆戰友,“為什麽您不能支持他呢?”
師少陽道:“孩子們,來,坐下來,我和你們好好說說。”孩子們到底還是聽父親的話,四個人坐了下來,師少陽的夫人這才鬆了口氣,讓下人準備好了夜宵給師少陽。
吃著小餛飩,師少陽說道:“孩子們,政治上的事兒,不是你們想怎麽樣就怎麽樣的,中國太大了,有時候稍微一個不小心謹慎,就有可能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更改國名,需不需要更改政體,中國剛剛穩定下來,國家名字可以隨便更改嗎?有多少人為了中華民國犧牲,他們怎麽算?更改國名之後,新任大總統是誰?是前國家的大總統嗎?那他對於這個國家到底是貢獻呢,還是禍害呢?而且我們民國和外國人簽訂的一係列的條約合同怎麽算呢?外國會不會承認?你們想的問題太簡單了,國家的富強也不是靠一兩個人能夠改變的。”
師韻晟堅持道:“如果不是王總統,我們還是一個被人欺辱的國家,如果不是他,我們仍舊四分五裂,如果不是他,父親,你現在可能隻是北洋政府的一個打字員,或者在家經營一件貨棧,每個月除了交給地痞流氓保護費,還要私下孝敬巡警,逢年過節要給稅務機關的頭頭腦腦們送禮請客。父親,我年紀不小了,我和那些在街上的人不一樣,我支持王總統,除了他帶領中國走向強盛,還因為是他讓我們家能成為人上人。”
如果不是,他們就要製造他是。
王茂如心中清楚一切,明白一切,當有人把自己當做神的時候,正代表者大家逐漸開始失去思考能力的時候。可被崇拜的誘惑,又讓他沉迷其中——盡管王茂如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切開始變得糟糕。
在送走了四人之後,王茂如思考起來,並且準備動筆。此時總統府秘書長乘坐汽車從下午到現在終於趕到了定縣保定陸軍士官學院。王茂如問他有沒有吃飯,張奎安說來時候匆匆,滴水未沾。王茂如讓人準備酒菜,他準備將自己的打算與張奎安說一下。
菜是兩葷兩素,素材是花生米和溜白菜,肉菜是醬狗肉和紅燒肉,酒是定縣本地出產的自釀高粱酒,店老板半夜得知大總統想要喝自己家的酒,頓時高興地再也睡不著了,連夜製作了一片橫幅說:“尚武夜敲門,隻因張家酒”。
張奎安一麵吃著一麵說起如今國會裏麵的事情來,學生們的絕世行為已經過去一天了,夜裏的北京冷得夠嗆,國會議員們唯恐他們生病極力勸說他們回家,大部分都回去了,少部分留下來繼續堅持,他們被議員們帶到國會大廳取暖,但是拒不接受食物。
王茂如苦笑道:“何苦。”
張奎安又說國會的態度,根據參議長師少陽和眾議長劉恩格的匯報,青促會議員此時轉變了態度,紛紛支持更換國名、樹立王茂如為開國領袖的議案。國會之中的第一大當複興黨此時也猶豫起來,有半數人支持,另外一半的人選擇了沉默,而國會第三大黨派進步黨此時也保持了沉默。
梁啟超作為眾議院次長堅決反對,可是支持他的進步黨卻和他唱了反調,恐怕進步黨即將決裂在即。
王茂如聽了之後長歎一聲,微微小酌一口,道:“定國,你覺得呢?”
張奎安說:“大總統閣下,如果更改國名不會讓中國亂起來,我覺得沒什麽問題,僅僅是一個名字罷了,大不了我們以後不叫中國人,叫華國人,我覺得沒有什麽不同,我們還是我們。”
王茂如笑道:“你覺得沒什麽不同,但是有些人不一樣。”
張奎安笑道:“融合五族為華族這種極難的事兒已經被辦成了,隻是改國家的名字,又有什麽辦不成的呢?”他看看王茂如的眼睛,見到他正在盯著這間辦公室對麵一排畫像,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孫立文、王茂如自己,這一排都是民國大總統畫像,他猜到了王茂如的顧忌,又道:“他們沒有給中國留下好名聲,您不必估計到他們,中華民國是在您的一步一步帶領之下扭轉了國家命運,您有這個權力享受。”
王茂如讓張奎安代自己寫一篇支持國會的社論,這篇文章既要安撫學生們,又要支持國會議員們,可以說是和稀泥的文章,目的就是讓不冷靜的人們冷靜,讓議員們不要因為學生們的不冷靜而做出激進的反應。但是現在議員們的觀點也逐漸開始附和學生們了,畢竟除了參議員是各省推薦,眾議院可都是被民選選出來的,明年總統競選年之前,各省眾議院要首先重選,畢竟由於國家人口數量變化,一百萬選一的眾議員數量也在變化。尤其是在這幾年之中,津門州、淞滬州、長吉州、嘉陵州四個直屬州成立,造成現階段的議員數量與國情不服。
既然要重新改選國會議員,議員們也逐漸意識到爭取民眾選票的重要性了,所以盡管學生們的觀點激進,議員們也不敢公然拒絕。
國會之中也在激烈爭論,到底要不要更改國名,樹立王茂如作為開國領袖。原本中國開國的功勳有兩位,一位是袁世凱,一位是孫立文,這兩位的意見很有必要,一切國情的發展都要遵循客觀發展規律。但是如今孫立文病重之中,袁世凱早已經去世,兩位的意見似乎也不那麽重要了,反倒是王茂如如日中天,四十二歲的年紀正當旭日恒空。
討論在繼續,但重心卻在悄然轉變,從是否應該更改國名到什麽時候更改,是否應該這麽急切,更改國名叫什麽,中國的政體需不需要大的變動。
參議長師少陽盡管是王茂如的鐵杆戰友,但是他也是整個國家的參議院議長,被書寫進入曆史的人物,在重大決定的時候,不得不慎重慎重再慎重,而且此時王茂如沒有做出明確指示,他也在猶豫。
當夜,疲憊不堪的師少陽回到家中,打開門之後見到兩個上中學的兒子和一個上高小的女兒正在穿著厚厚的衣服準備出去,師少陽的夫人攔在門口不讓他們走。
師少陽有些疑惑道:“你們在做什麽?”
“父親,我們要去國會前英雄廣場支持師哥師姐們。”師少陽長子師韻晟道。
次子師韻冕也叫道:“父親,你們國會一天不批準支持大總統,我們一天不回來。”
師少陽先是哭笑不得,隨後吼叫道:“都給我回去!”
“偏不。”最小的女兒師紫蘇立即說,“爸爸,我們幹的可是大事。”
“你們幹的是專門和我作對的事兒。”師少陽道。
“我們是為了大民國。”師韻冕立即說。
師少陽道:“為了大民國?你們可真敢說話啊,難道你們一句兩句話,大冬天站在街上,就能救中國?”
師韻冕說:“父親,隻要大總統成為開國領袖,我們就能恢複漢唐榮耀,揚我國威,重新成為世界中心。”
“這都是誰跟你說的?”師少陽道。
“師哥師姐們都這麽說。”師韻冕道。
“你們啊,太小,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師少陽問。
“可是父親,難道您和王叔叔不是好朋友嗎?”畢竟師韻晟年紀大一點,知道父親和王茂如是鐵杆戰友,“為什麽您不能支持他呢?”
師少陽道:“孩子們,來,坐下來,我和你們好好說說。”孩子們到底還是聽父親的話,四個人坐了下來,師少陽的夫人這才鬆了口氣,讓下人準備好了夜宵給師少陽。
吃著小餛飩,師少陽說道:“孩子們,政治上的事兒,不是你們想怎麽樣就怎麽樣的,中國太大了,有時候稍微一個不小心謹慎,就有可能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更改國名,需不需要更改政體,中國剛剛穩定下來,國家名字可以隨便更改嗎?有多少人為了中華民國犧牲,他們怎麽算?更改國名之後,新任大總統是誰?是前國家的大總統嗎?那他對於這個國家到底是貢獻呢,還是禍害呢?而且我們民國和外國人簽訂的一係列的條約合同怎麽算呢?外國會不會承認?你們想的問題太簡單了,國家的富強也不是靠一兩個人能夠改變的。”
師韻晟堅持道:“如果不是王總統,我們還是一個被人欺辱的國家,如果不是他,我們仍舊四分五裂,如果不是他,父親,你現在可能隻是北洋政府的一個打字員,或者在家經營一件貨棧,每個月除了交給地痞流氓保護費,還要私下孝敬巡警,逢年過節要給稅務機關的頭頭腦腦們送禮請客。父親,我年紀不小了,我和那些在街上的人不一樣,我支持王總統,除了他帶領中國走向強盛,還因為是他讓我們家能成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