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夏銘也反思起來,這些印度人奴性極大,他們骨子裏對英國人的懼怕讓他們不敢放康,而且印度曆史上是一個習慣性被征服的民族,他們習慣了不斷有新的主子強加在自己頭上,指望著他們成為擾亂英國的主力差了很多——最多隻能是騷擾。
夏銘在仔細研究印度的實情之後向直屬上司王茂如請示,改變了行動方針,不再指望印度成為推翻英國人的基地。他提出讓印度成為英國人的爛泥地,耗盡英國人的兵力、財力、人力,成為英國的一個大包袱。王茂如對夏銘的戰略轉變很感興趣,他也從未指望夏銘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大的驚喜,可是沒想到這個人去了印度之後成為了英國後花園最大的攪屎棍。他通過向部族武裝販賣槍支和彈藥,換取了大量的黃金秘密送到中國。(印度人有儲藏黃金的習慣,因此黃金儲備極高)
王茂如很快批準了夏銘的建議,夏銘更進一步提出插手英屬阿曼、英屬也門、英屬緬甸、英屬馬來亞四地,成為南亞以及東南亞最大的攪屎。王茂如想也未想便同意了。
最近王茂如在讀明史,尤其是讀到南明最後階段,顛沛流離的永曆帝堅決不封大西軍孫可望秦王並且當眾羞辱了他,失去了原本就不在手中卻極有可能得到手中的雲南和貴州。以史為鑒,對於自己得不到但是有可能占便宜的,王茂如絕對支持,所以不管周圍國家誰戰亂了,他都舉雙手支持。
夏銘在得到王茂如的授權之後,獲得了軍情司和國統局的全力支持,於是遊走在南亞以及東南亞各個部落之間,挑撥他們之間的爭鬥,挑撥他們與英國的對抗,使得整個南亞和東南亞亂成一團。英國在亞洲疲於奔命,不過間接地幫助了土耳其凱末爾消滅反對派,組建統一的土耳其共和國。
九月的一天,王茂如剛剛批準了一些發展計劃,近衛仇海龍匆匆地趕來,在王茂如身邊書:“大總統,不好了。”
“什麽事?”王茂如道。
“您的兒子出事了。”仇海龍說。
王茂如頓時焦急地站起來,說:“危險嗎?是老大還是老三?”
仇海龍道:“是大公子。”
王茂如道:“有危險嗎?”
仇海龍道:“他沒有危險,但是別人有危險。”他說道:“少爺在吉林省參加了某少年軍校,和教官發生了衝突,他具直接開了槍。”
王茂如忙道:“他殺了人?”
“沒有,少爺的槍法很好,打掉了教官的帽子。”仇海龍道,“但是這件事引起了軍校教官們的集體反彈,發誓要捉住他。結果他連開六槍,打掉了六個教官的帽子。”
王茂如道:“他為什麽這個幹?”
仇海龍道:“因為那個大少爺的同學被教官罰做俯臥撐,做不到一百個俯臥撐的,教官就會用腳踩著頭。大少爺的同學因為完不成,被踢斷了肋骨。大少爺於是就拿出槍帶到校場。等教官踩別人的頭的時候,他掏出槍指著教官讓他跪下來給大家磕頭認錯。教官不磕頭,他就一槍打掉了教官的帽子,然後又指著教官的下體說你不磕頭我就讓你斷子絕孫。這時候其他教官圍上來,大少爺連開六槍,把其他教官給嚇住了。然後大少爺又用槍逼著教官給被踩著頭的人下跪道歉。那個教官是欺軟怕硬的,就是就下跪磕頭認錯了。據說這個人以前就是二流子,當兵之後是兵痞子,被部隊開除了之後憑借著家裏的關係在預備役部隊中做備軍,因為少年軍校需要教官臨時來到這裏。大少爺逼兵痞下跪之後,就拎著槍回到宿舍,收拾好行李走了。”
“走了?”
“是,離校出走了。”仇海龍道。
王茂如皺眉道:“軍校如此體罰嗎?”
仇海龍道:“軍隊不都是老兵打新兵嗎?”
“他們才十幾歲。”王茂如站起來,歎氣道:“這件事……”
正巧此時有人敲門,是王茂如的學生附近在青促會主持工作的馮尹彬,他是來給王茂如送請柬的,他一個月之後就結婚了。對於其他人馮尹彬派家人送請柬,但是對自己的老師,馮尹彬親自來了。
王茂如恭喜了一番,馮尹彬見王茂如愁眉不展便問發生了什麽,王茂如便讓仇海龍說了一下自己兒子的事兒,馮尹彬道:“老師,這件事交給我辦吧,我一定找到宗鼎。”
王茂如道:“我知道他很喜歡你,你去的話一定行,隻是我在想,一是我這個做父親的沒盡到責任,二是我們的士兵在享受著崇敬和高待遇的時候,居然如此粗暴的對待十二三歲的少年,可想而知其他部隊了。”
馮尹彬在一旁很明智地不說話不發表意見,王茂如歎了口氣,說:“這件事交給你了繼華,盡快找到他。而且宗鼎這小子幸子太野,這件事應該給他一個教訓。”
仇海龍道:“大總統,我覺得大少爺沒錯。”
王茂如擺了擺手,道:“對錯都是一個教訓,軍隊不該對自己的百姓動手,更不能對十二三歲的學生如此體罰,這樣會讓國人怎麽看?自己的軍人打自己的老百姓,這還是中國軍人嗎?另外,王宗鼎太放肆了,誰給他拿的槍?誰讓他帶槍走的?他走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有檢查?飛機上怎麽能帶槍呢?”
仇海龍忙道:“是大夫人讓大少爺帶槍的,他說您的兒子就要帶著槍,遇到講理的講道理,遇到不講理的一律打死。”
王茂如哭笑不得,這個烏蘭圖雅,這不是添亂嗎?還真是蒙古女人的教育方式,快意恩仇倒是快意恩仇了,隻是後患無窮啊。他轉向馮尹彬道:“繼華,這件事暫時交給你了——唉,你下個月就結婚了,我找別人吧。”
“別啊,老師,你這就不對了,宗鼎是我的弟弟,他的事我不能不管,我管定了。”馮尹彬道。
王茂如道:“毆打學生的軍人要罰,他們的主管要重罰,他們的上級要強製退伍,至於王宗鼎,你讓他在外麵流浪吧,什麽時候認識到危險和錯誤了,什麽時候在幫他。我要讓他吃盡苦頭,讓他飽嚐辛酸,知道什麽叫做能屈能伸忍辱負重。”
馮尹彬笑道:“老師,我明白了。”
吉林省濱江縣哈爾濱市一個橋洞內,十一歲的王宗鼎將被子裹緊自己,小口地吃著壓縮餅幹,警惕地看著橋洞的兩側。
他現在很害怕,他明白自己惹禍了,在他拿槍的時候,在他開槍的時候,他沒想過後果,甚至他隻不過想到了大不了一命償一命。不過現在他害怕了,他害怕讓父親知道自己惹的禍。作為王茂如的兒子,他自然知道自己向軍人開槍是多麽嚴重的一件事,等同於叛國。這件事不單單讓父親丟臉,還讓整個家族都丟臉。
作為一個少年來說,做錯了事,他想到的唯一方式就是逃避,隻要是他們找不到我了,就不會怪我了。
他靠著冰冷的水泥橋拱,想著母親玉琢的嘮叨,不知不覺留下了眼淚,小聲地說:“媽媽,媽媽……”
忽然王宗鼎聽到有人靠近的聲音,立即把手伸入衣服下麵,虎視眈眈地看著來人的方向。
一個帶著破帽子的小腦袋伸了進來,小小的臉蛋髒兮兮的像一隻小花貓,是個看不出男孩還是女孩的小乞丐。
夏銘在仔細研究印度的實情之後向直屬上司王茂如請示,改變了行動方針,不再指望印度成為推翻英國人的基地。他提出讓印度成為英國人的爛泥地,耗盡英國人的兵力、財力、人力,成為英國的一個大包袱。王茂如對夏銘的戰略轉變很感興趣,他也從未指望夏銘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大的驚喜,可是沒想到這個人去了印度之後成為了英國後花園最大的攪屎棍。他通過向部族武裝販賣槍支和彈藥,換取了大量的黃金秘密送到中國。(印度人有儲藏黃金的習慣,因此黃金儲備極高)
王茂如很快批準了夏銘的建議,夏銘更進一步提出插手英屬阿曼、英屬也門、英屬緬甸、英屬馬來亞四地,成為南亞以及東南亞最大的攪屎。王茂如想也未想便同意了。
最近王茂如在讀明史,尤其是讀到南明最後階段,顛沛流離的永曆帝堅決不封大西軍孫可望秦王並且當眾羞辱了他,失去了原本就不在手中卻極有可能得到手中的雲南和貴州。以史為鑒,對於自己得不到但是有可能占便宜的,王茂如絕對支持,所以不管周圍國家誰戰亂了,他都舉雙手支持。
夏銘在得到王茂如的授權之後,獲得了軍情司和國統局的全力支持,於是遊走在南亞以及東南亞各個部落之間,挑撥他們之間的爭鬥,挑撥他們與英國的對抗,使得整個南亞和東南亞亂成一團。英國在亞洲疲於奔命,不過間接地幫助了土耳其凱末爾消滅反對派,組建統一的土耳其共和國。
九月的一天,王茂如剛剛批準了一些發展計劃,近衛仇海龍匆匆地趕來,在王茂如身邊書:“大總統,不好了。”
“什麽事?”王茂如道。
“您的兒子出事了。”仇海龍說。
王茂如頓時焦急地站起來,說:“危險嗎?是老大還是老三?”
仇海龍道:“是大公子。”
王茂如道:“有危險嗎?”
仇海龍道:“他沒有危險,但是別人有危險。”他說道:“少爺在吉林省參加了某少年軍校,和教官發生了衝突,他具直接開了槍。”
王茂如忙道:“他殺了人?”
“沒有,少爺的槍法很好,打掉了教官的帽子。”仇海龍道,“但是這件事引起了軍校教官們的集體反彈,發誓要捉住他。結果他連開六槍,打掉了六個教官的帽子。”
王茂如道:“他為什麽這個幹?”
仇海龍道:“因為那個大少爺的同學被教官罰做俯臥撐,做不到一百個俯臥撐的,教官就會用腳踩著頭。大少爺的同學因為完不成,被踢斷了肋骨。大少爺於是就拿出槍帶到校場。等教官踩別人的頭的時候,他掏出槍指著教官讓他跪下來給大家磕頭認錯。教官不磕頭,他就一槍打掉了教官的帽子,然後又指著教官的下體說你不磕頭我就讓你斷子絕孫。這時候其他教官圍上來,大少爺連開六槍,把其他教官給嚇住了。然後大少爺又用槍逼著教官給被踩著頭的人下跪道歉。那個教官是欺軟怕硬的,就是就下跪磕頭認錯了。據說這個人以前就是二流子,當兵之後是兵痞子,被部隊開除了之後憑借著家裏的關係在預備役部隊中做備軍,因為少年軍校需要教官臨時來到這裏。大少爺逼兵痞下跪之後,就拎著槍回到宿舍,收拾好行李走了。”
“走了?”
“是,離校出走了。”仇海龍道。
王茂如皺眉道:“軍校如此體罰嗎?”
仇海龍道:“軍隊不都是老兵打新兵嗎?”
“他們才十幾歲。”王茂如站起來,歎氣道:“這件事……”
正巧此時有人敲門,是王茂如的學生附近在青促會主持工作的馮尹彬,他是來給王茂如送請柬的,他一個月之後就結婚了。對於其他人馮尹彬派家人送請柬,但是對自己的老師,馮尹彬親自來了。
王茂如恭喜了一番,馮尹彬見王茂如愁眉不展便問發生了什麽,王茂如便讓仇海龍說了一下自己兒子的事兒,馮尹彬道:“老師,這件事交給我辦吧,我一定找到宗鼎。”
王茂如道:“我知道他很喜歡你,你去的話一定行,隻是我在想,一是我這個做父親的沒盡到責任,二是我們的士兵在享受著崇敬和高待遇的時候,居然如此粗暴的對待十二三歲的少年,可想而知其他部隊了。”
馮尹彬在一旁很明智地不說話不發表意見,王茂如歎了口氣,說:“這件事交給你了繼華,盡快找到他。而且宗鼎這小子幸子太野,這件事應該給他一個教訓。”
仇海龍道:“大總統,我覺得大少爺沒錯。”
王茂如擺了擺手,道:“對錯都是一個教訓,軍隊不該對自己的百姓動手,更不能對十二三歲的學生如此體罰,這樣會讓國人怎麽看?自己的軍人打自己的老百姓,這還是中國軍人嗎?另外,王宗鼎太放肆了,誰給他拿的槍?誰讓他帶槍走的?他走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有檢查?飛機上怎麽能帶槍呢?”
仇海龍忙道:“是大夫人讓大少爺帶槍的,他說您的兒子就要帶著槍,遇到講理的講道理,遇到不講理的一律打死。”
王茂如哭笑不得,這個烏蘭圖雅,這不是添亂嗎?還真是蒙古女人的教育方式,快意恩仇倒是快意恩仇了,隻是後患無窮啊。他轉向馮尹彬道:“繼華,這件事暫時交給你了——唉,你下個月就結婚了,我找別人吧。”
“別啊,老師,你這就不對了,宗鼎是我的弟弟,他的事我不能不管,我管定了。”馮尹彬道。
王茂如道:“毆打學生的軍人要罰,他們的主管要重罰,他們的上級要強製退伍,至於王宗鼎,你讓他在外麵流浪吧,什麽時候認識到危險和錯誤了,什麽時候在幫他。我要讓他吃盡苦頭,讓他飽嚐辛酸,知道什麽叫做能屈能伸忍辱負重。”
馮尹彬笑道:“老師,我明白了。”
吉林省濱江縣哈爾濱市一個橋洞內,十一歲的王宗鼎將被子裹緊自己,小口地吃著壓縮餅幹,警惕地看著橋洞的兩側。
他現在很害怕,他明白自己惹禍了,在他拿槍的時候,在他開槍的時候,他沒想過後果,甚至他隻不過想到了大不了一命償一命。不過現在他害怕了,他害怕讓父親知道自己惹的禍。作為王茂如的兒子,他自然知道自己向軍人開槍是多麽嚴重的一件事,等同於叛國。這件事不單單讓父親丟臉,還讓整個家族都丟臉。
作為一個少年來說,做錯了事,他想到的唯一方式就是逃避,隻要是他們找不到我了,就不會怪我了。
他靠著冰冷的水泥橋拱,想著母親玉琢的嘮叨,不知不覺留下了眼淚,小聲地說:“媽媽,媽媽……”
忽然王宗鼎聽到有人靠近的聲音,立即把手伸入衣服下麵,虎視眈眈地看著來人的方向。
一個帶著破帽子的小腦袋伸了進來,小小的臉蛋髒兮兮的像一隻小花貓,是個看不出男孩還是女孩的小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