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如看了這要求,心中盤算起來,隻是一艘日本的加賀號航空母艦1400萬日圓,他的改裝費更是高達800萬日圓,這尼瑪怎麽賠償?2200萬日圓折合中國人民幣1:1.2,折合成人民幣銀元來說就是2640元,這隻是航空母艦的成本,日本肯定還會說我們上麵那麽多裝備啊,人員損失啊等等。
而自己的馬尾兵工廠隻是損失了廠房和一些搬不走的極其,再加上福州城的損失和空軍的損失,總計也超不過500萬元……當然,人的生命是無價的,日本海軍的炮擊造成了中國居民死亡高達3000餘人。
他前後算了算,覺得不行,不能這麽算,這樣一來中國還得賠錢。
於是王茂如立即說道:“麻克雷爵士,您是代表八國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嗎?”
麻克雷搖頭說道:“這不是要求,這隻是建議,如果雙方都不接受建議我們自然無話可說,但是如果有一方遵守了建議而另一方不遵守的話,那麽這個建議就很有必要成為要求。要知道,西方並不希望東方成為戰場,我們希望世界是和平的,也希望東方人生活在快樂之中,而不是炮火之中。”
王茂如道:“好吧,看來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但是我們這次炮擊損失了20億銀元,這和英鎊是2億英鎊,我們自然會接受這個建議。”
麻克雷眼睛都快瞪了出來,叫道:“2億英鎊?你確定不是開玩笑?”
王茂如點頭說道:“要知道,日本軍方擊毀了我們的馬尾船廠的科研中心以及一座博物館,我想大英博物館應該價值2億英鎊以上吧?”
麻克雷哭笑不得道:“這隻是一麵之詞,有什麽證據證明?”
王茂如道:“你的意思是,日本人燒毀了我們的價值連城的博物館,燒光了就是沒有證據?那麽同樣的,日本人有什麽證據證明是中國人的飛機炸了他們船隻,難道不是他們自己在船上放炮竹慶祝自己炸沉了嗎?大使閣下,被燒毀的就不是證據了?有一天我們中國的軍隊攻占日本,殺光了日本人,從此之後再也沒有日本人了,是不是就證明我們沒有殺過人呢?您的邏輯真讓我佩服。”
麻克雷知道眼前這個人非常能狡辯,否則他也不會總統兼任大學講師,隻得說道:“總統閣下,我希望您不要用語言上的雄辯將一場戰場說的這麽容易。”
王茂如笑道:“戰爭不是因為我們而起,而是因為他們,我們是被動的受害者,你懂我的意思嗎?難道你在偏袒侵略者?”
“好吧,承認這五條建議並不令所有人滿意,我們會繼續研究的,但是請你們克製自己,不要做出不利的舉動來。”
“希望你們的建議能夠平息中國人的怒火。”
麻克雷走後,王茂如笑了起來,張奎安走進來後說道:“大總統,剛才您有點胡攪蠻纏了。”
王茂如問:“怎麽?不可以?”
“有失大國風範。”
王茂如哈哈一笑道:“大國風範什麽啊,中國是國大,但不是大國,如果中國是大國的話英國佬就不會來威脅我們了。”隨即他歎了口氣,說道:“我倒希望中國是一個大國,是一個話語權極重的大國,但這需要一場又一場的戰爭讓我們成為那樣的國家。和平崛起,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之中隻能是奢望而已。”
隨後王茂如召開中央部長緊急會議,商討對於八國幹涉的回應,其實大家都不期望戰爭到來,戰爭隻是解決矛盾的手段,卻不是目的。為戰爭而戰爭的,不是屠夫,就是傻子。
表麵上,之所以中日之間爆發福建東海空大決戰,其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拒不履行《中日租界贖購條約》歸還中國租界,這才引發了這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而實際上,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好戰的國家——這一點不需要否認,華夏部落由河南一個二十平方公裏的小部落逐漸成為如今一千多萬平方公裏土地的大國,靠的不是和平,而是戰爭。中國人長久以來經常自我催眠,說自己是愛好和平的種族,說自己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但是所有外國人都看得清楚,中國人表麵溫文爾雅,骨子裏擴張性和侵略性遠超世界各民族。因此,八國幹涉的時候,或多或少都偏向於日本。
中國不希望戰爭的前提是中國比別人弱小,而剛剛真正統一四年的中華民國很顯然並不強大,所以從中國大總統到普通百姓,普遍希望和平。
但是這是暫時的,我們現在需要和平,我們揮舞著橄欖枝呼喚和平,盡管一隻手放在背後握緊著屠刀。
是的,這就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這就是政治,這就是妥協的目的。
當一個國家對外妥協的時候,就是它在把手伸到背後握緊屠刀的時候,尤其是中國這種文明存在五千年的國家。
現在,就連好戰的大總統王茂如都在“呼喚和平”,普通百姓更加“需要和平”了。在英美法等八國的斡旋之下,中日雙方因福建東海空大決戰而引發的緊張交戰情緒得到了緩解,雙方開始了漫長的談判。
但是因為這場戰爭也讓全世界的軍方都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作戰模式,那就是以空軍對付海軍,強大的空軍足以摧毀對方的海軍。
航空母艦,再一次進入到了人們的視線之中。
而中國的飛機也讓世界各國再一次看到了進步,中國人致力於飛機的生產和建造之中,他們已經完成了航空體係。因為西域出產石油的關係,中國並不是一個貧油國,當然也不是石油出品國,能夠滿足自己的軍事需要。中國的飛機生產並不會受到外界的幹擾和阻撓,中國空軍的發展腳步也不會因為列強大幹涉而停止下來。
在八國幹涉中日之後,雙方陷入了漫長的談判之中,作為戰勝方中國自然不會效仿前清政府,再來一次不敗而敗。而日本方麵也堅持中國必須賠償,中國必須向日本道歉等等,八國集團剛開始還暗中幫助日本,世界強國本來就夠多了,大家不希望一個麵積世界第二人口世界第一的國家成為強國。
王茂如見談判艱難,以陳毅外長為首的談判團屢屢遭到八國與日本的暗算——人家即使對手,又是裁判,這談判怎麽談?於是王茂如下令給薩爾圖的戰略轟炸中隊,讓他們載滿了宣傳單,飛抵東京、大阪、奈良、廣島、長崎、橫濱等城市,將宣傳單發到日本人頭上。
宣傳單內容也很簡單,無非就是中日友好中日一衣帶水雲雲,但這個舉動卻讓日本舉國震驚,長久以來一直認為自己是絕對安全的日本人終於惶恐了,中國軍隊可以直接在他們的頭上扔東西,如果這不是宣傳單,而是炸彈呢。
戰略轟炸中隊向日本發送了200噸紙質宣傳單的行為讓八國震動起來,他們早就知道中國人在飛機領域非常強悍,但沒想到這麽強悍。盡管世界的主流是海軍和陸軍決定勝負,但中國第一次讓世界知道了空軍這個名詞——甚至因為中國率先出現了空軍這個詞匯,牛津大詞典中首次收錄了“kongjun”這個單詞。
8月1日,中國總統府發言人張奎安對外宣布,中國將在8月20日舉行閱兵儀式,以表彰國防軍的貢獻。
而自己的馬尾兵工廠隻是損失了廠房和一些搬不走的極其,再加上福州城的損失和空軍的損失,總計也超不過500萬元……當然,人的生命是無價的,日本海軍的炮擊造成了中國居民死亡高達3000餘人。
他前後算了算,覺得不行,不能這麽算,這樣一來中國還得賠錢。
於是王茂如立即說道:“麻克雷爵士,您是代表八國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嗎?”
麻克雷搖頭說道:“這不是要求,這隻是建議,如果雙方都不接受建議我們自然無話可說,但是如果有一方遵守了建議而另一方不遵守的話,那麽這個建議就很有必要成為要求。要知道,西方並不希望東方成為戰場,我們希望世界是和平的,也希望東方人生活在快樂之中,而不是炮火之中。”
王茂如道:“好吧,看來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但是我們這次炮擊損失了20億銀元,這和英鎊是2億英鎊,我們自然會接受這個建議。”
麻克雷眼睛都快瞪了出來,叫道:“2億英鎊?你確定不是開玩笑?”
王茂如點頭說道:“要知道,日本軍方擊毀了我們的馬尾船廠的科研中心以及一座博物館,我想大英博物館應該價值2億英鎊以上吧?”
麻克雷哭笑不得道:“這隻是一麵之詞,有什麽證據證明?”
王茂如道:“你的意思是,日本人燒毀了我們的價值連城的博物館,燒光了就是沒有證據?那麽同樣的,日本人有什麽證據證明是中國人的飛機炸了他們船隻,難道不是他們自己在船上放炮竹慶祝自己炸沉了嗎?大使閣下,被燒毀的就不是證據了?有一天我們中國的軍隊攻占日本,殺光了日本人,從此之後再也沒有日本人了,是不是就證明我們沒有殺過人呢?您的邏輯真讓我佩服。”
麻克雷知道眼前這個人非常能狡辯,否則他也不會總統兼任大學講師,隻得說道:“總統閣下,我希望您不要用語言上的雄辯將一場戰場說的這麽容易。”
王茂如笑道:“戰爭不是因為我們而起,而是因為他們,我們是被動的受害者,你懂我的意思嗎?難道你在偏袒侵略者?”
“好吧,承認這五條建議並不令所有人滿意,我們會繼續研究的,但是請你們克製自己,不要做出不利的舉動來。”
“希望你們的建議能夠平息中國人的怒火。”
麻克雷走後,王茂如笑了起來,張奎安走進來後說道:“大總統,剛才您有點胡攪蠻纏了。”
王茂如問:“怎麽?不可以?”
“有失大國風範。”
王茂如哈哈一笑道:“大國風範什麽啊,中國是國大,但不是大國,如果中國是大國的話英國佬就不會來威脅我們了。”隨即他歎了口氣,說道:“我倒希望中國是一個大國,是一個話語權極重的大國,但這需要一場又一場的戰爭讓我們成為那樣的國家。和平崛起,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之中隻能是奢望而已。”
隨後王茂如召開中央部長緊急會議,商討對於八國幹涉的回應,其實大家都不期望戰爭到來,戰爭隻是解決矛盾的手段,卻不是目的。為戰爭而戰爭的,不是屠夫,就是傻子。
表麵上,之所以中日之間爆發福建東海空大決戰,其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拒不履行《中日租界贖購條約》歸還中國租界,這才引發了這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而實際上,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好戰的國家——這一點不需要否認,華夏部落由河南一個二十平方公裏的小部落逐漸成為如今一千多萬平方公裏土地的大國,靠的不是和平,而是戰爭。中國人長久以來經常自我催眠,說自己是愛好和平的種族,說自己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但是所有外國人都看得清楚,中國人表麵溫文爾雅,骨子裏擴張性和侵略性遠超世界各民族。因此,八國幹涉的時候,或多或少都偏向於日本。
中國不希望戰爭的前提是中國比別人弱小,而剛剛真正統一四年的中華民國很顯然並不強大,所以從中國大總統到普通百姓,普遍希望和平。
但是這是暫時的,我們現在需要和平,我們揮舞著橄欖枝呼喚和平,盡管一隻手放在背後握緊著屠刀。
是的,這就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這就是政治,這就是妥協的目的。
當一個國家對外妥協的時候,就是它在把手伸到背後握緊屠刀的時候,尤其是中國這種文明存在五千年的國家。
現在,就連好戰的大總統王茂如都在“呼喚和平”,普通百姓更加“需要和平”了。在英美法等八國的斡旋之下,中日雙方因福建東海空大決戰而引發的緊張交戰情緒得到了緩解,雙方開始了漫長的談判。
但是因為這場戰爭也讓全世界的軍方都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作戰模式,那就是以空軍對付海軍,強大的空軍足以摧毀對方的海軍。
航空母艦,再一次進入到了人們的視線之中。
而中國的飛機也讓世界各國再一次看到了進步,中國人致力於飛機的生產和建造之中,他們已經完成了航空體係。因為西域出產石油的關係,中國並不是一個貧油國,當然也不是石油出品國,能夠滿足自己的軍事需要。中國的飛機生產並不會受到外界的幹擾和阻撓,中國空軍的發展腳步也不會因為列強大幹涉而停止下來。
在八國幹涉中日之後,雙方陷入了漫長的談判之中,作為戰勝方中國自然不會效仿前清政府,再來一次不敗而敗。而日本方麵也堅持中國必須賠償,中國必須向日本道歉等等,八國集團剛開始還暗中幫助日本,世界強國本來就夠多了,大家不希望一個麵積世界第二人口世界第一的國家成為強國。
王茂如見談判艱難,以陳毅外長為首的談判團屢屢遭到八國與日本的暗算——人家即使對手,又是裁判,這談判怎麽談?於是王茂如下令給薩爾圖的戰略轟炸中隊,讓他們載滿了宣傳單,飛抵東京、大阪、奈良、廣島、長崎、橫濱等城市,將宣傳單發到日本人頭上。
宣傳單內容也很簡單,無非就是中日友好中日一衣帶水雲雲,但這個舉動卻讓日本舉國震驚,長久以來一直認為自己是絕對安全的日本人終於惶恐了,中國軍隊可以直接在他們的頭上扔東西,如果這不是宣傳單,而是炸彈呢。
戰略轟炸中隊向日本發送了200噸紙質宣傳單的行為讓八國震動起來,他們早就知道中國人在飛機領域非常強悍,但沒想到這麽強悍。盡管世界的主流是海軍和陸軍決定勝負,但中國第一次讓世界知道了空軍這個名詞——甚至因為中國率先出現了空軍這個詞匯,牛津大詞典中首次收錄了“kongjun”這個單詞。
8月1日,中國總統府發言人張奎安對外宣布,中國將在8月20日舉行閱兵儀式,以表彰國防軍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