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錚,如今怎麽辦?”徐樹錚來到段祺瑞天津的府上之後,便聽段祺瑞問道,徐樹錚歎了口氣,搖了搖頭。段祺瑞苦著臉,道:“這東北軍越戰越勇啊,他們會不會入關啊。”徐樹錚道:“為今之計,隻有求助外援了。”段祺瑞興奮道:“又錚你有辦法了?那就極好,那就極好。”又跟他招手,說:“來,咱們下一盤棋。”


    徐樹錚聽到段祺瑞要和自己下象棋,不自覺地嘴角抽筋,和段祺瑞下象棋這是一件極為頭疼的事兒啊。


    原來段祺瑞這個人有個愛好就是下象棋,可是這人呢是個臭棋簍子,唉總愛贏,但凡有人來便被拉過來殺幾局,贏了的話就高高興興,輸了的話就氣急敗壞把人趕走。別人求他辦事兒,肯定得輸給他,偏偏段祺瑞還不讓別人故意讓著他輸棋,要是他看出來別人是讓棋,他便氣得掀翻桌子把人趕跑。一次,段祺瑞和兒子段宏業下棋。棋到終盤,段祺瑞大負,遂怒斥段宏業道:“你這小子,一無所能,就知道玩這個,你以後會有什麽出息?”段宏業被斥後,隻得諾諾而退。後來兒子有意輸給段祺瑞,段祺瑞又罵道:“你這小子,連個棋都下不好,以後還能幹什麽?”左右都是理,典型的老子作風,弄得兒子好生為難,不知該如何是好。


    段祺瑞對兒子都能這樣,根別說別人了,於是徐樹錚很是尷尬,隻好坐下來說:“督公(段祺瑞任練兵處督辦),我觀東北軍有意撤軍啊。”段祺瑞點點頭,擺好了棋,道:“當頭炮!”


    徐樹錚跳了馬,段祺瑞拱卒,說道:“這是必然,隻是沒想到王茂如手下猛將如雲,這毛子平是誰我怎沒聽說過?”


    徐樹錚飛了一個相,說道:“此人乃是陝西人士,祖上世代是陝西綠營。他年幼在陝西武備學堂學習,後來天津武備學堂進修一年,其後到了山東做騎兵哨長。娶了山東孔府家的一位小姐,孔家小姐嫁給一個陝西窮哨長,這件事當時名鎮山東。後來他到黑龍江做了騎兵營長,民國之後又做了騎兵副旅長。王茂如占黑龍江的時候,被他率領殘兵敗將偷襲了後方,差點讓王茂如功虧一簣。後來他投降了王茂如,成了他手下大將。”


    段祺瑞跳馬,說道:“這人乃是人才,人才啊,可惜了,可惜了不是咱們皖係的人啊。”


    此時段祺瑞的大公子段宏業趕快走了進來,興奮地說道:“父親,父親,好事,好事!”看到徐樹錚也在,便笑道:“又錚兄也在,正好,一件大喜事啊。”


    段祺瑞道:“何事?”


    段宏業道:“東北軍撤軍返回山海關了。”


    “什麽?”段祺瑞和徐樹錚同時驚訝道,不約而同站了起來,段宏業道:“剛剛接到王茂如通電,他說東北軍乃邊防軍,戍邊衛國拱衛領土完整國民平安之重任,並非打天下的軍閥部隊,因此決定不入關,但是占據了灤縣。因灤縣是直隸督軍曹錕的地盤,曹錕發點來質問,這是電文。”段祺瑞接過兩張電文,一張正是王茂如的撤軍通電,表示希望國內和平,一張則是曹錕向皖係討要灤縣的通電,段祺瑞道:“這曹二傻子什麽意思,如今地盤在東北軍手上,怎麽跟咱們要?”


    段宏業道:“或許是因為咱們跟直係借道灤縣,反倒被東北軍占去了,曹錕以為是咱們弄丟了,所以才跟咱們要?”


    段祺瑞擺擺手,道:“沒那麽簡單。”


    徐樹錚道:“督公,我倒是能猜出一二。”


    “講。”


    徐樹錚冷笑道:“曹錕無非是眼饞孟恩遠做了副總統,孟恩遠有王茂如支持,他有大將吳佩孚,所以他也想做一番總統副總統。”


    段祺瑞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曹二傻子居然要做總統,還真是當政府都是傻子,可笑。宏業,不必理會了。”


    徐樹錚忙道:“督公,不可。曹督軍此舉固然可笑,可是我軍新敗,需要休養生息,若是此時直係發難,恐怕我軍危矣。曹錕無非是想當副總統,誰說一個國家不能有兩個副總統了?咱們就讓曹錕也當副總統。督公,王茂如支持孟恩遠當副總統,直係曹錕也做副總統,這下兩夥兒人好好打上一打吧。”


    段祺瑞哈哈大笑起來,道:“好一招禍水東引,又錚不愧是無雙國士啊。”


    徐樹錚皺眉思考道:“督公,這王茂如為何不允許東北邊軍南下?”


    “南下幹嘛?搶了北京城?”得知東北軍撤軍之後,段祺瑞心情愉悅坐了下來笑著說。


    “這……”


    段祺瑞笑道:“王茂如人不在東北,他手下搶了北京城,你說,他怎麽想?他手下怎麽想?”


    “督公的意思是,王茂如有意不讓手下進北京?”


    段祺瑞道:“功高蓋主,徒遭橫禍啊,誰也不會徒惹事非。”


    “督公,還是您老看得遠一些,解了我的疑惑啊。”徐樹錚笑道。


    段祺瑞搖搖頭,笑道:“徐小子你就胡話連篇吧,怕是你心裏早就有了答案了吧,別在我勉強溜須拍馬了。”


    徐樹錚微微一笑,道:“學生以為,毛子平和蔣方震不敢功高蓋主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則是他們怕日本人,怕得罪日本人。從他們小勝即退便可知道,這些人隻是穩固東北,並不敢派遣大軍入關。日本人在關東幾萬關東軍,在朝鮮有幾萬朝鮮軍,在海參崴還有幾萬幹涉軍,如果他們惹怒了日本人,恐怕王茂如人沒回來,老家就先沒了。”


    段祺瑞歎了口氣,心中想到人家的留守部隊居然打敗了自己精心準備的軍隊,實在是無可奈何啊。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縱容王茂如潛心發展。現在想收拾他卻已經晚了,他看看自己滿是皺紋的手,忽然意識到自己也老了,而王茂如如東升太陽正冉冉升起,自己是不是該身退了?


    正在此時,突然聽到有人通報說日本公使小幡酉吉求見,段祺瑞帶領徐樹錚連忙走出去迎接日本人,不知他們有何打算。


    段祺瑞與徐樹錚正在討論形勢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通報說日本公使小幡酉吉求見,段祺瑞連忙走出去迎接,徐樹錚也跟在身後,兩人見到小幡酉吉恭敬地站在一個身材矮小的老人身邊,很是驚訝。小幡酉吉轉過頭來,對段祺瑞介紹道:“段桑,這位是首任滿鐵董事長,日本關東軍首任司令部官,現在日本天皇特別顧問,後藤新平,後藤前輩。”


    段祺瑞連忙作揖施禮說道:“後藤先生,你好,歡迎來到中國啊。”


    後藤新平仔細地看著這個比自己高一個頭,身材幹瘦,麵容憔悴,卻眼神銳利的中國人,這就是中國北洋政府的實際操控者,皖係首領段祺瑞,用充滿遼東口音的東北話說:“段桑,我對你寺(是)久仰大名了。”


    “豈敢豈敢。”段祺瑞笑道,這小日本的東北話還真有意思,比中國人還地道,而且口音濃重,就算是遼東人來聽,也絕對聽不出這是日本人說的。


    後藤新平看看段祺瑞身邊一臉桀驁的中年人,笑道:“這位應該是留學日本回顧之後人稱皖係智囊的徐樹錚又錚桑吧?”


    徐樹錚忙道:“晚輩正是。”


    後藤新平點點頭,讚道:“果然是後生可畏啊,皖係虎將,虎將。”


    徐樹錚連忙謙虛說哪裏哪裏,能夠得到後藤新平的稱讚,徐樹錚內心還是小驕傲的。


    “請坐,請坐。”段祺瑞笑道,眾人坐下之後,後藤新平便說道:“我這次來,是代表大日本帝國表達希望貴部與東北王茂如部和平意願的,一個和平的中國,比戰亂的中國對貴國人民,對日本帝國人民,對亞洲人民,對世界和平要更有好處啊。”


    段祺瑞和徐樹錚相互看了看,心中有了計較,原來日本人也不希望中國戰亂啊,還真是好同誌好朋友。徐樹錚便說道:“王茂如不服中央抗令,擅自對我幹涉軍三個師進行吞並,這是叛變之舉。”


    後藤新平點點頭,道:“的確,王茂如做事做人太過霸道,這一點我們不喜。”徐樹錚高興起來,隻聽後藤新平又道:“然而其並沒有進入中央野心,我想他多半還是主張和平的。王茂如此人能力是有一些,隻是野心沒那麽大。我希望大日本帝國能夠作為雙方的調解人,雙方和平相處,以長城為界,各自罷兵。”


    段祺瑞道:“貴方是否可以保證王茂如所部不會南下?”


    後藤新平心中冷笑,如果你們雙方不打,我們怎麽進入東北,但此時十幾萬日本陸軍被困俄國,需要中國人的協助,自然不會說出這種話來。於是後藤新平說道:“中國有句話叫做兄弟鬩於牆外禦其辱,貴方與東北軍實乃一母同袍北洋軍係,何苦生死相鬥呢?我方不能做出百分百保證,但是我方可以與貴方達成一個協議,如果貴方遭受東北軍攻擊,我方可以直接派兵協助。幫助完貴方之後,我軍立即撤走,毫不在中國土地上逗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一個北洋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吹燈零零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吹燈零零七並收藏最後一個北洋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