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六運動起初對政府衝擊很小,學生們提出口號是“還我主權,抵製日貨”然而在有心人的帶動之下,口號又變成了“外爭主權,內懲國賊”,不過這個口號沒有響徹幾天,又變成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很顯然,第一個口號僅僅是對抵製日貨的繼續發酵,而第二個口號則變成了針對某些主政黨的攻擊,第三種口號不單單是針對主政黨,還要驅逐北洋政府中的主政黨。這並不是王茂如的授意,皖係把持中央,除了王茂如之外還有很多人很多勢力希望染指中央。
從東北五省傳來的口號“中國夢,強國夢”最終代替前三個口號,成為新的六一六宣傳口號。王茂如與段祺瑞短暫電報,表示報紙宣傳一定要到位,將新口號代替原來激進口號,否則引發中日爭端北洋政府將陷入麻煩,也算是另一種支持北洋政府。
但段祺瑞卻對王茂如的好意不領情,並以為他想要借用民意為自己爭取民心,便斥責道:“民眾之口,悠悠如泰山,安敢壓製民意?須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中華之民主便先由民意開始。”
王茂如對段祺瑞這種榆木腦袋思想很是鬱悶,心說那就走著瞧吧。
果真,段祺瑞對民眾的怨念不敢加以製止,但是卻對王茂如反而攻擊起來。而因為要支持整個皖係大家大業,皖係不得不派曹汝霖繼續向日本借款並與日本簽訂借款協議。此時的日本首相已經由寺內正毅變成了原敬首相,作為外交官出身的原敬並不希望日本陷入戰爭泥潭,同樣因為日本出兵西伯利亞一事,他深感自己的政府受日本軍部影響太大。
原敬要求段祺瑞平息國內反日情緒的同時,為了向美國英國法國表明日本隻注重利益,並會與歐美爭奪,並不想爭霸天下搶奪英美法的霸主地位,於是日本政府決定作出讓步,將軍隊從山東全境撤退到青島一處。
這也是作為向段祺瑞北洋政府借款的交換條件之一,日本軍隊撤軍但是商業利益增加,段祺瑞和錢能訓總理認為可行,盡管徐世昌總統不滿意,但已經被架空了權力的他的話也沒有人聽了——國會批準了總理的提案,總統是沒有權利解散議會的。中日雙方交換了關於山東問題的換文,其主要內容為:1、膠濟鐵路沿線之日本國軍隊,除濟南留一部隊外,全部均調集於青島。2、關於膠濟鐵路沿線的警備:日軍撤走,由日本人指揮的巡警隊代替。 3、膠濟鐵路將由中日兩國合辦經營。
該置換條文一出現便被敏感的記者給予曝光,國人認為該條文是一條恥辱,作為戰勝國居然將鐵路交給外國軍隊,實乃對中國之侮辱。於是,六月二十二日,北京學生罷課遊行示威,有衝動的學生在報紙的有心引導之下,學生們年輕衝動不計後果公然防火焚燒了交通總長曹汝霖的家。
事後段祺瑞下令逮捕鬧事學生,這引發了更大規模的抗議浪潮,此浪潮已經從單純的還我主權演變為內部矛盾之爭,尤其是各軍閥對中央政府在此與日本人談判時刻與日本人達成協議,就連遠在法國巴黎的外交總長陸徵祥也批評政府,批評段祺瑞是拉後腿不幹好事的人。
而在此時,遠在俄國的王茂如得知消息之後立即致電東北軍政籌備部,下令東北地方政府支持愛國學生,希望北京政府正視問題,釋放愛國學生。在全國民情激憤的情況下,完美地演義了一場火上澆油的好戲。這好戲王茂如做的,西北張作霖也做得,張作霖也立即發表聲明,譴責背景皖係政府“對外軟弱,對內殘暴”。段祺瑞焦頭爛額,無奈隻好將徐樹錚從海參崴請了回來。而在隨後的學生抗議之中,高達八百多名遊行學生在全國各地遭到逮捕,從而引發了更大規模的罷工,罷市,罷課活動。
當然,支持學生的不隻有王茂如,還有直係的軍閥吳佩孚和西北軍大帥張作霖,有這三位插手攪合,頓時弄得皖係政府下不來台,甚至大徐世昌都稱病不出,而皖係的總理龔心湛獨木難支,政局漸漸對皖係不利起來。
為了應對這種多變的局勢,段祺瑞立即把徐樹錚從海參崴掉了回來,並下令陸軍總長靳雲鵬安撫國內軍閥,靳雲鵬早就因為段祺瑞獨寵徐樹錚而不滿,於是陰奉陽違,還下令京畿戍衛司令釋放愛國學生。
而在東北邊防軍總軍務部宣傳處的暗中策劃下,越來越多的遊行示威者舉起了王茂如肖像的大牌子遊行,呼籲王茂如入住中央,呼籲尚武將軍抵禦外辱,呼籲現任政府下台,並要求解散國會,總理下台。
王茂如在此時宣稱,如果不是放愛國學生,自己將率領幹涉軍東北軍返回中國,這將了皖係一局——這一條才是最致命的的,段祺瑞現階段取得了這種國際地位,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王茂如的東北邊防軍在俄國內戰之後不斷獲勝。現在段祺瑞擔任幹涉軍總司令一職,他既擔心王茂如軍隊回國奪權,又擔心他一撤走各國對中國政府的支持消失。此時他更加後悔的是自己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自己苦心編練的三個是被王茂如吞了一個,另外兩個在俄國剿匪也不利。
王茂如之所以揚言回國,有多方麵的原因,一因為他此時在伏爾加集團軍地位被逐漸取代了,尤其是當日本幹涉軍由一個師增加到四個師(除第七師團外,為了鞏固日本國際地位,日本幹涉軍派遣第八師團,第十一師團,第十二師團進入俄國腹部參戰,參加伯克羅夫斯克會戰,日本幹涉軍經過幾次血戰,讓蘇俄人吃到了大苦頭)之後,日本人內心的驕傲讓他們非常不滿由中國人擔任幹涉軍指揮的角色。
王茂如的戰友遠東係為主導的伏爾加集團軍俄國軍官們也開始了造反,他們在遠東係要人交通大臣庫賽克的鼓噪下,居然開始了對王茂如等中國幹涉軍的奪權。而庫賽克居然與莫斯科係的圖巴涅夫達成秘密協議,拋開了別列維爾傑,取得了遠東係絕對領導的地位。
圖巴涅夫派遣他的【第】三集團軍抵達伯克羅夫斯克之後,以米希耶夫為首的軍官展開了內部爭權活動。而在捷克軍團被派駐到伯克羅夫斯克防守十天死傷將近一萬人之後,捷克軍團蓋達憤怒地說:“這就是中國人就是愚蠢的行為,他們讓我們捷克人死傷慘重,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官。”
王茂如原本雄心壯誌以為能夠與蘇俄最偉大的軍事家伏龍芝一決雌雄一次,卻不料,自己卻先被排擠出決策層中心了。
以遠東係為主的伏爾加集團軍在總兵力達到三十七萬之後,沙皇特派副總理圖巴涅夫為前線督理統一協調部隊。圖巴涅夫對軍隊部署指手畫腳,沙俄【第】三集團軍不聽指派,日本幹涉軍更加對王茂如的命令置若罔聞,除了遠東係軍官,王茂如這個伏爾加集團軍司令居然被架空了。
而第二個讓王茂如想要回國的原因則是此次大戰,中國幹涉軍同樣傷亡慘重,十七萬軍隊,死傷達到五萬人,盡管有一萬多人補充,可是現在僅僅擁有十三萬八千軍隊了,而且缺少彈藥等補給,尤其是庫賽克掌控的鐵路對中國軍隊的補給並不用心,反而全力幫助日本幹涉軍運送補給物資,圖巴涅夫也對日本幹涉軍全力支持,妄圖讓中日雙方狗咬狗打起來。王茂如遍訪士卒,發覺士卒士氣低落,兩個月的高強度戰鬥,讓很多士兵都反了戰場綜合症。而這種戰場綜合征如果一旦爆發,在中國曆史就有一個專用名詞,炸營。
因此雖然王茂如表麵氣氛異常,下令將伯克羅夫斯克前線全部交給了沙俄【第】三集團軍、日本幹涉軍、俄國皇協軍——現在他們改名為沙俄【第】五集團軍和捷克軍團,將指揮權交給圖巴涅夫和米希耶夫,而實則在內心之中早長歎一口氣,終於離開了這個絞肉機了。同時王茂如卸任伏爾加集團軍司令一職。率領所有中國幹涉軍和突厥騎兵師南下抵達察裏津,伯克羅夫斯克的事情,與中國幹涉軍無關了。
這讓中國軍隊上下氣憤不已也無可奈何,原來的伏爾加集團軍盡管內部也有矛盾爭執,但畢竟都是自己人,遠東係和中國人的關係匪淺,好的能穿一條褲子,因此整隻軍隊管理起來很容易。
可現在呢?遠東係背叛了中國幹涉軍,日本人,莫斯科係,俄國人的種種排擠,讓中國幹涉軍成了邊緣角色。也幸好王茂如卸任了伏爾加集團軍司令,否則坐在那個火山口的位置上,指不定又有什麽幺蛾子呢。
說是南下察裏津,中國幹涉軍僅僅是帶走了所有屬於自己的物資和戰利品戰俘等,並且抵達察裏津下遊,在英國艦隊的保護範圍之內,做出攻擊察裏津的狀態,牽製察裏津的蘇俄南方集團軍而已。
從東北五省傳來的口號“中國夢,強國夢”最終代替前三個口號,成為新的六一六宣傳口號。王茂如與段祺瑞短暫電報,表示報紙宣傳一定要到位,將新口號代替原來激進口號,否則引發中日爭端北洋政府將陷入麻煩,也算是另一種支持北洋政府。
但段祺瑞卻對王茂如的好意不領情,並以為他想要借用民意為自己爭取民心,便斥責道:“民眾之口,悠悠如泰山,安敢壓製民意?須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中華之民主便先由民意開始。”
王茂如對段祺瑞這種榆木腦袋思想很是鬱悶,心說那就走著瞧吧。
果真,段祺瑞對民眾的怨念不敢加以製止,但是卻對王茂如反而攻擊起來。而因為要支持整個皖係大家大業,皖係不得不派曹汝霖繼續向日本借款並與日本簽訂借款協議。此時的日本首相已經由寺內正毅變成了原敬首相,作為外交官出身的原敬並不希望日本陷入戰爭泥潭,同樣因為日本出兵西伯利亞一事,他深感自己的政府受日本軍部影響太大。
原敬要求段祺瑞平息國內反日情緒的同時,為了向美國英國法國表明日本隻注重利益,並會與歐美爭奪,並不想爭霸天下搶奪英美法的霸主地位,於是日本政府決定作出讓步,將軍隊從山東全境撤退到青島一處。
這也是作為向段祺瑞北洋政府借款的交換條件之一,日本軍隊撤軍但是商業利益增加,段祺瑞和錢能訓總理認為可行,盡管徐世昌總統不滿意,但已經被架空了權力的他的話也沒有人聽了——國會批準了總理的提案,總統是沒有權利解散議會的。中日雙方交換了關於山東問題的換文,其主要內容為:1、膠濟鐵路沿線之日本國軍隊,除濟南留一部隊外,全部均調集於青島。2、關於膠濟鐵路沿線的警備:日軍撤走,由日本人指揮的巡警隊代替。 3、膠濟鐵路將由中日兩國合辦經營。
該置換條文一出現便被敏感的記者給予曝光,國人認為該條文是一條恥辱,作為戰勝國居然將鐵路交給外國軍隊,實乃對中國之侮辱。於是,六月二十二日,北京學生罷課遊行示威,有衝動的學生在報紙的有心引導之下,學生們年輕衝動不計後果公然防火焚燒了交通總長曹汝霖的家。
事後段祺瑞下令逮捕鬧事學生,這引發了更大規模的抗議浪潮,此浪潮已經從單純的還我主權演變為內部矛盾之爭,尤其是各軍閥對中央政府在此與日本人談判時刻與日本人達成協議,就連遠在法國巴黎的外交總長陸徵祥也批評政府,批評段祺瑞是拉後腿不幹好事的人。
而在此時,遠在俄國的王茂如得知消息之後立即致電東北軍政籌備部,下令東北地方政府支持愛國學生,希望北京政府正視問題,釋放愛國學生。在全國民情激憤的情況下,完美地演義了一場火上澆油的好戲。這好戲王茂如做的,西北張作霖也做得,張作霖也立即發表聲明,譴責背景皖係政府“對外軟弱,對內殘暴”。段祺瑞焦頭爛額,無奈隻好將徐樹錚從海參崴請了回來。而在隨後的學生抗議之中,高達八百多名遊行學生在全國各地遭到逮捕,從而引發了更大規模的罷工,罷市,罷課活動。
當然,支持學生的不隻有王茂如,還有直係的軍閥吳佩孚和西北軍大帥張作霖,有這三位插手攪合,頓時弄得皖係政府下不來台,甚至大徐世昌都稱病不出,而皖係的總理龔心湛獨木難支,政局漸漸對皖係不利起來。
為了應對這種多變的局勢,段祺瑞立即把徐樹錚從海參崴掉了回來,並下令陸軍總長靳雲鵬安撫國內軍閥,靳雲鵬早就因為段祺瑞獨寵徐樹錚而不滿,於是陰奉陽違,還下令京畿戍衛司令釋放愛國學生。
而在東北邊防軍總軍務部宣傳處的暗中策劃下,越來越多的遊行示威者舉起了王茂如肖像的大牌子遊行,呼籲王茂如入住中央,呼籲尚武將軍抵禦外辱,呼籲現任政府下台,並要求解散國會,總理下台。
王茂如在此時宣稱,如果不是放愛國學生,自己將率領幹涉軍東北軍返回中國,這將了皖係一局——這一條才是最致命的的,段祺瑞現階段取得了這種國際地位,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王茂如的東北邊防軍在俄國內戰之後不斷獲勝。現在段祺瑞擔任幹涉軍總司令一職,他既擔心王茂如軍隊回國奪權,又擔心他一撤走各國對中國政府的支持消失。此時他更加後悔的是自己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自己苦心編練的三個是被王茂如吞了一個,另外兩個在俄國剿匪也不利。
王茂如之所以揚言回國,有多方麵的原因,一因為他此時在伏爾加集團軍地位被逐漸取代了,尤其是當日本幹涉軍由一個師增加到四個師(除第七師團外,為了鞏固日本國際地位,日本幹涉軍派遣第八師團,第十一師團,第十二師團進入俄國腹部參戰,參加伯克羅夫斯克會戰,日本幹涉軍經過幾次血戰,讓蘇俄人吃到了大苦頭)之後,日本人內心的驕傲讓他們非常不滿由中國人擔任幹涉軍指揮的角色。
王茂如的戰友遠東係為主導的伏爾加集團軍俄國軍官們也開始了造反,他們在遠東係要人交通大臣庫賽克的鼓噪下,居然開始了對王茂如等中國幹涉軍的奪權。而庫賽克居然與莫斯科係的圖巴涅夫達成秘密協議,拋開了別列維爾傑,取得了遠東係絕對領導的地位。
圖巴涅夫派遣他的【第】三集團軍抵達伯克羅夫斯克之後,以米希耶夫為首的軍官展開了內部爭權活動。而在捷克軍團被派駐到伯克羅夫斯克防守十天死傷將近一萬人之後,捷克軍團蓋達憤怒地說:“這就是中國人就是愚蠢的行為,他們讓我們捷克人死傷慘重,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官。”
王茂如原本雄心壯誌以為能夠與蘇俄最偉大的軍事家伏龍芝一決雌雄一次,卻不料,自己卻先被排擠出決策層中心了。
以遠東係為主的伏爾加集團軍在總兵力達到三十七萬之後,沙皇特派副總理圖巴涅夫為前線督理統一協調部隊。圖巴涅夫對軍隊部署指手畫腳,沙俄【第】三集團軍不聽指派,日本幹涉軍更加對王茂如的命令置若罔聞,除了遠東係軍官,王茂如這個伏爾加集團軍司令居然被架空了。
而第二個讓王茂如想要回國的原因則是此次大戰,中國幹涉軍同樣傷亡慘重,十七萬軍隊,死傷達到五萬人,盡管有一萬多人補充,可是現在僅僅擁有十三萬八千軍隊了,而且缺少彈藥等補給,尤其是庫賽克掌控的鐵路對中國軍隊的補給並不用心,反而全力幫助日本幹涉軍運送補給物資,圖巴涅夫也對日本幹涉軍全力支持,妄圖讓中日雙方狗咬狗打起來。王茂如遍訪士卒,發覺士卒士氣低落,兩個月的高強度戰鬥,讓很多士兵都反了戰場綜合症。而這種戰場綜合征如果一旦爆發,在中國曆史就有一個專用名詞,炸營。
因此雖然王茂如表麵氣氛異常,下令將伯克羅夫斯克前線全部交給了沙俄【第】三集團軍、日本幹涉軍、俄國皇協軍——現在他們改名為沙俄【第】五集團軍和捷克軍團,將指揮權交給圖巴涅夫和米希耶夫,而實則在內心之中早長歎一口氣,終於離開了這個絞肉機了。同時王茂如卸任伏爾加集團軍司令一職。率領所有中國幹涉軍和突厥騎兵師南下抵達察裏津,伯克羅夫斯克的事情,與中國幹涉軍無關了。
這讓中國軍隊上下氣憤不已也無可奈何,原來的伏爾加集團軍盡管內部也有矛盾爭執,但畢竟都是自己人,遠東係和中國人的關係匪淺,好的能穿一條褲子,因此整隻軍隊管理起來很容易。
可現在呢?遠東係背叛了中國幹涉軍,日本人,莫斯科係,俄國人的種種排擠,讓中國幹涉軍成了邊緣角色。也幸好王茂如卸任了伏爾加集團軍司令,否則坐在那個火山口的位置上,指不定又有什麽幺蛾子呢。
說是南下察裏津,中國幹涉軍僅僅是帶走了所有屬於自己的物資和戰利品戰俘等,並且抵達察裏津下遊,在英國艦隊的保護範圍之內,做出攻擊察裏津的狀態,牽製察裏津的蘇俄南方集團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