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廟社稷,對於封建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華夏曆來講究血脈傳承,自從周公之後,祭祀先祖就有了一套完整的製度,並成為封建社會倫理綱常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尋常百姓家,有祠堂供奉祭祀先祖,皇家則是興建太廟,是一個王朝至關重要的所在。
北宋建隆元年正月,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第一個月。政權尚未穩固,趙匡胤即便是忙到焦頭爛額,也沒有忘記一件事——立太廟。
宗廟乃是國之根基所在,意味著一個王朝的穩定、傳承,更關係到孝道、禮儀。
大宋的太廟之中供奉著多位皇帝。
有開國之初追封的僖祖文獻皇帝、順祖惠元皇帝、翼祖簡恭皇帝、宣祖武昭皇帝趙弘殷;以及宋真宗追尊的聖祖保生天尊大帝趙玄朗(傳說中的財神趙公明),共五位追封先祖。
再次便是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等實際在位的五位先代君王。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奇葩——皇考濮安懿王趙允讓!
宋英宗本是濮安懿王趙允讓十三子,過繼給宋仁宗為皇儲的。但宋英宗登基之後卻發起了赫赫有名的“濮議”,爭論的焦點就是該稱趙允讓為皇考(父親)還是皇伯。
此事一度鬧的沸沸揚揚,滿朝文武爭執不下,最終以曹太後的妥協告終。宋英宗尊稱趙允讓為皇考,以塋為園,即園立廟。最為過分的是,還將趙允讓供奉到了太廟之中。
太皇太後曹氏瞧見趙允讓的靈位時,眼神寒芒閃現,長袖之下,拳頭緊握,指甲幾乎紮進了肉裏,心中更是在滴血。即便是花甲之年,見慣了大風大浪,此刻也難以心平氣和。
這個時代,血脈傳承格外重要,皇家尤其如此。人死後供奉太廟之中,是需要子孫祭祀,供奉血食的。仁宗皇帝死的時候,沒有親生兒子,趙宗實過繼而來被立為皇儲,從封建禮法上而言,他就是仁宗皇帝的兒子,他的生父趙允讓隻能是皇伯。
如今他尊稱父親為皇考,並且供奉太廟之中,這算是怎麽回事?將仁宗皇帝置於何地了?他祭祀的究竟是生父,還是仁宗皇帝這位嗣父呢?從禮法的角度而言,這是不孝!可宋英宗趙宗實卻對外說是曹太後的意思。
哼哼!
曹氏怎麽可能同意?如此豈非陷她這個未亡的太後於不義之地?她清楚地記得,趙宗實是怎麽給自己灌酒,私自蓋了印璽,然後和韓琦一道威脅自己。你不孝,還要逼著我對不起先夫?曹氏如何也不會忘記那一日的屈辱?永遠都不會忘。
看到趙允讓的靈位,是那樣的刺眼,心頭的傷疤被揭開,又撒上了一把鹽,好痛!
今時今日,顧及自己的存在,趙允讓還隻是濮安懿王,自己死後呢?或許會被他的孫子追尊為皇帝吧!到時候,仁宗皇帝和自己豈非成為天大的笑話?
不能忍,絕對不能忍!
生前的屈辱已經夠多了,死後還不能得到子孫祭祀血食,這無疑是人生被悲慘的事情。曹氏不希望自己夫妻成為不得安寧的孤魂野鬼。
趙允讓的靈位必須扔出太廟,自己夫妻必須有子孫世代祭祀,能做到這些的隻有他……
這一刻,曹氏的決心更加堅定了。
趙頊並未注意到曹氏的心態變化,他心裏還記掛著另外的事情。
林昭回來了,韓絳出城十裏迎接,百姓夾道歡迎,以至於汴京出現了交通擁堵。趙頊心裏有些不是滋味,一個臣子的聲望達到這個地步,甚至超過了皇帝……必須要壓製,必須的……
待明日,明日的獻俘禮上,朕一定會做個論功行賞,體恤功臣的好皇帝!
“仲針啊,今晚我們就留在這裏,為你皇祖守孝一晚吧!”曹氏提出了一個趙頊難以拒絕的要求。
“是!”
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都在,為了將子孝孫賢扮演到底,避免落下不孝的名聲,趙頊隻得答應。
曹氏暗歎一聲:“東陽啊,該做的我都為你做了,餘下的就看你了!”
……
鄭國公府,林昭匆匆與家人吃過團圓飯已經是傍晚時分。
雖說分別將近一年,一家人都甚是想念。尤其是幾位夫人,小別勝新婚,都盼著琴瑟和諧,郎情妾意,共享歡樂。
但是今天不行,關鍵時刻,氣氛尤其緊張,眾人都省的輕重。
晚飯過後,乳母便帶著幾個孩子去休息了,留在廳堂中的都是絕對的自己人。扮作仆役的明月宗護衛清理了不相幹的下人,狄青來了,林昭生母林氏也來了,蔣雷霆卻不知道去了哪裏,已經很久沒在了。
廳堂中氣氛凝重,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息,今晚或許是個不眠之夜!
“狄公,各方麵的準備可都妥當了!”林昭沉聲詢問,明日的事情著實太重大了,他難免有些緊張。
“歐陽永叔已經到汴京了,雖在病中,卻還能堅持,他願意秉公說實話!”
歐陽修是個至關重要的人物,在原本的曆史上,熙寧五年就去世了。林昭為了防患於未然,很早就派人去為歐陽修調理身體。使得這位大宋文壇泰鬥渡過一個死結,生命得以延續。
“隻要他說話就是了,不偏不倚更有公信力!”
“其他方麵已經按照公子吩咐,準備妥當了。”
“嗯,很好!”林昭點點頭,暗中思索著既定的策略,似乎沒什麽紕漏了。
“明日,林妃娘娘、顧七、甚至小公子,與兩位小娘子也都需要前往!”狄青低聲吩咐。
“嗯,知道了!”林昭沉默片刻,對林妃道:“娘,二十多年了,明日我們便可恢複身份,重見天日。然後沉冤昭雪,一點點拿回屬於我們的東西!”
“好!”靜和居士林妃也是感慨萬千,曾幾何時夢寐以求的事情來了,卻沒有多少興奮與喜悅。心境早已不複當年,如今做任何事情,核心都是圍繞兒子。
“狄公,那你呢?”
狄青遲疑了一下,沉聲道:“公子,我已是個死人,就應該永遠消失,否則很多事情會很難解釋。”
“可是這樣很委屈你?狄公謀略過人,老當益壯,來日還可以為大宋建功立業……”林昭很清楚,如果錯過了這次,狄青將永遠失去“複活”的機會。
“公子謬讚了,我已經老了,能在幕後為公子出謀劃策,鞍前馬後就可以的,其他都已經無所了。”狄青沉吟片刻,續道:“公開身份反而無益,別忘了,我的身份還關聯著一張王牌,必須從長計議!”
“好,委屈狄公了!”林昭隨即又問道:“安全方麵呢?”
狄青道:“明日那種場合,想必趙頊不敢有什麽過分動作,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已經做了準備,公子不必擔心。”
“那就好!”林昭道:“既然如此,大家都好好睡一覺吧,養足了精神,明天辦大事!”
越是大事,越是需要放鬆!
……
趙寶安來到皇宮的時候已經是晌午,陪母親高滔滔用過晚膳,天色漸晚。
“都是那個林昭,不就是凱旋而歸嘛?弄得汴京道路擁堵,耽擱了入宮的時間,不能多陪陪娘娘”
“嗨,索性留宿就是了!”高滔滔也希望兒女多陪陪自己,次子趙顥因為男女避嫌,不便留宿宮中,女兒就無所謂了。
“謝娘娘疼愛,不過……還是改日再來探望娘娘!”趙寶安牽掛的是家中的駙馬爺,最近這段時間關係略有改善,正是鞏固夫妻關係的關鍵時候。她更擔心,自己不在,駙馬又去外麵找別的女人。
“好吧,那就趕快走吧,宮門該下鑰了!”高滔滔朗聲道:“盧元,好生送公主回府!”
盧元沒有回應!
高滔滔叫第二聲的時候,盧元才遲疑著反應過來。
“盧元,你今日是怎麽了?何以如此遲鈍?”趙寶安對這位老內侍還算客氣,說道:“難不成沒吃飯的緣故?剛才不是讓膳房給你送東西了嗎?”
“膳房?對了,是膳房!”
盧元渾然沒有在意長公主的話,聽到膳房兩個字,頓時眼前一亮,激動的有些過分了。回過神來才發現在太後麵前失儀了,當即跪伏在地道:“太後,長公主恕罪!”
“什麽膳房?你在說什麽?”趙寶安很是詫異。
“啊,今日在鄭國公府門口見到一個人,很熟悉,總覺得在哪見過,始終想不起來。”盧元道:“剛才長公主提及膳房,才想起二十多年前,在禦膳房當差時,有個幫廚夥計叫何五……”
“什麽亂七八糟的?”趙寶安一頭霧水。
高滔滔的臉色卻陡然一變,聲色俱厲問道:“你說什麽?何五?可是當年林妃同鄉的那個何五?你見過他?”
“是,自從當年……明月閣失火之後,他便失蹤了,沒想到今日在鄭國公府門口瞧見了,他好像是鄭國公的舅舅!”說到此處,盧元猛然一驚,喃喃道:“仔細說起來,鄭國公的相貌似乎和……有幾分相似……”
“你們在說什麽?和林昭有什麽關係,怎麽莫名其妙的?”趙寶安完全是雲裏霧裏。
高滔滔的臉色卻已經冷若冰霜,神色凝重萬分,顫抖的聲音問道:“你說,他……像誰?”
華夏曆來講究血脈傳承,自從周公之後,祭祀先祖就有了一套完整的製度,並成為封建社會倫理綱常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尋常百姓家,有祠堂供奉祭祀先祖,皇家則是興建太廟,是一個王朝至關重要的所在。
北宋建隆元年正月,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第一個月。政權尚未穩固,趙匡胤即便是忙到焦頭爛額,也沒有忘記一件事——立太廟。
宗廟乃是國之根基所在,意味著一個王朝的穩定、傳承,更關係到孝道、禮儀。
大宋的太廟之中供奉著多位皇帝。
有開國之初追封的僖祖文獻皇帝、順祖惠元皇帝、翼祖簡恭皇帝、宣祖武昭皇帝趙弘殷;以及宋真宗追尊的聖祖保生天尊大帝趙玄朗(傳說中的財神趙公明),共五位追封先祖。
再次便是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等實際在位的五位先代君王。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奇葩——皇考濮安懿王趙允讓!
宋英宗本是濮安懿王趙允讓十三子,過繼給宋仁宗為皇儲的。但宋英宗登基之後卻發起了赫赫有名的“濮議”,爭論的焦點就是該稱趙允讓為皇考(父親)還是皇伯。
此事一度鬧的沸沸揚揚,滿朝文武爭執不下,最終以曹太後的妥協告終。宋英宗尊稱趙允讓為皇考,以塋為園,即園立廟。最為過分的是,還將趙允讓供奉到了太廟之中。
太皇太後曹氏瞧見趙允讓的靈位時,眼神寒芒閃現,長袖之下,拳頭緊握,指甲幾乎紮進了肉裏,心中更是在滴血。即便是花甲之年,見慣了大風大浪,此刻也難以心平氣和。
這個時代,血脈傳承格外重要,皇家尤其如此。人死後供奉太廟之中,是需要子孫祭祀,供奉血食的。仁宗皇帝死的時候,沒有親生兒子,趙宗實過繼而來被立為皇儲,從封建禮法上而言,他就是仁宗皇帝的兒子,他的生父趙允讓隻能是皇伯。
如今他尊稱父親為皇考,並且供奉太廟之中,這算是怎麽回事?將仁宗皇帝置於何地了?他祭祀的究竟是生父,還是仁宗皇帝這位嗣父呢?從禮法的角度而言,這是不孝!可宋英宗趙宗實卻對外說是曹太後的意思。
哼哼!
曹氏怎麽可能同意?如此豈非陷她這個未亡的太後於不義之地?她清楚地記得,趙宗實是怎麽給自己灌酒,私自蓋了印璽,然後和韓琦一道威脅自己。你不孝,還要逼著我對不起先夫?曹氏如何也不會忘記那一日的屈辱?永遠都不會忘。
看到趙允讓的靈位,是那樣的刺眼,心頭的傷疤被揭開,又撒上了一把鹽,好痛!
今時今日,顧及自己的存在,趙允讓還隻是濮安懿王,自己死後呢?或許會被他的孫子追尊為皇帝吧!到時候,仁宗皇帝和自己豈非成為天大的笑話?
不能忍,絕對不能忍!
生前的屈辱已經夠多了,死後還不能得到子孫祭祀血食,這無疑是人生被悲慘的事情。曹氏不希望自己夫妻成為不得安寧的孤魂野鬼。
趙允讓的靈位必須扔出太廟,自己夫妻必須有子孫世代祭祀,能做到這些的隻有他……
這一刻,曹氏的決心更加堅定了。
趙頊並未注意到曹氏的心態變化,他心裏還記掛著另外的事情。
林昭回來了,韓絳出城十裏迎接,百姓夾道歡迎,以至於汴京出現了交通擁堵。趙頊心裏有些不是滋味,一個臣子的聲望達到這個地步,甚至超過了皇帝……必須要壓製,必須的……
待明日,明日的獻俘禮上,朕一定會做個論功行賞,體恤功臣的好皇帝!
“仲針啊,今晚我們就留在這裏,為你皇祖守孝一晚吧!”曹氏提出了一個趙頊難以拒絕的要求。
“是!”
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都在,為了將子孝孫賢扮演到底,避免落下不孝的名聲,趙頊隻得答應。
曹氏暗歎一聲:“東陽啊,該做的我都為你做了,餘下的就看你了!”
……
鄭國公府,林昭匆匆與家人吃過團圓飯已經是傍晚時分。
雖說分別將近一年,一家人都甚是想念。尤其是幾位夫人,小別勝新婚,都盼著琴瑟和諧,郎情妾意,共享歡樂。
但是今天不行,關鍵時刻,氣氛尤其緊張,眾人都省的輕重。
晚飯過後,乳母便帶著幾個孩子去休息了,留在廳堂中的都是絕對的自己人。扮作仆役的明月宗護衛清理了不相幹的下人,狄青來了,林昭生母林氏也來了,蔣雷霆卻不知道去了哪裏,已經很久沒在了。
廳堂中氣氛凝重,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息,今晚或許是個不眠之夜!
“狄公,各方麵的準備可都妥當了!”林昭沉聲詢問,明日的事情著實太重大了,他難免有些緊張。
“歐陽永叔已經到汴京了,雖在病中,卻還能堅持,他願意秉公說實話!”
歐陽修是個至關重要的人物,在原本的曆史上,熙寧五年就去世了。林昭為了防患於未然,很早就派人去為歐陽修調理身體。使得這位大宋文壇泰鬥渡過一個死結,生命得以延續。
“隻要他說話就是了,不偏不倚更有公信力!”
“其他方麵已經按照公子吩咐,準備妥當了。”
“嗯,很好!”林昭點點頭,暗中思索著既定的策略,似乎沒什麽紕漏了。
“明日,林妃娘娘、顧七、甚至小公子,與兩位小娘子也都需要前往!”狄青低聲吩咐。
“嗯,知道了!”林昭沉默片刻,對林妃道:“娘,二十多年了,明日我們便可恢複身份,重見天日。然後沉冤昭雪,一點點拿回屬於我們的東西!”
“好!”靜和居士林妃也是感慨萬千,曾幾何時夢寐以求的事情來了,卻沒有多少興奮與喜悅。心境早已不複當年,如今做任何事情,核心都是圍繞兒子。
“狄公,那你呢?”
狄青遲疑了一下,沉聲道:“公子,我已是個死人,就應該永遠消失,否則很多事情會很難解釋。”
“可是這樣很委屈你?狄公謀略過人,老當益壯,來日還可以為大宋建功立業……”林昭很清楚,如果錯過了這次,狄青將永遠失去“複活”的機會。
“公子謬讚了,我已經老了,能在幕後為公子出謀劃策,鞍前馬後就可以的,其他都已經無所了。”狄青沉吟片刻,續道:“公開身份反而無益,別忘了,我的身份還關聯著一張王牌,必須從長計議!”
“好,委屈狄公了!”林昭隨即又問道:“安全方麵呢?”
狄青道:“明日那種場合,想必趙頊不敢有什麽過分動作,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已經做了準備,公子不必擔心。”
“那就好!”林昭道:“既然如此,大家都好好睡一覺吧,養足了精神,明天辦大事!”
越是大事,越是需要放鬆!
……
趙寶安來到皇宮的時候已經是晌午,陪母親高滔滔用過晚膳,天色漸晚。
“都是那個林昭,不就是凱旋而歸嘛?弄得汴京道路擁堵,耽擱了入宮的時間,不能多陪陪娘娘”
“嗨,索性留宿就是了!”高滔滔也希望兒女多陪陪自己,次子趙顥因為男女避嫌,不便留宿宮中,女兒就無所謂了。
“謝娘娘疼愛,不過……還是改日再來探望娘娘!”趙寶安牽掛的是家中的駙馬爺,最近這段時間關係略有改善,正是鞏固夫妻關係的關鍵時候。她更擔心,自己不在,駙馬又去外麵找別的女人。
“好吧,那就趕快走吧,宮門該下鑰了!”高滔滔朗聲道:“盧元,好生送公主回府!”
盧元沒有回應!
高滔滔叫第二聲的時候,盧元才遲疑著反應過來。
“盧元,你今日是怎麽了?何以如此遲鈍?”趙寶安對這位老內侍還算客氣,說道:“難不成沒吃飯的緣故?剛才不是讓膳房給你送東西了嗎?”
“膳房?對了,是膳房!”
盧元渾然沒有在意長公主的話,聽到膳房兩個字,頓時眼前一亮,激動的有些過分了。回過神來才發現在太後麵前失儀了,當即跪伏在地道:“太後,長公主恕罪!”
“什麽膳房?你在說什麽?”趙寶安很是詫異。
“啊,今日在鄭國公府門口見到一個人,很熟悉,總覺得在哪見過,始終想不起來。”盧元道:“剛才長公主提及膳房,才想起二十多年前,在禦膳房當差時,有個幫廚夥計叫何五……”
“什麽亂七八糟的?”趙寶安一頭霧水。
高滔滔的臉色卻陡然一變,聲色俱厲問道:“你說什麽?何五?可是當年林妃同鄉的那個何五?你見過他?”
“是,自從當年……明月閣失火之後,他便失蹤了,沒想到今日在鄭國公府門口瞧見了,他好像是鄭國公的舅舅!”說到此處,盧元猛然一驚,喃喃道:“仔細說起來,鄭國公的相貌似乎和……有幾分相似……”
“你們在說什麽?和林昭有什麽關係,怎麽莫名其妙的?”趙寶安完全是雲裏霧裏。
高滔滔的臉色卻已經冷若冰霜,神色凝重萬分,顫抖的聲音問道:“你說,他……像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