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五年四月初十,同天節。


    一早皇帝趙頊便在大慶殿接受百官和各國使臣的朝賀,這可是一年一度的大節慶。下午便設宴款待百官與使臣,同時還有相關慶祝活動。


    雖說發生了旱災,可禮部依舊很隆重地操辦,整個慶祝儀式依舊是那樣的盛大隆重,甚至還有幾分奢華。


    上午的朝賀按部就班,有禮儀典章可尋,一切如常。隨後便設是宴會,主位上是趙頊,席位在大殿兩側依次排布開來。右首是宰輔功勳大臣,左邊則是遼國、西夏、吐蕃、高麗和交趾等國的使臣。


    林昭因為威遠侯和工部侍郎的雙重身份,加之聖寵優渥,故而座位比較靠前。宴會開始之前,眾人依次開始落座,遼國的使臣到來時在林昭的麵前停了下來。


    自“澶淵之盟”後,宋遼結為兄弟之國,自然少不得禮尚往來。每年正旦和對方皇帝生辰都會派遣使臣前來祝賀,甚至皇太後的生辰,以及皇帝駕崩之後的吊唁,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年年歲歲如此。


    此番出使宋朝的使臣叫蕭禧,隻聽姓氏便知道是出自於後族,隻是與蕭觀音的關係親密程度就不得而知了。


    蕭禧走到林昭身前,低聲笑道:“可是威遠侯林侍郎當麵?”


    “正是!”


    “果然是青年才俊,氣度不凡!”


    林昭笑道:“哪裏,蕭使臣謬讚了。”


    “能讓我國太子如此掛念,怎麽能是平常人呢?”蕭禧笑道:“南下之時,敝國太子殿下讓我讓威遠侯問好,太子殿下說他一直記著林侍郎的好!”


    “是嗎?那就勞煩蕭使臣代為轉達我對貴國太子的問候吧!”林昭禮節性地回應,隻聽蕭禧的語氣,再看看他似笑非笑的表情,心中已經了然了。看來大名府那件事,耶律浚有些記仇啊!


    這小子,當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太子殿下說給威遠侯準備了一份禮物!”


    “哦?貴國太子真是客氣!”


    蕭禧看著氣定神閑的林昭,笑問道:“林侍郎就不問問是什麽禮物嗎?”


    “貴國的太子的手筆,自然非同凡響!”林昭對此也頗為奇怪。


    “實不相瞞,太子殿下並未明確交待,在下也隻是冒昧揣度……”蕭禧笑了笑:“待會林侍郎就知道了,哈哈!”


    “那好啊,本侯拭目以待!”林昭心裏嘀咕著,耶律浚又要搞什麽鬼?


    林昭因早年出使遼國,搭救過遼國皇後和公主,故而遼使與之講幾句話並不奇怪,眾人都沒有在意。


    奏樂聲起,皇帝趙頊在內侍和宮娥的簇擁下到來,蕭禧與林昭對望一眼,留下一抹得意的笑容,回身落座。


    趙頊來了,一臉的春風得意!


    今天是他的壽辰,是好日子,自然心情舒暢了。在眾人的參拜聲中落座,爾後是一番講話,內容則是過去的一年大宋朝內外的勝利和成就,其中一些小災難都被忽略或者弱化了,有意無意還強調一下自己的所起到的作用。


    在百官和各國使臣麵前耀武揚威一番,滿足一下“虛榮心”,體現一下天家氣派,和皇帝的無上威嚴。總之都是些場麵話,之後宴會便開始了。


    首先便是百官與各國使臣向皇帝祝酒,恭賀皇帝長樂無極,萬壽無疆雲雲!這樣宴會才算正式開始,這樣的場合大都是禮儀性的,食物基本上就是個擺設。靠前的官員們可以趁機向皇帝敬酒,靠後的官員們則隻能與左右的臣子祝酒勸飲,看起來一片喜慶。


    可是輪到各國使臣賀壽的時候,不和諧的聲音出現了。


    西夏因為去歲無定河之戰失利,故而表現的相對低調,諸如吐蕃和交趾等,名義上都是宋朝的藩屬,自然也十分恭敬。唯獨這兄弟之國——遼國,就不那麽安分了。


    蕭禧作為賀壽的使臣,起身向大宋皇帝祝酒賀壽,轉達遼主的問候,同時也奉上賀禮。其他的倒也尋常,其中唯以十顆東珠與兩支千年人生最為珍貴。


    林昭遠遠的瞧了一眼,心中冷冷一笑。是好東西沒錯,不過肯定是從女真人那裏剝削來的。按照這種節奏,即便是沒有完顏阿骨打,被壓迫的女真人起來反抗也是遲早的事。


    趙頊對此自然是笑納,心裏還盤算著,近來在後宮雨露播撒太多,身體有些虧空,那兩支人生自然是絕好補品。當即喜笑顏開道:“使臣有勞了,請代為轉達朕對遼主的感謝,朕也會準備薄禮作為回贈!”


    “陛下不必客氣!”蕭禧咳嗽一聲,環顧四周,有意無意地瞟了一眼林昭,這才道:“貴國講究禮尚往來,送禮的妙處是要讓對方喜歡,愉悅,陛下以為然否?”


    趙頊已經留意到,蕭禧隻怕是話裏有話,隻是這句話很簡單的道理,著實不容反駁,故而隻是輕輕點點頭。


    “那麽……陛下就不必另備厚禮了,未必合我國陛下心意!”蕭禧話及此處,笑盈盈地看著大宋君臣,頗有幾分圖窮匕見的感覺。


    趙頊連聲的表情也陰沉了許多,不過依舊保持著勉強的笑意和威嚴,問道:“那不知遼主喜歡什麽呢?”


    “哈哈,這個嘛!”蕭禧道:“其實陛下不必再破費送什麽禮物,隻需要將大遼的東西歸還就是了。”


    “歸還?”趙頊沉聲問道:“不知大宋欠你們遼國什麽呢?”


    “土地!”蕭禧臉色一變,從身上取出一卷書函來,鄭重道:“此乃我大遼陛下給大宋皇帝的國書,請重新劃分蔚、應、朔三州國界,歸還我大遼所有的部分!”


    這句話可以說是石破天驚,大殿上頓時一片嘩然。誰也不曾想到,在這樣一個喜慶的日子裏,遼國使臣竟然來了這麽一招。宋朝邊界或許有那麽幾處不清楚的地方,但都是極其細微之處,很長一段時間,兩國和平共處,這些爭議也就被長時間的擱置了。


    卻沒想到,遼國在這個時候突然提出來,其居心已經是昭然若揭了。重新劃分國界,歸還遼國土地……這意思是宋朝占有遼國土地,事實已經認定了。再者,歸還二字看似簡單,可是歸還多少呢?遼國會不會趁機侵蝕宋朝國土呢?


    在座的大宋朝君臣心中都是一緊,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遼國的態度,主動挑起邊界爭端,莫非是有心興兵南下?這幾年,遼國逐漸從皇太叔之亂和蕭胡睹之亂之中複蘇過來,實力恢複,再次蠢蠢欲動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隻怕邊界又要起戰火了!澶淵之盟以來數十年的和平可能倒頭了,在這種不祥訊號的麵前,大宋君臣心中都有些動蕩不安!


    趙頊冷冷一笑道:“原來遼主還有這樣一份大禮送給朕啊!”說話間,狠狠地瞪著蕭禧。重新劃分國土,哪怕是遼國想要蠶食大宋,趙頊都暫時沒有想這麽多。這一刻,他最在乎的是自己的麵子。


    遼國使臣在同天節的慶典宴會上提及此事,這是故意給自己難堪啊!


    契丹人,當真是欺人太甚!


    “哪裏?”蕭禧渾不在意趙頊的眼神,毫無懼意道:“還望陛下成全!”說話間,目光再一次瞟向林昭。


    林昭看得清楚,聽的分明,心中冷冷一笑,這就是耶律浚送給自己的禮物嗎?


    很明顯,這很可能是耶律浚的手筆。大名府的事情他很不服氣,這是又向自己發起了挑戰!


    當然了,應該隻是順道而已,耶律浚應該不至於為了這點小脾氣,專門搞出這麽大的動靜。否則,遼國方麵也不會容許他這樣胡鬧。


    仔細想來,這應該算是遼國的一個下馬威!


    這幾年大宋搞變法,意在富國強兵,強兵的目的不就是對付遼國這樣的外敵嗎?尤其是趙頊和王安石都透露出想要恢複漢唐舊境的想法。收複燕雲十六州也是大宋多年來的一成不變的心願,最近一段時間,甚至還有人上“平燕策”。


    對於這種強烈的反遼情緒,遼國自然能夠察覺到,肯定不會無動於衷。向大宋朝開戰進行報複?眼下他們未必有這個實力和決心。所有用重新勘定邊界這種方式,先發製人,進行壓抑,使得宋朝不敢輕舉妄動!


    如果真是耶律浚的主意,當真不失為好算計!


    蕭禧並不在乎林昭的表現,而是看著趙頊,笑道:“大宋天氣真是炎熱啊,南下之時,貴國雄州的塘泊中的水少了許多,已經有幹涸之相了。”


    塘泊肯定不會幹涸,蕭禧這是在提醒趙頊,當前宋朝發生了旱災。而遼國在這個時候提出劃分領土,大有趁火打劫的意思。此刻故意點明,也有幾分威脅的意味!


    大宋君臣都聽的分明,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隻是劃分邊界,哪怕是丟點麵子,甚至多劃出十幾裏地給遼國也不是什麽大事。可如果遼國目的不止如此,那麽這件事完全可能就會是一個導火索,可能引發宋遼兩國的一場大戰!


    赤裸裸的威脅,絕對的趁火打劫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三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三問並收藏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