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夜空猶如深不見底的夢魘。
燈火如晝的靈武縣城正在渡過又一個不眠之夜。
懷遠、安靜兩座縣城已經被定難軍攻克,湧進靈武縣城的不僅有從兩地南撤的守軍,還有逃難而至的兩縣百姓,一時間靈武縣城人滿為患。
這是壞事也是好事,靈武縣在即將遭受數萬賊軍合圍時,本身的守備力量和持續守城力量,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補充。然而這也意味著,定難軍已有能力遣兵南下,去從背後出擊防備河西賊軍的高審思。
百餘騎在城中集結,馬嘶聲聲,將士們摸著馬頭安撫,輕聲與它們說話,如同情人低語,躁動的戰馬便沉靜下來。這百騎身後,有許多步卒將士正匯聚過來,街上人來人往,不止有軍士、青壯,還有為傷者處理簡單傷口的醫者。
吳春負了傷,正在街邊包紮傷口,吳生在他麵前站了片刻,見傷勢不太重,稍稍放下了心,默然了片刻,他從懷裏掏出那一紅一白的兩封書信,遞給臉色略顯蒼白,麵上大汗淋漓的吳春,“今夜我要出城而戰......這兩封家書,還是伍長拿著吧。”
“你要出城?”吳春怔了怔。懷遠、安靜縣城被定難軍攻克後,靈武縣就派了遊騎去通知在西南把守邊關的高審思,入夜前城中剛接到消息,定難軍已經遣軍南下,軍情緊急,柴克宏決定從靈武縣派遣五百步騎出城,力求追上並拖住南下的定難軍一段時間,給高審思贏得安然撤退的時機,否則,一旦高審思陷入被兩麵合圍的境地,無法率領部曲退回靈州一線,往下靈州要麵對河西軍與定難軍的合力進攻,兵力就太少了。
南下的定難軍多達數千人,五百步騎輕裝簡行,的確能夠追趕得上,但這也意味著這五百人的戰役會十分艱難,並且處境將會極度危險,說九死一生都是輕的。
吳春恰逢此時受了傷,不在出城將士名單中,吳生將那兩封家書交給吳春,的確是明智之舉。
隻是這個明智之舉,來得太沉重了些,吳春接過書信,感覺到如有千鈞之重,喉嚨一時艱澀至極,不知該作何言,好半響,吳春握緊書信,艱難道:“誰領軍?”
“劉仁贍將軍。”吳生回答完笑了笑,他知道吳春想要問甚麽,“若能歸來,再與伍長並肩殺敵,若是不能歸來......烈士陵園的軍功碑上,也會有吳生這個名字......來年阿爺見了,也會臉上有光,我就沒甚麽好遺憾的......”
言罷,吳生向吳春用力行了一個軍禮。
便縱有再多言語再多情緒,也都在這個軍禮之中道盡了。
幹淨利落的轉身,吳生朝正在集結的方陣趕去。
吳春站起身,目送吳生匯入方陣中,又看著方陣口銜枚、馬裹蹄,心頭湧動著難以言說的情緒,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個如今從各方麵看,都已經格外精銳的士卒,數月前剛進軍營時,是怎樣一副嫩頭嫩腦的模樣——彼時他還懷揣著幾本書冊,隻是那幾本早已被他翻爛的書冊,自打他進了軍營後就再也沒機會動過。
“吳哥兒,你可一定要活著回來......”吳春輕聲呢喃。
不時,東城門洞開,策應部曲先行衝殺出城;兩刻後,南城門洞開,五百步騎悄然潛行。
直到最後的甲士身影消失在城門,先前正在協助軍醫給傷員包紮傷口的玉娘,才聞訊趕來,火光昏黃的光亮下,她滿頭細汗,在街口拚命張望,卻注定再也看不到那個出城的人。
從出城到成功進入荒野,吳生感到如過幾度春秋,好在剛從懷遠、安靜南下的定難軍大隊人馬,還不曾將包圍圈完全合攏,這才給了五百步騎渾水摸魚的機會,零星交戰是不可避免的,萬幸沒有鬧出大動靜。
按照事先規劃的路線南奔,五百步騎速度很快,既然是精心挑選的士卒,當然不會有夜盲症者濫竽充數,明月高懸,清輝灑落甲胄,無邊無際的田野已無人煙,曠野將這五百步騎襯托得既如鬼魅,又如天兵。
領兵的劉仁贍,自然就是昔年吳國常州刺史劉金之子,本身是良將,又職司駐守靈武縣,對縣內道路早已爛熟於胸,比鄉導還要鄉導,此時雖然抹黑趕路,倒也不用擔心把部曲帶岔了路。
吳生奔行在隊列中,隻能隨著隊伍前行,並不能左右觀望到多大的東西,事實上他也不曾左顧右盼,嘴裏咬著木枝久了,有些僵硬發麻,唾液都要滴下來,不過這跟即將到來的惡戰相比,也就不值一提。
雖然不是領兵將領,如今的吳生卻也知曉,五百步騎要拖住數千賊軍,戰法很重要,借助夜裏視線不佳的條件大張旗鼓大造聲勢,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天明日後如何區處,尤其是野外定難軍聞訊趕來之後如何應對,便是大問題。
遙遠的黑暗天際劃過一道流星,刹那間的光彩絢麗奪目,氣勢滂沱的軌跡似乎觸手可及。
軍令傳下:已發現賊軍蹤跡,所有將士備戰。
隊列中的吳生看不到四野,更加看不到定難軍的火把,前後左右皆盡同袍而已,他握緊了橫刀,又鬆開,心跳快了一拍,旋即又恢複正常,眼神變得淩厲之後,卻再也沒有緩和下來。將士們的腳步聲響在耳畔,傳遞著一種刻意放輕的壓抑感,那聲音甚至不如呼吸聲來得響亮。
吳生暗自尋思:戰機緊迫,賊軍也在夜裏行軍,隻不過定然各自舉著火把,對方有數千將士,火把前後相接必如龍蛇。與勢若江河的賊軍相比,己方不過就是一條大魚罷了。
邊地初秋,夜晚已經涼得厲害,這方曠野沒有茂密森林,有的不過是荒草灌木,還頗為稀疏,地勢的高低起伏大多都在數尺範圍內,沒有可供依托布陣的山巒,行軍途中的密林總是讓人心生警惕,而眼前毫無遮掩的四野卻更加讓人感到不安,夜風的吹拂聲裏夾雜了沙土,如同野狼在低聲嗚咽,頭頂星密月圓,清輝灑落千裏,看似寧和沉靜的夜幕中,不知何時就會躍出不可預知的危險,而將士們無從躲避。
悠忽間,馬蹄聲敲碎了吳生心頭的思緒,大地從沉睡中突然驚醒,心跳的律動變得急促,吳生望不到陣前的情景,卻知道這是馬軍和前陣將士已經出動,他再度緊握了一下手中的橫刀,昔日大戰的場麵在腦海中走馬觀花般閃過,於寂靜無聲中,他聽到了金戈鐵馬。
交戰聲來的比吳生預想的要晚,動靜也比吳生預想得要大,漫山遍野都是號角聲與鼓聲,火把在各處亂舞,仿佛四麵八方都有數不盡的袍澤,吳生不知道劉仁贍是怎樣布置的兵力,可以鬧騰出這樣大的動靜,他能夠猜想到的,隻有馬軍迂回到了各處,在各方搖旗呐喊而已。
說不清過了多長時間,山呼海嘯般的喧鬧聲彌漫了前方的曠野,喝罵聲呼喊聲驚叫聲不一而足,亂糟糟如同一鍋沸粥,吳生知道那是定難軍亂了。
雜亂聲大的如同要將人淹沒,吳生這才知道,他們距離定難軍竟然已經這樣近。轉過一道彎,他看見了不遠處的定難軍將士,燈火通明下的人影密密麻麻,在奔走在張望在駐足,陣型正在要變未變之際,彼時吳生心生寒意,對方少說也超過了三千之眾。
“眾將士聽令:殺上前去!”
劉仁贍不知何時已經轉了回來,又或許他從未遠離,吳生看到他策馬在陣前行過,高高舉起手中的丈八長槊,威風凜凜又分外悲壯,在月光下還有一股說不清的懾人魄力。
吳生隨同隊列奔殺向前,衝向近在咫尺的定難軍。
亂起來的定難軍給了朔方軍可趁之機,對方也不知道朔方軍有多少人,也不知道是否落入了朔方軍的埋伏,被夜襲的一方本就處於絕對被動地位,更何況,在這方天地下的百裏戰場上,靈武縣一線守卒、高審思部曲、靈州援軍,都是定難軍需要麵對的挑戰,勝負未分之時,誰也不知道對方有沒有陰謀陷阱,誰也不知道對方事先是否有布置,當下是否有後手。
每一場戰鬥,都是把戰爭的未知化為已知。
而要得到答案,則需付出代價。
奔至汪洋大海般的定難軍人群前,吳生與身旁同袍一樣,微弓身軀,在跑動中端起旅臂短弩,置於眼前,瞄準眼前的定難軍將士,扣動扳機,利矢飛射而去,釘入一個個麵色或惶恐或驚駭或憤怒,但還來不及有嚴密防備的定難軍將士身體。
火光下,吳生看到自己的弩矢準確洞穿了一個定難軍士卒的麵門,不到二十步的距離下,他清晰看到對方的腦袋猛地相候一昂,帶動這個身子向後栽倒。在這一陣近距離弩矢齊射下,風吹草低,定難軍倒下了一排士卒,露出他們身後神色更加驚慌的袍澤。
保持目光平視,吳生準確將短弩掛回腰間,順勢拔出橫刀,雙手緊握,做完這些動作,已經奔到定難軍人群前,他腳步往前重重一踏,吐氣開聲,橫刀劈斬而下,麵前的定難軍舉刀格擋,卻沒能擋住橫刀的劈斬之勢,當橫刀斬在對方肩上時,吳生如早有預料一般,後腳已經踹出,正中對方小腹,趁著對方後退的空檔,殺人技愈發嫻熟的吳生,在間不容發之際,欺身而進,將橫刀捅進了對方腹腔,刀鋒刺破甲胄入體的瞬間,經曆了從滯澀到順暢的過程,濕熱的鮮血順著刀身上的放血槽流淌而出,又被刀柄前的護手擋住,沒有讓手沾上血而變得滑膩握不緊橫刀,吳生空出左手扣住對方的後頸,讓對方無從逃脫掙紮,也讓對方護在自己身前,右手兩度用力,一度進兩寸,刹那間橫刀快要沒至刀柄,刀尖從對方後背露出一大截,在吳生冰冷的目光前,定難軍眼珠凸出,嘴中湧血,臉上交織著驚恐、憤怒與痛苦之色,還有一絲不可置信的意味,死死盯著吳生,似乎在控訴吳生野獸般的凶狠,一刀三進,每進一次,都讓定難軍痛苦抽搐一回,但在吳生的感知中,那是美妙到隻有提槍寸寸進入女子身體,才能媲美一二的非凡體驗,與此同時,定難軍已經痛到無法出聲,痛到快要失去知覺。
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吳生用力猛地拔出橫刀的時候,鮮血尺濺,在空過劃出一道圓弧,熱氣在冷夜中清晰可見,一腳將命喪九泉的定難軍踹倒在人群裏,吳生沒有絲毫停頓,再度揮刀而進,刀劍相交的撞擊聲清脆悅耳,幾度輪回,吳生看準時機,以肩甲硬抗並不十分有力的一刀,雙手持刀平直揮斬,寒光一閃而過,橫刀齊肩斬過麵前定難軍的脖子,刹那間的感覺,如同斬斷了木樁,刀身從碰撞遭阻再到斬過對方脖頸變得順暢,其間的過程雖然不過瞬息之間,生出的愉悅感卻濃烈得猶如發自靈魂深處,轉瞬而逝的風景一如陽春白雪,美得無法言說,飄過雲端的感受更勝噴薄的高-潮,而當定難軍的頭顱高高飛去,與肩平直的脖子裏飛濺出數尺之高的血泉,濃稠的血腥味撲鼻而來,視覺與嗅覺享受到的雙重盛宴,讓精神的快感瞬間達到巔峰,再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比擬。
吳生從喉嚨裏發出一聲惡鬼般的吼叫,身心的快感妙不可言,如同置身鋪天蓋地的狂風暴雨之中,讓他想要仰天狂笑,如同站在死寂無物的山巔之上,讓他想要縱身躍下,然則此時此刻他卻在戰陣裏,所有一切都比不過眼前的廝殺,好在麵前的賊人無窮無盡,在他倒下之前,他可以任意揮動橫刀,將冰冷的刀鋒砍進敵軍的身體,將他們的鮮血從身軀中流放出來,將他們的生命收割,讓他們的魂魄歌唱,殺戮有著如此致命的誘惑力,讓吳生無法自持,他甚至不在乎自己受多少傷,肉骨的疼痛讓他能清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傷口的撕裂刺激著他享受生命張力的狂歡,世間一切紛擾束縛、期望與壓抑、悲歡與離合,都在鮮血綻放時如雲消散,在戰陣之中作為戰士,他隻需要一個勁殺人,殺人再殺人,再也不用顧忌俗世萬物,心中的道德與頭頂的明月,在此時都有了明目張膽的理由去忽視,化身惡魔成了會被歌頌的功業,自由放縱之美莫過於此。
......
因為疑兵之計的需要,五百步騎在戰前分散各處,而當戰事爆發之後,五百步騎又重新聚攏。
吳生能夠注意到,數股馬軍和步卒從各方匯聚過來,夜色終究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掩護,而當五百步騎再度合力後,殺傷力立即大增,有馬軍在前奔殺縱橫,撕裂陣型,在旁牽製人馬、保障側翼,步卒戰陣推進得就更快。
趁亂給予定難軍痛擊,引得定難軍亂勢更甚後,劉仁贍見定難軍抵擋不力,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審時度勢之後,將步騎分為數股,化大陣為小陣,增加打擊麵,以求及早引起定難軍的全麵潰敗。
隨著戰場擴大,喧囂聲更甚,朔方軍步騎之後,滿地丟棄的兵刃與火把,屍體雖然不多,但也橫七豎八到處都是,在朔方軍戰陣之前,定難軍抵擋不力,小股悍勇之徒難以撼動朔方軍兵鋒,大型戰陣又未及阻止,更多的士卒慌亂奔走,亂成一團。
兩名士卒正在地上扭打,吳生死死捆住對方的雙手,腦袋狠狠朝對方臉上撞去,連撞了許多下,撞得他眼前冒星,才終於撞在在對方鼻梁上,對方一聲悶哼,腦袋後仰,但四肢雖然沒有放鬆,吳生看到對方的脖子,幾乎沒有任何遲疑,就一口咬住對方喉嚨,如同野獸撕咬住獵物一般,無論對方如何撲騰掙紮,始終埋頭啃咬不鬆口。
對方掙紮得越凶,就越是激起吳生心頭的狠意,雙方撲騰的動作變相加劇了撕咬的烈度,咯吱一聲,是脆骨斷裂的聲音,旋即,吳生感到牙齒陷進肉骨裏,距離閉合又更進了一步,一股黏稠鹹濕的液體流進嘴裏,還順著他的嘴角淌下,鏖戰多時,難免口幹舌燥,猝不及防間,喉嚨一動,就飲下一口血液,吳生感到一陣惡心,卻強忍著沒有鬆口,對方的一隻手終於掙紮出來,拚命擊打吳生的腦門、撕扯吳生的耳朵,疼痛感讓吳生凶性更甚,他索性一邊撕咬一邊吸-允對方的鮮血,隨著撕咬的傷口越來越大,血湧如泉,瘋狂的吳生腦中沒了念頭,隻顧著大口大口飲下,又鹹又黏的血液很是溫熱,腥味直衝腦門。
到得最後,吳生索性騰出雙手來,也不顧對方的撲打,抱著對方的脖子一陣撕咬、啃食,將對方的血肉骨頭一截一截咬下來,吐掉,又埋頭下去,再咬掉一截,又吐掉。
疲倦與瘋狂讓人思維變得僵硬簡單,吳生忘記已經可以趁勢去撿起橫刀,將對方一刀結果,他隻是不停做著眼前的事,像狼狗一樣瘋狂的撕咬,對方四肢掙紮的動作越來越小,身體的抽搐越來越無意識,都沒有引起吳生的注意,直到對方咽喉處已經空了一大半,喉嚨後麵的龍骨再也咬不動,吳生才如夢初醒。
望著肉骨模糊、血湧不停,傷口裸露的血肉如同爬行的蛆蟲,吳生再也忍不住,趴在死屍旁邊嘔吐。
爬起身來的時候,身旁已經沒甚麽同袍,他們都在前方奔戰,而定難軍則在相繼奔逃,已經潰不成軍,吳生顧不得去拍掉戰袍鎧甲上的灰塵,低著頭左右找了半響,才找到不知何時打落的兜鍪,又拾起橫刀,吐了口血唾沫,渾身沸騰的血液,也隨著力竭而漸漸冷靜下來。
此時此刻,吳生知道,他們五百步騎經此一戰,擊敗了多達三千之眾的定難軍,雖然這不是甚麽驚世駭俗的戰績,卻無論如何也容不得小覷了。
疲憊無力讓吳生很想坐下來休息,但他知道不能如此,遂握緊橫刀,跟上同袍。
天亮之後,戰事已畢,尚且來不及打掃戰場,劉仁贍就要做出選擇。
這五百步騎要往何處去。
不過這卻不是難題,戰前劉仁贍就跟柴克宏有過商討。
回靈武縣自然不行,潰敗的定難軍必會將他們的行蹤報知靈武縣的定難軍主力,且不說他們能否入城,估摸著不久定難軍就會再遣人馬南下,為今之計,唯有去跟高審思匯合。
昨夜一戰,雖然定難軍敗走了,五百步騎傷亡也是不小,眼下已經不能在此多留,免得夜長夢多。
當下,劉仁贍領軍去奔向高審思。
一日行程後,先行前往西南邊關的遊騎回報,他們在邊關發現了河西賊軍,高審思所部往東邊的道路去了。
得知高審思從邊關成功撤離,劉仁贍放心下來,此時他們去追趕高審思所部,並不難追上,這也意味著幸好來的是他們,若是來的是定難軍,則高審思就要被南北夾擊。
旋即,劉仁贍下令更該行軍路線。
半日後,眼看天黑前就能追上高審思,遊騎來報,有大股河西賊軍精騎襲來。
劉仁贍聞言麵色大變。
最終,劉仁贍在沒有追上高審思時,就被河西精騎趕上。
事實上,此時,還有定難軍精騎正從北麵圍攏過來。
黃河就在眼前,隻要東渡黃河,就能很快追上高審思,一同回到靈州,然而劉仁贍部已經無法靠近黃河,因為河西賊軍已經圍了上來。
行軍隊列中的吳生,望著四周綿延不絕的河西馬軍,心頭一片冰涼,他割下一截染血的戰袍,用布條將手綁在橫刀刀柄上,而後嚴陣以待。
戰事由河西馬軍率先發起,他們圍著朔方軍奔馳,在馬上引弓搭箭,輪射不休。
......
靈州城,節使府。
“自定難賊軍西渡黃河至今,戰事已經持續了兩月有餘,賀蘭山東麓三百裏戰線上,眼下隻剩靈武還在堅守,西南的豐安高審思業已領軍回撤,前日抵達了鳴沙城,定難賊軍與河西賊軍狼狽為奸,不消多久就會聯合在一起,朔方軍已是無力阻止。”
政事堂裏,懸掛的巨大輿圖前,李紹城聽李正說完這些話,望著輿圖沉思不語。
輿圖他早已看了千萬遍,各方形勢都已了然於胸,雙方的兵馬往來,躍然紙上。
片刻後,李紹城來到沙盤前,負手凝望,依舊是一言不發。
“靈武縣裏匯聚了河西所有守卒,人馬補充到了三千之數,但圍城之敵依然十倍於此,他日河西三州的賊軍北來,靈武縣的形勢就更加嚴峻,能守多久不好言說。一旦靈武縣失守,賊軍就將兵臨靈州城下。等到高審思率部歸來,靈州守卒也不過五千之數......”
李正如是說道。
李紹城終於開口,“靈武縣城防嚴密,三千人馬駐守,兵精糧足,柴克宏難道還守不住一兩個月?”
李正尋思道:“就怕靈武縣久攻不下,賊軍會以偏師圍之,而主力來攻州城。”
李紹城冷笑一聲,不怒而威,“靈州有本帥和五千將士在,管他賊軍多少兵馬,要攻克也不是輕而易舉之事。禁軍已經開拔,不日即至,我等何懼之有?”
李正俯首稱是。
李紹城不動如山,氣度冷峻,“賀蘭山東麓三百裏平地,打了兩個多月還沒打下來,就定難軍這等戰力,石敬瑭那老匹夫也敢興風作浪,真是不知死活!”
與此同時,夏州。
石敬瑭端坐於小案後,正在閱看堂中信使遞上來的軍報,軍報乃是捷報,既然是捷報,信使在送上信件的時候就說明了,側下坐著的楊光遠麵前石敬瑭抱拳,滿麵春風道:“賀喜大帥,得此捷報!劉將軍掃平賀蘭山東麓,圍攻靈武縣,如今河西三州兵馬也已入關,兩相合力,靈武縣彈指可破,屆時十萬大軍圍攻靈州,李紹城死期將至矣!”
石敬瑭眉頭微微皺起,目光仍舊在軍報上沒有挪開,楊光遠繼續說道:“靈州一破,朔方地利盡入我手,又且河西三州掌控河西走廊,屆時便是朝廷禁軍前來,也將無濟於事,軍帥大業可期也!”
“閉嘴!”石敬瑭將軍報重重拍在案桌上,眉心已有怒氣蓄積。
楊光遠馬匹拍在馬腿上,不明所以,倍顯尷尬,也不知石敬瑭是何意思,一時也不知改作何言。
石敬瑭揮手讓信使退下,而後沉著臉道:“六城三百裏地,攻打兩月有餘而未能全克,劉知遠在軍報上言,靈武縣城防嚴密,軍民皆有死戰之誌,旬月間恐怕難克——靈武縣姑且如此難攻,靈州當如何?”
說到這,石敬瑭眉心更怒更見濃厚,“當初傾盡精銳舉兵西進,本欲出其不意,旦夕間將賀蘭山東麓奪下,而後開關迎入河西兵馬,兩相合力再攻靈州城——這本不過是旬月的戰事,事若如此,大江入河,饒是他李紹城兵馬謀略得李從璟真傳,也扭轉不得局勢。如今如何?河西戰事拖延了兩個多月都未打完,數萬兵馬受阻於靈武一介小城,眼下不僅朝廷禁軍成了莫大威脅,那朔方軍民見我數萬大軍,戮力兩月有餘而不能得三百裏平地,平生許多死戰之心,就使得往後戰事更加艱難!”
石敬瑭呼吸愈發粗重,到最後不得不停下來,閉目平息了良久的情緒,才沒有將怒火完全表現出來,“劉知遠、杜重威兩人,一人自持多智,一人自持驍勇,而今攻城掠地幾何?斬得賊軍上將幾員?柴克宏、蒯鼇、盧絳、劉仁贍,哪一個身首異處了?”
楊光遠見石敬瑭含怒不發,不敢再作言語,以免觸怒對方,平白受辱,隻得低頭默然。
石敬瑭站起身來,冷哼道:“事到如今,容不得本帥再坐鎮後方了,這靈州之戰,本帥要親臨陣前指揮!”
楊光遠支支吾吾,欲言又止,見石敬瑭看過來,硬著頭皮道:“大帥若往靈州去,那長澤縣的君子都如何區處?”
石敬瑭一甩衣袖,“區區三千騎,還能反了天不成!”
言罷,大步出門。
楊光遠心頭艱澀,一席話說不出口:君子都自打到了長澤縣,就在夏州境內到處奔走,夏州轄境內的各州縣,不過是避之而已,根本就沒有出戰的意思。
君子都雖隻三千騎,但裝備精良,士卒悍勇,機動性極強,定難軍若要對付他們,哪怕隻是驅趕,也非得出動數倍兵力不可,那還得君子都應戰才行,當此之時,定難軍哪有那許多人馬拉出去出戰?
——先前有黨項將領自持黨項馬軍戰力非凡,擅自出戰,被對方殺得大敗,從那之後,再無人敢言出擊。
對夏州而言,君子都就是一顆毒瘤,輕易觸碰不得,而對於以馬軍為傲的黨項人而言,君子都在夏州運動,無疑相當於朝廷在他們臉上狠狠扇了一耳光。
石敬瑭雖然心中知道,朝廷把君子都放在夏州境內,就是要凸顯定難軍的無能、禁軍的驍勇善戰,從而瓦解夏州軍心民心,為來日禁軍大舉進入夏州做鋪墊,但他卻奈何不得。
......
高審思帶領部曲回到靈州城的時候,李紹城破例出城迎接。
實則李紹城迎接的並不是高審思,對方雖然在豐安抵擋住了河西三州兵馬許多時日,卻也沒甚麽值得誇耀之處,這回也是奉命撤回,而不是大勝凱旋,李紹城要迎接的,卻是率領五百步騎從靈武縣出擊,讓高審思所部得以安全撤回的劉仁贍所部。
秋風原從西天來,越賀蘭山、渡黃河水,而至靈州城前,吹落道旁黃葉,濃烈的秋意鋪滿道路,灑滿田野,在此處收斂了肅殺之意,隻以寧和豐收的麵目示人。
秋高氣爽,豔陽當頭,城門前李紹城著甲而立,不時,數十騎自官道奔馳而至,到了城前漸緩馬速,而後騎兵紛紛下馬,為首的正是高審思與劉仁贍,與龍馬精神的前者不同,後者麵色蒼白,腳步略顯虛浮。
兩相見禮後,李紹城親自扶起劉仁贍,動容道:“於大敵當前之際,率五百步騎出城追擊三千賊軍,並且一戰敗之,令數千將士安然從豐安撤離,將軍之勇令本帥欽佩!”
劉仁贍抱拳道:“眾將士奮勇敢戰,末將不敢居功。”
李紹城向劉仁贍身後望去,見隨行騎兵並不多,眼中閃過一抹沉重,“大戰之後,將軍被賊軍追上,血戰突圍,將士生還幾何?”
念及當日戰事,劉仁贍麵色痛苦,沉聲道:“末將在追趕高將軍之際,於黃河之西為河西兩千馬軍包圍,數百將士奮勇血戰,皆爭相前驅,於是騎兵奔馳,士卒衝陣,直到弩矢耗盡,橫刀卷刃,而無一人棄刀投敵,戰至日暮,屍積如薪,血流入河,賊軍人多箭密,我軍驍勇多身中數矢,猶自大喊護君民、擊不臣,挺身血戰......入夜突圍,渡河者不到二十騎,生還者十三人。”
李紹城良久說不出話來,“五百步騎,生還者隻十三人......”
他走到劉仁贍身後,將跟隨他的十三將士一一看過去,麵前的兒郎年長者不到三十歲,年輕的不過十多歲,幾乎個個帶傷,雖然麵孔各異,但神色堅韌卻無不同。
再麵對劉仁贍時,李紹城沉聲問:“隨你出戰的將士中,可有一個叫吳生的?”
擁有進入洛陽學院的資格,而自願從軍戍守邊關,李紹城或許不會給吳生特權,但必然會格外注意此人。
劉仁贍回憶片刻,頷首道:“有。”
“人呢?”李紹城問。
“沒能回來。”劉仁贍答道。
李紹城半響不能言語,良久,喟歎道:“可惜了......”
......
許多時日後。
小村前,有個老農正在翻整天地,他看起來身強體壯,隻是行動間略微有些不便,仔細觀察,便能發現他的腿腳有些不變。
一騎自官道奔馳而來,到了田邊後勒住韁繩,馬上的騎者正是吳春,他在道旁滾落馬鞍,牽著駿馬走入田間小路,向正專心伺候田地的老農行去。
老農注意到有人走近,直起腰身抬頭去看,便瞧見了吳春,那張被汗水打濕的臉上頓時露出笑意,伸手招呼道:“大郎,你往哪裏去?”
“回來辦點事。”吳春略微遲疑後笑著說道,他將馬拴在小路旁的樹上,就要朝田裏行去,“糧食都收完了否?”
“都收完了,眼下正燒糞肥田——你就別到田裏來了,弄髒了一身衣裳,怎麽著,許久未見,要跟我坐下來聊兩句?”老農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向小路走過來。
吳春解下腰間酒壺,拿在手裏搖晃道:“回來時帶了些好酒,你老可是好酒之人,正要給你老嚐嚐。”
老農在小路上坐下,接過酒壺拔掉塞子,嗅了嗅,陶醉道:“的確是好酒,這香味可是難得,尋常時候喝不到。”說著,卻沒有去飲的意思,又將酒壺遞還給吳春,“不過我已經戒了這口,不喝已有數月了,你還是快些收好,莫要引得我嘴饞才好。”
吳春心中詫異,也在路邊坐下來,笑道:“你老這樣的好酒之人,怎生就突然戒了?”
老農哈哈大笑,不無得意道:“這要是放在前些年,你幾時見我下過地?”
吳春有些尷尬,隻得睜眼說瞎話,“你老是叱吒沙場之人,自然是幹不管這農活的。”
老農嘿然道:“早年可沒見大郎這般會說話,怎麽去了軍中數年,反倒是學會溜須拍馬了?”打趣了一句,老農收起心思,正經說話前歎息了一聲,露出緬懷之色,“吳生那小子以前還沒離家的時候,老是在我耳旁嘮叨,勸我少飲些酒,跟他阿娘一個德行,可我從未聽進心裏去過,嘿,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每回我飲多了酒鬧出事來,總要惹得他上門去給人家賠禮道歉,他一個讀書讀到根子裏去的人,碰到這種時候總是羞得麵紅耳赤,在別人家受了氣挨了罵回來,卻還能耐住性子,不跟我這個丟了他請名師錢、丟了家裏口糧錢的老家夥發脾氣......”
“那時候我還不覺得有甚麽,總覺得是自己的種,跟著我有吃有喝是福,跟著我受苦受累也是命,也沒覺得虧欠他,唉,現在想來那會兒真是有些太不應該了,有時候酒飲得多了衝他發脾氣,甚至拳腳相加,罵他堂堂七尺男兒,學甚麽詩書禮義,好兒郎就該馬上取功名,他也從不還口,隻是默默受了,其實有時候看到他獨自在老樹下呆著,半天不挪動一下,直到暮色降臨,也覺得這孩子挺可憐的。隻不過我心裏還是盼望著,他有朝一日能接過我手中的橫刀,去邊關走一遭,說到底,還是我心裏有不甘有遺憾,總認為子承父誌是應該的......”
“直到他通過洛陽學院考核的消息,和節使募兵的消息同時傳來,這孩子竟然跑來跟我說,不去他一直念叨的洛陽學院了,要去從軍去戍守邊關,我這心裏,才突然間變得極度不是滋味。”
說到這,老農又是一聲長歎,語氣也變得很是複雜,帶上了一絲顫抖,“臨走的那天,他拉著他阿娘的手說了很多話,到了我這裏,卻是幾度欲言又止,最終也不過是勸我少了飲些酒,對身體有妨礙,嘿,到了那等時候,他也隻說讓我少飲一些,不曾說讓我戒了......但我知道這孩子的心意,他是想讓我莫再酗酒誤事,家裏那幾畝薄田已經經不起折騰了,他也想讓我多幫襯點農活,好讓他阿娘和妹子輕鬆些,但這些話他不能說出口啊,他是個做兒子的,要是跟他阿爺說這些話,就有子訓父的意思了,那讓我這張老臉往哪兒放?”
老農拍了拍大腿上並不存在的灰塵,終於再度露出笑意,頗有些自豪道:“所以,那天望著他離開村頭的背影,我就跟自個兒說了,兒子都從軍了都離家了,要是我還酗酒還不下地,那不成狼心狗肺了嗎?說出來旁人可能笑話,我可不想來日他回來的時候,我沒臉見他啊!我也想到時候我能直起腰杆說一句,嘿,兒子,我這個做父親的,也沒有一直拖累你嘛!”
說到最後一句,約莫是覺得有趣,老農又哈哈大笑起來。
笑罷,見吳春一直沒說話,麵色也有些異常,老農不禁收斂神色,肅然問道:“戰前他往家裏寄信的時候說了,你是他的伍長......這小子在軍中可還成器?有沒有給你惹麻煩?此番大戰,他有沒有臨戰畏敵?”
吳春喉嚨硬如磐石,聞言連忙說道:“沒有沒有,吳生從未給我惹過麻煩,此番大戰,他可是悍勇得很!”
“這就好,這就好!”老農很是鬆了口氣,又有了笑意。
見老農這番模樣,吳春要說的話像巨石一樣卡在胸口,怎麽也說不出來,隻得顧左右而言其他,“這......這地裏今年的收成還好吧?”
“好,今年可是豐收,家家戶戶有餘糧!”老農高興道。
吳春見狀,就更是於心不忍,隻得繼續找話,“往年沒見地裏燒糞,這技藝是哪裏傳來的?”
“官吏們教的,不止是燒秋糞,還有許多技藝,說是很能肥田。”老農說道。
“原來如此......”吳春點頭,眼睛盯著身前的農田,“今年的賦稅沒有增加吧?我是說......官吏收取賦稅沒苛責大夥兒吧......”
話說出口,半響,沒聽見回音,吳生心裏覺得奇怪,轉投來看,立即呆住。
麵前這個方才還言談歡快、滿麵笑容的老農,不知何時已是老淚縱橫,眼中的哀傷濃稠如血,怎麽都化不開。
不等吳春說甚麽,老農已經顫抖著開口,蒼老的聲音無限悲涼,“大郎,別瞞著了......你來跟我說這麽久的話,不會隻是因為你是吳生的伍長,戰場上的事,我知道的不比你少......吳生,是不是......是不是戰沒了?”
刹那間,吳春淚水奪眶。
“伯父!”吳春麵朝老農拜下,心頭如同火燒。
吳春的反應讓老農心頭的最後一絲僥幸化為烏有,刹那間周圍的萬事萬物在他眼中失去了所有色彩,神思也恍惚得不分黑白,胸口的抽疼太過劇烈,讓他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吳春顫抖著掏出那封血跡已經變黑的家書,雙手舉著顫顫巍巍遞給老農,艱澀的咽喉吐字艱難,“吳生從來沒有覺得伯父拖累了他,他從軍,是心甘情願子承父誌,他一門心思想著,要在戰場上替伯父找回丟掉的尊榮與尊嚴......”
燈火如晝的靈武縣城正在渡過又一個不眠之夜。
懷遠、安靜兩座縣城已經被定難軍攻克,湧進靈武縣城的不僅有從兩地南撤的守軍,還有逃難而至的兩縣百姓,一時間靈武縣城人滿為患。
這是壞事也是好事,靈武縣在即將遭受數萬賊軍合圍時,本身的守備力量和持續守城力量,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補充。然而這也意味著,定難軍已有能力遣兵南下,去從背後出擊防備河西賊軍的高審思。
百餘騎在城中集結,馬嘶聲聲,將士們摸著馬頭安撫,輕聲與它們說話,如同情人低語,躁動的戰馬便沉靜下來。這百騎身後,有許多步卒將士正匯聚過來,街上人來人往,不止有軍士、青壯,還有為傷者處理簡單傷口的醫者。
吳春負了傷,正在街邊包紮傷口,吳生在他麵前站了片刻,見傷勢不太重,稍稍放下了心,默然了片刻,他從懷裏掏出那一紅一白的兩封書信,遞給臉色略顯蒼白,麵上大汗淋漓的吳春,“今夜我要出城而戰......這兩封家書,還是伍長拿著吧。”
“你要出城?”吳春怔了怔。懷遠、安靜縣城被定難軍攻克後,靈武縣就派了遊騎去通知在西南把守邊關的高審思,入夜前城中剛接到消息,定難軍已經遣軍南下,軍情緊急,柴克宏決定從靈武縣派遣五百步騎出城,力求追上並拖住南下的定難軍一段時間,給高審思贏得安然撤退的時機,否則,一旦高審思陷入被兩麵合圍的境地,無法率領部曲退回靈州一線,往下靈州要麵對河西軍與定難軍的合力進攻,兵力就太少了。
南下的定難軍多達數千人,五百步騎輕裝簡行,的確能夠追趕得上,但這也意味著這五百人的戰役會十分艱難,並且處境將會極度危險,說九死一生都是輕的。
吳春恰逢此時受了傷,不在出城將士名單中,吳生將那兩封家書交給吳春,的確是明智之舉。
隻是這個明智之舉,來得太沉重了些,吳春接過書信,感覺到如有千鈞之重,喉嚨一時艱澀至極,不知該作何言,好半響,吳春握緊書信,艱難道:“誰領軍?”
“劉仁贍將軍。”吳生回答完笑了笑,他知道吳春想要問甚麽,“若能歸來,再與伍長並肩殺敵,若是不能歸來......烈士陵園的軍功碑上,也會有吳生這個名字......來年阿爺見了,也會臉上有光,我就沒甚麽好遺憾的......”
言罷,吳生向吳春用力行了一個軍禮。
便縱有再多言語再多情緒,也都在這個軍禮之中道盡了。
幹淨利落的轉身,吳生朝正在集結的方陣趕去。
吳春站起身,目送吳生匯入方陣中,又看著方陣口銜枚、馬裹蹄,心頭湧動著難以言說的情緒,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個如今從各方麵看,都已經格外精銳的士卒,數月前剛進軍營時,是怎樣一副嫩頭嫩腦的模樣——彼時他還懷揣著幾本書冊,隻是那幾本早已被他翻爛的書冊,自打他進了軍營後就再也沒機會動過。
“吳哥兒,你可一定要活著回來......”吳春輕聲呢喃。
不時,東城門洞開,策應部曲先行衝殺出城;兩刻後,南城門洞開,五百步騎悄然潛行。
直到最後的甲士身影消失在城門,先前正在協助軍醫給傷員包紮傷口的玉娘,才聞訊趕來,火光昏黃的光亮下,她滿頭細汗,在街口拚命張望,卻注定再也看不到那個出城的人。
從出城到成功進入荒野,吳生感到如過幾度春秋,好在剛從懷遠、安靜南下的定難軍大隊人馬,還不曾將包圍圈完全合攏,這才給了五百步騎渾水摸魚的機會,零星交戰是不可避免的,萬幸沒有鬧出大動靜。
按照事先規劃的路線南奔,五百步騎速度很快,既然是精心挑選的士卒,當然不會有夜盲症者濫竽充數,明月高懸,清輝灑落甲胄,無邊無際的田野已無人煙,曠野將這五百步騎襯托得既如鬼魅,又如天兵。
領兵的劉仁贍,自然就是昔年吳國常州刺史劉金之子,本身是良將,又職司駐守靈武縣,對縣內道路早已爛熟於胸,比鄉導還要鄉導,此時雖然抹黑趕路,倒也不用擔心把部曲帶岔了路。
吳生奔行在隊列中,隻能隨著隊伍前行,並不能左右觀望到多大的東西,事實上他也不曾左顧右盼,嘴裏咬著木枝久了,有些僵硬發麻,唾液都要滴下來,不過這跟即將到來的惡戰相比,也就不值一提。
雖然不是領兵將領,如今的吳生卻也知曉,五百步騎要拖住數千賊軍,戰法很重要,借助夜裏視線不佳的條件大張旗鼓大造聲勢,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天明日後如何區處,尤其是野外定難軍聞訊趕來之後如何應對,便是大問題。
遙遠的黑暗天際劃過一道流星,刹那間的光彩絢麗奪目,氣勢滂沱的軌跡似乎觸手可及。
軍令傳下:已發現賊軍蹤跡,所有將士備戰。
隊列中的吳生看不到四野,更加看不到定難軍的火把,前後左右皆盡同袍而已,他握緊了橫刀,又鬆開,心跳快了一拍,旋即又恢複正常,眼神變得淩厲之後,卻再也沒有緩和下來。將士們的腳步聲響在耳畔,傳遞著一種刻意放輕的壓抑感,那聲音甚至不如呼吸聲來得響亮。
吳生暗自尋思:戰機緊迫,賊軍也在夜裏行軍,隻不過定然各自舉著火把,對方有數千將士,火把前後相接必如龍蛇。與勢若江河的賊軍相比,己方不過就是一條大魚罷了。
邊地初秋,夜晚已經涼得厲害,這方曠野沒有茂密森林,有的不過是荒草灌木,還頗為稀疏,地勢的高低起伏大多都在數尺範圍內,沒有可供依托布陣的山巒,行軍途中的密林總是讓人心生警惕,而眼前毫無遮掩的四野卻更加讓人感到不安,夜風的吹拂聲裏夾雜了沙土,如同野狼在低聲嗚咽,頭頂星密月圓,清輝灑落千裏,看似寧和沉靜的夜幕中,不知何時就會躍出不可預知的危險,而將士們無從躲避。
悠忽間,馬蹄聲敲碎了吳生心頭的思緒,大地從沉睡中突然驚醒,心跳的律動變得急促,吳生望不到陣前的情景,卻知道這是馬軍和前陣將士已經出動,他再度緊握了一下手中的橫刀,昔日大戰的場麵在腦海中走馬觀花般閃過,於寂靜無聲中,他聽到了金戈鐵馬。
交戰聲來的比吳生預想的要晚,動靜也比吳生預想得要大,漫山遍野都是號角聲與鼓聲,火把在各處亂舞,仿佛四麵八方都有數不盡的袍澤,吳生不知道劉仁贍是怎樣布置的兵力,可以鬧騰出這樣大的動靜,他能夠猜想到的,隻有馬軍迂回到了各處,在各方搖旗呐喊而已。
說不清過了多長時間,山呼海嘯般的喧鬧聲彌漫了前方的曠野,喝罵聲呼喊聲驚叫聲不一而足,亂糟糟如同一鍋沸粥,吳生知道那是定難軍亂了。
雜亂聲大的如同要將人淹沒,吳生這才知道,他們距離定難軍竟然已經這樣近。轉過一道彎,他看見了不遠處的定難軍將士,燈火通明下的人影密密麻麻,在奔走在張望在駐足,陣型正在要變未變之際,彼時吳生心生寒意,對方少說也超過了三千之眾。
“眾將士聽令:殺上前去!”
劉仁贍不知何時已經轉了回來,又或許他從未遠離,吳生看到他策馬在陣前行過,高高舉起手中的丈八長槊,威風凜凜又分外悲壯,在月光下還有一股說不清的懾人魄力。
吳生隨同隊列奔殺向前,衝向近在咫尺的定難軍。
亂起來的定難軍給了朔方軍可趁之機,對方也不知道朔方軍有多少人,也不知道是否落入了朔方軍的埋伏,被夜襲的一方本就處於絕對被動地位,更何況,在這方天地下的百裏戰場上,靈武縣一線守卒、高審思部曲、靈州援軍,都是定難軍需要麵對的挑戰,勝負未分之時,誰也不知道對方有沒有陰謀陷阱,誰也不知道對方事先是否有布置,當下是否有後手。
每一場戰鬥,都是把戰爭的未知化為已知。
而要得到答案,則需付出代價。
奔至汪洋大海般的定難軍人群前,吳生與身旁同袍一樣,微弓身軀,在跑動中端起旅臂短弩,置於眼前,瞄準眼前的定難軍將士,扣動扳機,利矢飛射而去,釘入一個個麵色或惶恐或驚駭或憤怒,但還來不及有嚴密防備的定難軍將士身體。
火光下,吳生看到自己的弩矢準確洞穿了一個定難軍士卒的麵門,不到二十步的距離下,他清晰看到對方的腦袋猛地相候一昂,帶動這個身子向後栽倒。在這一陣近距離弩矢齊射下,風吹草低,定難軍倒下了一排士卒,露出他們身後神色更加驚慌的袍澤。
保持目光平視,吳生準確將短弩掛回腰間,順勢拔出橫刀,雙手緊握,做完這些動作,已經奔到定難軍人群前,他腳步往前重重一踏,吐氣開聲,橫刀劈斬而下,麵前的定難軍舉刀格擋,卻沒能擋住橫刀的劈斬之勢,當橫刀斬在對方肩上時,吳生如早有預料一般,後腳已經踹出,正中對方小腹,趁著對方後退的空檔,殺人技愈發嫻熟的吳生,在間不容發之際,欺身而進,將橫刀捅進了對方腹腔,刀鋒刺破甲胄入體的瞬間,經曆了從滯澀到順暢的過程,濕熱的鮮血順著刀身上的放血槽流淌而出,又被刀柄前的護手擋住,沒有讓手沾上血而變得滑膩握不緊橫刀,吳生空出左手扣住對方的後頸,讓對方無從逃脫掙紮,也讓對方護在自己身前,右手兩度用力,一度進兩寸,刹那間橫刀快要沒至刀柄,刀尖從對方後背露出一大截,在吳生冰冷的目光前,定難軍眼珠凸出,嘴中湧血,臉上交織著驚恐、憤怒與痛苦之色,還有一絲不可置信的意味,死死盯著吳生,似乎在控訴吳生野獸般的凶狠,一刀三進,每進一次,都讓定難軍痛苦抽搐一回,但在吳生的感知中,那是美妙到隻有提槍寸寸進入女子身體,才能媲美一二的非凡體驗,與此同時,定難軍已經痛到無法出聲,痛到快要失去知覺。
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吳生用力猛地拔出橫刀的時候,鮮血尺濺,在空過劃出一道圓弧,熱氣在冷夜中清晰可見,一腳將命喪九泉的定難軍踹倒在人群裏,吳生沒有絲毫停頓,再度揮刀而進,刀劍相交的撞擊聲清脆悅耳,幾度輪回,吳生看準時機,以肩甲硬抗並不十分有力的一刀,雙手持刀平直揮斬,寒光一閃而過,橫刀齊肩斬過麵前定難軍的脖子,刹那間的感覺,如同斬斷了木樁,刀身從碰撞遭阻再到斬過對方脖頸變得順暢,其間的過程雖然不過瞬息之間,生出的愉悅感卻濃烈得猶如發自靈魂深處,轉瞬而逝的風景一如陽春白雪,美得無法言說,飄過雲端的感受更勝噴薄的高-潮,而當定難軍的頭顱高高飛去,與肩平直的脖子裏飛濺出數尺之高的血泉,濃稠的血腥味撲鼻而來,視覺與嗅覺享受到的雙重盛宴,讓精神的快感瞬間達到巔峰,再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比擬。
吳生從喉嚨裏發出一聲惡鬼般的吼叫,身心的快感妙不可言,如同置身鋪天蓋地的狂風暴雨之中,讓他想要仰天狂笑,如同站在死寂無物的山巔之上,讓他想要縱身躍下,然則此時此刻他卻在戰陣裏,所有一切都比不過眼前的廝殺,好在麵前的賊人無窮無盡,在他倒下之前,他可以任意揮動橫刀,將冰冷的刀鋒砍進敵軍的身體,將他們的鮮血從身軀中流放出來,將他們的生命收割,讓他們的魂魄歌唱,殺戮有著如此致命的誘惑力,讓吳生無法自持,他甚至不在乎自己受多少傷,肉骨的疼痛讓他能清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傷口的撕裂刺激著他享受生命張力的狂歡,世間一切紛擾束縛、期望與壓抑、悲歡與離合,都在鮮血綻放時如雲消散,在戰陣之中作為戰士,他隻需要一個勁殺人,殺人再殺人,再也不用顧忌俗世萬物,心中的道德與頭頂的明月,在此時都有了明目張膽的理由去忽視,化身惡魔成了會被歌頌的功業,自由放縱之美莫過於此。
......
因為疑兵之計的需要,五百步騎在戰前分散各處,而當戰事爆發之後,五百步騎又重新聚攏。
吳生能夠注意到,數股馬軍和步卒從各方匯聚過來,夜色終究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掩護,而當五百步騎再度合力後,殺傷力立即大增,有馬軍在前奔殺縱橫,撕裂陣型,在旁牽製人馬、保障側翼,步卒戰陣推進得就更快。
趁亂給予定難軍痛擊,引得定難軍亂勢更甚後,劉仁贍見定難軍抵擋不力,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審時度勢之後,將步騎分為數股,化大陣為小陣,增加打擊麵,以求及早引起定難軍的全麵潰敗。
隨著戰場擴大,喧囂聲更甚,朔方軍步騎之後,滿地丟棄的兵刃與火把,屍體雖然不多,但也橫七豎八到處都是,在朔方軍戰陣之前,定難軍抵擋不力,小股悍勇之徒難以撼動朔方軍兵鋒,大型戰陣又未及阻止,更多的士卒慌亂奔走,亂成一團。
兩名士卒正在地上扭打,吳生死死捆住對方的雙手,腦袋狠狠朝對方臉上撞去,連撞了許多下,撞得他眼前冒星,才終於撞在在對方鼻梁上,對方一聲悶哼,腦袋後仰,但四肢雖然沒有放鬆,吳生看到對方的脖子,幾乎沒有任何遲疑,就一口咬住對方喉嚨,如同野獸撕咬住獵物一般,無論對方如何撲騰掙紮,始終埋頭啃咬不鬆口。
對方掙紮得越凶,就越是激起吳生心頭的狠意,雙方撲騰的動作變相加劇了撕咬的烈度,咯吱一聲,是脆骨斷裂的聲音,旋即,吳生感到牙齒陷進肉骨裏,距離閉合又更進了一步,一股黏稠鹹濕的液體流進嘴裏,還順著他的嘴角淌下,鏖戰多時,難免口幹舌燥,猝不及防間,喉嚨一動,就飲下一口血液,吳生感到一陣惡心,卻強忍著沒有鬆口,對方的一隻手終於掙紮出來,拚命擊打吳生的腦門、撕扯吳生的耳朵,疼痛感讓吳生凶性更甚,他索性一邊撕咬一邊吸-允對方的鮮血,隨著撕咬的傷口越來越大,血湧如泉,瘋狂的吳生腦中沒了念頭,隻顧著大口大口飲下,又鹹又黏的血液很是溫熱,腥味直衝腦門。
到得最後,吳生索性騰出雙手來,也不顧對方的撲打,抱著對方的脖子一陣撕咬、啃食,將對方的血肉骨頭一截一截咬下來,吐掉,又埋頭下去,再咬掉一截,又吐掉。
疲倦與瘋狂讓人思維變得僵硬簡單,吳生忘記已經可以趁勢去撿起橫刀,將對方一刀結果,他隻是不停做著眼前的事,像狼狗一樣瘋狂的撕咬,對方四肢掙紮的動作越來越小,身體的抽搐越來越無意識,都沒有引起吳生的注意,直到對方咽喉處已經空了一大半,喉嚨後麵的龍骨再也咬不動,吳生才如夢初醒。
望著肉骨模糊、血湧不停,傷口裸露的血肉如同爬行的蛆蟲,吳生再也忍不住,趴在死屍旁邊嘔吐。
爬起身來的時候,身旁已經沒甚麽同袍,他們都在前方奔戰,而定難軍則在相繼奔逃,已經潰不成軍,吳生顧不得去拍掉戰袍鎧甲上的灰塵,低著頭左右找了半響,才找到不知何時打落的兜鍪,又拾起橫刀,吐了口血唾沫,渾身沸騰的血液,也隨著力竭而漸漸冷靜下來。
此時此刻,吳生知道,他們五百步騎經此一戰,擊敗了多達三千之眾的定難軍,雖然這不是甚麽驚世駭俗的戰績,卻無論如何也容不得小覷了。
疲憊無力讓吳生很想坐下來休息,但他知道不能如此,遂握緊橫刀,跟上同袍。
天亮之後,戰事已畢,尚且來不及打掃戰場,劉仁贍就要做出選擇。
這五百步騎要往何處去。
不過這卻不是難題,戰前劉仁贍就跟柴克宏有過商討。
回靈武縣自然不行,潰敗的定難軍必會將他們的行蹤報知靈武縣的定難軍主力,且不說他們能否入城,估摸著不久定難軍就會再遣人馬南下,為今之計,唯有去跟高審思匯合。
昨夜一戰,雖然定難軍敗走了,五百步騎傷亡也是不小,眼下已經不能在此多留,免得夜長夢多。
當下,劉仁贍領軍去奔向高審思。
一日行程後,先行前往西南邊關的遊騎回報,他們在邊關發現了河西賊軍,高審思所部往東邊的道路去了。
得知高審思從邊關成功撤離,劉仁贍放心下來,此時他們去追趕高審思所部,並不難追上,這也意味著幸好來的是他們,若是來的是定難軍,則高審思就要被南北夾擊。
旋即,劉仁贍下令更該行軍路線。
半日後,眼看天黑前就能追上高審思,遊騎來報,有大股河西賊軍精騎襲來。
劉仁贍聞言麵色大變。
最終,劉仁贍在沒有追上高審思時,就被河西精騎趕上。
事實上,此時,還有定難軍精騎正從北麵圍攏過來。
黃河就在眼前,隻要東渡黃河,就能很快追上高審思,一同回到靈州,然而劉仁贍部已經無法靠近黃河,因為河西賊軍已經圍了上來。
行軍隊列中的吳生,望著四周綿延不絕的河西馬軍,心頭一片冰涼,他割下一截染血的戰袍,用布條將手綁在橫刀刀柄上,而後嚴陣以待。
戰事由河西馬軍率先發起,他們圍著朔方軍奔馳,在馬上引弓搭箭,輪射不休。
......
靈州城,節使府。
“自定難賊軍西渡黃河至今,戰事已經持續了兩月有餘,賀蘭山東麓三百裏戰線上,眼下隻剩靈武還在堅守,西南的豐安高審思業已領軍回撤,前日抵達了鳴沙城,定難賊軍與河西賊軍狼狽為奸,不消多久就會聯合在一起,朔方軍已是無力阻止。”
政事堂裏,懸掛的巨大輿圖前,李紹城聽李正說完這些話,望著輿圖沉思不語。
輿圖他早已看了千萬遍,各方形勢都已了然於胸,雙方的兵馬往來,躍然紙上。
片刻後,李紹城來到沙盤前,負手凝望,依舊是一言不發。
“靈武縣裏匯聚了河西所有守卒,人馬補充到了三千之數,但圍城之敵依然十倍於此,他日河西三州的賊軍北來,靈武縣的形勢就更加嚴峻,能守多久不好言說。一旦靈武縣失守,賊軍就將兵臨靈州城下。等到高審思率部歸來,靈州守卒也不過五千之數......”
李正如是說道。
李紹城終於開口,“靈武縣城防嚴密,三千人馬駐守,兵精糧足,柴克宏難道還守不住一兩個月?”
李正尋思道:“就怕靈武縣久攻不下,賊軍會以偏師圍之,而主力來攻州城。”
李紹城冷笑一聲,不怒而威,“靈州有本帥和五千將士在,管他賊軍多少兵馬,要攻克也不是輕而易舉之事。禁軍已經開拔,不日即至,我等何懼之有?”
李正俯首稱是。
李紹城不動如山,氣度冷峻,“賀蘭山東麓三百裏平地,打了兩個多月還沒打下來,就定難軍這等戰力,石敬瑭那老匹夫也敢興風作浪,真是不知死活!”
與此同時,夏州。
石敬瑭端坐於小案後,正在閱看堂中信使遞上來的軍報,軍報乃是捷報,既然是捷報,信使在送上信件的時候就說明了,側下坐著的楊光遠麵前石敬瑭抱拳,滿麵春風道:“賀喜大帥,得此捷報!劉將軍掃平賀蘭山東麓,圍攻靈武縣,如今河西三州兵馬也已入關,兩相合力,靈武縣彈指可破,屆時十萬大軍圍攻靈州,李紹城死期將至矣!”
石敬瑭眉頭微微皺起,目光仍舊在軍報上沒有挪開,楊光遠繼續說道:“靈州一破,朔方地利盡入我手,又且河西三州掌控河西走廊,屆時便是朝廷禁軍前來,也將無濟於事,軍帥大業可期也!”
“閉嘴!”石敬瑭將軍報重重拍在案桌上,眉心已有怒氣蓄積。
楊光遠馬匹拍在馬腿上,不明所以,倍顯尷尬,也不知石敬瑭是何意思,一時也不知改作何言。
石敬瑭揮手讓信使退下,而後沉著臉道:“六城三百裏地,攻打兩月有餘而未能全克,劉知遠在軍報上言,靈武縣城防嚴密,軍民皆有死戰之誌,旬月間恐怕難克——靈武縣姑且如此難攻,靈州當如何?”
說到這,石敬瑭眉心更怒更見濃厚,“當初傾盡精銳舉兵西進,本欲出其不意,旦夕間將賀蘭山東麓奪下,而後開關迎入河西兵馬,兩相合力再攻靈州城——這本不過是旬月的戰事,事若如此,大江入河,饒是他李紹城兵馬謀略得李從璟真傳,也扭轉不得局勢。如今如何?河西戰事拖延了兩個多月都未打完,數萬兵馬受阻於靈武一介小城,眼下不僅朝廷禁軍成了莫大威脅,那朔方軍民見我數萬大軍,戮力兩月有餘而不能得三百裏平地,平生許多死戰之心,就使得往後戰事更加艱難!”
石敬瑭呼吸愈發粗重,到最後不得不停下來,閉目平息了良久的情緒,才沒有將怒火完全表現出來,“劉知遠、杜重威兩人,一人自持多智,一人自持驍勇,而今攻城掠地幾何?斬得賊軍上將幾員?柴克宏、蒯鼇、盧絳、劉仁贍,哪一個身首異處了?”
楊光遠見石敬瑭含怒不發,不敢再作言語,以免觸怒對方,平白受辱,隻得低頭默然。
石敬瑭站起身來,冷哼道:“事到如今,容不得本帥再坐鎮後方了,這靈州之戰,本帥要親臨陣前指揮!”
楊光遠支支吾吾,欲言又止,見石敬瑭看過來,硬著頭皮道:“大帥若往靈州去,那長澤縣的君子都如何區處?”
石敬瑭一甩衣袖,“區區三千騎,還能反了天不成!”
言罷,大步出門。
楊光遠心頭艱澀,一席話說不出口:君子都自打到了長澤縣,就在夏州境內到處奔走,夏州轄境內的各州縣,不過是避之而已,根本就沒有出戰的意思。
君子都雖隻三千騎,但裝備精良,士卒悍勇,機動性極強,定難軍若要對付他們,哪怕隻是驅趕,也非得出動數倍兵力不可,那還得君子都應戰才行,當此之時,定難軍哪有那許多人馬拉出去出戰?
——先前有黨項將領自持黨項馬軍戰力非凡,擅自出戰,被對方殺得大敗,從那之後,再無人敢言出擊。
對夏州而言,君子都就是一顆毒瘤,輕易觸碰不得,而對於以馬軍為傲的黨項人而言,君子都在夏州運動,無疑相當於朝廷在他們臉上狠狠扇了一耳光。
石敬瑭雖然心中知道,朝廷把君子都放在夏州境內,就是要凸顯定難軍的無能、禁軍的驍勇善戰,從而瓦解夏州軍心民心,為來日禁軍大舉進入夏州做鋪墊,但他卻奈何不得。
......
高審思帶領部曲回到靈州城的時候,李紹城破例出城迎接。
實則李紹城迎接的並不是高審思,對方雖然在豐安抵擋住了河西三州兵馬許多時日,卻也沒甚麽值得誇耀之處,這回也是奉命撤回,而不是大勝凱旋,李紹城要迎接的,卻是率領五百步騎從靈武縣出擊,讓高審思所部得以安全撤回的劉仁贍所部。
秋風原從西天來,越賀蘭山、渡黃河水,而至靈州城前,吹落道旁黃葉,濃烈的秋意鋪滿道路,灑滿田野,在此處收斂了肅殺之意,隻以寧和豐收的麵目示人。
秋高氣爽,豔陽當頭,城門前李紹城著甲而立,不時,數十騎自官道奔馳而至,到了城前漸緩馬速,而後騎兵紛紛下馬,為首的正是高審思與劉仁贍,與龍馬精神的前者不同,後者麵色蒼白,腳步略顯虛浮。
兩相見禮後,李紹城親自扶起劉仁贍,動容道:“於大敵當前之際,率五百步騎出城追擊三千賊軍,並且一戰敗之,令數千將士安然從豐安撤離,將軍之勇令本帥欽佩!”
劉仁贍抱拳道:“眾將士奮勇敢戰,末將不敢居功。”
李紹城向劉仁贍身後望去,見隨行騎兵並不多,眼中閃過一抹沉重,“大戰之後,將軍被賊軍追上,血戰突圍,將士生還幾何?”
念及當日戰事,劉仁贍麵色痛苦,沉聲道:“末將在追趕高將軍之際,於黃河之西為河西兩千馬軍包圍,數百將士奮勇血戰,皆爭相前驅,於是騎兵奔馳,士卒衝陣,直到弩矢耗盡,橫刀卷刃,而無一人棄刀投敵,戰至日暮,屍積如薪,血流入河,賊軍人多箭密,我軍驍勇多身中數矢,猶自大喊護君民、擊不臣,挺身血戰......入夜突圍,渡河者不到二十騎,生還者十三人。”
李紹城良久說不出話來,“五百步騎,生還者隻十三人......”
他走到劉仁贍身後,將跟隨他的十三將士一一看過去,麵前的兒郎年長者不到三十歲,年輕的不過十多歲,幾乎個個帶傷,雖然麵孔各異,但神色堅韌卻無不同。
再麵對劉仁贍時,李紹城沉聲問:“隨你出戰的將士中,可有一個叫吳生的?”
擁有進入洛陽學院的資格,而自願從軍戍守邊關,李紹城或許不會給吳生特權,但必然會格外注意此人。
劉仁贍回憶片刻,頷首道:“有。”
“人呢?”李紹城問。
“沒能回來。”劉仁贍答道。
李紹城半響不能言語,良久,喟歎道:“可惜了......”
......
許多時日後。
小村前,有個老農正在翻整天地,他看起來身強體壯,隻是行動間略微有些不便,仔細觀察,便能發現他的腿腳有些不變。
一騎自官道奔馳而來,到了田邊後勒住韁繩,馬上的騎者正是吳春,他在道旁滾落馬鞍,牽著駿馬走入田間小路,向正專心伺候田地的老農行去。
老農注意到有人走近,直起腰身抬頭去看,便瞧見了吳春,那張被汗水打濕的臉上頓時露出笑意,伸手招呼道:“大郎,你往哪裏去?”
“回來辦點事。”吳春略微遲疑後笑著說道,他將馬拴在小路旁的樹上,就要朝田裏行去,“糧食都收完了否?”
“都收完了,眼下正燒糞肥田——你就別到田裏來了,弄髒了一身衣裳,怎麽著,許久未見,要跟我坐下來聊兩句?”老農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向小路走過來。
吳春解下腰間酒壺,拿在手裏搖晃道:“回來時帶了些好酒,你老可是好酒之人,正要給你老嚐嚐。”
老農在小路上坐下,接過酒壺拔掉塞子,嗅了嗅,陶醉道:“的確是好酒,這香味可是難得,尋常時候喝不到。”說著,卻沒有去飲的意思,又將酒壺遞還給吳春,“不過我已經戒了這口,不喝已有數月了,你還是快些收好,莫要引得我嘴饞才好。”
吳春心中詫異,也在路邊坐下來,笑道:“你老這樣的好酒之人,怎生就突然戒了?”
老農哈哈大笑,不無得意道:“這要是放在前些年,你幾時見我下過地?”
吳春有些尷尬,隻得睜眼說瞎話,“你老是叱吒沙場之人,自然是幹不管這農活的。”
老農嘿然道:“早年可沒見大郎這般會說話,怎麽去了軍中數年,反倒是學會溜須拍馬了?”打趣了一句,老農收起心思,正經說話前歎息了一聲,露出緬懷之色,“吳生那小子以前還沒離家的時候,老是在我耳旁嘮叨,勸我少飲些酒,跟他阿娘一個德行,可我從未聽進心裏去過,嘿,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每回我飲多了酒鬧出事來,總要惹得他上門去給人家賠禮道歉,他一個讀書讀到根子裏去的人,碰到這種時候總是羞得麵紅耳赤,在別人家受了氣挨了罵回來,卻還能耐住性子,不跟我這個丟了他請名師錢、丟了家裏口糧錢的老家夥發脾氣......”
“那時候我還不覺得有甚麽,總覺得是自己的種,跟著我有吃有喝是福,跟著我受苦受累也是命,也沒覺得虧欠他,唉,現在想來那會兒真是有些太不應該了,有時候酒飲得多了衝他發脾氣,甚至拳腳相加,罵他堂堂七尺男兒,學甚麽詩書禮義,好兒郎就該馬上取功名,他也從不還口,隻是默默受了,其實有時候看到他獨自在老樹下呆著,半天不挪動一下,直到暮色降臨,也覺得這孩子挺可憐的。隻不過我心裏還是盼望著,他有朝一日能接過我手中的橫刀,去邊關走一遭,說到底,還是我心裏有不甘有遺憾,總認為子承父誌是應該的......”
“直到他通過洛陽學院考核的消息,和節使募兵的消息同時傳來,這孩子竟然跑來跟我說,不去他一直念叨的洛陽學院了,要去從軍去戍守邊關,我這心裏,才突然間變得極度不是滋味。”
說到這,老農又是一聲長歎,語氣也變得很是複雜,帶上了一絲顫抖,“臨走的那天,他拉著他阿娘的手說了很多話,到了我這裏,卻是幾度欲言又止,最終也不過是勸我少了飲些酒,對身體有妨礙,嘿,到了那等時候,他也隻說讓我少飲一些,不曾說讓我戒了......但我知道這孩子的心意,他是想讓我莫再酗酒誤事,家裏那幾畝薄田已經經不起折騰了,他也想讓我多幫襯點農活,好讓他阿娘和妹子輕鬆些,但這些話他不能說出口啊,他是個做兒子的,要是跟他阿爺說這些話,就有子訓父的意思了,那讓我這張老臉往哪兒放?”
老農拍了拍大腿上並不存在的灰塵,終於再度露出笑意,頗有些自豪道:“所以,那天望著他離開村頭的背影,我就跟自個兒說了,兒子都從軍了都離家了,要是我還酗酒還不下地,那不成狼心狗肺了嗎?說出來旁人可能笑話,我可不想來日他回來的時候,我沒臉見他啊!我也想到時候我能直起腰杆說一句,嘿,兒子,我這個做父親的,也沒有一直拖累你嘛!”
說到最後一句,約莫是覺得有趣,老農又哈哈大笑起來。
笑罷,見吳春一直沒說話,麵色也有些異常,老農不禁收斂神色,肅然問道:“戰前他往家裏寄信的時候說了,你是他的伍長......這小子在軍中可還成器?有沒有給你惹麻煩?此番大戰,他有沒有臨戰畏敵?”
吳春喉嚨硬如磐石,聞言連忙說道:“沒有沒有,吳生從未給我惹過麻煩,此番大戰,他可是悍勇得很!”
“這就好,這就好!”老農很是鬆了口氣,又有了笑意。
見老農這番模樣,吳春要說的話像巨石一樣卡在胸口,怎麽也說不出來,隻得顧左右而言其他,“這......這地裏今年的收成還好吧?”
“好,今年可是豐收,家家戶戶有餘糧!”老農高興道。
吳春見狀,就更是於心不忍,隻得繼續找話,“往年沒見地裏燒糞,這技藝是哪裏傳來的?”
“官吏們教的,不止是燒秋糞,還有許多技藝,說是很能肥田。”老農說道。
“原來如此......”吳春點頭,眼睛盯著身前的農田,“今年的賦稅沒有增加吧?我是說......官吏收取賦稅沒苛責大夥兒吧......”
話說出口,半響,沒聽見回音,吳生心裏覺得奇怪,轉投來看,立即呆住。
麵前這個方才還言談歡快、滿麵笑容的老農,不知何時已是老淚縱橫,眼中的哀傷濃稠如血,怎麽都化不開。
不等吳春說甚麽,老農已經顫抖著開口,蒼老的聲音無限悲涼,“大郎,別瞞著了......你來跟我說這麽久的話,不會隻是因為你是吳生的伍長,戰場上的事,我知道的不比你少......吳生,是不是......是不是戰沒了?”
刹那間,吳春淚水奪眶。
“伯父!”吳春麵朝老農拜下,心頭如同火燒。
吳春的反應讓老農心頭的最後一絲僥幸化為烏有,刹那間周圍的萬事萬物在他眼中失去了所有色彩,神思也恍惚得不分黑白,胸口的抽疼太過劇烈,讓他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吳春顫抖著掏出那封血跡已經變黑的家書,雙手舉著顫顫巍巍遞給老農,艱澀的咽喉吐字艱難,“吳生從來沒有覺得伯父拖累了他,他從軍,是心甘情願子承父誌,他一門心思想著,要在戰場上替伯父找回丟掉的尊榮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