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都是在定遠縣外紮營,唐軍營地與吳軍營地相隔仍有超過十裏的距離,這是一段頗為安全的距離,既不至於遠到對對方營中有大動靜而半分不能知曉,同時又保證了己方在有隱秘兵馬調動時不至於被對方探知,這是一個看起來很矛盾的說法,實則理論上就是如此,當然實際情況如何就要考校雙方的硬軟實力了。
李德誠本已打算主動退守清流關,營中的準備剛做到一半,就接到了清流關守將派人傳來的消息,這讓李德誠的臉色霎時間難看到了極點,清流關的守將不是庸碌之輩,清流關的吳軍將士也不是酒囊飯袋,但這也不過是相對而言,在李從璟親自率領的君子都麵前,李德誠再如何對自己的部曲有信心,也不敢有半分樂觀心態。
“清流關總歸還有千餘將士,滁州城亦有守卒近三千,若是李從璟果真隻是率領君子都三千鐵甲,清流關未必會馬上就被攻陷。”有幕僚如是說道,對這樣的寬慰之言,李德誠實在沒有辦法聽進心裏去,李從璟迂回數百裏奔襲,豈會沒有十足把握,他雖然沒有見識過君子都作戰,好歹聽說過君子都在龍門山阻擊三萬西川軍的戰績,對方的戰力如何能用常理衡量,且還是在李從璟的親自帶領下?
李德誠不敢耽擱半分,讓三軍將士加快速度,全軍往清流關撤退,同時他叫來留下斷後的將領,對他好生叮囑一番,又格外多給了一千兵馬,讓對方無論如何也要拖住李從珂,至少得堅持到天明。同時派遣一隊馬軍快馬加鞭趕往清流關傳令,若是清流關還沒有落入李從璟之手,無論如何也要守住,若是清流關已經不保,則等他率領大軍趕回清流關的時候,再與滁州前後夾擊。
左右分析,李德誠還是隻能選擇往清流關進軍,他總不能往廬州亦或是楚州逃竄,那豈不是拱手將清流關並及滁州都讓給唐軍?
諸事都竭盡所能安排妥當,看似都沒有問題,然而理論上合理並不一定就行得通,在李德誠率軍往清流關遁走後不久,侍衛親軍就殺到了吳軍營地。整編後的侍衛親軍,並不缺乏演武院學生充當骨幹,也不乏許多早先屢有戰功的勇將充作將領,且不說主將李從珂與副將李彥超,為加強侍衛親軍戰力,李嗣源沒少廢心思,殿前軍的牆角被他挖了不少,包括之前百戰軍的勇將如丁茂、史叢達等人,都調進了侍衛親軍任職,有這些將領帶頭,侍衛親軍缺的隻是實戰磨合,後勁比李德誠麾下那些藩鎮軍強了不知多少,連日作戰下來日勝一日讓李德誠損兵折將,不是沒有道理的。此時侍衛親軍明知清流關被君子都攻打,自然半分力氣也不會留,都嗷嗷叫著要在天亮之前將李德誠擊潰,在這樣的攻勢下,李德誠留下的區區三四千人,哪裏抵擋得住侍衛親軍的猛攻?
“唐賊這是發甚麽瘋,竟然全軍出動來攻打我軍?”留下來斷後的吳軍將領有些傻眼,更多的是氣急敗壞,先前奉命留下來阻截唐軍,隻不過是萬全起見,吳軍將領準備應對的也不過唐軍夜襲的一部分精銳,何曾有準備要麵對整個侍衛親軍?
“將軍,擋不住了!”接連有指揮使來向吳軍將領哭訴,“這等陣仗,分明是唐賊傾巢而出,我等不到四千之眾,如何抵擋得住?”
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吳軍將領心中的天人交戰並沒有持續多久,他還不想把自己折在這裏,再者就算到了李德誠麵前他也並非不能交代,誰告訴過他侍衛親軍會全軍出動了?三萬吳軍都擋不住唐軍,他三千餘人頂個屁用,李德誠還真能將他正了軍法不成?
在侍衛親軍將吳軍殺敗的前一段時間,吳軍將領“識趣”的知難而退,率領親信部曲撤出戰鬥,去追趕李德誠。他這一走,本就被打得有些懵的吳軍更是抵擋不住,沒多少時間就被侍衛親軍殺潰,逃走的逃走投降的投降,亂成一片。
當李從珂得知李德誠主力早已遁走,定遠縣外不過三四千吳軍的時候,先是大喜連道“天助我也”,而後又反應過來必須要立即追趕李德誠,否則讓李德誠率領主力走脫了,今夜之戰萬萬不能算作真的擊敗了李德誠,畢竟如今君子都已經在攻打清流關,情況不一樣了。李從珂半分猶豫都沒有,迅速作出布置,納降的攻占定遠縣的追擊李德誠的部曲,很快就分工完成。
今夜注定是多事之秋,隻不過這個事對有的人而言是喜事,對有的人而言就是貨真價實的災難,且不去說留下來斷後的吳軍將領倉皇逃竄,定遠縣的官、軍在今夜算是體會到了甚麽叫做一日入地獄。原本李德誠率領吳國大軍北上,在定遠縣城前紮下大營,陣勢浩大氣度非凡,讓一群縣官體會到了甚麽叫做帝國威風,麵對唐軍前來攻打,定遠縣的官軍並沒有多少害怕,雖然連日來大戰的激烈戰況還是出人意料,在叫人心神激蕩的同時不免遍體生寒,但定遠縣官軍也從未想過那看起來不可一世的吳軍會立即潰退,直到今夜李德誠退守清流關,定遠縣的官軍悲哀的發現他們被拋棄了,關鍵在於李德誠退守的時候給定遠縣下了嚴令,不準他們後退,因為定遠縣一旦官軍撤退必然引起民眾逃亡,那還不亂了套,唐軍就算再遲鈍也會聽到動靜然後立即發兵,李德誠就沒法安穩退往百裏之外的清流關。在得知清流關被攻打後李德誠就更不會讓定遠縣官軍走了,唐軍要攻占定遠縣總要分出一部分兵力總要耗費一些時間,這不就給吳軍大隊人馬的撤離創造了條件?所以李德誠的給定遠縣守軍的命令堪稱嚴厲,並且沒有半分心軟的意思。
此時,定遠縣城外火海十裏,火把比之星光更加密集,定遠縣的官、軍大員齊聚城頭,望著城外唐軍對吳軍大舉掩殺的非凡氣勢,聽著廝殺聲慘叫聲金戈聲,一個個心頭都寒到了極點,對定遠縣的命運對他們自個兒的身家性命,如何還沒能個了解,主簿聲音顫抖的問臉色鐵青的縣令,“李帥退走,留下的兵馬也已潰敗,如今唐軍就要來攻城,我等可如何是好?”
縣令渾身顫抖,一半是給唐軍嚇的一半是給李德誠氣的,姑且不說他府上的水靈丫鬟是否享用夠了,也不說府中庫存的錢財是否都花費完了,他可不想自家的大好頭顱成為唐軍將士的軍功,也不想自己的父母妻兒都成為唐軍鐵蹄下的亡魂,縣令看向守將,“將軍意欲如何?”
守將低頭沉聲道:“一切但憑縣尊做主!”
“好!”縣令根本就沒有猶豫,態度果決得很,“城頭豎降旗,主簿速速起草一份文辭,就說定遠縣願意棄暗投明,效忠大唐朝廷!”說完這些,縣令陰沉著臉加重語氣道:“要快!唐軍就要攻城了!”
李從珂得到定遠縣願意投降的消息,心中大喜,連忙傳令要攻城的丁茂,讓他留下一個指揮接收城池即可,其餘兵力立即跟隨主力去追擊李德誠,至於其它兵馬今夜不入定遠縣,李從珂更是對丁茂再三叮囑,一定要嚴明軍紀無論如何不得擾民,一旦有將士亂了軍法必須軍法處置,定遠縣既然自稱是棄暗投明,李從珂就必須加以善待,為江北吳國州縣樹立一個榜樣。
李德誠率領的吳軍大隊走出還沒三十裏,他就接到留守部曲潰敗的軍報,這讓李德誠恨得牙癢,但是不等他有發泄怒氣的機會,斥候就報唐軍追了上來,李德誠不敢耽擱,隻能下令全軍火速往清流關進軍。沒多久這些事就在軍中傳開,將士們開始有人驚慌亂走,完全不顧陣型,甚至開始有人丟盔棄甲妄圖脫離軍隊做逃兵,行軍隊列開始顯現出亂象,大軍有要一潰千裏的架勢,這完完全全惹惱了李德誠,他冰冷無情的下令親兵將生亂的將士都逮出來,集中在道旁在全軍麵前盡數斬殺,這才讓大軍的秩序稍稍恢複了一些。
然而在唐軍馬軍率先追趕上來之後,後陣還是不可避免亂了起來,並且亂象層次遞進,又有要摧毀行軍隊列的跡象,這時候就分外考驗主帥的才能了,李德誠好歹統帶了這批吳軍中的主力很長時間,一邊下令驍勇之將到陣後與唐軍廝殺,一邊下令軍法隊維持陣型,好歹支撐到了天亮,吳軍將士雖然減損了十之一二,但大隊還是維持了下來。
局麵並沒有好轉的趨勢,侍衛親軍盡數出動,尾隨吳軍而來,李從珂同樣是沙場宿將,在布置追擊戰鬥時很是老練,讓吳軍半刻喘息之機都沒有,李德誠到底在大勢上占盡劣勢,饒是他如何有帥才此時也沒了多少作用,眼見逃兵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可扼製,被唐軍追殺砍殺的吳軍將士也越來越多,李德誠想死的人都有了,他戎馬一生還未經曆過這樣的慘敗,如今深切體會了喪家之犬的滋味,這讓他心如刀絞,寧願如同劉信在塗山時一樣,讓大軍力戰而敗自己也力戰而死,總比眼前被追著打半分還手之力都沒有要好得多。
從定遠縣到關山,百裏之地一馬平川,想設伏都沒地方設伏,想在林子裏布置隱秘殺機都沒有機會,這讓李德誠心頭恨到了極點,若非他早已半頭白發,此番非得一夜白頭不可。
經過一日餘逃竄,李德誠終於率領部曲進了關山,此時吳軍已經折損過半,隻剩下了萬餘人,那些折損的將士多半都是在半路做了逃兵,或者幹脆向唐軍投降,但剩下的好歹也是骨幹,不至於太過無用。進入關山地界之後,李德誠勉強鬆了口氣,開始著手布置伏兵,但到了這個時候,哪怕是忠心追隨李德誠的將士,也無不是疲憊至極,戰力已經下降到了極點,而且就算李德誠熟悉地形,也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去布置陷阱。李從珂就如同一隻瘋狗一樣,指揮侍衛親軍追擊不停,甚麽窮寇莫追什麽逢林莫入,此刻都像是完全拋在了腦後,隻一門心思咬著李德誠不放,大有即便損兵折將也要將李德誠一口接一口咬死的架勢。
在關山中曲曲折折奔至清流關的途中,越是靠近清流關李德誠本來就極差的臉色就越是難看,因為山中太靜了,靜到氣氛詭異的地步,若是清流關還沒有被君子都攻占,此刻應當正在激烈交戰,安靜意味著兩種可能,不是君子都已經攻占清流關,就是清流關已經擊退君子都,事實若是後者就罷了,如果事實是前者,李德誠實在不能肯定君子都會不會出清流關在關山設伏,等著他們自投羅網,一想到這裏,李德誠就不禁遍體生寒,一時間火速趕往清流關也不是,不趕往清流關也不是。
君子都對清流關的攻打並沒有持續太久,稱得上是一戰而定,這在李從璟的意料之中,從他率領君子都成功出現在清流關背後,對清流關展開出其不意的雷霆攻勢時,李從璟就敢肯定清流關會被一舉拿下,若是戰事不這般發展那才是沒有道理。李從璟不是一個心思容易被滿足的人,吃著碗裏瞧著鍋裏的,瞧著鍋裏的惦記著地裏的才是他的風格,不滿足或者說某種程度上的貪得無厭,往往是不停前進甚至是創造卓越的源動力,一件事做到甚麽程度才能稱為完美李從璟不知道,但他知道很多事都能做得更好,很多時候你以為你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其實那時候你往往還能更進一步,更進一步之後你就會發現,其實還能再進一步,這跟時間就像海綿裏的積水擠一擠總是有的一個道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後你再回頭看就會醒悟,最先你以為你已經將一件事做得夠好的時候,其實還有太多瑕疵太過可以改進的地方,所以在君子都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奪下清流關之後,李從璟沒有讓君子都閑著,立即讓史彥超帶著兩千餘鐵甲直奔滁州城。
平心而論兩千人真的不多,但兩千餘鐵騎的威勢怎麽都不能小覷,何仲錫那種自以為是當世英雄的遊俠兒,在麵對一隊君子都斥候時就被擊碎了所有的自尊,這不是因為君子都斥候個個身高三丈四肢放光,而是因為這隊斥候照麵就幹淨利落斬殺了他的同伴,兩千餘君子都出現在滁州城外有怎樣的威懾力,不僅在於他們本身的鐵甲軍威,更在於他們剛剛奪下了清流關。
李從璟給史彥超的軍令是招降滁州,史彥超到了滁州城外後,半分也沒有跟滁州商量的意思,立馬之後一聲大喝,就宣判了滁州城的死刑,“某乃秦王麾下都指揮使史彥超,傳秦王令,限爾等一炷香之內打開城門,迎接王師入城。否則,一炷香之後,某將親率大軍攻下城池,屆時爾等人頭,一個不留!”
史彥超長槊直指城頭,囂張跋扈至極,“爾等若敢戰,出城來戰,若不敢戰,速開城門!”
滁州刺史在聽聞唐軍數千鐵騎直奔滁州城而來後,先前一直糾纏的天人交戰終於有了結果,他叮囑了一句守將好生守城,轉身火急火燎回到府邸,收拾好細軟就帶著家將家眷跑了。在刺史心目中,戰爭早就有了結果,李德誠不用說肯定是敗北了,要不然唐軍也不會都打到了清流關。唐軍的凶悍程度簡直超乎想像,李德誠三萬兵馬說敗就敗,唐軍得多能打得有多少兵馬?原本刺史還寄希望於清流關能支撐一些時日,但是從清流關有交戰聲傳來,到交戰聲停歇再到唐軍鐵騎奔來,總共還不到半日時間,那清流關是何等地方,徐知誥苦心孤詣花費大力氣修建的雄關天塹,本身地勢也是山高溝深數十丈,徐知誥都說它不亞於劍門關,這樣的險要之地竟然沒有半日就被唐軍拿了下來,簡直跟玩兒一樣,那唐軍還是人嗎,這怎能不叫人心肝欲裂?李德誠三萬人都擋不住唐軍,清流關雄關天塹都擋不住唐軍,他區區一個滁州城,守城將士不到三千,拿甚麽跟唐軍相抗衡?此時不跑,等到唐軍合圍他就跑不掉了!
滁州刺史率先跑了之後,其它官員得到消息,也相繼出逃,等到史彥超在城外耀武揚威一圈,下達滁州限期投降的指令,城池守將也不堅持了,當即就帶著親信部曲出東門而走。
最後的結果是,史彥超在滁州城外呆了沒到一炷香的時間,滁州城門就叫滁州本地人的守城將士給打開。
史彥超帶領君子都馳入城中,接管城防,而後他去刺史府節度使府取了一些東西,就回了清流關。
李德誠在關山中走走停停,最終敵不過李從珂瘋狗一般的追擊,硬著頭皮來到了清流關外。
當是時,夕陽餘暉正灑落天塹上的那座雄關,一個身著亮眼明光甲的年輕將軍,站在豎有唐軍大旗的關隘上,俯視著他們這群殘兵敗將,氣度拔山填海,神色雲淡風輕。
疲憊至極的李德誠在馬背上仰望著那個年輕人,一股從未有過的挫敗感與無力感籠罩在心頭。
氣定神閑站在清流關上的,正是李從璟,他伸出手,史彥超立即將從滁州城得來的刺史與節度使印信交到他手上,看了城下狼狽不堪的吳軍將士一眼,李從璟的目光最後落在李德誠身上,“滁州已入孤王囊中,李將軍進退無路,如何不降?”
李德誠本已打算主動退守清流關,營中的準備剛做到一半,就接到了清流關守將派人傳來的消息,這讓李德誠的臉色霎時間難看到了極點,清流關的守將不是庸碌之輩,清流關的吳軍將士也不是酒囊飯袋,但這也不過是相對而言,在李從璟親自率領的君子都麵前,李德誠再如何對自己的部曲有信心,也不敢有半分樂觀心態。
“清流關總歸還有千餘將士,滁州城亦有守卒近三千,若是李從璟果真隻是率領君子都三千鐵甲,清流關未必會馬上就被攻陷。”有幕僚如是說道,對這樣的寬慰之言,李德誠實在沒有辦法聽進心裏去,李從璟迂回數百裏奔襲,豈會沒有十足把握,他雖然沒有見識過君子都作戰,好歹聽說過君子都在龍門山阻擊三萬西川軍的戰績,對方的戰力如何能用常理衡量,且還是在李從璟的親自帶領下?
李德誠不敢耽擱半分,讓三軍將士加快速度,全軍往清流關撤退,同時他叫來留下斷後的將領,對他好生叮囑一番,又格外多給了一千兵馬,讓對方無論如何也要拖住李從珂,至少得堅持到天明。同時派遣一隊馬軍快馬加鞭趕往清流關傳令,若是清流關還沒有落入李從璟之手,無論如何也要守住,若是清流關已經不保,則等他率領大軍趕回清流關的時候,再與滁州前後夾擊。
左右分析,李德誠還是隻能選擇往清流關進軍,他總不能往廬州亦或是楚州逃竄,那豈不是拱手將清流關並及滁州都讓給唐軍?
諸事都竭盡所能安排妥當,看似都沒有問題,然而理論上合理並不一定就行得通,在李德誠率軍往清流關遁走後不久,侍衛親軍就殺到了吳軍營地。整編後的侍衛親軍,並不缺乏演武院學生充當骨幹,也不乏許多早先屢有戰功的勇將充作將領,且不說主將李從珂與副將李彥超,為加強侍衛親軍戰力,李嗣源沒少廢心思,殿前軍的牆角被他挖了不少,包括之前百戰軍的勇將如丁茂、史叢達等人,都調進了侍衛親軍任職,有這些將領帶頭,侍衛親軍缺的隻是實戰磨合,後勁比李德誠麾下那些藩鎮軍強了不知多少,連日作戰下來日勝一日讓李德誠損兵折將,不是沒有道理的。此時侍衛親軍明知清流關被君子都攻打,自然半分力氣也不會留,都嗷嗷叫著要在天亮之前將李德誠擊潰,在這樣的攻勢下,李德誠留下的區區三四千人,哪裏抵擋得住侍衛親軍的猛攻?
“唐賊這是發甚麽瘋,竟然全軍出動來攻打我軍?”留下來斷後的吳軍將領有些傻眼,更多的是氣急敗壞,先前奉命留下來阻截唐軍,隻不過是萬全起見,吳軍將領準備應對的也不過唐軍夜襲的一部分精銳,何曾有準備要麵對整個侍衛親軍?
“將軍,擋不住了!”接連有指揮使來向吳軍將領哭訴,“這等陣仗,分明是唐賊傾巢而出,我等不到四千之眾,如何抵擋得住?”
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吳軍將領心中的天人交戰並沒有持續多久,他還不想把自己折在這裏,再者就算到了李德誠麵前他也並非不能交代,誰告訴過他侍衛親軍會全軍出動了?三萬吳軍都擋不住唐軍,他三千餘人頂個屁用,李德誠還真能將他正了軍法不成?
在侍衛親軍將吳軍殺敗的前一段時間,吳軍將領“識趣”的知難而退,率領親信部曲撤出戰鬥,去追趕李德誠。他這一走,本就被打得有些懵的吳軍更是抵擋不住,沒多少時間就被侍衛親軍殺潰,逃走的逃走投降的投降,亂成一片。
當李從珂得知李德誠主力早已遁走,定遠縣外不過三四千吳軍的時候,先是大喜連道“天助我也”,而後又反應過來必須要立即追趕李德誠,否則讓李德誠率領主力走脫了,今夜之戰萬萬不能算作真的擊敗了李德誠,畢竟如今君子都已經在攻打清流關,情況不一樣了。李從珂半分猶豫都沒有,迅速作出布置,納降的攻占定遠縣的追擊李德誠的部曲,很快就分工完成。
今夜注定是多事之秋,隻不過這個事對有的人而言是喜事,對有的人而言就是貨真價實的災難,且不去說留下來斷後的吳軍將領倉皇逃竄,定遠縣的官、軍在今夜算是體會到了甚麽叫做一日入地獄。原本李德誠率領吳國大軍北上,在定遠縣城前紮下大營,陣勢浩大氣度非凡,讓一群縣官體會到了甚麽叫做帝國威風,麵對唐軍前來攻打,定遠縣的官軍並沒有多少害怕,雖然連日來大戰的激烈戰況還是出人意料,在叫人心神激蕩的同時不免遍體生寒,但定遠縣官軍也從未想過那看起來不可一世的吳軍會立即潰退,直到今夜李德誠退守清流關,定遠縣的官軍悲哀的發現他們被拋棄了,關鍵在於李德誠退守的時候給定遠縣下了嚴令,不準他們後退,因為定遠縣一旦官軍撤退必然引起民眾逃亡,那還不亂了套,唐軍就算再遲鈍也會聽到動靜然後立即發兵,李德誠就沒法安穩退往百裏之外的清流關。在得知清流關被攻打後李德誠就更不會讓定遠縣官軍走了,唐軍要攻占定遠縣總要分出一部分兵力總要耗費一些時間,這不就給吳軍大隊人馬的撤離創造了條件?所以李德誠的給定遠縣守軍的命令堪稱嚴厲,並且沒有半分心軟的意思。
此時,定遠縣城外火海十裏,火把比之星光更加密集,定遠縣的官、軍大員齊聚城頭,望著城外唐軍對吳軍大舉掩殺的非凡氣勢,聽著廝殺聲慘叫聲金戈聲,一個個心頭都寒到了極點,對定遠縣的命運對他們自個兒的身家性命,如何還沒能個了解,主簿聲音顫抖的問臉色鐵青的縣令,“李帥退走,留下的兵馬也已潰敗,如今唐軍就要來攻城,我等可如何是好?”
縣令渾身顫抖,一半是給唐軍嚇的一半是給李德誠氣的,姑且不說他府上的水靈丫鬟是否享用夠了,也不說府中庫存的錢財是否都花費完了,他可不想自家的大好頭顱成為唐軍將士的軍功,也不想自己的父母妻兒都成為唐軍鐵蹄下的亡魂,縣令看向守將,“將軍意欲如何?”
守將低頭沉聲道:“一切但憑縣尊做主!”
“好!”縣令根本就沒有猶豫,態度果決得很,“城頭豎降旗,主簿速速起草一份文辭,就說定遠縣願意棄暗投明,效忠大唐朝廷!”說完這些,縣令陰沉著臉加重語氣道:“要快!唐軍就要攻城了!”
李從珂得到定遠縣願意投降的消息,心中大喜,連忙傳令要攻城的丁茂,讓他留下一個指揮接收城池即可,其餘兵力立即跟隨主力去追擊李德誠,至於其它兵馬今夜不入定遠縣,李從珂更是對丁茂再三叮囑,一定要嚴明軍紀無論如何不得擾民,一旦有將士亂了軍法必須軍法處置,定遠縣既然自稱是棄暗投明,李從珂就必須加以善待,為江北吳國州縣樹立一個榜樣。
李德誠率領的吳軍大隊走出還沒三十裏,他就接到留守部曲潰敗的軍報,這讓李德誠恨得牙癢,但是不等他有發泄怒氣的機會,斥候就報唐軍追了上來,李德誠不敢耽擱,隻能下令全軍火速往清流關進軍。沒多久這些事就在軍中傳開,將士們開始有人驚慌亂走,完全不顧陣型,甚至開始有人丟盔棄甲妄圖脫離軍隊做逃兵,行軍隊列開始顯現出亂象,大軍有要一潰千裏的架勢,這完完全全惹惱了李德誠,他冰冷無情的下令親兵將生亂的將士都逮出來,集中在道旁在全軍麵前盡數斬殺,這才讓大軍的秩序稍稍恢複了一些。
然而在唐軍馬軍率先追趕上來之後,後陣還是不可避免亂了起來,並且亂象層次遞進,又有要摧毀行軍隊列的跡象,這時候就分外考驗主帥的才能了,李德誠好歹統帶了這批吳軍中的主力很長時間,一邊下令驍勇之將到陣後與唐軍廝殺,一邊下令軍法隊維持陣型,好歹支撐到了天亮,吳軍將士雖然減損了十之一二,但大隊還是維持了下來。
局麵並沒有好轉的趨勢,侍衛親軍盡數出動,尾隨吳軍而來,李從珂同樣是沙場宿將,在布置追擊戰鬥時很是老練,讓吳軍半刻喘息之機都沒有,李德誠到底在大勢上占盡劣勢,饒是他如何有帥才此時也沒了多少作用,眼見逃兵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可扼製,被唐軍追殺砍殺的吳軍將士也越來越多,李德誠想死的人都有了,他戎馬一生還未經曆過這樣的慘敗,如今深切體會了喪家之犬的滋味,這讓他心如刀絞,寧願如同劉信在塗山時一樣,讓大軍力戰而敗自己也力戰而死,總比眼前被追著打半分還手之力都沒有要好得多。
從定遠縣到關山,百裏之地一馬平川,想設伏都沒地方設伏,想在林子裏布置隱秘殺機都沒有機會,這讓李德誠心頭恨到了極點,若非他早已半頭白發,此番非得一夜白頭不可。
經過一日餘逃竄,李德誠終於率領部曲進了關山,此時吳軍已經折損過半,隻剩下了萬餘人,那些折損的將士多半都是在半路做了逃兵,或者幹脆向唐軍投降,但剩下的好歹也是骨幹,不至於太過無用。進入關山地界之後,李德誠勉強鬆了口氣,開始著手布置伏兵,但到了這個時候,哪怕是忠心追隨李德誠的將士,也無不是疲憊至極,戰力已經下降到了極點,而且就算李德誠熟悉地形,也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去布置陷阱。李從珂就如同一隻瘋狗一樣,指揮侍衛親軍追擊不停,甚麽窮寇莫追什麽逢林莫入,此刻都像是完全拋在了腦後,隻一門心思咬著李德誠不放,大有即便損兵折將也要將李德誠一口接一口咬死的架勢。
在關山中曲曲折折奔至清流關的途中,越是靠近清流關李德誠本來就極差的臉色就越是難看,因為山中太靜了,靜到氣氛詭異的地步,若是清流關還沒有被君子都攻占,此刻應當正在激烈交戰,安靜意味著兩種可能,不是君子都已經攻占清流關,就是清流關已經擊退君子都,事實若是後者就罷了,如果事實是前者,李德誠實在不能肯定君子都會不會出清流關在關山設伏,等著他們自投羅網,一想到這裏,李德誠就不禁遍體生寒,一時間火速趕往清流關也不是,不趕往清流關也不是。
君子都對清流關的攻打並沒有持續太久,稱得上是一戰而定,這在李從璟的意料之中,從他率領君子都成功出現在清流關背後,對清流關展開出其不意的雷霆攻勢時,李從璟就敢肯定清流關會被一舉拿下,若是戰事不這般發展那才是沒有道理。李從璟不是一個心思容易被滿足的人,吃著碗裏瞧著鍋裏的,瞧著鍋裏的惦記著地裏的才是他的風格,不滿足或者說某種程度上的貪得無厭,往往是不停前進甚至是創造卓越的源動力,一件事做到甚麽程度才能稱為完美李從璟不知道,但他知道很多事都能做得更好,很多時候你以為你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其實那時候你往往還能更進一步,更進一步之後你就會發現,其實還能再進一步,這跟時間就像海綿裏的積水擠一擠總是有的一個道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後你再回頭看就會醒悟,最先你以為你已經將一件事做得夠好的時候,其實還有太多瑕疵太過可以改進的地方,所以在君子都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奪下清流關之後,李從璟沒有讓君子都閑著,立即讓史彥超帶著兩千餘鐵甲直奔滁州城。
平心而論兩千人真的不多,但兩千餘鐵騎的威勢怎麽都不能小覷,何仲錫那種自以為是當世英雄的遊俠兒,在麵對一隊君子都斥候時就被擊碎了所有的自尊,這不是因為君子都斥候個個身高三丈四肢放光,而是因為這隊斥候照麵就幹淨利落斬殺了他的同伴,兩千餘君子都出現在滁州城外有怎樣的威懾力,不僅在於他們本身的鐵甲軍威,更在於他們剛剛奪下了清流關。
李從璟給史彥超的軍令是招降滁州,史彥超到了滁州城外後,半分也沒有跟滁州商量的意思,立馬之後一聲大喝,就宣判了滁州城的死刑,“某乃秦王麾下都指揮使史彥超,傳秦王令,限爾等一炷香之內打開城門,迎接王師入城。否則,一炷香之後,某將親率大軍攻下城池,屆時爾等人頭,一個不留!”
史彥超長槊直指城頭,囂張跋扈至極,“爾等若敢戰,出城來戰,若不敢戰,速開城門!”
滁州刺史在聽聞唐軍數千鐵騎直奔滁州城而來後,先前一直糾纏的天人交戰終於有了結果,他叮囑了一句守將好生守城,轉身火急火燎回到府邸,收拾好細軟就帶著家將家眷跑了。在刺史心目中,戰爭早就有了結果,李德誠不用說肯定是敗北了,要不然唐軍也不會都打到了清流關。唐軍的凶悍程度簡直超乎想像,李德誠三萬兵馬說敗就敗,唐軍得多能打得有多少兵馬?原本刺史還寄希望於清流關能支撐一些時日,但是從清流關有交戰聲傳來,到交戰聲停歇再到唐軍鐵騎奔來,總共還不到半日時間,那清流關是何等地方,徐知誥苦心孤詣花費大力氣修建的雄關天塹,本身地勢也是山高溝深數十丈,徐知誥都說它不亞於劍門關,這樣的險要之地竟然沒有半日就被唐軍拿了下來,簡直跟玩兒一樣,那唐軍還是人嗎,這怎能不叫人心肝欲裂?李德誠三萬人都擋不住唐軍,清流關雄關天塹都擋不住唐軍,他區區一個滁州城,守城將士不到三千,拿甚麽跟唐軍相抗衡?此時不跑,等到唐軍合圍他就跑不掉了!
滁州刺史率先跑了之後,其它官員得到消息,也相繼出逃,等到史彥超在城外耀武揚威一圈,下達滁州限期投降的指令,城池守將也不堅持了,當即就帶著親信部曲出東門而走。
最後的結果是,史彥超在滁州城外呆了沒到一炷香的時間,滁州城門就叫滁州本地人的守城將士給打開。
史彥超帶領君子都馳入城中,接管城防,而後他去刺史府節度使府取了一些東西,就回了清流關。
李德誠在關山中走走停停,最終敵不過李從珂瘋狗一般的追擊,硬著頭皮來到了清流關外。
當是時,夕陽餘暉正灑落天塹上的那座雄關,一個身著亮眼明光甲的年輕將軍,站在豎有唐軍大旗的關隘上,俯視著他們這群殘兵敗將,氣度拔山填海,神色雲淡風輕。
疲憊至極的李德誠在馬背上仰望著那個年輕人,一股從未有過的挫敗感與無力感籠罩在心頭。
氣定神閑站在清流關上的,正是李從璟,他伸出手,史彥超立即將從滁州城得來的刺史與節度使印信交到他手上,看了城下狼狽不堪的吳軍將士一眼,李從璟的目光最後落在李德誠身上,“滁州已入孤王囊中,李將軍進退無路,如何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