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餘裏關山,在西邊亦或說南邊的半段中,山勢最寬的地方遠超五十裏,以至於形成兩條平行山體,中間有峽穀。清流關扼守關山中點,距離滁州城不過二三十裏的距離。這回吳國出征楚地,早先是李從榮領兵援楚,而後李從璟出人意料揮師南下攻打壽春,雖然被高審思擋住了些時日,唐軍更是直到今日也沒能將壽春城打下來,但說到底,這個時間並不長,哪怕是到了今日,也沒有一個月的時間,李德誠與劉信各自領兵救援壽春,出發的就更早,雖然李從璟一直在說沒能迅速拿下壽春,是唐軍入淮第一戰就遭到了失利,但實際上這也是相對而言,金陵方麵再如何行動迅速,也不可能在短短一二十日的時間內,就擬定出兵策略而後調集兵馬還及時趕到了定遠與塗山,李德誠與劉信臨危受命,固然是因為他們本身資曆足夠,也是因為他們本就是駐紮在壽州附近的吳國大將。劉信原本坐鎮楚州,李德誠就在滁州當差,他們倆率領的軍隊是吳國江北藩鎮軍不假,卻也是吳國在江北僅有的機動兵主力,金陵想要支援李德誠與劉信,也不過在名義與後勤上,十多萬吳軍都在楚地,短時間內金陵哪裏還有兵馬可調?此時不僅滁州防備空虛,便是金陵,也沒有富餘兵力。
但從另一方麵說,雖然江北暫時沒有太多兵力,可若是戰事持久,唐軍數月半載沒有大的收獲,不去說江北十四州,東部的四六七個州要招募些勇士充實各地防禦,再拚揍些兵力運到前線加強力量,並不是甚麽難事,哪怕是金陵無兵可調,江北僅憑那張大網與自身力量,也能跟不到十萬的唐軍鬥上一鬥。
於此觀之,對唐軍而言,定遠縣的戰事必不能繼續拖下去,李從珂與李德誠的平局,實際上就是大唐在江北的敗局,哪怕孟平最終帶領百戰軍奪下濠、楚二州,隻要李德誠、高審思還在,李從璟就騰不出手來,若是徐知誥不著重加強江北防禦、進行反攻倒也罷了,李從璟還能在江北勉強維持一個與吳國的平手,一旦徐知誥那麽做,這趟出征江北的結局就不好說,更何況比之吳國的本土作戰,唐軍遠道而來,在後勤補給與地利人和上本就不占據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君子都三千騎南下,出擊清流關,是奇策也是必然。
不同於從定遠縣繞行關山的巨大周折,從壽春南下的君子都,直到關山西腳,走得也是類似直線,而後順著關山東上,繞行的路程並非不能接受,至於沿途州縣包括滁州的些許兵力,早年縱橫千百裏草原如若等閑事的君子都三千鐵甲,根本就不曾放在眼裏,大唐的水師的確不如吳國,但論及陸軍尤其是馬軍,李從璟半分都沒有要畏懼吳國的意思。
三千騎過了慎縣之後,基本就到了關山西腳,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沿山北上,再行百裏,就能到達清流關背後。君子都輕裝簡行,沒有攜帶輜重,將士幹糧都隻夠幾日之用,速度奇快的同時,頗有些背水一戰的意味。但李從璟心裏清楚,這並不是背水一戰,隻是一次戰術層麵上的迂回奔襲,到了如今這個層麵上,他也不會去玩背水一戰這種變數太大,過於依賴運氣的所謂壯烈之舉。當初淇門建軍的時候,為了樹立威信收買人心,他可以雪夜襲長和,回去的時候還親率精兵為繳獲的財貨斷後,那是形勢所迫,他要出人頭地在亂世上位,就必須敢打敢拚殺出一條血路,如今的秦王早已過了原始積累期,再這般親身犯險,他這位秦王就有些不拿自己當太子了。
在君子都沿關山東上的時候,有一隊百餘人的青衣脫離大軍,直奔大江而去。
......
清流關。
壽春戰事緊急,李德誠攜兵北上,自然不會留有餘地,因而無論是留守滁州還是把守清流關的吳軍,都不太多。這一日,清流關的守將依照往常模樣,在關隘巡視,隻不過他麵朝的不是南方而是北方,清流關是一座防禦北麵的關隘,吳國大軍也在清流關之北的定遠縣作戰,清流關守將自然日夜向北方張望。時至今日,清流關已經戒嚴,無論是商賈還是百姓,皆不得從清流關踏過,逃難的百姓實在太多了些,保不齊就會有唐軍細作混入其中,清流關守將不敢大意。此處距離定遠縣百裏左右,因為關山阻隔的原因,無論定遠縣戰事如何激烈,這裏都不能聽聞得到,不過清流關與定遠縣之間每日裏都有斥候往來,清流關守將倒也不虞定遠縣戰況自己不能及時知曉。
“昨日一戰,大帥再度與唐賊戰平,照此下去,也不知戰事如何才能有所進展。”清流關上,守關副將滿麵憂色,“唐賊戰力強橫,不容小覷,劉將軍已經敗北,若是大帥再不能建功,壽州形勢就危急了。”
守將扶牆遠望,默不作聲,雖然副將說李德誠與李從珂戰平,那也不過是照顧李德誠的臉麵罷了,昨日一戰,唐軍中幾員猛將猛攻猛打,勢不可擋,李德誠雖然不至於落敗,但也損兵折將,可以說形勢很不樂觀,他歎息道:“唐賊來勢洶洶,又分明是早有預謀,出征定遠縣的李從珂又是沙場宿將,並不容易對付,大帥屢施奇計都沒能建功,這仗的確不太好打。然則,壽春既然城防堅固,若是定遠縣戰事不利,大帥還能退守清流關,隻要清流關仍在,唐賊在江北就無法施展拳腳,他日金陵再遣援軍,必能破賊。”
副將憂心忡忡道:“大帥銳意進取,臨行前便說過,定要擊退唐賊,此時隻怕不會輕易退卻。那李從璟成名日久,不僅嫻熟沙場之道,更時常有驚人奇謀,也不是好相與的。”
守將搖頭道:“大帥雖有克敵報國之心,但並非魯莽意氣之輩,若是戰事果真不可為,大帥自然知道該當如何。你我奉命把守清流關,當嚴查唐賊斥候與細作,萬不能給他們背後搗鬼的機會。必要時候,要做好接應大帥的準備。”
副將點頭稱是。
守將還想說甚麽,忽然眉頭一皺,因為他看到一員小校急匆匆跑過來。
“將軍,大事不好!”來人驚慌不已。
“何事如此驚慌?”守將皺眉,佛然不悅。
“他......他來了!”來人滿頭大汗磕磕巴巴。
“誰?誰來了?”守將眉頭皺的更緊。
“李......李從璟,君......君子都!”來人滿麵驚駭之色。
“甚麽?!”守將心頭大驚。
他睜大眼睛向關外看去,彼處山平道靜,草木如常,並無一兵一卒。
“將軍,不......不是前麵,是關後!”
守將勃然變色,怔怔道:“這怎麽可能?!”
仿佛是為了回應他的這句話,關後忽的殺聲大震,一支鐵甲大軍滾滾如洪流,殺向關隘來。
黑雲壓城城欲摧。
......
滁州城。
“怎麽回事,何處傳來的廝殺聲?”
“好似是清流關!”
“唐賊殺到清流關了?!這怎麽可能,我等並未接到大帥撤防清理關的消息......”
“我等也不知實情!”
“還不速速遣人去打探!還有,速報州府!”
對話發生在滁州城頭,一員守城都頭望著清流關的方向,神情緊張而慌亂,眼中滿是茫然與不可思議。
唐軍攻打壽春,李德誠率軍前去救援,戰事最不濟也在濠州一帶,滁州可是相隔甚遠的後方,理當十分安全才是,怎會突起戰事,還是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
沒多時,滁州城刺史府與節度使府的官員,以及滁州駐軍的將領,紛紛趕到西門城頭,清流關距離滁州不到三十裏,彼處的交戰聲很容易就能傳過來,他們匯聚到城頭,雖然不能相信唐軍已經到了清流關,但清晰可聞的廝殺聲,卻無一刻不在衝擊眾人的頭腦,以至於每個人都滿麵驚駭。
唐軍既已殺到了清流關,李德誠在何處?為何他們之前沒有得到消息?李德誠是不是敗北了?清流關還守不守得住?清流關若是守不住滁州城肯定不安全!
“去往清流關打探消息的斥候為何還未返回?!”滁州刺史聲音顫抖,又急又惱。
“斥候早已發出,照理早該返回,卻不知為何遲遲沒有動靜!”守將麵色很是不好看。
“來了,斥候回來了!”沒多久,一名官員指著官道上出現的一隊精騎,驚喜的叫出聲來。
守將細看兩眼,待對方近了,吃驚道:“那不是我軍斥候!”
“甚麽?!”
這隊不過二三十騎的馬軍甲胄鮮亮,威風凜凜,大搖大擺奔馳至城前,丟下十餘顆人頭,一言不發,轉身離去。
城頭上的眾人一頭霧水。
直到對方走遠,身形消失在道路上,滁州才打開城門,派遣軍士去查看。而後眾人就得到匯報,那些人頭,乃是他們先前派往清流關的斥候。
“這......唐賊莫不是已經攻占了清流關?大......大帥他?”一名官員雙股戰栗,雖然他從未覺得戰爭可怕,但當戰爭悄然降臨,他發現自己並沒有做好應對的準備。
“這可如何是好?”
“清流關到底丟沒丟?”
“滁州城還守不守得住?”
“從壽春到清流關,唐軍來的未免了太快了,這態勢根本就抵擋不住啊!”
眾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惶然失色。
守將沉吟不語,出兵清流關的話,他根本就說不出來,若是李德誠三萬大軍都敗了,他這城裏的些許兵力,還不足李德誠十分之一,守城恐怕都做不到,哪裏還敢輕出?精騎迂回數百裏奔襲敵軍後方,這樣的戰例守將想都不敢想,姑且不說這樣的精騎對吳國來說太奢侈了些,吳國將領多年來的征戰,因為多是水師出力與馬軍不夠精銳的原因,根本就不曾涉及過。
刺史此時腦海中隻回蕩著一個聲音:跑,還是不跑?
但從另一方麵說,雖然江北暫時沒有太多兵力,可若是戰事持久,唐軍數月半載沒有大的收獲,不去說江北十四州,東部的四六七個州要招募些勇士充實各地防禦,再拚揍些兵力運到前線加強力量,並不是甚麽難事,哪怕是金陵無兵可調,江北僅憑那張大網與自身力量,也能跟不到十萬的唐軍鬥上一鬥。
於此觀之,對唐軍而言,定遠縣的戰事必不能繼續拖下去,李從珂與李德誠的平局,實際上就是大唐在江北的敗局,哪怕孟平最終帶領百戰軍奪下濠、楚二州,隻要李德誠、高審思還在,李從璟就騰不出手來,若是徐知誥不著重加強江北防禦、進行反攻倒也罷了,李從璟還能在江北勉強維持一個與吳國的平手,一旦徐知誥那麽做,這趟出征江北的結局就不好說,更何況比之吳國的本土作戰,唐軍遠道而來,在後勤補給與地利人和上本就不占據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君子都三千騎南下,出擊清流關,是奇策也是必然。
不同於從定遠縣繞行關山的巨大周折,從壽春南下的君子都,直到關山西腳,走得也是類似直線,而後順著關山東上,繞行的路程並非不能接受,至於沿途州縣包括滁州的些許兵力,早年縱橫千百裏草原如若等閑事的君子都三千鐵甲,根本就不曾放在眼裏,大唐的水師的確不如吳國,但論及陸軍尤其是馬軍,李從璟半分都沒有要畏懼吳國的意思。
三千騎過了慎縣之後,基本就到了關山西腳,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沿山北上,再行百裏,就能到達清流關背後。君子都輕裝簡行,沒有攜帶輜重,將士幹糧都隻夠幾日之用,速度奇快的同時,頗有些背水一戰的意味。但李從璟心裏清楚,這並不是背水一戰,隻是一次戰術層麵上的迂回奔襲,到了如今這個層麵上,他也不會去玩背水一戰這種變數太大,過於依賴運氣的所謂壯烈之舉。當初淇門建軍的時候,為了樹立威信收買人心,他可以雪夜襲長和,回去的時候還親率精兵為繳獲的財貨斷後,那是形勢所迫,他要出人頭地在亂世上位,就必須敢打敢拚殺出一條血路,如今的秦王早已過了原始積累期,再這般親身犯險,他這位秦王就有些不拿自己當太子了。
在君子都沿關山東上的時候,有一隊百餘人的青衣脫離大軍,直奔大江而去。
......
清流關。
壽春戰事緊急,李德誠攜兵北上,自然不會留有餘地,因而無論是留守滁州還是把守清流關的吳軍,都不太多。這一日,清流關的守將依照往常模樣,在關隘巡視,隻不過他麵朝的不是南方而是北方,清流關是一座防禦北麵的關隘,吳國大軍也在清流關之北的定遠縣作戰,清流關守將自然日夜向北方張望。時至今日,清流關已經戒嚴,無論是商賈還是百姓,皆不得從清流關踏過,逃難的百姓實在太多了些,保不齊就會有唐軍細作混入其中,清流關守將不敢大意。此處距離定遠縣百裏左右,因為關山阻隔的原因,無論定遠縣戰事如何激烈,這裏都不能聽聞得到,不過清流關與定遠縣之間每日裏都有斥候往來,清流關守將倒也不虞定遠縣戰況自己不能及時知曉。
“昨日一戰,大帥再度與唐賊戰平,照此下去,也不知戰事如何才能有所進展。”清流關上,守關副將滿麵憂色,“唐賊戰力強橫,不容小覷,劉將軍已經敗北,若是大帥再不能建功,壽州形勢就危急了。”
守將扶牆遠望,默不作聲,雖然副將說李德誠與李從珂戰平,那也不過是照顧李德誠的臉麵罷了,昨日一戰,唐軍中幾員猛將猛攻猛打,勢不可擋,李德誠雖然不至於落敗,但也損兵折將,可以說形勢很不樂觀,他歎息道:“唐賊來勢洶洶,又分明是早有預謀,出征定遠縣的李從珂又是沙場宿將,並不容易對付,大帥屢施奇計都沒能建功,這仗的確不太好打。然則,壽春既然城防堅固,若是定遠縣戰事不利,大帥還能退守清流關,隻要清流關仍在,唐賊在江北就無法施展拳腳,他日金陵再遣援軍,必能破賊。”
副將憂心忡忡道:“大帥銳意進取,臨行前便說過,定要擊退唐賊,此時隻怕不會輕易退卻。那李從璟成名日久,不僅嫻熟沙場之道,更時常有驚人奇謀,也不是好相與的。”
守將搖頭道:“大帥雖有克敵報國之心,但並非魯莽意氣之輩,若是戰事果真不可為,大帥自然知道該當如何。你我奉命把守清流關,當嚴查唐賊斥候與細作,萬不能給他們背後搗鬼的機會。必要時候,要做好接應大帥的準備。”
副將點頭稱是。
守將還想說甚麽,忽然眉頭一皺,因為他看到一員小校急匆匆跑過來。
“將軍,大事不好!”來人驚慌不已。
“何事如此驚慌?”守將皺眉,佛然不悅。
“他......他來了!”來人滿頭大汗磕磕巴巴。
“誰?誰來了?”守將眉頭皺的更緊。
“李......李從璟,君......君子都!”來人滿麵驚駭之色。
“甚麽?!”守將心頭大驚。
他睜大眼睛向關外看去,彼處山平道靜,草木如常,並無一兵一卒。
“將軍,不......不是前麵,是關後!”
守將勃然變色,怔怔道:“這怎麽可能?!”
仿佛是為了回應他的這句話,關後忽的殺聲大震,一支鐵甲大軍滾滾如洪流,殺向關隘來。
黑雲壓城城欲摧。
......
滁州城。
“怎麽回事,何處傳來的廝殺聲?”
“好似是清流關!”
“唐賊殺到清流關了?!這怎麽可能,我等並未接到大帥撤防清理關的消息......”
“我等也不知實情!”
“還不速速遣人去打探!還有,速報州府!”
對話發生在滁州城頭,一員守城都頭望著清流關的方向,神情緊張而慌亂,眼中滿是茫然與不可思議。
唐軍攻打壽春,李德誠率軍前去救援,戰事最不濟也在濠州一帶,滁州可是相隔甚遠的後方,理當十分安全才是,怎會突起戰事,還是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
沒多時,滁州城刺史府與節度使府的官員,以及滁州駐軍的將領,紛紛趕到西門城頭,清流關距離滁州不到三十裏,彼處的交戰聲很容易就能傳過來,他們匯聚到城頭,雖然不能相信唐軍已經到了清流關,但清晰可聞的廝殺聲,卻無一刻不在衝擊眾人的頭腦,以至於每個人都滿麵驚駭。
唐軍既已殺到了清流關,李德誠在何處?為何他們之前沒有得到消息?李德誠是不是敗北了?清流關還守不守得住?清流關若是守不住滁州城肯定不安全!
“去往清流關打探消息的斥候為何還未返回?!”滁州刺史聲音顫抖,又急又惱。
“斥候早已發出,照理早該返回,卻不知為何遲遲沒有動靜!”守將麵色很是不好看。
“來了,斥候回來了!”沒多久,一名官員指著官道上出現的一隊精騎,驚喜的叫出聲來。
守將細看兩眼,待對方近了,吃驚道:“那不是我軍斥候!”
“甚麽?!”
這隊不過二三十騎的馬軍甲胄鮮亮,威風凜凜,大搖大擺奔馳至城前,丟下十餘顆人頭,一言不發,轉身離去。
城頭上的眾人一頭霧水。
直到對方走遠,身形消失在道路上,滁州才打開城門,派遣軍士去查看。而後眾人就得到匯報,那些人頭,乃是他們先前派往清流關的斥候。
“這......唐賊莫不是已經攻占了清流關?大......大帥他?”一名官員雙股戰栗,雖然他從未覺得戰爭可怕,但當戰爭悄然降臨,他發現自己並沒有做好應對的準備。
“這可如何是好?”
“清流關到底丟沒丟?”
“滁州城還守不守得住?”
“從壽春到清流關,唐軍來的未免了太快了,這態勢根本就抵擋不住啊!”
眾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惶然失色。
守將沉吟不語,出兵清流關的話,他根本就說不出來,若是李德誠三萬大軍都敗了,他這城裏的些許兵力,還不足李德誠十分之一,守城恐怕都做不到,哪裏還敢輕出?精騎迂回數百裏奔襲敵軍後方,這樣的戰例守將想都不敢想,姑且不說這樣的精騎對吳國來說太奢侈了些,吳國將領多年來的征戰,因為多是水師出力與馬軍不夠精銳的原因,根本就不曾涉及過。
刺史此時腦海中隻回蕩著一個聲音:跑,還是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