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嗣源走後,桃夭夭在屋中翻看了半響書,忽然將貼身丫鬟叫了進來。頂點小說,屋外秋雨未停,雨打青槐,聲音清脆,桃夭夭已經站起身,吩咐丫鬟道:“備車,我要出遠門。”
丫鬟晶亮的眸子裏滿是詫異,“如此雨天,大當家要到哪裏去?”
桃夭夭看向屋外,“吳國。”
兩年前,吳王楊溥稱帝,如今的吳國已經不能稱之為吳國,而應該稱之為吳朝或者是大吳了。
桃夭夭抵達淮泗的時候,秋雨已停,一向雷厲風行的她卻並沒有將馬車舍棄轉而騎馬,反而讓馬車放緩了速度,不緊不慢進入吳國境內。
入江北,渡長江,輕車簡從的桃夭夭很快到了金陵。
金陵,乃是吳國心髒所在,也是如今吳朝的京都。
金陵風貌,與中原不同,或者說,南國風情從來都是跟北國不一樣的。南國小橋流水,北國車馬縱橫,南國風花雪月,北國金戈鐵馬,南國繁花似錦,北國朔風烈烈。若說南國是文弱書生,北國便是彪形大漢。
當然,這種區別,並非簡單拿金陵與洛陽對比就能看得出來的,到了金陵城的桃夭夭,雖也感覺到了南北差異,卻還不至於如此明顯。
金陵城中有兩處地方,最是容易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一者是皇城中的青衣衙門,二者是康福坊中的一品樓。
前者知道的人不多,故而能將其中軼事拿出來炫耀的,多是王公貴族、達官顯貴,後者卻是金陵城中文人雅士趨之若鶩的所在,每日裏聚集了不知凡幾的富商才子。
桃夭夭也到了康福坊,但卻沒有去一品樓,而是在一品樓附近尋了處客棧住下。一品樓來者不拒,笑迎天下賓客,卻唯獨拒絕一類人:女人。
原因無他,因為一品樓乃是一座青樓。
青樓雖不是妓院——窯子才是妓院,青樓女子雖不是妓-女——而是清倌人,但其間的“主人”畢竟都是藝伎,自然不會歡迎別的女人進來爭風吃醋。
桃夭夭沒有進一品樓,但若是李從璟微服到了此處,必是定要進去看看的。青樓作為傳統文化的另一類精華所在之地,藝伎們才色雙絕,才子們風流多情,留下過數不清的佳話與佳作,對此李從璟實在是心向往之已久——這是後世的尋常人無法理解的
他們當然無法理解,因為那種文風早已不複存在,
推開窗,桃夭夭看向不遠處的一品樓,時近黃昏,一品樓前已經車馬喧囂,遊人如織,聽身後的此地軍情處負責人向她介紹與一品樓有關的風物人情,她慵懶眉眼微微挑了挑。
“金陵城隻知道青衣衙門神秘莫測、一品樓的清倌人才色冠絕天下,卻鮮有人知曉,一品樓實際是青衣衙門的產業。”那名軍情處的一方大員說到有趣處,露出一絲玩味笑意。
“論及刺探天下消息,暗地裏攪-弄朝堂風雲,的確沒有比青樓更適合的地方了。”桃夭夭閑散的說了一句,忽然想到一個人,揶揄的問道:“難不成林安心自身也是一品樓的清倌人?”
“大當家說得對,林安心的確是一品樓最當紅的清倌人。”軍情處負責人笑道,“不過要見到她可不容易。能得到她接見的,無論是才子還是顯貴,多半都是徐知誥想要拉攏的對象。”
桃夭夭嗤笑一聲,眉眼間露出一絲不屑,“若是我想見她,也見不著?”
“至少今日見不著。”軍情處負責人道。
“為何?”桃夭夭問。
“因為今日徐知誥‘請了’林安心去府上。”
“哦?”
“據說今日徐知誥在府中宴請徐知詢。”
“這倒是有趣。”
不能不有趣。
楊溥稱帝後,以徐知誥為左仆射,參政事,吳國人謂之“政事仆射”,地位尊崇至極。
——徐溫、徐知誥畢竟是由臣及權臣、國君,有一個擅權、奪權的過程。或許是出於避人耳目的需要,在擅權、奪權過程中,由徐溫開始,采取了一個策略:自身出鎮重鎮潤州,掌握軍權,遙控國政,由子嗣坐鎮朝廷,代行政權。
此時徐溫安排在朝中的人,便是徐知誥。
史書說這一時期,“(徐知誥)勤儉寬簡......上下悅服......(徐)溫雖遙執國政,而人情頗已歸屬於帝(徐知誥)”,徐溫由是對徐知誥分外忌憚,有人勸徐溫道:“居中輔政,豈宜假之它姓,請更用嫡子知詢”,徐知誥在“刺知”這件事後,立即上表,自請出鎮江西,但結果卻是“表未上而溫疾亟,遂止。”而後不久,徐溫病卒。
此時,吳國朝野能與徐知誥爭權的,隻有一人,便是那位“嫡子知詢”徐知詢。
徐知詢這一時期為金陵節度使、諸道副都統,平日裏跟在徐溫身邊。徐溫死後,“知詢......數與帝(徐知誥)爭權。”
正因為知道徐知誥與徐知詢正爭鬥的不可開交,所以桃夭夭在聽聞徐知誥宴請徐知詢後,才覺得分外有趣,她道:“徐知詢不好生呆在潤州,跑到金陵來作甚?他此行豈非羊入虎口?”
軍情處負責人道:“徐知詢與徐知誥相爭,一個握有軍權而少政權,一個握有政權而少軍權,雙方都對對方手中的權力垂涎三尺。徐知詢既然要從徐知誥手裏奪取政權,又如何能不來金陵?況且,徐知誥挾天子令諸侯,詔令既下,徐知詢若不願舉兵攻伐,焉能不來?”
“徐知詢到金陵來已有多久?”桃夭夭問。
“已有月餘。”
“月餘......時日倒是不短了,徐知誥如何對付徐知詢的?”桃夭夭又問。
“假楊溥之手,留徐知詢在金陵充任左統軍。”
“留為左統軍?”桃夭夭冷笑,“這算是釜底抽薪,奪了徐知詢的兵權?”
“**不離十。”
“想必不久之後,徐知誥便會兼領金陵節度使了。”
“應該如此。”
“這般說來,今日徐知詢去徐知誥那裏赴的宴,本就是一場鴻門宴?”
“雖明知是鴻門宴,徐知詢卻不能不去。”
“不錯。身在金陵,徐知詢已跟魚肉無異,沒有選擇權。”
“徐知詢大抵沒想到他會敗得這般快。”
“若是如此,徐知詢會否臨死反撲?”
“這......”
不僅桃夭夭在思考徐知詢會否臨死反撲,徐知誥也在擔心這件事。所以雖然堂中鶯鶯燕燕歌舞不休,麵前食案上美酒佳肴,他口中卻沒什麽滋味,不過他麵上還是和善依舊,對徐知詢勸酒不休。
徐知詢雖說也是強顏歡笑,但心頭卻比徐知誥更加不是滋味。任誰被奪了一**權,被強留在京都做一個不痛不癢的左統軍,心頭都不會很有滋味。若說有滋味,那也是苦澀、憤怒的滋味。
滿金陵城的達官顯貴都知道,徐知誥、徐知詢兩人是勢同水火,不將對方抽筋扒皮不會好受,不將對方打落深淵都不會睡一個安穩覺,但兩個當事人卻好似對此一無所知。任誰見了他們這番和睦相處、對飲歡笑的模樣,都會這樣懷疑。
林安心卻沒有這樣懷疑,在座相陪的宋齊丘、嚴可求、駱知詳、周宗等人,也沒有這樣的懷疑。
徐知誥舉起酒杯,笑著對徐知詢道:“雖說詢弟先前在金陵長大,但這些年卻少來金陵,不知對金陵城中近年來興起的風物人情,知道多少?”
“不知兄長指代何事?”徐知詢也是麵帶微笑,隨即像是意識到什麽,故作恍然道:“愚弟可是聽說,近年來金陵出了個一品樓,乃是士子權貴們趨之若鶩之所,據說此間的清倌人,無論才藝還是樣貌,都堪稱舉世無雙,尤其是其中的翹首安心娘子,更是人間絕色,莫非兄長說的是這件事?”
“詢弟果然甚解風情!”徐知誥暢懷大笑,指向在堂中安坐的林安心,“詢弟可識得此人?”
堂中的美人體態豐盈,肌如凝脂、眉如遠山,明明渾身都散發著誘人的成熟風韻,卻又偏偏一副不可侵犯的神色,最是叫食髓知味者不能自抑,徐知詢不禁兩眼放光,失聲道:“莫非這便是安心娘子?”
“安心娘子可是從未出過一品樓侍客的,今日詢弟好福氣!”徐知誥露出頗為自得之色,看向林安心道:“安心娘子可聽見我詢弟方才的話了?”
林安心款款起身行禮,“聽見了。”
徐知誥接著道:“向來聽說你才藝雙絕,尤其彈得一手好琵琶,令滿金陵城交口稱讚,不知今日可否一見?”
“奴家獻醜了。”林安心清清淡淡的回答。
徐知誥立即揮手撤去堂中歌舞,隻留了當中一張蒲團,林安心施然就座,也不多言,頷首低眉、纖手淺弄,清幽的樂聲嫋嫋升起。
徐知詢看著林安心,如同孩童見了五分繽紛的蝴蝶,年輕人見了夢寐已久的佳人,文人騷客見了山川秀美,竟然癡了。
徐知誥將徐知詢的神態收在眼底,微不可查的偏過頭,對身後的一名侍從輕輕點了點頭。
那名侍從會意,轉身悄無聲息走進內間。須臾,侍從手持托盤轉了回來。
這一幕,恰好落進了堂中一人眼中。
這人是個伶人,名為申漸高,善奏三孔笛,頗有名氣。昔日曾受權貴欺壓,蒙徐知誥解圍,一直對徐知誥懷有感恩之心,今日也是由徐知誥請來助興的,方才已經有過表演。
侍從手中的托盤上有一上品金鍾,徐知誥站起身,自金鍾裏倒了一杯琥珀色的美酒,一看就知絕非凡品,他來到盯著林安心目不轉睛的徐知詢身前,笑著對他道:“詢弟果然是性情中人,不過樂聲雖好,卻也莫忘了飲酒。這是愚兄新得的好酒,一直未舍得拿出來,今日難得與詢弟相聚,自當美酒配英雄。”
徐知詢慌忙起身,麵露慚愧之色,接過酒杯。
徐知誥示意徐知詢嚐嚐味道如何,滿臉和煦笑意,“願詢弟長壽千歲。”
“兄長賜,不敢辭,多謝兄長。”徐知詢十分感動,聞了一下酒香,讚一口好酒,舉杯就往嘴裏送去。
徐知誥仍是笑意濃鬱,隻不過眼底閃過一絲狠辣之色。
酒杯到了嘴邊,徐知詢忽然停下動作,杯中美酒沒有倒進嘴中。
徐知誥怔了怔,隨即很好的掩飾過去,故作好奇道:“美酒在前,詢弟何不即飲,莫非嫌酒不好?”
徐知詢笑了笑,忽然從案桌上拿起自己的酒杯,往裏麵分了一半,又將金杯遞還給徐知誥,自己手持半杯酒,笑意不減,“兄長厚愛,愚弟感念萬分,如此美酒,愚弟怎好獨飲,願與兄長分而飲之,各享五百歲。”
滿堂陪酒諸人,正饒有興致看著他倆人,堂中撫弄琵琶的林安心,神情專注,琵琶聲清脆曼妙,有如珍珠落玉盤。
可是琵琶聲未必一直都如珍珠落玉盤,在某些時候,它也如驚雷落地,讓人心驚膽顫。
徐知誥臉色變了,在燭火下忽明忽暗。
隻是瞬息之間,徐知誥恢複了臉上的笑容,不過這笑意怎麽看都不如先前那般自然了,他眼神閃爍如同左顧右盼,“詢弟此言差矣,此酒乃是愚兄誠心祝願詢弟的,怎可分而飲之,愚兄一番心意,哪能少去一半?”
徐知詢臉上仍舊是方才那般真誠到無知的笑容,在這樣的笑臉下,誰也不會注意到他的背心已給冷汗濕透,他堅持道:“愚弟知曉兄長關切,然則兄長豈不知,愚弟同樣關切兄長?請兄長勿要推脫。”
徐知誥看著徐知詢,沒有要接酒的意思,徐知詢也看著徐知誥,沒有要退卻放棄的意思。
秋風卷動帷幄,涼意竟似在刹那間如同寒冬料峭,刺人骨髓。
無論是宋齊丘、周宗等人,還是彈奏琵琶的林安心,便是再如何遲鈍,也看出酒中隱藏的殺意了。
眾人無不色變,卻又不好輕舉妄動,一時間堂中的氛圍極為嚴峻,又極為尷尬。
然而任誰都知道,這種嚴峻、尷尬的氛圍,就如同張緊的弓弦,必然不會持久下去,一定會在片刻後爆發。隻是爆發之後會如何?利箭離弦之時,殺意將無法再掩蓋半分,屆時水落石出,魚死網破。
徐知誥與徐知詢相對而立,眼神碰撞,比刀劍相交還要危險萬分。
偏偏在這個時候,一陣不該有的笑聲在堂中響起。它就像一陣溪流,打破了山川的寧靜,又像是情人輕撫的纖手,撫平了那顆躁動的心靈。
眾人循聲望去,伶人申漸高已經起身離座。他來到徐知誥與徐知詢麵前,笑嘻嘻的說道:“兩位大人兄弟情深,便是仆這等小人見了,也不禁感動萬分,然則這美酒卻如美人,在杯中猶如在榻上,早已除卻羅衾,可如何忍受得了這份冷落?兩位大人不體諒美酒心意,仆可是憐惜得緊!”
說罷,申漸高竟然不惜以下犯上,拿了徐知詢手中的兩杯酒,又全都倒在了金杯裏,不由分說,仰脖一飲而盡。
飲罷,申漸高打了個酒嗝,大讚一聲:“好酒,果然好酒”!
這才向徐知誥行禮,睜著醉意朦朧的雙眼認真的說道:“如此美酒,飲一杯怎麽夠?還請大人將其盡數賜給仆,也好讓仆多多享受一番。”
徐知誥大笑道:“你這老酒鬼,就你會飲酒!好,便都賜給你!”
“多謝大人!”說罷,申漸高毫不客氣抓了金鍾,抱在懷裏,如同懷抱一個美人一般,向徐知誥謝罪道:“仆已醉了,不敢再在此間放肆,請大人準仆去歇息。”
“好,你且退下。”徐知誥很有風度道。
申漸高走了,徐知誥臉上的笑容終於不再有異色,他對徐知詢道:“詢弟安坐,你我繼續暢飲!”
“如此正合我意。”徐知詢明顯鬆了口氣,安穩的坐了下來。
回去案桌後時,徐知誥向拿酒出來的侍從使了個眼色,那侍從會意,連忙從側間離去。
這一場飲宴,終於在林安心奏完幾首曲子後結束,徐知詢像是已經醉得站不穩,由人扶著向徐知誥告辭,徐知誥隻是囑咐他回去好生安歇,並說來日再行宴飲,並沒有挽留。
送走徐知詢,徐知誥馬不停蹄回到後院,見到那名侍從,立即問:“如何?”
侍從搖搖頭,“救不活了。”
酒,當然是毒酒,很毒的酒,喝下就得死,任誰都一樣,哪怕有解藥,稍晚一步也沒用。
徐知誥麵色淒然,竟似要落下淚來,他沉默了良久,歎息道:“給申漸高的家人送去撫恤。”說完他又加重語氣補充道:“厚加撫恤!”
侍從領命而去。
林安心跟在徐知誥身後,輕輕出聲道:“是否要動用青衣衙門,秘密將其除之?”
徐知誥抬頭望月,悵然道:“罷了,就此罷手。”
林安心詫異不解,忍不住勸道:“斬草需得除根,否則後患無窮......”
徐知誥擺擺手,示意林安心不用說下去,“天意如此,詢弟該得長壽,我等又何必強求?況且,我要的本就是他的權,而不是他的人,留他一命又何妨?”
“可是......”
“就這樣定了,休得多言!”
“是......”
丫鬟晶亮的眸子裏滿是詫異,“如此雨天,大當家要到哪裏去?”
桃夭夭看向屋外,“吳國。”
兩年前,吳王楊溥稱帝,如今的吳國已經不能稱之為吳國,而應該稱之為吳朝或者是大吳了。
桃夭夭抵達淮泗的時候,秋雨已停,一向雷厲風行的她卻並沒有將馬車舍棄轉而騎馬,反而讓馬車放緩了速度,不緊不慢進入吳國境內。
入江北,渡長江,輕車簡從的桃夭夭很快到了金陵。
金陵,乃是吳國心髒所在,也是如今吳朝的京都。
金陵風貌,與中原不同,或者說,南國風情從來都是跟北國不一樣的。南國小橋流水,北國車馬縱橫,南國風花雪月,北國金戈鐵馬,南國繁花似錦,北國朔風烈烈。若說南國是文弱書生,北國便是彪形大漢。
當然,這種區別,並非簡單拿金陵與洛陽對比就能看得出來的,到了金陵城的桃夭夭,雖也感覺到了南北差異,卻還不至於如此明顯。
金陵城中有兩處地方,最是容易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一者是皇城中的青衣衙門,二者是康福坊中的一品樓。
前者知道的人不多,故而能將其中軼事拿出來炫耀的,多是王公貴族、達官顯貴,後者卻是金陵城中文人雅士趨之若鶩的所在,每日裏聚集了不知凡幾的富商才子。
桃夭夭也到了康福坊,但卻沒有去一品樓,而是在一品樓附近尋了處客棧住下。一品樓來者不拒,笑迎天下賓客,卻唯獨拒絕一類人:女人。
原因無他,因為一品樓乃是一座青樓。
青樓雖不是妓院——窯子才是妓院,青樓女子雖不是妓-女——而是清倌人,但其間的“主人”畢竟都是藝伎,自然不會歡迎別的女人進來爭風吃醋。
桃夭夭沒有進一品樓,但若是李從璟微服到了此處,必是定要進去看看的。青樓作為傳統文化的另一類精華所在之地,藝伎們才色雙絕,才子們風流多情,留下過數不清的佳話與佳作,對此李從璟實在是心向往之已久——這是後世的尋常人無法理解的
他們當然無法理解,因為那種文風早已不複存在,
推開窗,桃夭夭看向不遠處的一品樓,時近黃昏,一品樓前已經車馬喧囂,遊人如織,聽身後的此地軍情處負責人向她介紹與一品樓有關的風物人情,她慵懶眉眼微微挑了挑。
“金陵城隻知道青衣衙門神秘莫測、一品樓的清倌人才色冠絕天下,卻鮮有人知曉,一品樓實際是青衣衙門的產業。”那名軍情處的一方大員說到有趣處,露出一絲玩味笑意。
“論及刺探天下消息,暗地裏攪-弄朝堂風雲,的確沒有比青樓更適合的地方了。”桃夭夭閑散的說了一句,忽然想到一個人,揶揄的問道:“難不成林安心自身也是一品樓的清倌人?”
“大當家說得對,林安心的確是一品樓最當紅的清倌人。”軍情處負責人笑道,“不過要見到她可不容易。能得到她接見的,無論是才子還是顯貴,多半都是徐知誥想要拉攏的對象。”
桃夭夭嗤笑一聲,眉眼間露出一絲不屑,“若是我想見她,也見不著?”
“至少今日見不著。”軍情處負責人道。
“為何?”桃夭夭問。
“因為今日徐知誥‘請了’林安心去府上。”
“哦?”
“據說今日徐知誥在府中宴請徐知詢。”
“這倒是有趣。”
不能不有趣。
楊溥稱帝後,以徐知誥為左仆射,參政事,吳國人謂之“政事仆射”,地位尊崇至極。
——徐溫、徐知誥畢竟是由臣及權臣、國君,有一個擅權、奪權的過程。或許是出於避人耳目的需要,在擅權、奪權過程中,由徐溫開始,采取了一個策略:自身出鎮重鎮潤州,掌握軍權,遙控國政,由子嗣坐鎮朝廷,代行政權。
此時徐溫安排在朝中的人,便是徐知誥。
史書說這一時期,“(徐知誥)勤儉寬簡......上下悅服......(徐)溫雖遙執國政,而人情頗已歸屬於帝(徐知誥)”,徐溫由是對徐知誥分外忌憚,有人勸徐溫道:“居中輔政,豈宜假之它姓,請更用嫡子知詢”,徐知誥在“刺知”這件事後,立即上表,自請出鎮江西,但結果卻是“表未上而溫疾亟,遂止。”而後不久,徐溫病卒。
此時,吳國朝野能與徐知誥爭權的,隻有一人,便是那位“嫡子知詢”徐知詢。
徐知詢這一時期為金陵節度使、諸道副都統,平日裏跟在徐溫身邊。徐溫死後,“知詢......數與帝(徐知誥)爭權。”
正因為知道徐知誥與徐知詢正爭鬥的不可開交,所以桃夭夭在聽聞徐知誥宴請徐知詢後,才覺得分外有趣,她道:“徐知詢不好生呆在潤州,跑到金陵來作甚?他此行豈非羊入虎口?”
軍情處負責人道:“徐知詢與徐知誥相爭,一個握有軍權而少政權,一個握有政權而少軍權,雙方都對對方手中的權力垂涎三尺。徐知詢既然要從徐知誥手裏奪取政權,又如何能不來金陵?況且,徐知誥挾天子令諸侯,詔令既下,徐知詢若不願舉兵攻伐,焉能不來?”
“徐知詢到金陵來已有多久?”桃夭夭問。
“已有月餘。”
“月餘......時日倒是不短了,徐知誥如何對付徐知詢的?”桃夭夭又問。
“假楊溥之手,留徐知詢在金陵充任左統軍。”
“留為左統軍?”桃夭夭冷笑,“這算是釜底抽薪,奪了徐知詢的兵權?”
“**不離十。”
“想必不久之後,徐知誥便會兼領金陵節度使了。”
“應該如此。”
“這般說來,今日徐知詢去徐知誥那裏赴的宴,本就是一場鴻門宴?”
“雖明知是鴻門宴,徐知詢卻不能不去。”
“不錯。身在金陵,徐知詢已跟魚肉無異,沒有選擇權。”
“徐知詢大抵沒想到他會敗得這般快。”
“若是如此,徐知詢會否臨死反撲?”
“這......”
不僅桃夭夭在思考徐知詢會否臨死反撲,徐知誥也在擔心這件事。所以雖然堂中鶯鶯燕燕歌舞不休,麵前食案上美酒佳肴,他口中卻沒什麽滋味,不過他麵上還是和善依舊,對徐知詢勸酒不休。
徐知詢雖說也是強顏歡笑,但心頭卻比徐知誥更加不是滋味。任誰被奪了一**權,被強留在京都做一個不痛不癢的左統軍,心頭都不會很有滋味。若說有滋味,那也是苦澀、憤怒的滋味。
滿金陵城的達官顯貴都知道,徐知誥、徐知詢兩人是勢同水火,不將對方抽筋扒皮不會好受,不將對方打落深淵都不會睡一個安穩覺,但兩個當事人卻好似對此一無所知。任誰見了他們這番和睦相處、對飲歡笑的模樣,都會這樣懷疑。
林安心卻沒有這樣懷疑,在座相陪的宋齊丘、嚴可求、駱知詳、周宗等人,也沒有這樣的懷疑。
徐知誥舉起酒杯,笑著對徐知詢道:“雖說詢弟先前在金陵長大,但這些年卻少來金陵,不知對金陵城中近年來興起的風物人情,知道多少?”
“不知兄長指代何事?”徐知詢也是麵帶微笑,隨即像是意識到什麽,故作恍然道:“愚弟可是聽說,近年來金陵出了個一品樓,乃是士子權貴們趨之若鶩之所,據說此間的清倌人,無論才藝還是樣貌,都堪稱舉世無雙,尤其是其中的翹首安心娘子,更是人間絕色,莫非兄長說的是這件事?”
“詢弟果然甚解風情!”徐知誥暢懷大笑,指向在堂中安坐的林安心,“詢弟可識得此人?”
堂中的美人體態豐盈,肌如凝脂、眉如遠山,明明渾身都散發著誘人的成熟風韻,卻又偏偏一副不可侵犯的神色,最是叫食髓知味者不能自抑,徐知詢不禁兩眼放光,失聲道:“莫非這便是安心娘子?”
“安心娘子可是從未出過一品樓侍客的,今日詢弟好福氣!”徐知誥露出頗為自得之色,看向林安心道:“安心娘子可聽見我詢弟方才的話了?”
林安心款款起身行禮,“聽見了。”
徐知誥接著道:“向來聽說你才藝雙絕,尤其彈得一手好琵琶,令滿金陵城交口稱讚,不知今日可否一見?”
“奴家獻醜了。”林安心清清淡淡的回答。
徐知誥立即揮手撤去堂中歌舞,隻留了當中一張蒲團,林安心施然就座,也不多言,頷首低眉、纖手淺弄,清幽的樂聲嫋嫋升起。
徐知詢看著林安心,如同孩童見了五分繽紛的蝴蝶,年輕人見了夢寐已久的佳人,文人騷客見了山川秀美,竟然癡了。
徐知誥將徐知詢的神態收在眼底,微不可查的偏過頭,對身後的一名侍從輕輕點了點頭。
那名侍從會意,轉身悄無聲息走進內間。須臾,侍從手持托盤轉了回來。
這一幕,恰好落進了堂中一人眼中。
這人是個伶人,名為申漸高,善奏三孔笛,頗有名氣。昔日曾受權貴欺壓,蒙徐知誥解圍,一直對徐知誥懷有感恩之心,今日也是由徐知誥請來助興的,方才已經有過表演。
侍從手中的托盤上有一上品金鍾,徐知誥站起身,自金鍾裏倒了一杯琥珀色的美酒,一看就知絕非凡品,他來到盯著林安心目不轉睛的徐知詢身前,笑著對他道:“詢弟果然是性情中人,不過樂聲雖好,卻也莫忘了飲酒。這是愚兄新得的好酒,一直未舍得拿出來,今日難得與詢弟相聚,自當美酒配英雄。”
徐知詢慌忙起身,麵露慚愧之色,接過酒杯。
徐知誥示意徐知詢嚐嚐味道如何,滿臉和煦笑意,“願詢弟長壽千歲。”
“兄長賜,不敢辭,多謝兄長。”徐知詢十分感動,聞了一下酒香,讚一口好酒,舉杯就往嘴裏送去。
徐知誥仍是笑意濃鬱,隻不過眼底閃過一絲狠辣之色。
酒杯到了嘴邊,徐知詢忽然停下動作,杯中美酒沒有倒進嘴中。
徐知誥怔了怔,隨即很好的掩飾過去,故作好奇道:“美酒在前,詢弟何不即飲,莫非嫌酒不好?”
徐知詢笑了笑,忽然從案桌上拿起自己的酒杯,往裏麵分了一半,又將金杯遞還給徐知誥,自己手持半杯酒,笑意不減,“兄長厚愛,愚弟感念萬分,如此美酒,愚弟怎好獨飲,願與兄長分而飲之,各享五百歲。”
滿堂陪酒諸人,正饒有興致看著他倆人,堂中撫弄琵琶的林安心,神情專注,琵琶聲清脆曼妙,有如珍珠落玉盤。
可是琵琶聲未必一直都如珍珠落玉盤,在某些時候,它也如驚雷落地,讓人心驚膽顫。
徐知誥臉色變了,在燭火下忽明忽暗。
隻是瞬息之間,徐知誥恢複了臉上的笑容,不過這笑意怎麽看都不如先前那般自然了,他眼神閃爍如同左顧右盼,“詢弟此言差矣,此酒乃是愚兄誠心祝願詢弟的,怎可分而飲之,愚兄一番心意,哪能少去一半?”
徐知詢臉上仍舊是方才那般真誠到無知的笑容,在這樣的笑臉下,誰也不會注意到他的背心已給冷汗濕透,他堅持道:“愚弟知曉兄長關切,然則兄長豈不知,愚弟同樣關切兄長?請兄長勿要推脫。”
徐知誥看著徐知詢,沒有要接酒的意思,徐知詢也看著徐知誥,沒有要退卻放棄的意思。
秋風卷動帷幄,涼意竟似在刹那間如同寒冬料峭,刺人骨髓。
無論是宋齊丘、周宗等人,還是彈奏琵琶的林安心,便是再如何遲鈍,也看出酒中隱藏的殺意了。
眾人無不色變,卻又不好輕舉妄動,一時間堂中的氛圍極為嚴峻,又極為尷尬。
然而任誰都知道,這種嚴峻、尷尬的氛圍,就如同張緊的弓弦,必然不會持久下去,一定會在片刻後爆發。隻是爆發之後會如何?利箭離弦之時,殺意將無法再掩蓋半分,屆時水落石出,魚死網破。
徐知誥與徐知詢相對而立,眼神碰撞,比刀劍相交還要危險萬分。
偏偏在這個時候,一陣不該有的笑聲在堂中響起。它就像一陣溪流,打破了山川的寧靜,又像是情人輕撫的纖手,撫平了那顆躁動的心靈。
眾人循聲望去,伶人申漸高已經起身離座。他來到徐知誥與徐知詢麵前,笑嘻嘻的說道:“兩位大人兄弟情深,便是仆這等小人見了,也不禁感動萬分,然則這美酒卻如美人,在杯中猶如在榻上,早已除卻羅衾,可如何忍受得了這份冷落?兩位大人不體諒美酒心意,仆可是憐惜得緊!”
說罷,申漸高竟然不惜以下犯上,拿了徐知詢手中的兩杯酒,又全都倒在了金杯裏,不由分說,仰脖一飲而盡。
飲罷,申漸高打了個酒嗝,大讚一聲:“好酒,果然好酒”!
這才向徐知誥行禮,睜著醉意朦朧的雙眼認真的說道:“如此美酒,飲一杯怎麽夠?還請大人將其盡數賜給仆,也好讓仆多多享受一番。”
徐知誥大笑道:“你這老酒鬼,就你會飲酒!好,便都賜給你!”
“多謝大人!”說罷,申漸高毫不客氣抓了金鍾,抱在懷裏,如同懷抱一個美人一般,向徐知誥謝罪道:“仆已醉了,不敢再在此間放肆,請大人準仆去歇息。”
“好,你且退下。”徐知誥很有風度道。
申漸高走了,徐知誥臉上的笑容終於不再有異色,他對徐知詢道:“詢弟安坐,你我繼續暢飲!”
“如此正合我意。”徐知詢明顯鬆了口氣,安穩的坐了下來。
回去案桌後時,徐知誥向拿酒出來的侍從使了個眼色,那侍從會意,連忙從側間離去。
這一場飲宴,終於在林安心奏完幾首曲子後結束,徐知詢像是已經醉得站不穩,由人扶著向徐知誥告辭,徐知誥隻是囑咐他回去好生安歇,並說來日再行宴飲,並沒有挽留。
送走徐知詢,徐知誥馬不停蹄回到後院,見到那名侍從,立即問:“如何?”
侍從搖搖頭,“救不活了。”
酒,當然是毒酒,很毒的酒,喝下就得死,任誰都一樣,哪怕有解藥,稍晚一步也沒用。
徐知誥麵色淒然,竟似要落下淚來,他沉默了良久,歎息道:“給申漸高的家人送去撫恤。”說完他又加重語氣補充道:“厚加撫恤!”
侍從領命而去。
林安心跟在徐知誥身後,輕輕出聲道:“是否要動用青衣衙門,秘密將其除之?”
徐知誥抬頭望月,悵然道:“罷了,就此罷手。”
林安心詫異不解,忍不住勸道:“斬草需得除根,否則後患無窮......”
徐知誥擺擺手,示意林安心不用說下去,“天意如此,詢弟該得長壽,我等又何必強求?況且,我要的本就是他的權,而不是他的人,留他一命又何妨?”
“可是......”
“就這樣定了,休得多言!”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