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
寒冬日短,北地夜幕來得格外早,每逢有人進出房‘門’,風雪倒灌進夥房,都如同有一隻冰獸埋頭衝了進來,讓人禁不住打上一個寒顫。小鼠頭卷著身子蹲在土灶前,借灶中的火光溫暖瘦小的身軀,火光明滅,他麵‘色’似乎也跟著變幻,一雙本該稚嫩卻已經布滿老繭的雙手,不時來回搓動。
在無數次抬頭相望‘門’口,看見無數人影進出後,他終於瞧見了重新出現在夥房的司馬長安。
此時的司馬長安,滿臉胡渣已經不見,油膩膩的棉衣換成了鮮亮威嚴的戰袍、甲胄,按刀站在‘門’口的身影,格外英武威嚴。
司馬長安一招手,朝小鼠頭喊道:“小鼠頭,跟我走!”
小鼠頭連忙應了一聲,一把丟掉手中的幹柴,一躍而起,瞬間從灶間人群中掠過,出現在房外司馬長安麵前,看向司馬長安的眸子裏,盡是‘激’動和期待。
司馬長安將一整套甲胄並一把橫刀,重重摔進小鼠頭懷裏,吼聲穿透了風雪,撞進小鼠頭耳朵裏,“我答應過你,若是還有機會出征,必定帶著你。你若不怕死,願意賭上還沒活到十七年的小命,就換上這身披掛,跟老子出戰,去殺契丹蠻賊!”
小鼠頭接過披掛,雙手都在顫抖,大聲應諾。
作為一個不起眼的火頭兵,尋常情況下,他本沒有機會戰於大軍之前,自然也不可能有立功、出頭的機會,與之相應的,受傷乃至戰死的幾率也小些。
然而,“大丈夫生於當世,既然要活,就得活出個人樣來,怎能貪生怕死?”對小鼠頭說過此話的堂兄,已經戰死在沙場,如今,他要帶著這句話,繼續去征戰沙場。
他們都是這世上最普通的小民,卑微的如同匍匐前行的螞蟻,隨時可能粉身碎骨,死都沒有人多看他們一眼。在時代的驚濤駭‘浪’中,他們用微不足道的生命,去搏一個渺茫的前程,或者死於洪流中,或者楊帆衝向天際,到達彼岸。
子時前,小鼠頭站在軍陣中,眼前隻能看到身前將士的後腦。和眾將士一樣,他藏身風雪中,隨司馬長安悄然離開雄關,攀向山上契丹軍哨所在的地方。
他們在古北口屯駐了數月,安靜得太久,以至於山上契丹堡子裏的哨卒,都已經習慣無視他們的存在。而今天,他們動若雷霆,對那些卷縮在堡子裏的蠻子,亮出了手中的利刃。
司馬長安隻帶了百人,他們要解決山上三個契丹軍堡。
在司馬長安離開之後,皇甫麟就站在關頭,靜靜等待。
約莫一個時辰之後,山上亮起一團火光,在風雪中舞動。皇甫麟抬起幾乎已經凍僵的手,聲音劃破漫漫長夜,“傳我將令:陷陣隊上山,大軍開拔!”
雄關大‘門’轟然打開,‘露’出內裏森然的軍陣,火把上的火焰拚命晃動,在一片兵甲撞擊聲中,奔出關‘門’,向北方而去。
兩山之間有一條通道,山南是唐軍關口,山北是契丹關口,關內皆駐紮有不少大軍。無論是唐軍還是契丹,若想自此踏入敵境,就得先解決對麵關隘中的敵軍。而若一旦破關而入,麵前就是一片坦途,可直入敵方國境腹地。由此可見古北口關隘之重要。
尋常情況下,無論哪一方要正麵突破關口,除非以絕對優勢兵力和戰力,都近乎癡人說夢。李從璟給皇甫麟的軍令很簡單,破關、北上!
如何破關,這是皇甫麟眼下正在做的事,拔掉山上契丹軍堡,相當於刺瞎契丹軍的眼睛,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則由司馬長安帶著數百陷陣隊將士完成。
最靠近草原的契丹軍堡裏,司馬長安剛將一個裝死的契丹軍士削掉頭顱,橫刀在對方的衣袍上擦了擦,重新歸入鞘中,看了身旁渾身顫抖的小鼠頭一眼。在方才的戰鬥中,小鼠頭衝得很快,依仗其靈活‘性’和動作的突然‘性’,最先將長刀送進了一名契丹軍士的‘胸’膛。
“記住,下次殺敵時,刀不要捅進對方身體中,拔出來費事。最有效的殺人方法,是砍掉敵人的腦袋,或者劃開敵人的脖子!”司馬長安冷然對小鼠頭道。
小鼠頭一邊平複心境,一邊認真嚴肅的點頭。
後續數百陷陣隊將士趕到後,司馬長安帶著他們一起北行,不時即到了有大批契丹軍駐守的關口上方,從山上望下去,可以清楚看見對方營地中亮起的團團火光。
司馬長安眼中殺氣凜然,冷冷道:“熱刀,熱矢!”
風雪嚴寒,刀劍容易凍在鞘中難以拔出,箭弦也會變得僵硬、易斷,因此每逢戰前,都需要“熱刀”、“熱矢”。
不久後,得到山下皇甫麟打出的信號,司馬長安站起身,凜然道:“軍帥與諸位同袍,數月前即與契丹蠻賊血戰,立下無數戰功!我等本是虎賁之師,卻看了半年熱鬧,今日,終於到了你我建功的時候了!”
“破——關!”
要破關,正麵強攻不易,唯有裏應外合。
要裏應外合,就需得要人率先殺入關內,打開關‘門’。
要殺入戒備森嚴的關口,就必須出其不意。
要出其不意,就必然速度極快!
司馬長安現在的所為,就是如此。
大雪夜驟然發動夜襲,固然有奇兵之效,然而此舉卻並非尋常將士能夠做到。要奇襲成功,就需得指揮得當,此舉又非尋常將領能夠做到。
數月前,李從璟初至幽雲,即令皇甫麟屯守古北口,之後卻一連數月令其按兵不動,即便是在李從璟轉戰各地時,也沒準其出戰,甚至連山上的契丹軍堡也不理會。如此為之,有兩個效果。其一,麻痹了古北口北關的契丹軍,鬆懈了其警惕;其二,蓄養了辛字營將士的戾氣,因其數月‘欲’戰不能戰,故而能一戰便發揮強大戰力。
如此李從璟尚嫌不夠,又在出戰時機上‘花’了心思。首先,戰事選擇在李從璟營州戰事“失利”,退守扁關逾月之後,此時,李從璟平州戰事未定,契丹很難預料到李從璟會在古北口開辟第二戰場;其次,選擇了大風雪之夜。
皇甫麟,良將,李從璟固知其能,所以將此事‘交’予他手。辛字營,控鶴軍老卒,本就是‘精’銳,卻因是降軍,在百戰軍內立足未穩,立功心切,又憋了一股氣數月,氣勢上是厚積薄發。如此,攻陷古北口契丹關隘之戰,才有勝算。
寅時,司馬長安發動對古北口北關突襲。
兩刻後,皇甫麟親率大軍至關前,在司馬長安接應下,殺入關內。
天未明,而關隘易手。
……
幾日後,古北口關隘失陷的軍情,被送到耶律阿保機麵前,引其大驚、大怒。
耶律阿保機連夜召集北院夷離堇耶律敵烈、南院夷離堇耶律‘欲’隱、北府宰相蕭痕篤、漢官韓延徽等人於禦書房,商討軍情及應對之法。
將古北口失陷的消息告之諸位重臣後,耶律阿保機開‘門’見山,卻未就此事多言,而是先問平州戰事,“太子率領三萬‘精’騎馳援耶律敵刺已逾兩月,自兩月前克複營州後,至今未能攻下扁關、進入平州境內,其因究竟為何?”
兩位夷離堇、一位宰相、一位寵臣,此時都安靜無聲,沒有半分響動,這些個把持契丹國大權勢的頂級重臣們,平日裏莫不是威風八麵、一言九鼎的人物,契丹國政賴之以安,邦‘交’社稷因之蒸蒸日上,但在麵對耶律阿保機的這個問題時,無一人給出答案。
非是不能,而是眾人心頭的答案,別說耶律阿保機不會滿意,他們自己都不好意思說出來。
眾人不說話,耶律阿保機怒意不減,“我大契丹堂堂六萬‘精’銳之師,竟然奈何不了區區萬餘唐軍,一敗再敗,以至於死傷慘重,成為疲敝之師,著實是奇恥大辱!朕自執掌八部以來,橫掃北漠,建國稱帝,數十年未嚐遭遇如此情況,今朕之太子、肱骨大臣讓朕失顏至此,該當何罪?!”
他這話說出來,幾人更不好開口了。
良久,似是自覺無趣,耶律阿保機不願再發怒,緩和語氣問道:“諸位且說說,大契丹如何處理眼下局勢?”
此問便容易回答多了,北院夷離堇耶律敵烈當即道:“唐軍狂妄,竟然膽敢一而再再而三踏足草原,挑釁我大契丹國威,是可忍孰不可忍!皇上,依臣之見,當召集大軍,雷霆滅之!”
“召集大軍?你預備召集多少大軍?”阿保機目光冰冷,“時入深冬,不利久戰,若是兵發中原打草穀也就罷了,跟幽雲邊軍作戰,不僅無利可圖,且損失的都是自家財貨,如此作戰,目的何在?”
耶律敵烈張張嘴,不知該說什麽了。
“古北口唐軍乃小節,平州李從璟才是大患,依臣看來,似乎應該先平李從璟。一旦李從璟兵敗,則幽雲唐軍必定無法再掀起風‘浪’!”南院夷離堇耶律‘欲’隱道。
耶律阿保機看了他一眼,“那你認為,再增援多少兵馬合適,由誰領軍?萬餘唐軍駐守扁關,數萬大軍尚且不能破,若李從璟盡起三萬邊軍,朕當如何?你可願南征,保證能手刃李從璟,帶回他的人頭?”
“這……”
韓延徽和蕭痕篤相視一眼,彼此都從對方眼神中讀懂了什麽。蕭痕篤努努嘴,示意韓延徽先說。韓延徽不‘欲’出頭,卻不敢違逆蕭痕篤,隻得整理了一番思路後,拱手道:“皇上,臣之愚見,無論是李從璟,還是幽雲,目下都非契丹應該看重的!”
“為何?”
韓延徽見耶律阿保機沒有動怒的意思,稍稍放心了些,繼續道:“我大契丹眼下雖強盛,但唐朝也非弱小之輩,此時想要飲馬黃河、行滅唐之舉,似乎行不通。既然不能滅唐,何必跟唐軍糾纏不清,徒費‘精’力、軍力、物力?與其如此,不若先對付能對付的,以此強大自身,待我大契丹國力強過唐朝,或者中原有變之時,再揮師南下,則利莫大焉!”
“你的意思,還是應先對付渤海國?”
“吾皇聖明!渤海不除,後院不寧,難以專心對付唐朝!”
耶律阿保機很滿意,“你繼續說。”
韓延徽受到鼓舞,更膽壯了些,繼續道:“如今平州戰事未決,而古北口唐軍又犯境,看似麻煩不小,實則麻煩也不大。李從璟,一邊將耳,百戰、盧龍兩軍,一鎮軍耳,或能小打小鬧,然要真正威脅我大契丹國,卻是不能!李從璟今番之所以攻打平、營二州,不過是引人注意,讓皇上分心,不能專心對付渤海國罷了。俗話說‘唇’亡齒寒,李從璟也知道一旦渤海亡,其必獨木難支,不能抵抗我大契丹兵鋒,臣又聽聞渤海王子大明安與李從璟曾會麵,故此,李從璟在契丹要平定渤海之前,於邊境起戰事,無非是幫攜渤海罷了!當此之際,吾皇萬不可為李從璟牽著鼻子走,當一心一意攻滅渤海,如此,李從璟早晚必亡!”
“卿言甚善!”
耶律阿保機站起身,好生讚賞了韓延徽一番。
而後,他傳下詔令:著令耶律倍、耶律敵刺領軍撤離平州;耶律倍不必立即回軍西樓,當先‘蕩’平經古北口入境之唐軍,將功補過,再行回朝!
寒冬日短,北地夜幕來得格外早,每逢有人進出房‘門’,風雪倒灌進夥房,都如同有一隻冰獸埋頭衝了進來,讓人禁不住打上一個寒顫。小鼠頭卷著身子蹲在土灶前,借灶中的火光溫暖瘦小的身軀,火光明滅,他麵‘色’似乎也跟著變幻,一雙本該稚嫩卻已經布滿老繭的雙手,不時來回搓動。
在無數次抬頭相望‘門’口,看見無數人影進出後,他終於瞧見了重新出現在夥房的司馬長安。
此時的司馬長安,滿臉胡渣已經不見,油膩膩的棉衣換成了鮮亮威嚴的戰袍、甲胄,按刀站在‘門’口的身影,格外英武威嚴。
司馬長安一招手,朝小鼠頭喊道:“小鼠頭,跟我走!”
小鼠頭連忙應了一聲,一把丟掉手中的幹柴,一躍而起,瞬間從灶間人群中掠過,出現在房外司馬長安麵前,看向司馬長安的眸子裏,盡是‘激’動和期待。
司馬長安將一整套甲胄並一把橫刀,重重摔進小鼠頭懷裏,吼聲穿透了風雪,撞進小鼠頭耳朵裏,“我答應過你,若是還有機會出征,必定帶著你。你若不怕死,願意賭上還沒活到十七年的小命,就換上這身披掛,跟老子出戰,去殺契丹蠻賊!”
小鼠頭接過披掛,雙手都在顫抖,大聲應諾。
作為一個不起眼的火頭兵,尋常情況下,他本沒有機會戰於大軍之前,自然也不可能有立功、出頭的機會,與之相應的,受傷乃至戰死的幾率也小些。
然而,“大丈夫生於當世,既然要活,就得活出個人樣來,怎能貪生怕死?”對小鼠頭說過此話的堂兄,已經戰死在沙場,如今,他要帶著這句話,繼續去征戰沙場。
他們都是這世上最普通的小民,卑微的如同匍匐前行的螞蟻,隨時可能粉身碎骨,死都沒有人多看他們一眼。在時代的驚濤駭‘浪’中,他們用微不足道的生命,去搏一個渺茫的前程,或者死於洪流中,或者楊帆衝向天際,到達彼岸。
子時前,小鼠頭站在軍陣中,眼前隻能看到身前將士的後腦。和眾將士一樣,他藏身風雪中,隨司馬長安悄然離開雄關,攀向山上契丹軍哨所在的地方。
他們在古北口屯駐了數月,安靜得太久,以至於山上契丹堡子裏的哨卒,都已經習慣無視他們的存在。而今天,他們動若雷霆,對那些卷縮在堡子裏的蠻子,亮出了手中的利刃。
司馬長安隻帶了百人,他們要解決山上三個契丹軍堡。
在司馬長安離開之後,皇甫麟就站在關頭,靜靜等待。
約莫一個時辰之後,山上亮起一團火光,在風雪中舞動。皇甫麟抬起幾乎已經凍僵的手,聲音劃破漫漫長夜,“傳我將令:陷陣隊上山,大軍開拔!”
雄關大‘門’轟然打開,‘露’出內裏森然的軍陣,火把上的火焰拚命晃動,在一片兵甲撞擊聲中,奔出關‘門’,向北方而去。
兩山之間有一條通道,山南是唐軍關口,山北是契丹關口,關內皆駐紮有不少大軍。無論是唐軍還是契丹,若想自此踏入敵境,就得先解決對麵關隘中的敵軍。而若一旦破關而入,麵前就是一片坦途,可直入敵方國境腹地。由此可見古北口關隘之重要。
尋常情況下,無論哪一方要正麵突破關口,除非以絕對優勢兵力和戰力,都近乎癡人說夢。李從璟給皇甫麟的軍令很簡單,破關、北上!
如何破關,這是皇甫麟眼下正在做的事,拔掉山上契丹軍堡,相當於刺瞎契丹軍的眼睛,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則由司馬長安帶著數百陷陣隊將士完成。
最靠近草原的契丹軍堡裏,司馬長安剛將一個裝死的契丹軍士削掉頭顱,橫刀在對方的衣袍上擦了擦,重新歸入鞘中,看了身旁渾身顫抖的小鼠頭一眼。在方才的戰鬥中,小鼠頭衝得很快,依仗其靈活‘性’和動作的突然‘性’,最先將長刀送進了一名契丹軍士的‘胸’膛。
“記住,下次殺敵時,刀不要捅進對方身體中,拔出來費事。最有效的殺人方法,是砍掉敵人的腦袋,或者劃開敵人的脖子!”司馬長安冷然對小鼠頭道。
小鼠頭一邊平複心境,一邊認真嚴肅的點頭。
後續數百陷陣隊將士趕到後,司馬長安帶著他們一起北行,不時即到了有大批契丹軍駐守的關口上方,從山上望下去,可以清楚看見對方營地中亮起的團團火光。
司馬長安眼中殺氣凜然,冷冷道:“熱刀,熱矢!”
風雪嚴寒,刀劍容易凍在鞘中難以拔出,箭弦也會變得僵硬、易斷,因此每逢戰前,都需要“熱刀”、“熱矢”。
不久後,得到山下皇甫麟打出的信號,司馬長安站起身,凜然道:“軍帥與諸位同袍,數月前即與契丹蠻賊血戰,立下無數戰功!我等本是虎賁之師,卻看了半年熱鬧,今日,終於到了你我建功的時候了!”
“破——關!”
要破關,正麵強攻不易,唯有裏應外合。
要裏應外合,就需得要人率先殺入關內,打開關‘門’。
要殺入戒備森嚴的關口,就必須出其不意。
要出其不意,就必然速度極快!
司馬長安現在的所為,就是如此。
大雪夜驟然發動夜襲,固然有奇兵之效,然而此舉卻並非尋常將士能夠做到。要奇襲成功,就需得指揮得當,此舉又非尋常將領能夠做到。
數月前,李從璟初至幽雲,即令皇甫麟屯守古北口,之後卻一連數月令其按兵不動,即便是在李從璟轉戰各地時,也沒準其出戰,甚至連山上的契丹軍堡也不理會。如此為之,有兩個效果。其一,麻痹了古北口北關的契丹軍,鬆懈了其警惕;其二,蓄養了辛字營將士的戾氣,因其數月‘欲’戰不能戰,故而能一戰便發揮強大戰力。
如此李從璟尚嫌不夠,又在出戰時機上‘花’了心思。首先,戰事選擇在李從璟營州戰事“失利”,退守扁關逾月之後,此時,李從璟平州戰事未定,契丹很難預料到李從璟會在古北口開辟第二戰場;其次,選擇了大風雪之夜。
皇甫麟,良將,李從璟固知其能,所以將此事‘交’予他手。辛字營,控鶴軍老卒,本就是‘精’銳,卻因是降軍,在百戰軍內立足未穩,立功心切,又憋了一股氣數月,氣勢上是厚積薄發。如此,攻陷古北口契丹關隘之戰,才有勝算。
寅時,司馬長安發動對古北口北關突襲。
兩刻後,皇甫麟親率大軍至關前,在司馬長安接應下,殺入關內。
天未明,而關隘易手。
……
幾日後,古北口關隘失陷的軍情,被送到耶律阿保機麵前,引其大驚、大怒。
耶律阿保機連夜召集北院夷離堇耶律敵烈、南院夷離堇耶律‘欲’隱、北府宰相蕭痕篤、漢官韓延徽等人於禦書房,商討軍情及應對之法。
將古北口失陷的消息告之諸位重臣後,耶律阿保機開‘門’見山,卻未就此事多言,而是先問平州戰事,“太子率領三萬‘精’騎馳援耶律敵刺已逾兩月,自兩月前克複營州後,至今未能攻下扁關、進入平州境內,其因究竟為何?”
兩位夷離堇、一位宰相、一位寵臣,此時都安靜無聲,沒有半分響動,這些個把持契丹國大權勢的頂級重臣們,平日裏莫不是威風八麵、一言九鼎的人物,契丹國政賴之以安,邦‘交’社稷因之蒸蒸日上,但在麵對耶律阿保機的這個問題時,無一人給出答案。
非是不能,而是眾人心頭的答案,別說耶律阿保機不會滿意,他們自己都不好意思說出來。
眾人不說話,耶律阿保機怒意不減,“我大契丹堂堂六萬‘精’銳之師,竟然奈何不了區區萬餘唐軍,一敗再敗,以至於死傷慘重,成為疲敝之師,著實是奇恥大辱!朕自執掌八部以來,橫掃北漠,建國稱帝,數十年未嚐遭遇如此情況,今朕之太子、肱骨大臣讓朕失顏至此,該當何罪?!”
他這話說出來,幾人更不好開口了。
良久,似是自覺無趣,耶律阿保機不願再發怒,緩和語氣問道:“諸位且說說,大契丹如何處理眼下局勢?”
此問便容易回答多了,北院夷離堇耶律敵烈當即道:“唐軍狂妄,竟然膽敢一而再再而三踏足草原,挑釁我大契丹國威,是可忍孰不可忍!皇上,依臣之見,當召集大軍,雷霆滅之!”
“召集大軍?你預備召集多少大軍?”阿保機目光冰冷,“時入深冬,不利久戰,若是兵發中原打草穀也就罷了,跟幽雲邊軍作戰,不僅無利可圖,且損失的都是自家財貨,如此作戰,目的何在?”
耶律敵烈張張嘴,不知該說什麽了。
“古北口唐軍乃小節,平州李從璟才是大患,依臣看來,似乎應該先平李從璟。一旦李從璟兵敗,則幽雲唐軍必定無法再掀起風‘浪’!”南院夷離堇耶律‘欲’隱道。
耶律阿保機看了他一眼,“那你認為,再增援多少兵馬合適,由誰領軍?萬餘唐軍駐守扁關,數萬大軍尚且不能破,若李從璟盡起三萬邊軍,朕當如何?你可願南征,保證能手刃李從璟,帶回他的人頭?”
“這……”
韓延徽和蕭痕篤相視一眼,彼此都從對方眼神中讀懂了什麽。蕭痕篤努努嘴,示意韓延徽先說。韓延徽不‘欲’出頭,卻不敢違逆蕭痕篤,隻得整理了一番思路後,拱手道:“皇上,臣之愚見,無論是李從璟,還是幽雲,目下都非契丹應該看重的!”
“為何?”
韓延徽見耶律阿保機沒有動怒的意思,稍稍放心了些,繼續道:“我大契丹眼下雖強盛,但唐朝也非弱小之輩,此時想要飲馬黃河、行滅唐之舉,似乎行不通。既然不能滅唐,何必跟唐軍糾纏不清,徒費‘精’力、軍力、物力?與其如此,不若先對付能對付的,以此強大自身,待我大契丹國力強過唐朝,或者中原有變之時,再揮師南下,則利莫大焉!”
“你的意思,還是應先對付渤海國?”
“吾皇聖明!渤海不除,後院不寧,難以專心對付唐朝!”
耶律阿保機很滿意,“你繼續說。”
韓延徽受到鼓舞,更膽壯了些,繼續道:“如今平州戰事未決,而古北口唐軍又犯境,看似麻煩不小,實則麻煩也不大。李從璟,一邊將耳,百戰、盧龍兩軍,一鎮軍耳,或能小打小鬧,然要真正威脅我大契丹國,卻是不能!李從璟今番之所以攻打平、營二州,不過是引人注意,讓皇上分心,不能專心對付渤海國罷了。俗話說‘唇’亡齒寒,李從璟也知道一旦渤海亡,其必獨木難支,不能抵抗我大契丹兵鋒,臣又聽聞渤海王子大明安與李從璟曾會麵,故此,李從璟在契丹要平定渤海之前,於邊境起戰事,無非是幫攜渤海罷了!當此之際,吾皇萬不可為李從璟牽著鼻子走,當一心一意攻滅渤海,如此,李從璟早晚必亡!”
“卿言甚善!”
耶律阿保機站起身,好生讚賞了韓延徽一番。
而後,他傳下詔令:著令耶律倍、耶律敵刺領軍撤離平州;耶律倍不必立即回軍西樓,當先‘蕩’平經古北口入境之唐軍,將功補過,再行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