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唐軍抵達營州。+頂+點+小說 .


    因此前營州駐軍主力皆隨耶律赤術南下,城中防備空虛,如此時機李從璟自然不會放過。唐軍至城外,休整一夜,即於翌日辰時攻城。激戰半日,至酉時,營州克。


    唐軍攻占營州後,於南門外築造土城一座,李從璟令李紹城率百戰軍主力駐守土城,與營州城互為犄角。


    營州城建於白狼水河畔,唐軍防禦工事除卻依靠新建土城,更是將河上橋梁摧毀,在河岸布置下防線。


    營州城外土城構造完成時,自契丹境內南下的契丹大軍進入營州境內,離營州城已隻四日路程。騎兵馬快,更是兩日即能抵達。得到這個消息後,李從璟召集諸將軍議。李彥超、李紹城等人都認為要阻擋契丹大軍,唯有依托白狼水防線,不給契丹大軍渡河之機,或者在其渡河時予其重創,如此營州城方能堅守。


    “據斥候探報,南下契丹大軍不下三萬,步騎參半,由上-將耶律敵刺領軍。”李紹城道,“杜司馬曾有言,契丹國內能征善戰者,以八虎將為首,這個耶律敵刺,即是八虎將之一,乃耶律阿保機肱骨之臣。其人一生,跟隨耶律阿保機開疆擴土,建立契丹國,四處征戰,戰功赫赫,尤為難得之處在於,耶律敵刺不僅上馬能征戰,亦能下馬治國,是早年便跟隨耶律阿保機的猛將中,為數不多的文武雙全之輩。”


    李彥超聞言笑道,“李副帥說了這麽多,不就是想說這個耶律敵刺是個勁敵,難以對付麽?然而耶律敵刺再如何厲害,今番他領軍到了營州,我等左右可是沒有選擇,既然如此,何必問那麽多,將他打回去就是!”


    李紹城看了李彥超一眼,也不跟他計較,繼續總結道:“耶律敵刺智勇雙全,是難得的儒將,又有盛名,不可小覷。耶律阿保機此番既遣其領軍南下,可見阿保機對眼下戰事之看重,有誌在必得之心。其上有君王厚望,下有將士效命,我等不能不謹慎謀劃迎敵之策。”


    李從璟認可李紹城的意見,頷首道:“與中原王朝不同,契丹國內‘常備軍’並不多,兵馬分散於各部落,平日皆歸諸酋長統率,若遇大戰,才會征調軍馬出戰。近年來,耶律阿保機雖有心效仿中原軍事製度,亦設腹心部、司近部為‘中央軍’,但軍製並未改造完成,‘中央軍’不多。為數不多的‘中央軍’,又負有拱衛皇都重任,且耶律倍西征黃頭、臭泊兩部叛亂尚未歸來,這回耶律敵刺領軍三萬南下,拋開充當耶律阿保機宮廷禁衛的腹心、司近兩部不言,可謂主力盡出。發如此大軍,可見李紹城方才所言不差,耶律阿保機對此戰誌在必得。”


    “既如此,我等何以應對?”孟平單刀直入的問。


    李從璟看向屋中諸將,“大敵當前,諸位有何破敵良策,但說無妨。”


    屋中一時陷入沉默,所有人都在冥思苦想,李彥超率先開口,“耶律敵刺兵馬三萬,而我軍在經過平州一役、分兵駐守平州、激戰耶律赤術後,軍力已不滿萬,若是等到耶律敵刺兵臨城下,恐怕不好打,依末將之意,不若趁耶律敵刺未至,我等主動出擊,於半道設伏,如此或許有奇效。”


    李紹城不讚同李彥超的計策,認為此舉過於輕率,他道:“耶律敵刺是名將,行軍途中必然陣型嚴整,我等恐難有可趁之機。若是用騎兵伏擊,我軍騎兵少,難以湊效,若是大軍齊出,一旦被耶律敵刺探知動靜,以其萬餘騎兵之力,我步軍屆時如見情形不利欲撤,恐怕都是極難。”


    “那依李副帥之意,我等便該坐以待斃?”李彥超不高興道。


    “非是坐以待斃,而是以逸待勞!”李紹城糾正道,“耶律敵刺遠道而來,又身負耶律阿保機厚望,必定求戰心切,其部將士士氣也定很高昂。當此之時,我等當避其鋒芒,消耗其精神,待其兵鋒稍挫,才有可趁之機。”


    聽到此處,郭威眼前一亮,計上心頭,開口道:“末將以為李副帥所言甚是。但凡契丹大軍征戰,多依仗其騎兵機動性強,而少帶軍糧,常是因糧於敵,就地劫掠。依末將之意,我等可利用白狼水之利,據河而守,挫其兵鋒,再堅壁清野,使其無法補充軍糧,營州本就地廣人稀,此舉或可湊效。如是若能堅持逾月,則契丹大有可能不戰而潰!”


    郭威此計有理有據,正奇相合,可謂妙策,不僅讓眾將紛紛叫好,連李從璟都對其刮目相看,他心道:郭威不愧是開國帝王,智慧非是常人可比,今已始露雄才大略。


    說到此處,郭威又補充道:“然則我軍軍糧攜帶不多,雖營州城內有糧草囤積,卻也不夠近萬人一月之用,要行此計,不僅要迅速補充糧草,更要保證後方糧草供應不斷,萬不可被耶律敵刺抄了糧道,否則就是作繭自縛了。”一席話說完,郭威眉目逐漸清明,越想越覺得可行。


    “郭威此策,果真妙計也!”李從璟笑道,“諸位以為是否可行?”


    主將紛紛稱好,便是李彥超也沒有異議。


    計策已定,李從璟便開始下令,“郭威聽調,著令你帶君子都,巡查白狼水河段,搜集船隻,對何處能過河,何處便於架橋等事,務必對其了如指掌!”


    郭威抱拳,“末將領命!”


    “李紹城聽調,著令你帶本部,去往各處收集糧草,同時遷民入城,施行堅壁清野之策!”


    “末將領命!”


    “李彥超聽調,著令你領本部,繼續布置沿河防線!”


    “李彥超領命!”


    “第五聽令,著命你帶軍情處,嚴密監視契丹大軍動向,並勘測大軍運量線路周邊地形,確保糧道暢通!另,遣人告知杜千書,務必為大軍籌集旬月糧草!”


    “第五遵令!”


    “……”


    “……”


    契丹還未到,而大軍實則已經開始,各部依令行事,營州城內外兵馬晝夜奔馳不休,各處皆一片繁忙之象,大戰的氣氛籠罩在人心頭,免不了讓人感到壓抑。


    李從璟坐鎮中央調度各方,一份份奏報從城內外各處送達他的案頭,在他批示過之後,又由城中發往各部,傳令兵的馬蹄聲總是軍府門外永不停息的音樂,別有一番韻律。


    傍晚之後是日暮,李從璟暫時處理完手頭的軍務,從案牘裏抬起頭,偶然一偏腦袋,看到窗外夕陽正落在山峰,青山如幕,黃燦燦的陽光在白狼水上波光粼粼,水中倒映的紅日猶如金餅,仿佛在訴說著什麽。夕陽西下,日暮初臨時分,總是容易讓人自問身在何處,心中不免會念及故鄉與家人,黑夜前的寒冷,讓人本能的想要追求溫暖。


    李從璟起身,在窗前往外望,看見城外河畔正有一支軍隊在回城。


    恍惚間,一陣悠揚的笛聲依稀響起。笛聲清幽空靈,蘊含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在這座邊塞城池上空輕輕回蕩,經久不息。


    循聲望去,閣樓另一邊的亭台上,果然是細細兒在吹笛。她依坐木欄,梆笛在嘴前,長發披散臉側,長裙弧線輕柔。


    算起來,自打細細兒請求進軍情處、被第五帶走之後,李從璟已逾月不曾見過她,按理說她如今正該在接受軍情處的訓練,卻不知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第五姑娘踏進門,向李從璟匯報每日軍情,李從璟便問她:“細細的訓練已經結束了麽?”


    侍從點燃屋中的油燈,第五姑娘的紅衣紅裙在昏黃的燈光下仿佛在言語,她望著細細兒的身影點頭道:“臨時訓練已經結束,其他科目需得回幽州才能進行。訓練完成之後,依照軍情處慣例得分派去處,我見她心思細膩,機敏異常,便將她安排進了護衛部,讓她在軍帥身邊充當近衛。”


    李從璟點點頭,沒再多問,隻是對第五道:“我等本非幽雲鄉民,出鎮幽雲於百戰軍而言,是外出征戰。驟離家鄉,又數經戰事,將士多有思鄉者,細細兒這一曲梆笛,曲調輕柔綿長,讓人鄉愁格外濃鬱,你過去讓她停了吧。”


    “是。”第五姑娘應聲出門。


    不久,笛聲停了。


    李從璟走下樓,想去看看將士情緒如何,若是果真相思濃稠,還得想辦法化解。當年核下之戰,楚軍被韓信一首鄉歌唱潰,由此可見鄉愁多麽影響軍心。


    不等他下樓,就聽見外麵有人在引吭高歌:


    “渡河梁兮擊河梁,舉兵所伐攻秦王。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誠難當。陣兵未濟秦師降,諸侯怖懼皆恐惶。聲傳海內威遠邦,稱霸穆桓齊楚莊。天下安寧壽考長,悲去歸兮河無梁……天下安寧壽考長,悲去歸兮河無梁”


    歌聲漸大,逐漸有士卒相合。


    聞此動靜,饒是以李從璟的心性,也是驟然色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國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蓬蒿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蓬蒿人並收藏十國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