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處這樣的機構,實在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但其威能,實在是巨大。尋常將帥,能對敵方城池有所了解就不錯了,哪裏能做到如軍帥這般,對敵情了如指掌,對敵將清楚如見自家人,這手筆,驚天動地。”李有財坐下後,首先開口。
“斥候是軍隊的眼睛,我不過是將斥候的作用擴大了些,先生謬讚了。”李從璟打量著李有財,謙虛道。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軍帥以軍情處數十人,利用河陽軍內部矛盾與爭鬥,分化瓦解孟州守軍實力,不費一兵一卒,而將孟州納入囊中,將‘謀戰’之道發揮的淋漓盡致,下官實在是佩服之至。”初次見麵,又是降臣,李有財毫不吝嗇自己的讚揚。
李從璟給李有財遞過去一杯酒,淡然笑道:“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城為上,破城次之。打仗就要死人,古往今來,未聞戰場之勝,有不死人者,多少而已。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雖是用兵固有之理,然作為將帥,如此戰法卻非良戰之法。”
“孟州,若用百戰軍攻城,以百戰軍之戰力,旦夕可下,然修櫓轒輼,具器械,徒耗物力財力,攻城而蟻附,將士死傷三分之一而拔城,軍之禍。是以百戰不殆,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
“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古今良將皆知此理,卻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哪怕是一場戰爭?”李有財接過李從璟的酒一口喝下,話一出口流露出一股書生式的悵然,“打仗就要死人,然而將帥們總說慈不掌兵,他們口中的打仗就要死人,卻是為他們無能謀劃出更好的戰法、為他們隻會指揮將士血拚尋找借口,今日得見軍帥,方知何為為將者的仁慈。”
李從璟見李有財評點軍將軍爭,雖然有些道理,但仍舊不失為書生之見,有些想發笑,忍著沒笑出來打擊這位年紀已經不小的文官。
穿越以來,李從璟從他所見的書生文官中,都看到了一股古代書生特有氣質,無論是莫離、衛行明衛道父子、王不器,還是眼前的李有財,都有那種氣質。
他們懷古傷今,他們胸中有百姓有天下,他們仁愛而且想要為這個世道做些什麽,他們對這片土地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深沉的愛,雖然他們不一定做到了多少,可能迂腐,可能迷失,可能墮落,可能一輩子也隻是將這些東西埋在心裏,這些東西虛無縹緲不可琢磨,甚至看不見摸不著,永遠無法實現,但作為一個群體,他們始終沒有丟棄,而後在一言一行中不自覺表露出來。
這些書生氣,大概源於他們自小所受的聖人教誨,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仁愛四方;他們不忍見百姓受苦,不忍見生民塗炭,總有一個世界大同的夢想,也因此李有財才會有這番言論。
書生氣,書生氣,到底什麽是書生氣?什麽又是古人的書生氣?
李從璟不由得想到,當後世的人在批判古代的書生文官的時候,他們到底在批判什麽?他們可否知道他們在批判什麽?
“書生治國,自古如此,並非沒有道理,武人安邦,打下整片江山之後,還得將江山交給文官治理,文官比武將多了什麽又少了什麽,他們憑什麽治理江山?”李從璟默默的想,“大概,其中便有一個緣由,是那股氣吧,那股書生氣。北方遊牧民族彪悍敢戰,甚至能攻滅中原之國,但他們的文明呢?中華文明,為何在最艱難的時候都不曾斷送,是不是有這股氣?”
李從璟陷入自我沉思,半天沒理李有財,李有財等了半響,直到所有人都看著低頭沉默的李從璟,他不得不提醒道:“軍帥,下官說得可在理?”
李從璟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發現眾人都在看自己,心中自嘲:自己怎麽一不小心陷入意識流了……
“為將者的仁慈……不敢當先生之讚。”李從璟驅散縈繞心頭的思緒,微笑回應,“戰場形勢千萬種,能用謀者十之一二,戰爭的勝利,說到底還是屍骨堆出來的。”
李有財怔了怔,尋思著道:“便是如此,但軍帥沒有讓孟州經曆戰火,豈不是功勞?”
李從璟灑然一笑站起身,拍拍屁股,認真的問李有財:“你知道為何我不用大軍打孟州麽?誠然,不用大軍攻城,損失可小上不少,用軍情處謀城,也是上策,但這是果,不是因。”
“因,是什麽?”李有財下意識的問。
李從璟邁步前行,在李有財麵前看了他一眼,認真道:“因為孟州,一定會是我的啊!”
在李有財疑惑的目光中,李從璟不無得意道:“追根到底,戰爭的目的是什麽?奪人奪糧奪地盤。奪來做什麽?奪來用,用來增強自己的實力!”
“既然如此,你可見過有那個家主,會閑著沒事用自己的刀,打砸自家的財物?沒有。因為家裏損失的任何一件東西,都是家主的損失。孟州也是如此,既然它一定會是我的東西,那我為何要給他造成損傷?”
“一件完整的家具,一個毫發無傷的孟州,才能立即拿來用啊!”
望著李從璟瀟灑出門的背影,李有財呆愣無言。他以為他有些了解這位年輕的軍帥了,但是現在,他發現他一點兒也不能跟上這個年輕人的思維。
怪異而新奇的思維……霸道的思維!
…………………………
戴思遠很惱火。
不僅惱火,而且憋屈,煩悶。甚至說,一切表達情緒的負麵詞語,都可以用在他身上。
他的惱火並不出奇,任何一個人,在經曆了戴思遠的這幾日的事情之後,恐怕都會跟他一樣惱火。
渡過黃河之後,為了給北上大軍清理道路,也為了回擊李從璟,戴思遠以精銳偏師,火速進軍,奇襲陽壩和簡山寨。大軍到了陽壩之後,碰到了李從璟唱出的空城計。
這本沒有什麽,在戴思遠的處理下,偏師殺退夜襲唐軍,取得勝利。至此,戴思遠仍然是驕傲的,因為李從璟的計謀沒有得逞。
但變化就發生在攻打簡山寨的時候。五千精銳,攻一座小小軍寨,兩日都沒攻下。之後瞧著總算要攻下來了,大軍主力傳來消息,一萬二的大軍,被李從璟攔道夜襲,以未知兵力擊潰。
最後逃出生天的,僅僅三千餘人。
主力軍敗,後果如何可想而知。戴思遠領偏師奇襲,就是為大軍開道,好叫懷州之前無險可守,大軍可以直搗黃龍,攻打懷州城。現在,大軍沒了,偏師的行動就成了一個笑話。
但戴思遠沒有自亂陣腳,他指揮偏師猛攻簡山寨——無論如何,大軍前行的道路必須清理,如若不然,那就是承認自己的行動已經失敗。
在戴思遠親自上陣的前提下,簡山寨攻破。
隨即,在留下部分兵力駐守之後,戴思遠領偏師主力,趕往孟州。
一路上,戴思遠派出大量遊騎,收攏潰兵。
當日潰散的大軍後軍六千人,有近三千人脫離大隊,戴思遠一路前行,竟然被他一路收攏了個七七八八。在到孟州之前,戴思遠手裏又有了八千餘人。
帶著這八千餘人,戴思遠向孟州進發。
原本戴思遠是不打算借助河陽軍力的,兩三千的河陽軍在兩萬大軍麵前,隻能是錦上添花,可有可無,戴思遠認為攻克懷州,兩萬天威天武軍足矣。但是現在,他手裏隻剩下八千人,那麽近三千的河陽軍,就有雪中送炭之效了。
“待匯合了河陽軍,再在孟州征發幾千民夫青壯,加以簡訓,短日之內仍然可有兩萬大軍。經過幾場大戰,李從璟雖勝,但也必然也付出了代價,他軍力本就不多,百戰軍本部隻三千人,懷州和河陽軍降軍雖然被他收編,但忠誠度能有幾何?打打順風仗還行,而一旦我率大軍攻懷州,假以時日,這些人未必不會有其他心思,到時候我稍加策反,說不定可收奇效。”
一路上,戴思遠都在思量如何反敗為勝,他很清楚,李從璟最大的短板,就在兵力不足。
“待到了孟州,首先應當以偏師切斷懷州與澤潞二州聯係,讓李從璟的援軍無法來救。到時候,我大軍圍城,李從璟必敗無疑。”戴思遠合計著,“就算李從璟招募了新軍,我短時間內不能攻克,大不了向朝廷救援,隻要圍困了懷州,李從璟插翅難逃。”
想到這,戴思遠心頭的陰霾逐漸淡去。
戴思遠回頭看了一眼大軍,八千人的隊伍士氣低落,盡是頹敗之氣,早沒了剛出征時的鋒銳。
“這可不行,士氣如此,怎能再戰?”戴思遠覺得必須先解決士氣問題,其實這問題也不難,到了孟州,有了落腳的地方和依托,慢慢就能恢複,但他覺得此時他還是應該做些什麽。
“都打起精神來,這場戰爭現在還未到分勝負的時候!”戴思遠讓親兵大喊傳達他的話,“李從璟雖然小勝兩場,但我大軍精銳主力仍在,這且不說,攻懷州路上最大的障礙,陽壩和簡山寨已在我大軍之手,這是李從璟的大敗,也是我大軍的勝利!”
戴思遠繼續道:“孟州有河陽軍五千,隻要你我進城,匯合了河陽軍,再召集數萬精壯男子,稍加訓練,他日就能以十倍於李從璟的兵力,攻打懷州!到時候,李從璟必敗無疑!而我等,仍然是此番出征的功臣,軍功唾手可得!”
“總之,成敗未到,立時不可知!”戴思遠總結道,“大梁必勝!”
八千將士士氣稍稍振作,齊聲大喊了幾聲“大梁必勝”,滿懷希望的向孟州城進發了。
“斥候是軍隊的眼睛,我不過是將斥候的作用擴大了些,先生謬讚了。”李從璟打量著李有財,謙虛道。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軍帥以軍情處數十人,利用河陽軍內部矛盾與爭鬥,分化瓦解孟州守軍實力,不費一兵一卒,而將孟州納入囊中,將‘謀戰’之道發揮的淋漓盡致,下官實在是佩服之至。”初次見麵,又是降臣,李有財毫不吝嗇自己的讚揚。
李從璟給李有財遞過去一杯酒,淡然笑道:“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城為上,破城次之。打仗就要死人,古往今來,未聞戰場之勝,有不死人者,多少而已。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雖是用兵固有之理,然作為將帥,如此戰法卻非良戰之法。”
“孟州,若用百戰軍攻城,以百戰軍之戰力,旦夕可下,然修櫓轒輼,具器械,徒耗物力財力,攻城而蟻附,將士死傷三分之一而拔城,軍之禍。是以百戰不殆,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
“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古今良將皆知此理,卻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哪怕是一場戰爭?”李有財接過李從璟的酒一口喝下,話一出口流露出一股書生式的悵然,“打仗就要死人,然而將帥們總說慈不掌兵,他們口中的打仗就要死人,卻是為他們無能謀劃出更好的戰法、為他們隻會指揮將士血拚尋找借口,今日得見軍帥,方知何為為將者的仁慈。”
李從璟見李有財評點軍將軍爭,雖然有些道理,但仍舊不失為書生之見,有些想發笑,忍著沒笑出來打擊這位年紀已經不小的文官。
穿越以來,李從璟從他所見的書生文官中,都看到了一股古代書生特有氣質,無論是莫離、衛行明衛道父子、王不器,還是眼前的李有財,都有那種氣質。
他們懷古傷今,他們胸中有百姓有天下,他們仁愛而且想要為這個世道做些什麽,他們對這片土地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深沉的愛,雖然他們不一定做到了多少,可能迂腐,可能迷失,可能墮落,可能一輩子也隻是將這些東西埋在心裏,這些東西虛無縹緲不可琢磨,甚至看不見摸不著,永遠無法實現,但作為一個群體,他們始終沒有丟棄,而後在一言一行中不自覺表露出來。
這些書生氣,大概源於他們自小所受的聖人教誨,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仁愛四方;他們不忍見百姓受苦,不忍見生民塗炭,總有一個世界大同的夢想,也因此李有財才會有這番言論。
書生氣,書生氣,到底什麽是書生氣?什麽又是古人的書生氣?
李從璟不由得想到,當後世的人在批判古代的書生文官的時候,他們到底在批判什麽?他們可否知道他們在批判什麽?
“書生治國,自古如此,並非沒有道理,武人安邦,打下整片江山之後,還得將江山交給文官治理,文官比武將多了什麽又少了什麽,他們憑什麽治理江山?”李從璟默默的想,“大概,其中便有一個緣由,是那股氣吧,那股書生氣。北方遊牧民族彪悍敢戰,甚至能攻滅中原之國,但他們的文明呢?中華文明,為何在最艱難的時候都不曾斷送,是不是有這股氣?”
李從璟陷入自我沉思,半天沒理李有財,李有財等了半響,直到所有人都看著低頭沉默的李從璟,他不得不提醒道:“軍帥,下官說得可在理?”
李從璟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發現眾人都在看自己,心中自嘲:自己怎麽一不小心陷入意識流了……
“為將者的仁慈……不敢當先生之讚。”李從璟驅散縈繞心頭的思緒,微笑回應,“戰場形勢千萬種,能用謀者十之一二,戰爭的勝利,說到底還是屍骨堆出來的。”
李有財怔了怔,尋思著道:“便是如此,但軍帥沒有讓孟州經曆戰火,豈不是功勞?”
李從璟灑然一笑站起身,拍拍屁股,認真的問李有財:“你知道為何我不用大軍打孟州麽?誠然,不用大軍攻城,損失可小上不少,用軍情處謀城,也是上策,但這是果,不是因。”
“因,是什麽?”李有財下意識的問。
李從璟邁步前行,在李有財麵前看了他一眼,認真道:“因為孟州,一定會是我的啊!”
在李有財疑惑的目光中,李從璟不無得意道:“追根到底,戰爭的目的是什麽?奪人奪糧奪地盤。奪來做什麽?奪來用,用來增強自己的實力!”
“既然如此,你可見過有那個家主,會閑著沒事用自己的刀,打砸自家的財物?沒有。因為家裏損失的任何一件東西,都是家主的損失。孟州也是如此,既然它一定會是我的東西,那我為何要給他造成損傷?”
“一件完整的家具,一個毫發無傷的孟州,才能立即拿來用啊!”
望著李從璟瀟灑出門的背影,李有財呆愣無言。他以為他有些了解這位年輕的軍帥了,但是現在,他發現他一點兒也不能跟上這個年輕人的思維。
怪異而新奇的思維……霸道的思維!
…………………………
戴思遠很惱火。
不僅惱火,而且憋屈,煩悶。甚至說,一切表達情緒的負麵詞語,都可以用在他身上。
他的惱火並不出奇,任何一個人,在經曆了戴思遠的這幾日的事情之後,恐怕都會跟他一樣惱火。
渡過黃河之後,為了給北上大軍清理道路,也為了回擊李從璟,戴思遠以精銳偏師,火速進軍,奇襲陽壩和簡山寨。大軍到了陽壩之後,碰到了李從璟唱出的空城計。
這本沒有什麽,在戴思遠的處理下,偏師殺退夜襲唐軍,取得勝利。至此,戴思遠仍然是驕傲的,因為李從璟的計謀沒有得逞。
但變化就發生在攻打簡山寨的時候。五千精銳,攻一座小小軍寨,兩日都沒攻下。之後瞧著總算要攻下來了,大軍主力傳來消息,一萬二的大軍,被李從璟攔道夜襲,以未知兵力擊潰。
最後逃出生天的,僅僅三千餘人。
主力軍敗,後果如何可想而知。戴思遠領偏師奇襲,就是為大軍開道,好叫懷州之前無險可守,大軍可以直搗黃龍,攻打懷州城。現在,大軍沒了,偏師的行動就成了一個笑話。
但戴思遠沒有自亂陣腳,他指揮偏師猛攻簡山寨——無論如何,大軍前行的道路必須清理,如若不然,那就是承認自己的行動已經失敗。
在戴思遠親自上陣的前提下,簡山寨攻破。
隨即,在留下部分兵力駐守之後,戴思遠領偏師主力,趕往孟州。
一路上,戴思遠派出大量遊騎,收攏潰兵。
當日潰散的大軍後軍六千人,有近三千人脫離大隊,戴思遠一路前行,竟然被他一路收攏了個七七八八。在到孟州之前,戴思遠手裏又有了八千餘人。
帶著這八千餘人,戴思遠向孟州進發。
原本戴思遠是不打算借助河陽軍力的,兩三千的河陽軍在兩萬大軍麵前,隻能是錦上添花,可有可無,戴思遠認為攻克懷州,兩萬天威天武軍足矣。但是現在,他手裏隻剩下八千人,那麽近三千的河陽軍,就有雪中送炭之效了。
“待匯合了河陽軍,再在孟州征發幾千民夫青壯,加以簡訓,短日之內仍然可有兩萬大軍。經過幾場大戰,李從璟雖勝,但也必然也付出了代價,他軍力本就不多,百戰軍本部隻三千人,懷州和河陽軍降軍雖然被他收編,但忠誠度能有幾何?打打順風仗還行,而一旦我率大軍攻懷州,假以時日,這些人未必不會有其他心思,到時候我稍加策反,說不定可收奇效。”
一路上,戴思遠都在思量如何反敗為勝,他很清楚,李從璟最大的短板,就在兵力不足。
“待到了孟州,首先應當以偏師切斷懷州與澤潞二州聯係,讓李從璟的援軍無法來救。到時候,我大軍圍城,李從璟必敗無疑。”戴思遠合計著,“就算李從璟招募了新軍,我短時間內不能攻克,大不了向朝廷救援,隻要圍困了懷州,李從璟插翅難逃。”
想到這,戴思遠心頭的陰霾逐漸淡去。
戴思遠回頭看了一眼大軍,八千人的隊伍士氣低落,盡是頹敗之氣,早沒了剛出征時的鋒銳。
“這可不行,士氣如此,怎能再戰?”戴思遠覺得必須先解決士氣問題,其實這問題也不難,到了孟州,有了落腳的地方和依托,慢慢就能恢複,但他覺得此時他還是應該做些什麽。
“都打起精神來,這場戰爭現在還未到分勝負的時候!”戴思遠讓親兵大喊傳達他的話,“李從璟雖然小勝兩場,但我大軍精銳主力仍在,這且不說,攻懷州路上最大的障礙,陽壩和簡山寨已在我大軍之手,這是李從璟的大敗,也是我大軍的勝利!”
戴思遠繼續道:“孟州有河陽軍五千,隻要你我進城,匯合了河陽軍,再召集數萬精壯男子,稍加訓練,他日就能以十倍於李從璟的兵力,攻打懷州!到時候,李從璟必敗無疑!而我等,仍然是此番出征的功臣,軍功唾手可得!”
“總之,成敗未到,立時不可知!”戴思遠總結道,“大梁必勝!”
八千將士士氣稍稍振作,齊聲大喊了幾聲“大梁必勝”,滿懷希望的向孟州城進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