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看了一眼還在角落中生著悶氣的年輕人,再看看那些對陳健所說的新的不公又會產生而有些急躁的其餘的年輕人,陳健盡可能的平靜。


    “之前海浪同誌講了講他是怎麽認識並且融入到咱們這個大家庭中,那我就講一講咱們這個大家庭是怎麽不斷分家的。”


    “踐行自己心中的正義,是一種進步。”


    “但進步所帶來的後果,未必都是正義的。”


    “舊墨黨分裂成為鬆散的進步同盟,那麽當初沒分裂之前,將那麽多的人聚集到一起的原因,就是因為心中的正義感。所以,分裂後仍然叫進步同盟,就因為正義是一種進步。”


    “但當思想的激辯、三教九流百家爭鳴初現的時候,怎麽踐行正義也就初現了分歧。我可以說,按照好與壞來分,當初加入進步同盟的大部分人,按照這種分法都是好人。”


    “然而正是因為我們不是以好壞來區分的,所以分裂為了進步同盟,然後再因為各自的爭執徹底解散停止了活動。”


    “也就是說,我們的黨在當初分裂之時,選擇了以生產力的進步和公平公正這兩條作為標準,而不僅僅是善良與道德——那麽,我們選擇的兩條標準,誰在前?誰在後?”


    “這就是個陷阱,因為沒有什麽誰在前誰在後。進步的最終結果,就是不公自然而然地消失,而不是說靠著對抽象的道德人性的追求,達成最終的進步。”


    “就像海浪說的那個地主的故事,如果土地歸全民所有,那麽他說的那種讓我們睚眥欲裂的故事就沒有發生的基礎了——這個故事發生的基礎,是土地歸那個大地主所有,而佃農們除了種地之外沒有其餘的生存手段。”


    “當然了,我們現在沒辦法走那一步,隻能走另一種階段的路,所以一些年輕人心中很不高興。”


    “你們不高興,我也不高興。河穀區的水力紡紗廠什麽樣,我應該比你們清楚。扭曲的童工、便宜的女工……這也是咱們為什麽隻能在大荒城建紡織廠、而在閩城不建太多紡織廠的原因——人家一天幹十五個小時,咱們內部是十小時工作製還有工傷賠償和假期,用不了一年就會賠的連褲衩都沒了——紗線賣不出去就隻是紗線而不是錢,我們的方式又決定了我們的紗線成本遠高於其餘紗廠,所以咱們在閩城也不建太多這種紗廠,有這錢就投入到一些可以靠技術壟斷的行業,保持咱們內部的這種製度,逼著咱們為了理想為了信念不斷地研發新技術。”


    “你們說變成大農場之後,還不是唯利是圖、盡可能壓低工資嗎?如果不是因為國內反對引入奴隸搶底層的飯碗,你們很快就能看到閩城的大農場到處是黑人了。”


    “你們說城市的資產階級們,也一樣以勾引別人妻子為樂、也一樣可以廉價地操著女工、甚至還批量地將女人送入到為了錢而人盡可夫的境地。這和睡佃戶的妻子有區別嗎?”


    “這麽一看,進步還有什麽意義啊?距離正義的距離根本沒拉近,有些地方拉的更遠了。這就是為什麽有人喊出要恢複宗法土地和行會製度的原因,我說句難聽的話,要是遇到個好的行會會長和好的宗法家長村長,底層的日子過得卻是比閩城現在的很多工廠要強。”


    “現在你隨便問一個失地者,你問他們是在農村好啊?還是在城市每天等著出售自己的勞動好啊?這回答是顯而易見的。”


    “我想,這個問題就是導致了咱們內部的很多年輕人憤怒、不滿,甚至做出了過激舉動的原因。這可以理解,我也很高興你們還能秉持著一顆踐行正義與公平的心。”


    “但是,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我看咱們墨黨很快就又要分裂了——到時候分成兩派,一派是未來進步派;一派是正義遊俠派。”


    下麵傳來一陣嗡嗡聲,陳健說的這個問題,是很多人心中一直存在的疑惑,尤其是在資本主義開始建立並且暴露出種種問題之後,一些激進的、仍舊以好壞、正義等心態為驅動的年輕人肯定會想,這特麽折騰什麽啊?都是吃人,換個吃法就是進步了?


    這個道理講不通,墨黨必然分裂。


    陳健踮起腳,沉聲道:“我在環球航行的時候,讀過一首詩。在這裏,送給海浪同誌: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這柄心係不平事的劍,好不好?”


    “好。”


    “我們墨黨要不要每人都手持霜刃,哪有不平事哪裏就有我們?我們也別追求什麽社會的進步了,就像是那些鄉村趕集的一樣,哪有不平事我們就去哪裏,用劍去履行我們心中的正義和公平,好不好?”


    “不好!”


    “我現在給你一把十年劍,你去把那個地主殺了,把地分了。仇也報了、恨也消了、也正義了公平了……然後社會還是這個樣子,百年之後又是土地兼並,又有新的地主取代了原本的位置。那時候,你還活著嗎?你的孩子還能保持這份赤子之心去提三尺劍平不平事嗎?”


    “提劍殺人踐行正義,那是抱著一瓶水在廣袤的北部荒原山火中滅火。”


    “變革社會製度、讓社會進步,是把那些荒原之木砍掉,再沒有山中之火。”


    “我們都知道,我們構想的未來中,山川河流土地礦產這些東西,是歸國人所有的。但是,怎麽達成這一步?”


    “兩種辦法。”


    “現在靠我們自己起義,想要獲得支持,就得均分土地,這樣才能獲得佃農、小自耕農的支持,而不均分他們不會支持,更不會支持集體所有製。”


    “現在和資產階級合作,減租減息的同時,讓資本深入到土地經營之中,滅絕租佃關係,成為一種和租佃關係完全不同的經營方式。將佃農變為雇工,而等到今後我們再提土地國人所有的想法,雇工們從勞動者變為勞動者加經營者,繼續保持大土地的模式。”


    “後者聽起來不錯,但關鍵在於資產階級的力量強不強?能不能做我們的盟友?能不能和我們合作戰勝舊勢力的大家族、食利地主?”


    “這要具體分析。”


    “在閩城,完全有可能。我們有大荒城做泄壓和開墾地,有強大的資產階級力量,有大量的受我們將近十年宣傳啟蒙的市民做同情者,閩城的新議事會和土地關係不是很大。”


    “閩城的資產階級民主派,還處在一個最有朝氣的時代,那些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秉持著這種朝氣和舊時代戰鬥;資產階級自由派,那些工匠、自由織工等,也願意跟我們一同去和舊時代戰鬥。而大資產階級還需要我們的力量,還沒有到去麵對掘墓人的時候。”


    “看似之前發生過起義,但是織布小資產者的生活卻比以前好得多,不好的隻是被衝擊的紡紗工。所以很大一部分市民切身地感受到了舊時代的醜陋和壓迫,但卻還沒有真正感觸到新時代的競爭和肮髒。”


    “他們可以和我們站在一起,而且很容易因為他們的狂熱性被發動起來,在很多行業沒有被資本怪獸影響的時候,喜迎資本主義反對舊時代的不公。而等他們也被吃了的時候,我們又獲得了更多的力量。”


    “在望北城往北,這種道路那就絕無可能。那裏的土地秩序根深蒂固,那裏的資產階級孱弱的毫無力量,那裏的商人和土地的關係太深,那裏的人口太多導致的學閩城搞土地兼並就是百萬人大起義。”


    “如果沒有農民反抗的高漲,望北城不可能推翻舊製度,不可能爭得共和。這種高漲以對農民生活狀況的最真摯的同情和對他們的壓迫者及剝削者的最強烈憎恨為前提,同時又反過來產生這種同情和憎恨。這種同情和憎恨決定了他們隻有反對一切剝削製度、實現傳統文化中的聖人治世和耕者有其田,才有可能推翻舊製度。”


    “這也決定了就算我們在那裏活動、播下了種子,參與者仍舊是心懷天下的主觀的好人,然後發動起來的也隻能是耕者有其田思想的廣大農民。下一步怎麽走,我們已經難以影響,但可以確定閩城現在要走的這條路那裏絕對走不通。這就是傳統的力量和傳統文化的偉大力量,那裏從不缺乏心懷天下的人。”


    “之後的路,要靠他們自己的雙手去解放自己,我們無需擔心,並且要相信他們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殊途同歸的道路。”


    “在大荒城,那可以直接越過這兩步,直接走入下一步。如今我們正在做,一方麵奴隸製城邦在我們眼中毫無力量,一方麵那裏的土地足夠多,集體合作可以達到開墾的極限,可以使用一些新的畜力農具,可以聯合在一起興修水利。”


    “從公平的角度看,這是治標治本的一個過程,就像是頭疼時候吃的那些極苦的藥一樣。”


    “從生產力的角度看,這是可以擴大國民勞動財富總和的過程,這是顯而易見的。”


    “既然從公平與生產力這兩個、我們從進步同盟中分裂出來後所秉持的兩種評判我們黨派走的對不對的價值衡量度來看,都是正確的,那麽我要說這麽做就是對的。”


    “從現實的角度看,是農民們容易組織?還是雇工們容易組織?是農民們容易組織在一起一同去維護公平?還是雇工們容易組織在一起爭取利益?”


    “要注意一點,這種社會的進步,不是我們強製的,而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沒有我們,就不會出現嗎?”


    “並非如此吧,我們隻是在為這種進步護航,讓這種進步變得更快一些。”


    “我們支持這種進步,並不代表我們支持進步之後的新的社會形態的種種不公,相反我們從建立之初就一直處心積慮地消滅他們。但是要釜底抽薪地消滅、治標治本的消滅,而不是靠著一柄十年之劍去消滅。”


    “倘若我們不支持,那麽這種進步到一定程度後,很可能引發一場偏斜,正如行會宗法製的鼓吹者們所想要的那樣——原地踏步,重建道德與傳統,靠善良、良心、道德這柄十年之劍去除不平之事。”


    “那麽,很顯然,海浪同誌講的故事中那樣的地主還會一直存在,不斷輪回,悲慘的故事仍會發生。說不準,故事中那個壞人,就會是我們中的某個人的後代。”


    “甚至我們可以知道,下一步的社會,比起之前來說,除了生產力進步了,吃人和不公之類的事隻是換了個模樣繼續進行,甚至有了更為合理合法的選擇——你在城市,有錢有資本,可以睡整個城市中最漂亮的那些女人,而不至於像是在農村一樣隻能睡佃戶的,而且聽起來比那個故事還少了幾分憤怒。”


    “但是,我們同樣知道,想要走到更往下的、治標治本釜底抽薪的那一步,我們必須要走到接下來的那一步。”


    “一二三,我們的未來是三,於是逼的我們不得不去為二保駕護航,防止落回到一。可是,我們要記住,我們不是為了二,而是為了二後麵的三。”


    “如果非要給出一個定義,那就是閩城和閩城之外的農村是不同的。”


    “閩城的資本主義已經露出了他們的血盆大口,而在閩城產生的對未來的‘社會主義’的想法,在農村的組佃體係中自然會受到城市中產生的這種基於閩城資本主義發展的‘社會主義’的味道,於是他們害怕農村走入閩城的資本主義道路,而想要直接跳過資本主義的階段。”


    “這種想法是危險的。甚至可以說,一些人主觀上是‘社會主義’者,所以他們追求公平正義,但在客觀上,他們違背了達成‘社會主義’的條件。再嚴重一點說,他們和那些妄圖退回到行會宗法製的人,很相似,是一種空想的、違背現實的、主觀是但客觀不是的、小資產者心態的‘社會主義者’。”


    “換句話說,在城市的一些人,深刻地同情基於城市工廠製下的‘社會主義’思想,然後轉手間在條件完全不同的農村,改造成反動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卻完全沒有想過一個問題,農村的租佃製和城市的分工工廠製,是相同的基礎嗎?”


    說到這裏,陳健也算是明白了為什麽曆史上的爭論、派別、‘異端’會這麽多,會出現那麽多的內部路線鬥爭,實在是不談不行,太容易走歪——主觀同情者和客觀科學之間,有時候走的讓人渾身難受,更會讓一些“好人”心寒,可缺乏客觀物質條件下又不得不需要主觀的社會主義者“好人”做基本盤,這是個非工業化下的悖論。然而麵對這種變革期,沒有“好人”敦促,又很容易讓資產階級過早露出嚇人的一麵,從而把一些人嚇到空想和反動社會主義甚至帝製那一邊。


    這話說的如此之重,下麵傳來一陣陣的討論聲和嗡嗡聲,陳健盡可能地將這種事變為內部討論而非扣帽子的行為。


    壓住情緒盡可能平和地說道:“我這不是在評價某個人。事實上,這是不可避免的,是基於此時社會條件所產生的,即便這種思想成為主流在此時成為主流我都不意外。客觀條件決定的嘛。”


    “但是,當五年後十年甚至更久遠的、但顯然咱們能活著看到的年代,當農村的資本主義改造完成、當閩城到處都是各種分工製的大工廠,這種思想自然而然地就沒有了存在的基礎。”


    “而這一切,當然需要我們不斷地促進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從而使得更多的人在現實中理解我們的思想,接受我們的思想。當閩城到處是黑煙彌漫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的想法被廣泛接受的時候,更是空想者自發轉變的時候。”


    “我相信,每個加入的人心頭都有一柄三尺劍。這是好事。所以我說此時說的‘主觀的、空想的、反動的社會主義者’,都是我們可以團結的。他們之所以這樣,隻是因為客觀的社會條件如此。”


    “我希望,每個加入的人心頭的那柄三尺劍,知道斬在什麽地方,用什麽方式斬,並且將千萬人心頭的三尺劍凝聚成一柄強大的、有思想的、團結的劍。”


    “不去斬人,而是去斬落‘壞人’存在的基礎,斬個翻天覆地,哪怕暫時有漏網之魚,但我們相信總有一天基礎不複存在的時候,這些漏網之魚也會自然而然也就不複存在。”


    “斬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劍,會崩的;這心,會累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酋長到球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茅屋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茅屋秋雨並收藏從酋長到球長最新章節